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中考满分作文赏析,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目前的我,却只不过走在夕阳下,看着这片日薄西山的漂亮天宇。我追伴随那远去的夕阳缓步向前,却依然没办法赶上那沉落的夕阳。我看见,阳光退出院子,退得那样慢。其间还有多次停顿,好似一种哽咽。可能,在离别的时分,所有的光阴都会看上去那般依依不舍,今天的黄昏也是同样。时间的流逝,一直携带一种很难名状的忧愁与感伤,像是一支清幽的笛,在这行将终结的傍晚吹响。 回到家,照例是妈妈的唠叨。妈妈年岁已大,唠叨好像成了一种不假思索的习惯。小时候,最害怕妈妈的唠叨,妈妈一直在我生病的时候,不停地絮叨,我那小小的感冒一直连着我很多的罪过,诸如不喜欢喝水,诸如脱衣贪凉,诸如不知几天前偷吃的那包便捷面??现在我已将至不惑,不但照例犯着感冒的罪过,妈妈唠叨的事也愈加多了。妈妈年轻时,横遭家庭变故,培养了坚毅隐忍的性格特点。到老了却是忍不住了,不管任何事情总爱放在嘴边唠叨。絮絮叨叨的妈妈的身影,总让我心疼,亦让我高兴。我想着我到了三十岁将来,对我们的穿着开始放任,如何舒服如何来;我的妈妈,应该是到了更放任的年龄,如何舒服如何讲,爱如何讲就如何讲。所以,我想听一听妈妈的絮叨,我悲悯着妈妈的年龄与生活。 想来我年岁渐长,眼泪倒愈加不值钱了。听不能人世间的很多人和事,有时看着新闻联播竟免不能热泪盈眶。连我家窗前的那棵香橼树我都不敢相见了!总角晏晏,我亲耳听见她如风铃般清脆的笑语,成长随着着不尽的欢快与愉悦;豆蔻年华,她风中浅笑,青涩的果实挂满枝头,数不尽的风姿绰约,青涩妩媚。我倾听着她的成长,我等待着她的成熟。但,那个噩梦普通的雨夜,那场猝然而至的秋意,从此,我只听得她的哭声了,我再也不忍听她的哭声了,她像一个孤魂野鬼,光秃秃的一杆,人不人,鬼不鬼,只在风中哭泣。哭诉当年的青涩与妩媚,哭诉命的不公与残忍,她的哭声那样的凄婉哀怨、气若游丝。她的惨状,我不忍相见,她的哭泣,我不忍倾听。但又不能不倾听,她的苦她的悲她的不甘,我都想替她背。 为什么我眼中常含泪水,只因我爱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我愿如风,倾听这世间每个声音。我愿吹拂每一株小草,和着她心头跳跃的音符;我愿吹皱一汪春水,恰如一丝涟漪入心;我愿吹舞塞北的黄沙,见证金戈铁马的历史。我愿如风,从这头吹到那头,从时间吹向空间,从空间吹向时间,我想关注每个生命的开始和成长,我想关注每一件事情起因和结果。倾听,不仅仅是一种态度,它更是对于我以外的人世间的悲悯与热爱。 读金庸《雪山飞狐》,总觉遗憾,胡斐那一刀到底有没砍下来? 读沈从文《边城》,也会叹息,那个人到底有没回来? 像建筑师搭建一座精美的宫殿,却没铺上最后一片红瓦。小说未交代的结局,会让我意犹未尽,只能自行臆想种种可能的结局。只恨作家狡猾,你又不是魔术师,为何要藏起那只最有趣的兔子? 年岁稍长,才慢慢了解世间所有,那些未写完的结局,其实叫做留白。留白,留下了空白,留下了遗憾,却也留下了漂亮,留下了时空,留下了意味深长。 有段时间迷上了国画。看白石老人画梅,怒放的红梅,黝黑的枝干。却兀地断开,不着笔墨之处,是白纸,亦是厚积的白雪,真真妙不可言。中国水墨画常有大幅留白,因景而变,因情而生,变成浩荡的江流,皑皑的积雪,苍茫的天空看来是残缺,其实是饱满。 画纸之间,多少留白,不是缺点,反是优点。 插花、品茶、美食,亦有留白。运用素色的陶瓷花瓶,搭配极少的几朵花卉,衬着一根褐色枝干,丝丝禅意自然地产生。最好的茶室应无挂画,素净清明,赭色紫砂,青白瓷器,茶室的素朴和空白,却可以将茶禅之味烘托得超尘脱俗。 读《湖心亭看雪》,明人张岱乘一小舟,独往湖心亭看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遇到金陵客,强饮三大白而别。满腔愁绪,尽在酒杯之中,何须多言?文字留白之处,是家国情思,是沧海桑田,是前世今生。沉默是金,胜过万语千言。 是的,文字之间,亦可留白。孔乙己的死,刘子骥寻桃花源的未果,是作者的匠心,精明的读者,能不会心一笑? 看红楼续书,那句黛玉宝玉,你好,感觉张爱玲深恶痛绝的高鹗也有几分可爱可亲。是的,胡斐的刀,傩送的人,我又何必念念不忘?读过,笑过,哭过,沉思过,感动过,也就是了。 金庸和从文的故事,我做主的结局,大家一同完成了世间最伟大的作品。 武则天留下无字碑,留白之处是女帝的自信;周总理去世时不留遗言,留白之处是共产党员的无私。弘一法师病危前,写下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忘言是生命的留白,月圆是生命的归处。 留白,其实是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