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哪个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这十五的月亮像金子做的圆盘,挂在深邃的夜空中,给几片浮云镀上了金边。下面是我们给大伙收拾的关于中秋的作文高中三年级作文5篇,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关于中秋的作文大学生1
一轮淡黄的圆月日渐从天边升起。穿过纱般轻盈的云,周身散发着柔和的光芒。那如水的月华,如亲人思念的目光,在云影阑珊处,盼君归……
电视里“中秋晚会”正在精彩上演,主持人一遍遍提起“何事长向别时圆”。桌上是丰盛的菜肴,那是外婆和母亲忙乎半天的成就,糖醋鱼、板栗鸡、红烧肉……不同口味的月饼切成了三角形,石榴籽已剥好粒粒晶莹剔透。热爱生活的母亲不知什么时间折了几枝桂花养在清水里,满室都是桂子香。外婆往我的碗里夹菜,我往外公的杯中斟酒,可是这个中秋佳节却由于少了一个人而比往年多了一份清冷。
是啊!皓月当空,可月圆人未圆,徒添伤感。为了尽快破案,身为警察的父亲已经近一个月没回家了。这一个月里,每一个复习至深夜的日子里,都看不见他为我留着那盏温暖的灯;每一个闲暇放松的周末,都没他伴随着一块玩闹一块做实验;每次想推荐快乐分担烦恼时,却只能在电话里和他聊一聊……那些平平时常的日子里,平平时常的小事情,此时此刻令我牵动我的情愫。这一刻,我是这样思念着我的至亲。
思及此,我突然想到了爷爷奶奶。进入初三,为备战中招,我也有大半年没能回老家了。此时,他们可能正在乡间那座小院里,与我共赏一轮明月。我不由得按下那串熟知又陌生的数字。
“嘟嘟…”电话被接起。奶奶略显沧桑的声音在那头响起,“喂,乖孙女儿呀!”“嗯,我身体好着勒……”“没事儿,呛着了,咳咳……有空回来哈!新花生、新板栗下来了,给你留着呢!”耳边絮絮叨叨,是句句殷切的关心和期望。移步窗边,抬眸望月,千里以外的人啊,我盼你归来;而那百里以外的人呢,也在盼我回去。真是“此事古难全”!
思念愈深,愁绪愈浓,甩不掉心头的那丝牵挂,只好推门出去走走。
月在高楼间探头,在云影中穿梭,城市里璀璨的灯光并没夺走它的华彩。月光下的街道虽不似往日那般喧嚣,但路口那一抹抹身影却仍然如往日一样挺拔。是的,游子们归家的路,还需要他们来保障安全。那街头执勤的警察,那清理卫生的城市美容师,那坚守在手术台旁的白衣天使……自古中秋话团圆,但今夜,我想感谢那些为每个团圆的家庭而放弃团圆的大家。由于他们,今夜的月格外明亮。“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浓浓的夜色像浓得化不开的思念,伴着月光柔和地泼洒在时光里,视频中父亲的脸上好像又多了几道皱纹,熟知的嗓音略微沙哑,如在耳畔。
今夜月圆人相思,千里人长在!中秋,我在烟火中盼君归来……
关于中秋的作文大学生2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哪个家”,又是一年中秋佳节。这十五的月亮像金子做的圆盘,挂在深邃的夜空中,给几片浮云镀上了金边。
下午,母亲给我说:“大家一块做月饼吧。”我愉快的答应了。于是我和母亲一块开始筹备材料,在筹备材料的过程中,母亲对我说:“你首次做月饼,我给你说一下做月饼的步骤吧。第一,把面粉和成面团醒发一下,然后再把醒发好的面分成若干个小面团擀成面皮,再像包大包子一样包上豆沙馅,最后放到模具里压成月饼的形状。放到烤箱里定好时间,如此月饼就只做好了。”
材料筹备好后,根据母亲说的步骤我尝试着做了一下,哎~听着容易,但做起来却不容易,我包的头几个月饼豆沙馅都漏出来了,外观不太好看。在母亲的指导下我又做了几个,慢慢的熟练了,模具制作成型后还是有模有样的,我高兴极了。
到了晚上大家一家五口坐在阳台上,吃着我和母亲做的月饼,赏析着皎洁的月亮,月光照在阳台的地面上,像在地上铺了一层白霜,我一时兴起,学着古人的样子摇头晃脑的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惹得爷爷奶奶捧腹大笑。这个时候,母亲说:“我在其中一个月饼里放了一个惊喜,看你们哪个的运势好可以吃到。”我心想“还有惊喜?我如何不了解呢。”我左挑右选,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月饼不同,于是就随意拿了一个,掰开一看什么也没。这个时候父亲开心地说:“我的月饼里有一颗糖果,是我中奖了!”母亲说:“那请中奖的人说出月饼的来历。”我顿时暗暗庆幸自己没拿到“惊喜月饼。”
只见父亲不慌不忙的说:“月饼始于元朝,因为元朝的残酷统治,中原广大人民纷纷起义,当时朝廷搜索的十分紧张,军事刘伯温就想出了一条妙计:制作可食用大圆饼,内里隐藏纸条,纸条上写着“中秋节起义”,再将圆饼运进兵营,战士们接到消息于中秋节起兵攻下了元大都。朱元璋欣喜若狂,把月饼当做礼物赏赐给群臣,从此就有了吃月饼的风俗。”听完父亲的解说,我暗暗佩服父亲的博学,大家为父亲鼓掌喝彩,一家人其乐融融。
我想,在这种团圆的节日里,一定有在外工作不可以回家的人,我期望他们有空闲多回家看看,也可以像大家家人一样其乐融融,享受家人团聚带来的快乐。
关于中秋的作文大学生3
中秋节是国内的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团聚在一块,一边品尝着今年收获的水果,一边赏析中秋圆月,还有品尝着中秋特有些食物——月饼。
月饼可谓是多种多样。有紫薯馅的、有白莲蓉馅的、有五仁的、有水果的、还有抹茶味的……无论是哪一种,轻轻所有开,使劲一闻,啊!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挡也挡不住。
我喜欢双黄白莲蓉的月饼,黄澄澄的外皮,传统又不失漂亮外表。
既被人眼馋,又被人舍不能吃。母亲说:“吃太多月饼,会上火的。”于是每次看着手中的月饼,我都有点犹豫。但经不住它的魅惑,我决定吃。
轻轻地咬上一小口,嘴里立刻感到了外皮的那种酥脆可口,和那甜而不腻的白莲蓉。再细细咀嚼,会明显地感觉到白莲蓉中,还夹着丝丝蛋黄的清香,被人不由自主想再咬一口。再咬上一口,将蛋黄和白莲蓉一齐送入嘴中,那种甜中带咸形成了独有标签,回味无穷。
吃了多年其他人做的月饼,母亲说:“今年大家就搞个独一无二的,今年大家吃自己做的月饼。”她从网上“淘”来的“自制月饼利器”到了,正筹备做,还是冰皮月饼。
所有筹备好了,我和母亲把粉倒在盆里,再放入配好的水,不了解是否水加多了,面团变得非常黏,甩也甩不掉。原来,和面,也是个技术活。
姥姥加入了进去。用她那长茧子的手,麻利地辗着面团,又麻利的加这,添那。我和母亲从主管贬至助手了。
姥姥笑着说:“以前我小时候,哪有目前这么好的生活?三餐都难保,像你这么大的时候,早去山上砍柴做饭了。目前好啦!吃穿不愁,如果以前,哪有空闲做月饼,一年到头也吃不到一两块,你们目前得意咯!不过呀,大家以前的月饼可好看啦,哪像你们这类什么冰皮月饼,白森森的,一点也不好看!”
“皮做好啦!”姥姥一声催促,我缓过神来,差点忘了做月饼这事。
我和母亲分工合作,一人擀皮,一人包馅,包馅后,去模具一按,一个个冰皮月饼就躺在了桌面上。放去冰箱20分钟后,冰皮月饼就诞生了。
我精心挑了个最美的,双手拿着,递到姥姥眼前,真挚地说:“姥姥,中秋快乐,这第一个月饼给你吃。”姥姥爱抚着我的头,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满脸是乐:“你长大了!”
冰皮月饼虽然没传统月饼的香,更不是姥姥熟知的味道,但姥姥吃得格外幸福。
关于中秋的作文大学生4
时光如水,又是一年中秋将至。
在记忆之中,我家的中秋并没特别之处,也就是大伙团聚一下、吃吃月饼。至于赏月这种风雅,好像从未有过。而当地除去企业搞得月饼营销看上去轰轰烈烈以外,也并没特殊的热闹。于是,中秋对于我来讲,挺平淡,甚至并不在乎——除去常常跟国庆连在一块的假日。
然而对于炎黄子孙来讲,这是团圆的节日、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古人借此佳节所抒发的思乡、念友各种情怀文章不胜枚举。当然,于我而言,对那些千古名句还不可以有深刻的领会……只不过奇怪,这个节日这样要紧,给我的感觉却并不深刻。
但三年前的那个暑假之后,我怕过中秋。
2015年的8月7日,最疼爱我的祖父走了,走的很出人意料。还记得头天下午大雨,非常大的雨,我去上补习班回来,路变成了河。前方的雨幕之中站立着一个身影,那是爷爷在等着接我。到今天我还明确地记住那个身影与那温暖的背部。是的,他怕我鞋湿脚凉,把我背回了家——这成为我心中的隐痛,8岁的我让一位古稀老人背着——第二天一早他去晨练,再也没回来。
泪水糊住了我的眼睛……
那之后的事情我仿佛一片茫然,像老式无声电影一段段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并不连贯。伴随时光的流逝,又仿佛无比明确。不敢去触碰,会勾起撕心裂肺的痛。
那一年的中秋,在记忆中一片空白。之后的新年,左邻右舍都在大年三十忙着贴对联,期盼着团圆。我家,十四口人的大伙庭少了一位家长,就像少了灵魂,只有沉默,快9岁的我首次了解了凄冷。
从此,有关团圆的节日在我家没了往年的热闹。假如时光可以倒流,好想回到过去。那些在记忆中平淡的中秋,到今天想来是那样的幸福、那样的美妙。与家人相处的日子,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平平淡淡才是真”。爷爷对我是无比慈祥的,小时候捣了乱、闯了祸,父亲怒气冲冲要“整理”我的时候,爷爷一直护着我将横眉怒目的父亲赶开。我也就有恃无恐,常常因此看着父亲悻悻离开的样子而我回头跟爷爷吐舌头。
又是秋高气爽,明月将圆,假如能陪着爷爷再吃一次月饼……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关于中秋的作文大学生5
表面粗糙的纸张上印着红色、橙色和黄色的花瓣,伸出四指,我轻轻地摩挲着包装纸上的油墨印迹,我能听到它因摩擦而发出的“沙沙”声。纸的侧面有褶皱的痕迹,一直延伸至两端的折叠处。我打开折合的纸,几块小小的金黄的碎片便落了出来。我伸手捏起一块渣儿,将它塞入口中。顿时,一股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
芝麻粒和花生的香气在房间里缭绕,锅底时常发出芝麻裂开的声音,似潮湿的鞭炮。花生碎粒和芝麻在锅中翻滚、旋动、混合。一把白糖从奶奶的手中倾泻下来,糖在热量中日渐溶化,粘附在了每一粒花生粒和芝麻的表面。奶奶第三扬起手臂,可此时的碎粒却不再跃动,糖将他们粘在了一块儿。阳光从窗外斜射进厨房,照耀着眼前的铁锅照耀着每一块糖的结晶……
每年阴历中秋节,奶奶一直自己动手为家人做月饼,而我,一直凑到她旁边看着她。
阳光从锅边移出厨房,洒在白色的瓷砖上,染黄了木桌,在墙角投下了一个偌大的黑影。我坐在桌边的一个小凳上,看着奶奶的侧影。她的上身弓着,手臂一下下用力地向下推去,面团在她的手中扭曲、变形。他的额头上是滴滴汗珠,在夕阳的光辉里好像在闪耀着。奶奶伸出左手,用手背拂去了汗滴。此时她侧过脸—每一条起伏的皱纹好像都在笑。
落日的余晖在西边天空里闪耀着。从屋里望向窗外,只有一片不浅不深的蓝和一轮还不是非常圆的月,周围漾着一圈光的涟漪。
一盆子的面被奶奶揪成一块块一样大小的面团,家人帮她把面团擀成扁平的形状,在两边都刷上油,再把已经做好的馅儿抹在上面,用手或捏或拢,使其变成一个个近似圆形的形状。一个个还未熟的月饼整齐地排列在桌上,在灯光的照耀下看上去十分雪白。一股麦的香气便充盈了整个屋子……
我一直盯着烤箱里的橘黄色灯光熄灭,这个时候我便跑向奶奶大喊道:“月饼熟了!”
奶奶手戴着手套伸进烤箱,取出烤盘,把月饼排列在案板上。我会在此时用毛笔蘸上红墨水,在中央扫上一点红。月饼在加热中由雪白变为了亮黄,外皮也变得硬而脆……
事过境迁,现在我所见到的月饼大都是层层包裹着的月饼,虽看上去华丽,但却缺了那一份古朴与高雅。
又到中秋时,一位远房亲戚捎来的这一包月饼,竟勾起了我对往日中秋的回忆。奶奶的月饼,在眼前,在脑海,更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