今年3月,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了《一般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策略》,为优化高校学科专业布局和建设提供了总体思路与基本路径。自此,江西、福建、四川、山东等多个省份启动了高校本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工作。目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深刻冲击着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传统各自为政的学科结构和专业格局很难适应高等教育内涵式进步及经济社会进步需要,以专业增减和传统专业改造为主要特点的专业结构优化成为高校人才培养改革的要紧方向。高校专业设置和建设应遵循什么样的改革之道?高校专业在加减乘除之间获得了什么效果?本期,高教周刊走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追寻两所行业类院校的专业进步的道路,并邀请专家推荐江西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改革经验,探索高校专业建设的破立之道。
2018年,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口气将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应用物理学等11个非特点低效专业砍掉,在当时引发了热议。同年,记者曾走进该校以《专业瘦身背后的高校内涵进步逻辑》为题,探讨了该校53个专业中停招20%背后的改革逻辑。
近年来,在瘦身以外,该校也增设了一些特点专业,现在专业总数维持在48个。有舍有取、舍中有取、以舍促取,专业动态优化调整反映了该校独特的进步追寻。现在,该校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占招生专业介绍的91.6%。日前,记者第三走进该校,探索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中的取舍之道。
作为电子信息特点高校,学校立足自己电子信息人才培养的特点优势,在专业建设中有所为有所不为。该校校长朱泽飞表示,立德树人的着力点应该放在专业建设的自觉认知把握之上,要让学科建设的成就惠及专业建设进步;专业建设的立足点应该放在培养面向将来人才之上,要让专业建设着力于解决国家、社会进步急切需要问题。
立足特点,舍取皆有道
继十三五期间大力砍专业、做精做强原有专业后,十四五期间,该校在布局新增专业上动作频频。2022年秋天学期,曾因专业高考考试第一志愿考试报名率、就业率、转专业率等硬指标偏低致使综合排名靠后,一时被定位为低效专业的应用物理学专业恢复招生了,而且以一名本科生平均遭到3位教授指导的实验班形式重装出列。
学科是专业进步的基础。历经多年调整,目前该校已形成以计算机、集成电路为高峰,电子信息学科群为高原,经、管、理、文、法、艺等学科互相渗透、协调进步的学科体系。
大家的理念是特点进步,停招不是目的,重要在优化。特点类大学的专业建设,是要在优势学科上建优势专业。该校副校长李文钧介绍,学校的学科布局决定了专业布局,现有48个招生专业介绍中,电子信息类优势特点专业占60%以上。
以应用物理学专业的取舍为例,该校的优势特点学科有计算机、电子、控制等,这类学科都需要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支撑。物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断档,不利于物理学科建设。
伴随对电子信息类高档人才培养规律认识的渐渐深入,学校意识到,只有把物理、数学等基础学科和专业做容易做强,才能有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枝繁叶茂行稳致远,才能面向将来培养更多电子信息行业交叉复合型拔尖革新人才。
数目不多,但存量要精,精而强。该校党委书记王兴杰表示,在专业建设上,学校旨在整理资源、凸显优势特点,攥紧拳头做强。伴随专业建设不断深入,学校对专业取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就是要立足学科专业特点及优势,主动服务国家策略和地方经济社会进步需要,结合实质动态,与时俱进地设置、调整、优化专业。
以舍促取,对接社会急切需要
近年来,该校新设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智能制造工程、互联网空间安全等新专业。
这类专业设置的主要原则是应国家急切需要、应年代需要。学校秉持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的理念,通过大力砍专业腾出培养资源,瞄准国家急切需要的范围,审时度势地新增能发挥学校优势、有挑战性、内涵好的硬核专业。
202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增6个交叉学科一级学科,其中智能科学与技术学科成为国内第14个学科门类中的一员。其实早在2018年,该校就因秉承电子信息特点获批设置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人才就是要有敢为天下先的紧迫感。朱泽飞介绍,学校的智能控制与机器人研究所,前身是成立于1985年的杭电机器人所。学校在AI范围的科技革新和人才培养上,积累了丰硕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