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为每年阴历5月初五,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人民的传统节日。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四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范本6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推荐。
四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范本1
又到了飘满棕子香味的端午节了,让我想起了大家家乡端午节的风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父亲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十分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很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筹备着。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个时候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大家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大家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十分奇怪地问:“父亲,他们在干什么,为何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父亲说:“赛龙舟起来自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能贤臣屈原投江死去,很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将来每年5月5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大家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大家永远怀念。
四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范本2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点。
小时候过端午节我足足能提前开心上一周,由于可以吃上香喷喷的粽子了,那个时候生活比较单调,也非常苦,不是节日平时是什么也吃不到的。说起粽子,它不只美味,最主要的是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体现着乐趣。
每年端午一到,妈妈在头一天晚上炮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便是我和妈妈一块包,绿绿的粽叶里加上糯米和大枣,包成三棱形的粽子,包好后放在大锅里足足煮上3、4个钟头,之后妈妈把粽子泡在备好的两水桶内,凉了将来细细地拨开竹叶,咬上一口白皙的糯米,紫红的大枣就露出头来,蘸白糖再吃,那时吃起来是那样的香甜可口,耐人回味。
端午节前夕,家家把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避邪,大家孩子只不过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意思。
端午节早晨,起床后,妈妈在大家的手腕和脚踝上缠上五彩的丝线,以后一直携带,据了解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类五彩的丝线在我心里是那些精美手镯的替代品。
有的人家也会花些钱给我们的孩子买香荷包带在身上,我的妈妈是自己亲手用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使是如此大家也非常高兴。
回忆儿时节日是开心的,节日的氛围也比目前浓。
四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范本3
我家乡的端午节是有不少讲究的。包粽子,粽叶有需要,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的前一天下午所有材料筹备到位,洁白的糯米浸泡在清水里,饱满的红豆,花生仁,都早已泡好,或是切好的五花肉块,都早已用作料淹制好。
5月初五的这天早上,勤劳的女主人把糯米炒香,用一些新鲜的粽叶包住糯米,在里面放各种配料,然后用灵巧的双手左折右叠,再用绳子层层缠绕,非常快一个精致的粽子便诞生了。
包好的粽子放在锅上蒸,等满屋飘着粽子香的时候就能吃了。煮熟了揭开锅,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
吃完粽子,便来到河堤上观看龙舟赛。只见碧波荡漾的河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整装待发,队员们个个摩拳擦掌,仿佛胜券在握。而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队员们还要紧张,个个屏息凝视着河面。裁判一声令下,一艘艘龙舟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通常地向前冲去。顿时,河面上鼓声震耳欲聋。你们看呀!那些龙舟多么威风呀!像凯旋归来的胜利者。
选手们分别穿着红短衣、蓝短衣、黄短衣、白短衣、青短衣……头上绑了块白布,上面写了几个字——“奋斗!奋斗!努力奋斗!战胜困难!”他们好似军队一样威风:“加油呀!加油呀!”在大家的呐喊助威声中,伴着急促的鼓点和响彻云霄的响锣,龙舟好手们斗志昂扬、奋力挥舟,冲向彼岸。好一副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
多么让人难忘的节日啊!一个催人奋进的节日。
四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范本4
端午节立刻就要到来了,我跟母亲一块学包粽子,品尝了美味的“五黄”,一块品味端午节的风俗。
端午节这天我起了个大早,第一跟母亲插菖蒲艾草。母亲告诉我,过端午节的传统有菖蒲艾草、吃粽子、品五黄等其他风俗。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须在门窗上插上菖蒲艾草,它有哪些用途是不让蚊虫进入屋内。迷信的说法是可以辟邪。
接着,我和母亲一块包粽子。材料母亲早就已经筹备好了,有棕叶、糯米、肉等。筹备工作是如此的:把粽叶放在清水里浸泡5~6天再洗干净;把绑粽子的绳子剪成大约两尺长的一段段;把洗干净的肉切成2、3厘米见方的肉块,放在酱油里浸泡一个晚上。包粽子之前,先把糯米淘洗干净,把水沥干后倒入盆中,放上调料拌匀;把粽叶和绳子用开水浸泡起来。下面大家就开始包粽子了。第一我取出两张粽叶一头一尾重叠,在一端叶子正面朝里折成一个漏斗状,放入一小碗糯米和肉块,把它们压实压紧,右手先把外端粽叶向后折去,包好一端后再用同样的手法完成另一端。然后用绳子把包成的粽子捆绑结实。如此,一个粽子完成了。
包粽子的时候母亲告诉我,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政治家、大诗人。当年他屡被放逐,便于阴历5月初五这天自己怒沉汨罗江。大家心想为了保护屈原的遗体不被小鱼小虾吃掉,便向江中投放食物。日渐地便演变成包粽子纪念屈原的节日。
绍兴端午节还有吃五黄、巧果的风俗,所谓“五黄”是指黄鳝、黄鱼、黄瓜、黄桃、黄酒。中午母亲筹备好了这类“五黄”,大家就开始品尝起来。当然大家孩子子是不可以喝酒的哦!母亲告诉我,吃五黄的风俗是从神话传闻《白蛇传》的故事中流传下来的。
端午节这个节日我过得非常快乐。今天我品尝了美食,重要还掌握了包粽子,增长了民俗常识。
四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范本5
今天是阴历5月初五端午节,每年小姨都会包很多美味的.甜的大蜜枣粽子给大家吃,特别是我和母亲最爱吃。还可以和长辈.妹妹们一块聚在姥姥家吃饭,热热闹闹的度过端午节!而今年却没那样热闹了。由于舅舅和小姨们出去挣钱了,姨丈也携带妹妹也出去玩了,只有大家一家三口和姥爷姥姥了。看上去十分冷清。
今天一大早,我本已为母亲会包蜜枣粽给我吃,哪个知母亲却在忙着做家务。中午,父亲煮了一桌好饭好菜,叫姥爷和姥姥过来吃饭,但没洋溢着一点儿欢快的氛围!下午,母亲为了不再让节日过得一点意思也没,便带我和姥姥一块去外面逛逛。大家去了菜市场,却没看到半个粽叶的影子,去买粽子却没蜜枣的,我有的失望,母亲安慰我说:“下次看见有卖蜜枣粽子的决定买给你吃!”听了这话我的心情这才好了一点。母亲逛完了服饰店又带大家去了合家福超市去,路途中还给大家买了一些美味的。从超市里出来后,大家已是满载而归。
回到家,我由于非常想舅舅和小姨,还有四岁的小妹妹,所以便上网和他们一块视频聊天,小姨笑着对我说明年端午节肯定包不少的蜜枣粽子给我吃,让我吃个够。虽然今年大家没能在一块过端午节,但还可以在网上和他们相见,也是非常快乐的。舅舅和小姨还跟我约好,明年端午节肯定回来节日呢!
四年级有关端午节的作文范本6
旧历5月5日为端午节,老北京人习惯俗称为5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初同义,5、午相通,按地支顺推算,5月为午月,故初5日作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亦称端阳。
端阳节始于春秋战国年代,起来自于江南,由来有多种说法,民间流传最广,最有影响的说法是纪念伟大爱国诗人楚医生屈原。宋代为表彰屈原的精忠,追封他为忠烈公,正式将5月5日端午节赋予纪念屈原的意义。抗日战争时又定5月5日为诗人节。
端午节时,在南方讲究举行龙舟竞渡,在北京明清两代则讲究熙游避灾。初5日上午,群入天坛避毒,天坛是祈年圣地、各胜,既依赖天之神力避毒,又可游乐;过午,有些到鱼池或高粱桥、满井、草桥、积水潭等处饮醵熙游。
端午应节食品是粽子,通常是小枣粽子,蘸白糖吃。时令鲜品是樱桃、桑椹。糕点铺卖一种用模子刻出蛇、蜈蚣、蝎子、蜘蛛和蟾蜍图案的桃酥式的圆糕点,叫五毒饼。大家以这类时鲜和应节糕点用来上供或互相送礼物。
北京人俗谓善正月,恶5月。因5月气候温热,易生病毒瘟疫,故用天师符和钟馗像来镇宅、驱避邪祟。清人柴桑《燕京记》云:前数日,肆间用黄纸盖朱印,或绘天师、钟馗像,或五毒之形,人购而粘门上,以逐祟恶。从5月初中一年级起,各家还将菖蒲、艾草插在门的两旁,一曰蒲剑,一曰艾虎,也为辟邪驱瘟。为辟邪,京城端午时,大家还纷纷买蒲鞋穿上节日。
端午节还有扔灾一说。节前,手巧的妇女以五彩绫罗制成小虎、葫芦、樱桃、桑椹、瓜豆、葱、蒜形状,用彩线串起来,5月初中一年级那天系于小儿的钗头或背上、胸前;小女孩还用硬纸条叠成菱形粽子,缠上五彩丝线,戴在身上,通称葫芦、续命缕。到了5月初五午时之后摘下来,连同贴在门楣上的剪纸葫芦揭下来,一块仍到门外,叫扔灾。
节日期间,大家还要饮黄酒,在孩子头上用雄黄画一王字,有些还用雄黄涂孩子的耳鼻孔,说是夏日能避蜈蚣等毒虫钻到耳鼻孔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