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是一种综合性训练,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入门知识的运用,又能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下面是我们给大伙带来的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以供大伙参考!
文言文翻译方法
1、实词[考虑是不是为5种特殊实词]
作为采分点的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第二是形容词和名词。把重要实词翻译到位,就是对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汇、特殊难解词汇进行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虚词[考虑译或不译]
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应该注意两点:
需要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等。
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用途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对重要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无需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
3、句式[考虑是不是为特殊句式]
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要紧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重要。考生要重视积累,重点学会容易忽视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文言文翻译需要注意的地方
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语和专有名词。包含:①在现代汉语中仍常见的成语或习惯用语,普通人都可以理解,可以保留不译,如“劳苦而功高这样,未有封侯之赏”,“劳苦功高”这个成语就能保留不译;②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换:①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②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③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时候汉语的意思;④将通假字替换本钱字;⑤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调:即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翻译时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状语后置句,翻译时要将状语移至谓语的前面。②定语后置句,翻译时要把定语移到被修饰、限制的中心语之前。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应翻译为“寻求一个可以派去回复秦国的人,没找到”。③主谓倒装句,翻译时需要将主谓成分颠倒过来。如《愚公移山》中“甚矣,汝之不惠”,应翻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④宾语前置句,翻译时要将宾语移到动词或介词之后。
删:即把没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文言句子中有的词,如句首语气词“盖”“夫”、音节助词“之”、用于特殊场所的连词“而”等,在翻译时删去之后也不影响译文的准确、通顺,便可删去不译。
补:即补出文言文中省略的成分或隐含的成分,如句子中省略的主语、谓语、宾语与介词“于”等,从而使句意完整。
变:指依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考生翻译句子时,总是上述五种办法都用上了,还难以准确翻译,特别是碰到文言文中运用修辞或典故的地方,应掌握灵活变通地翻译。如:①对比喻句的翻译,应尽可能保留比喻的说法,假如不可以保留,只译出本体即可。如《过秦论》中“金城千里”,可译为“辽阔的国土,坚固的城池环绕,结实靠谱”。②对借代句的翻译,通常只须把所代的事物写出来就能了,如可以将“缙绅”“三尺”“纨绔”分别翻译成“官员”“法律”“富家子弟”。③对委婉说法的翻译,只须将委婉语句根据现代汉语的用语习惯表述出来就能了,如可将“会猎”“更衣”翻译成“出兵征伐”“上卫生间”。
怎么样学会文言实词的办法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学会词汇古今意义的变化,有些词义扩大了,有些词义缩小了,还有些词义转移了。如1999年高考考试第11题D项“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很常见,一个词总是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概要,不断深化。平常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学会得愈加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升。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不过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高中课本中涉及到的通假字和古今字大约低于100个,识记起来并不困难。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的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备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些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使用方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使用方法、意动使用方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使用方法、意动使用方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使用方法、意动使用方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学会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常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重要要用心去理解。
高中文言文阅读做题办法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知道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
2、然后携带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见实在不懂的字词,用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或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了解,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4、翻译必须要直译,不要意译,要字字落实,忠实于原文。
5、多积累有关官职的词义,古今异义,特殊句式等。
6、多多训练,积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