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8篇)
作文是一种言语活动,具备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是否写起高中作文来就毫无头绪呢?以下是我们收拾的一些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欢迎阅读参考。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1
我感觉,九零后与八零后、70后没什么两样,都要经过从小大到大、从青涩到成熟的成长过程。这一过程中的每一段都是难得的记忆,也是一路漂亮的风景。
生活的旅程非常长,只能靠脚下的鞋子一步步地走,不可以跳过哪儿而直接到达下一站。作为九零后的老大,在将要开始生活的另一站的时候,总爱留恋,留恋少年时的美好时光;有时也爱向往,向往成年后的独立自由。可能,大家应该时而环顾四周,看看从幼稚到成熟的过程中到底是什么样的风景。
课堂上的九零后,吸氧式地同意素质培养而健全自我;日常的九零后,用舶来与时髦装点我们的高傲。这听上去可能让人难过,但却是少年真实的想法,不听话而怪异。大家也时常吟上一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来抒发内心的郁闷与不满,或者把一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划在桌上来勉励自己要一直抱有积极和热情的学习习惯和生活态度。九零后的大家总以为有这么一片天地,能让大家沉迷其中而乐不思蜀,也执着地觉得那种快乐在其他年龄的人永远没办法领会。
生活的碎片装点着沿途的风景,九零后的大家快乐于当下的学习,从首次走进陶渊明起,从首次学会容易的微积分开始,大家常常为又学会了一点过去自以为神秘的东西感到骄傲。大家面对为大家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偶尔会心生恶魔而暗地诅咒,但也终究了解是他们才能使大家在今天变强,由于九零后不是油盐不浸的石头。大家时常懒惰,会找出各种借口当家的皇帝,但也不愿依偎在爸爸妈妈的臂湾下没尽头,由于九零后不想让人视为长不大的一代。大家有梦想,大家也爱冲动,大家总想跑,却常常在平坦的道路上跌倒。大家总感觉,前面的路非常宽,树非常高,花非常艳,风景非常漂亮;但更常常的是,大家忽视了前方的.一草一木事实上都是过去在成长过程中种下的种子,在另一个地方发了芽。
高考考试过后,大家这类九零后的老大就要迈出那段没被概念的日子,而可能日渐被社会格式化,那时会偶然发现这段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是多么的要紧。假如你正值成长的年龄,请停下脚步,时而看看路旁的花草。由于在生活的路上,成长的季节,风景这边独好。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2
古谚有云:“朝霞不外出,晚霞行千里。”这是世代积累传承的观天经验,但看云卷云舒,从微末中推断天气变化,是种享受与乐趣。而回头开启电视,世界范围内的天气预报映入眼帘。两种感知自然的渠道不同,却无外乎为观得天气,殊途同归。自然并不需要划分出“近”与“远”。
对于自然,人理应借用科学创造和经验去知道、通达宏观层面,同时用细腻的心仔细领会和感受身边的微观自然之美,方可达成“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的境界,达成人、科学与自然最后的“和谐”。
科学与自然从不曾离别。从古时候各种水利工具的创造应用到现在发达的天气监测预报系统进步,人类生产力的提升和科学进步一直相辅相成。人之于自然,甚为渺小,人类没能力一一亲自探索自然的所有奥秘,因此自然好像离人非常远。而科学应用,正是解决人想在宏观上更好知道自然的需要的`有力工具。通过电视,人类可以“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地获得天气信息、地理资讯,增长了自然常识、弥补了人自己能力和视线的局限。同时,科学常识对人形成科学思想也大有裨益。达尔文曾说,他对自然的兴趣正是以前人的科学著作中萌生的,其中的科学理论,如生物的纲目属种,都对他形成严谨的科学思维产生巨大用途。可见,借助科学感知自然,既便捷全方位又有益于培养自然科学思维,正是“仰观宇宙之大”的好办法。
而“俯察品类之盛”则能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生活于自然,也归于自然。汉字“性”中由一人和一生构成,可见人性之真势必不能离开生态自然。中国古时候有“生”的哲学,生生不息、物我一体是古时候哲大家不竭的追求。孟浩然、王维醉心于自然山水,感受天光云影之变,细观云过水动之美,创作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如此反映人与自然浑然一体的传世佳句。人的生命,融于自然生态,同呼吸、共命。因而多留神身边微观的一草一木、一花一树,方可融入自然,“微感自然之美”。
中国儒家学说中要紧的“和谐”思想,需要各方面达成统一与协调。在当下,人既不可以肆意遗弃传统感受自然的方法,也没办法抵抗科技进步的时尚。因此,务必达成人、科学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就像时兴的观星活动,借助高科技望远镜观测遥远星体的大家,也同时在夜晚的山上感受凉风与蝉鸣,“信可乐也”!
宏通科学之道,微感自然之美。人既与自然亲近、融入自然,又可以更高的视角认识自然。心有宏观看待自然的“猛虎”,亦可微观细嗅身边的“蔷薇”。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3
鸣蝉奋力地丢掉了外壳,才获得鸣叫蓝天的自由;壁虎挣脱掉受伤的尾巴,才得以在危急时刻保全我们的性命。算盘假如变得座无虚席,也就丧失了运算的能力。掌握抛弃,是一种财富。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抛弃了官位,才获得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并取得千古美誉;李白因“仰天大笑外出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意气舍弃了世俗的利禄,才获得了“须行即骑访名山”的自由而成为伟大的诗人。
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杨振宁,一生勤劳到苦,他受欧洲“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的影响,追随著名物理学家泰勒博士研究物理,他一直想写一篇实验论文,但最后没好的发现,大家一度曾讥笑他。杨振宁也意识到我们的动手能力比其他人差。
后来,在泰勒博士的引导下,杨振宁毅然舍弃了自己钟爱的实验室,转向物理理论范围的研究,最后成为一位杰出的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丁俊晖之所以能在国际斯诺克界获得这样的成绩,都是缘于他在初中时做出的一次选择,当时他十分喜欢台球,并显示了肯定的天分。然而传统观念却是“万般皆下品,惟有念书高”,他的学习成绩非常差,他不知怎么样选择。在与爸爸商量之后,他毅然舍弃升学,专攻“斯诺克”,终于获得多次公开赛冠军和世界冠军,被叫做“东方之星”。这类都来自于他擅长抛弃,放手顾虑,勇敢抉择,最后获得成功。
有如此一个真实的故事,在马达加斯加群岛有一群顽皮的猴子,常常偷吃大家丰收的花生糯米,这里的大家想了个方法,将花生糖果放到了一个颈口瓶中,当猴子们看到瓶口的美味时,将手伸进来,抓一把花生糖果后才发现这个时候手已经出不来了,直到大家抓住它时,它依然不想舍弃糖果,不会当令的抛弃,使聪明的猴子落入大家的手中。
正如你穿着衣服和鞋袜挑着担子进入溜滑的田埂上时,就会心跳加快双腿发抖,担子没加重,更不是你没能力挑担子,而是你担忧摔倒,弄脏衣服,顾虑太多。当你脱去衣服和鞋袜,你会非常快地走出田埂,当令的抛弃使你获得成功。
鸣蝉的抛弃使它获得自由,壁虎的抛弃使它重获生命,算盘的抛弃使它拥有价值,正确的抛弃才会使你走向成功的彼岸。
当然,不是所有抛弃都会使你成功,错误的抛弃只能叫你距离正确的道路愈加远。正确抛弃如罗盘,引导你航行的方向,怎么样正确抛弃,还真是生活的一个大问题,需要大家认真学习呀!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4
漫画中,第一个小孩先因考100分得到一个吻的奖赏,后因考98分得到一个耳光的责罚;第二个小孩先因考55分被赐一个掌印,后因考61分被赏一个吻。看罢漫画,不禁深思,仅因一时分数升降便或奖或罚,实在失之偏颇。其实,小孩就像正在成长的树,他获得的成绩就像一片片的叶子,实在不必因小孩之树上长出一片漂亮的叶子而欣喜若狂,更不必因长出一片不太漂亮的叶子而全盘否定甚至大打出手,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小孩的成长中,不仅有学习,不仅有分数,还应该有“诗和远方”。但在唯分数论的大语境下,小孩被需要拼命追求分数的提高,不可以有丝毫退步,甚至被苛求次次满分。这和饲养速成鸡有什么不同呢?让鸡不会生病,只在激素、饲料有哪些用途下疯长速成,这是违背规律的。小孩的成长需要历程幸福,更需要经受困难挫折,他在学习过程中要了解付出汗水,也要了解不是每一次努力之后都能立刻进步,了解进步未必能立刻体目前成绩上,了解成绩起伏本就是正常现象,只有持续努力,不断积蓄力量,才能收获更好的自己,从而开出生活之花,结出生活之果。爸爸妈妈作为小孩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怎能这样随便地唯分数而无视对小孩全方位的评判?小孩似树,成绩如叶,家长勿因一叶而障目。
与此相似,在中国,拥有升学重压的中小学学校,有时候也会因成绩这一叶而障目。譬如在评价教师上较为片面,常只看教师所带班某学期某学段末尾的考试成绩来评判一个教师,总是看不到教师平常的努力付出与血泪辛酸,更很难理解绝大部分挣扎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之苦。同样的,教师的教学不仅有分数,还应该有理解与赏识,还应该有“诗和远方”。教师似树,成绩如叶,学校勿因一叶而障目。
再有,商人逐利本无可厚非,若眼中只有所要得的利益的这张成绩单,会因这如一叶的成绩单而障目,看不到理应有些诚信,看不到理应有些良知,看不到商人逐利活动之上理应高悬的“义”,才有地沟油、毒奶粉、假疫苗等骇人听闻的事件。再如,过分重视GDP数值的成绩单,而忽略国民文明水平的整体提高、道德素养的丰富等更要紧的问题。这类都是由于太重视利益成绩单而致使的容易一叶障目的结果。成绩、利益如叶,切勿因一叶而障目。
当然,人不免受局限为外物蒙蔽,任何事物也都需要有肯定的量化的衡量标准,但不可以光看到数值而看不到全方位与整体,而可以有更全方位多元的评价标准与评判方法,方能更好地防止一叶障目。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5
小李,笃学敏思,矢志革新;老王,从职高生到焊接师;小刘,跋山涉水捕捉美景。假如从这三个人中选出当代风采人物,我会选择小刘。
在这个利益至上,每人都追名逐利的年代,小刘依旧能执著于自己喜欢的事业,跋山涉水,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在当今这个年代,大家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一直步履匆匆,所有事情都像上了发条一样,快步伐的向前进步,但,大家却忽视了很多要紧的东西。有多少人,错过了小孩第一声的咿咿呀呀;有多少人,因没给爸爸妈妈足够的伴随而后悔终生。大家一直觉得,当物质充盈了,所有就好说了,但他们没想到,这是一个永远望不到尽头的无底洞,即使有一天,真的到达了物质的巅峰,也只能因失去的更多而感到无尽的空虚和孤独。
还好,大家这个年代里,还有像小刘一样的人,可以与世事喧闹中,停下我们的脚步,细细品味生活,为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这或许就是捕捉美景的风采吧。其实,无论是什么年代,都有超然于世事的人。不必说杨绛在当时动乱的年代,依旧能有“隐于世事喧嚣外,陶陶然专心治学”的清静;也不必说沈从文依旧有着“每天看落日同水鸟”的闲情逸致;单说蒲松龄,名落孙山后便不再沉迷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以一碗清茶,待四方过客,听取一段传奇,书写一本《聊斋志异》。这类人,虽都处世事喧嚣中,但依旧能停下我们的节奏,为了我们的生活理想而生活。
或许有人会以这个世道的整体浮躁为借口,但正如缪尔曾说:“走向外面,我发现,其实就是走向内心”,大家能否把握住生活,主要在于大家自己。可以看到,身处硅谷的乔布斯,依旧有着“我愿用我所有些科技去换取与苏格拉底相处的一个下午”的高尚追求。所以,不管大家身处哪种年代,只须大家心向往之,到处都是美好的伊甸园。
所以,像小刘一样吧,记住小刘告诉大家的:生活并不仅仅是存活,更要紧的是生活。
让大家记住这捕捉美景的风采,当令停下匆匆的脚步,为了大家的生活理想,活出是大家我们的生活吧!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6
阳光下,微风拂面。在花园里惬意地翻动那微微泛黄的老相册,慢慢重览照片中的人影风物,我不禁冥想过去,心潮翻涌。而当猛然意识到定格的点滴早已不复存在,不由得泪湿眼底……
这就是老照片带给我的无穷力量,它让我回想过去,咏叹今日。虽然相片已微微发黄,但泛黄的质地掩盖不住心灵上最珍贵的回忆:浓厚的亲情,多年的友情……当时光被定格,刹那即为永恒,它们伴随岁月的积淀演化成了专用于我们的文物。“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照片中的主人公现在身在何方?岁月又将他们带到了哪儿?每当重翻老相片,内心敏锐的人总会有很多感慨。
正现在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大萌子几十年来的照片温暖国人一样,当大家自己重读当年的自己也会心潮澎湃。照片中的大萌子从花季到而立,她的每一步成长都在胶片的神圣见证下被珍藏。单张照片看着或许成效平平,可当点滴串联成成长经历时,照片就产生了一种魔力,它叫人不禁发现:原来我历程了这么多而我却毫无知道。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照片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商品是奢侈品。“物以稀为贵”,由于奢侈,所以拥有照相机会的大家会倍加珍惜。那时的胶片中承载的不止是最珍贵的回忆,也蕴含着当事人的苦辣心酸。相片,作为一张纸与一般物品别无二致,但当岁月将它沉淀为一段回忆,其价值不言而喻。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科技的日新月异促成了照相技术“飞入一般百姓家”:相片永不褪色,像素无限明确,推荐随时随处,仅仅这类就已让大家欣喜若狂了。于是大家竭尽全力借助现有资源,在所有场所探寻拍照机会,日渐地,一种“晒”文化在互联网风行。无论是珍贵的点滴还是无聊的消遣,都在互联网占据了半壁江山。“晒甜蜜”、“晒幸福”固然美好,但用“晒”来消遣着实是一种浪费。那些曾无聊“晒”过照片的作者们估计在几十年后忘记初衷,由于那照片毫无意义可言。更可怕的是,大家正走向“无聊晒”的深渊却自我陶醉,很难自拔。
像素的无限上涨却让心灵像素低到谷底;相片的“完美手术”却掩盖不住内心的浮躁与粗鄙。在照相技术快速进步的今天,大家对点滴的把握却急速退步。技术臻于完美并非大家依靠它的借口。大家无论怎么样都要有一双了解捕捉珍贵的双眼,保护内心的透明与对珍贵点滴的敏锐,用双眼这部天然相机去捕捉似于老照片的珍贵。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7
毕业前的最后一节课上,班主任像平常一样看着同学们自习。此刻好像应有道别的千言万语,但他只说了一句:“你们再看看书,我再看你们。”平凡的话语却掩盖不住他内心的真情和深沉的爱,这份情和爱需要用心领会才能更好地了解。
每一个人的青春里都有一个严厉的班主任。他总会在你上课与同学说笑时忽然出目前窗外;他无情地没收你带进班里的口红和漫画书;他一直语重心长地讲叫你耳朵起茧子的大道理;他指着你卷子上的大红叉号拷问你的灵魂:“这题我说过没?”他的脸永远板着,是你最难取悦的人。但严厉的外表下,却是一颗饱含着爱的心灵。这种爱,只有用心领会才能感觉其深重。
每一个懵懂少年都与老师做过斗争。大家都给老师起过外号;模仿老师的口音起哄;在老师讲话时小声顶嘴;班主任要出差的消息传来,开心得直拍桌子。教与学本来就存在矛盾与对立,老师也会原谅大家这类淘气的行为。但近年来,社会上竟出现了一些让人痛心疾首的现象。有人由于我们的小孩考试成绩差,在微信群大骂老师;有人由于手机被没收,半夜带人去殴打刚下班的班主任;有人由于老师批评得重,到教育局告老师侮辱小孩。很多老师发出了“不是不想管,是根本不敢管”的叹息。自古严师出高徒,郑重劝告天下学子和家长,不要用世俗的见地去误读老师的爱,不要因不理解而去伤害那一颗爱你的心灵。
一个人对老师的理解程度,决定了他看问题的角度。我的爸爸妈妈常告诫我,当你离开校园才会了解,严格是最真的爱。成年之后,你会发现“老板”与“老班”有什么区别非常大。当你的阶段考核没过关,老板会说:“再干不好,你就不需要来上班了。”而老班会说:“这下了解自己没努力了?没关系,老师相信你下次肯定能考好!”老师是那个永远原谅你、鼓励你,并且最期望你超越他的人。师恩难忘,无数成功人士在发表感言的时候,都会提到老师的辛勤培育和严格需要。可能到了这时,不少人才能愈加深刻地了解教师的爱,才能领会到师爱的纯洁与厚重。
《师说》中讲:“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不只承担着传授常识、答疑解惑的责任,还在用爱心浇灌他们的花朵。栽培一棵树尚且需要修剪旁逸斜出的枝丫,何况教育一个人呢?愿天下的学生都能理解老师的严厉,及早了解老师那无言的深爱和无私的心灵。
2023高考考试满分作文议论文范本赏析篇8
平时考满分的小孩,如果是考了一次98分,家长就可能暴怒;平时里不及格的小孩,如果是某一次超越60分,家长就大概喜极而泣。说到底,不过是平时表现给人带来的心理预期不同。可能,这是人的某种劣根性。
大家日常常常看到一种状况:天天不辞劳苦干活的人,某一天闲了下来,旁人就没办法忍受;习惯懒散度日的人,某一天忽然勤快起来,大伙就会对他的表现喜出望外。如果是两者的忽然变化发生在同一天,就非常可能出现大家对后者的好评率大幅上升,对前者的印象分飞速减少——甚至,前者会招致一个响亮的耳光,后者却得到一个甜美的亲吻……
你可以说这是人之常情,但结果未免会使勤于做事的人感到心凉。做事的人容易被挑剔,即使成就累累,也会招人指指点点甚至责骂;付出少的人由于什么都没做,反而无处可挑。大家常说日久见人心,可爱心多变。有心的人,能时刻记住其他人的好,若能遇到,实属难得。所以,大家才需要来自朋友、家人、爱人的信赖,并回报以同等的理解和信赖。成绩的变动,缘由是复杂的,大家都不该由于一时的状况变化去伤害另一个人。毕竟,人不是只存在于某个时间点的平面形象。每一个人都是经过时间的沉淀,一点点成为了目前的样子。
话说回来,生活原本不该局限于其他人眼里的出色。不禁想到《伤仲永》一文,神童仲永最后会“泯然众人”,是其爸爸妈妈急于求成,过于压榨小孩的天性所致。小孩不该是爸爸妈妈用来炫耀的工具。每一个小孩是独立的个体,都应当拥有我们的理想和追求。
但,便是仲永最后成为一般人,我以为,如此的生活对他来讲,未必就不幸福。文人墨客自然会为世间少了一个才子叹息,但,也仅此而已。他们不会关注仲永内心的需要;在仲永儿时,他们也从未伸出帮助之手,给予他更高效学习环境。当然,这是我对古人的一种苛刻。即使在今天,更不是每一个小孩,都有幸获得超于常人的天分,都有幸生活在合适我们的教育环境。
只不过期望,在每一个小孩摔倒的时候,家长们至少不要选择上去补一巴掌,而是选择鼓励小孩站起来,继续勇敢地向前走。亲情,是小孩最好的后盾和港湾。生活有那样多条路可走,就不要让“恨铁不成钢”成为小孩沉重的枷锁;不要让小孩感觉,自己在这世上,竟没一块是我们的栖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