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邓亚萍经典的励志故事

   日期:2023-04-17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34    评论:0    
核心提示: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爸爸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维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以...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爸爸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维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以下是我们为大伙采集收拾的两篇邓亚萍的励志故事全部内容了,期望大伙会喜欢。假如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推荐给你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大家的后续更新。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邓亚萍是乒乓球历史上最伟大的女子选手,她5岁起就随爸爸学打球,1988年进入国家队,先后获得14次世界冠军头衔;在乒坛世界排名连续8年维持第一,是排名世界第一时间最长的女运动员,成为唯一蝉联奥运会乒乓球金牌的运动员,并获得4枚奥运会金牌,其中包含单打和与乔红组合的双打。

  童年的邓亚萍,由于受当时体育教练爸爸的影响,立志做一名出色的运动员。但她个子矮,手脚粗短,根本不符合体校的需要,体校的大门没能向她打开。于是,年幼的邓亚萍跟爸爸学起了乒乓球,爸爸规定她天天在练完体能课后,需要还要做100个发球接球的动作。邓亚萍虽然只有七八岁,但为了能使我们的球技愈加熟练,基本功愈加扎实,便在我们的腿上绑上了沙袋,而且把木牌换成了铁牌。

  对一个小孩来讲,这是多么难能可贵!这不但要使身体备受煎熬,心里方面也要承受巨大的重压。小小的她,每闪、展、腾、挪一步,都可以用步履蹒跚来形容!

  腿肿了!手掌磨破了!这是家常便饭!但他从不叫苦,不喊累!负责练习的爸爸,有时心疼得掉眼泪!付出总有回报,因为邓亚萍的执着,10岁的她便在全国少年乒乓球比赛中获得团体和单打两项冠军。

  进入国家队后,邓亚萍都是超额完成我们的练习任务,队里规定上午练到11时,她就给自己延长到11时45分,下午练习到6时,她就练到6时45分或7时45分,封闭练习规定练到晚上9时,她练到11点多。邓亚萍为了练习常常误了时间,她就自己泡面吃。

  在队里训练全台单面攻时,邓亚萍依然往腿上绑沙袋,而且面对两位男陪练的左突右奔,一打就是2小时!在进行多球练习时,教练将球连珠炮打来,邓亚萍每次都是瞪大双眼,一丝不苟的接球,一接就是1000多个。

  每一节练习课下来,汗水都湿透了邓亚萍的衣服、鞋袜,有时甚至连地板也会浸湿一片,不能不换衣服、鞋袜,甚至换球台再练。长期从事大运动量、高强度的练习,从颈到脚,邓亚萍身体不少部位都是伤病。为应对腰肌劳损,她不能不系上宽宽的护腰,膝关节脂肪垫肿、踝关节几乎长满了骨刺,平常只好忍着,实在痛的利害了就打一针封闭,脚底磨出了血泡,就挑破它再裹上一层纱布接着练。即使是伤口味染,挤出脓血也要接着练。

  邓亚萍的出色收获,改变了世界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也为邓亚萍的球风和球艺所倾倒,亲自为她颁奖,并邀请她到洛桑国家奥委会总部做客

  邓亚萍的励志故事

  1998年2月26日邓亚萍怀着复杂的心情,飞向剑桥。对她来讲,这自然是很难得的机会,但却又是一个艰难的起步。

  第二天就是开学上课的日子,全班一共9个同学,教室不大,9张课桌椅向着黑板,摆成半圆形。老师先让大伙做自我介绍。下面给每个人发了两张讲义就开始讲课,课堂上没什么纪律,解说方法也非常随便,老师一边讲课,同学们一边七嘴八舌地抢着回答问题。我在云山雾罩中上完了课。四五个星期过去了,天天十5、六个小时的付出,但效果并不大,英语水平的提升也不显着。作为一个插班生要赶上其他同学困难太大。加上没教程,每次上课才能拿到老师发的讲义,这种教学办法也非常难让我适应。

  生活的环境也不尽如人意。到英国留学的留学生,多数都是住在学校所安排的英国人家,我也不例外。本想住在英国人家,一来可以更多地知道英国的风俗民情,二来可以有更多的英语会话机会。但我所居住的这个女房东家,距学校太远,而且房费伙食费非常高,每月除去要交200多英镑房租,还要交100多英镑饭费,两项合起来每月的支出约合人民币将近5000元。对于自费到英国上学的我来讲,惜金和惜时同样要紧。

  记得当我头一次穿着防雨运动衣,骑着自行车到学校时,很多同学见了都大为不解:如何世界冠军还骑自行车来上学?是啊,世界冠军也是凡人,我的所有,是我用汗水换来的,它来之不容易,我需要十分珍惜它。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困扰着我,我急切盼望能改变这种情况。

  刚到英国不久,我想往家寄点钱,然而到邮局拿了单子,却不知怎么样填写,邮局的人在单子上指指点点,我却一脸茫然,我站在邮局前,两眼发呆,我能如何解决?问哪个去?问了,自己还是听不懂,最后,只好悻悻而归。

  开学前,为了让我熟知一下环境,房东开车送我去学校转了一圈。第二天人家不送了,我虽然买了辆自行车,却找不到上学的路了,七拐八拐,赶到学校已经上课了。一向守时的我成了迟到生。我急得迸出几个单词讲解,然而讲解不知道,那滋味,那窘迫,目前都忘不了!

  邓亚萍就读的纽汉姆学院是隶属剑桥大学的一所小学院,像国内的语言进修学院。这里的学生主要以外国留学生为主,而邓亚萍是唯一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

  刚到剑桥的那段时间,我虽然比较刻苦,成效却不明显。我了解,这是由于我们的语言基础还相当薄弱,要想在剑桥这个精英云集的学府里站得住、学得好,更需要全力以赴地去拼搏。做学问与体育练习一样,没任何捷径可寻,更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美事儿,所有靠自己去拼去搏吧。为了赶功课,邓亚萍起早贪黑,天天只睡几小时。

  开始的一两个月之内,根本听不懂老师在上面讲什么,我把老师所有写在黑板上的东西照抄一遍。回到家将来,自己再翻字典,再看。天天的生活比较单调,上课时间是四个半小时。下了课还有不少作业,吃饭对我来讲仿佛都非常费事,中午休息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我通常都不回宿舍,就是吃上午带去的三明治,然后看一会儿书。晚上常常吃的东西就是自己做的便捷面条加青菜、西红柿和鸡蛋。几乎天天都要学习到12点才能睡觉。

  虽然基础比其他同学差,她一直不甘心,想超越其他人。这种好胜的心理后来才慢慢开始转变:毕竟基础不同,从运动员到学生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学习上升也要有个过程。

  回到清华,邓亚萍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国球的历史及进步》。从开题报告、到首次提交论文、以至论文的最后修订,邓亚萍不只每一项都达到标准,而且步步提前,赶在时间表前完成。

  我终于戴上了学士帽,在毕业典礼上,我用流利的英语向老师致辞。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