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历5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国家规定每年端午节为法定节假日。以下是我们精心收拾的端午节六年级出色作文5篇,仅供参考,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端午节六年级出色作文1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5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端午节,大伙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非常想领会领会这种氛围,便向奶奶需要,让她教我如何包粽子。
包粽子,第一要把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筹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能开工了。先把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和在一块揉匀,最后把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怎么样,就看四个角是否匀称,是否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一直把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奶奶就不只一次看着我的“杰作”发笑:“这,这能叫粽子吗?你让细线系在什么地方啊?”
我晕!感情粽子包出四个棱角是便捷用细线系着挂起来的,如何这世界上就没圆粽子呢?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能。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一直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状况。由于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等待的时间一直特别的漫长,看到热气腾腾的粽子终于从锅里“解放”出来的时候,我开心得手舞足蹈。放在碗里,用筷子剥开,就能看到里面金黄松软的“粽肉”了,咬一口,美味无比,我差点连筷子都要咬下来了。
今年端午节,我掌握了包粽子,品尝到自己劳动的果实,那感觉不是普通的甜蜜。
端午节六年级出色作文2
今天是阴历5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点雄黄,插艾叶草等等,大家家也不例外。
一大早起来,我就看见姥姥已经筹备好了一小篮子糯米,还有一盆儿昨晚腌好的五花肉,还有一大盆的煮好的芦叶。筹备要包粽子了,姥姥看见我起来了,变对我说:“我正缺人手呢。你来帮我搭把手吧。”我高兴极了。我可以享遭到包粽子的快乐。
我先拿了一个小板凳,坐在边上,看着姥姥包了几个。看得我跃跃欲试,我立刻去把手洗了一遍。先挑了四五片芦叶,四片按顺序铺开,一片反扣在中间,目前要把芦叶卷成一个漏斗形,要卷紧,不然米会露出来的。接着是往里面放入一半的糯米,在挑一块五花肉放进来,再装一半的糯米进来。然后用转陀螺的样子把芦叶的另一端慢慢地卷起,弄到只有一个小尾巴,就把小尾巴夜卷起来,用大拇指摁住,把卷起来的再对折,最后呢要用线把粽子五花大捆绑牢,预防它散掉,如此一个不这么完美的三角体粽子就完成了,姥姥夸奖道:“比你妈那是包得好看多了。”我听了大眼笑成了小眼,心想:可以去母亲那显摆显摆了。
中午,姥姥把做好的粽子放入高压锅中。当煮的差不多的时候,那浓浓的粽香就从厨房里飘了出来,直钻入到我的鼻子里,清香四溢使人胃口大开。我迫不及待地叫上家人品尝我的粽子,母亲笑着说:“这粽子比买的都要美味!”我高兴极了。
下午,母亲给我和弟弟一人一个香囊。姥姥告诉大家端午节孩子子佩香囊有避邪驱瘟,还可以衣服点缀,这里面有朱砂、雄黄、香药。大家这香囊外包以红色绒布,在以五色丝线旋扣成索。一闻还有淡淡的药香,我和弟弟开心地挂着香囊,外出找小伙伴去了。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祝大伙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六年级出色作文3
过端午节除去要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拿着桨,奋力地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激情洋溢,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水手们听了不能不愈加使劲划船。整个赛龙舟的场面很壮观、热烈
端午节源自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出了一个可以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没被国王采纳,他反而被逐出宫中。屈原气得不能了,跳进了汨罗江。当地的渔夫得知后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江给屈原。后来,大伙把竹筒盛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来纪念屈原。大家全家都很敬佩屈原,因此,大家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风俗就是吃粽子。大家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的母亲,每年端午节的时候,大家全家都可以吃到可口的粽子。母亲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母亲都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筹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筹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等芦苇的叶子凉了将来,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个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再夹几个枣,最后用线把叶子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的粽子又肥又大,活像一个个老佛爷在睡觉。等粽子包完后,母亲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然后就能吃了!母亲包的粽子十分香,香得使我一见到粽子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每当吃粽子时,我一直吃得不少!
吃粽子、赛龙舟,这两样传统风俗一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六年级出色作文4
说到粽子,大伙都很了解,每逢端午佳节,大家都吃清香可口的粽子。剥开清绿色的芦叶,展示在你面前的是银白色的糯米,它们粒粒饱满,晶莹剔透,犹如一颗颗漂亮洁白的珍珠,咬上一口,更是清爽可口。
在品尝这美味可口的粽子之余,你是不是想了解它到底是如何做出来的呢?
在家乡,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芦叶。河滩上站满了人,到处都能听见笑声。采芦叶也有肯定的技巧,要选那种不老不嫩的。采回的芦叶先要把它洗净,再放进沸水里煮一下,如此既能够杀菌,又能增强韧性。取出后放在凉水里浸泡一下,待芦叶冷却下来之后就能用了。粽子的主料是糯米。
先把糯米淘洗干净,用水浸泡10个小时左右。为了更美味,包的时候还可以加入一些花生、绿豆、红枣、蜜饯等,还可以掺入咸精肉,制成荤棕。包的办法,先把芦叶的一端卷成斗形,然后用糯米将斗填满,再用剩余的芦叶将其层层包裹起来。注意,可要压紧,不然容易散哟。最后用细绳将几个角缠紧,就大功告成啦!
至于粽子的形状可以做成多种多样,最容易见到的要属“宝塔粽”,它的样子就像一个立体锥形,是所有粽子中个头最大的。还有一些容易见到的,像方粽、菱粽、子母粽……每一样都逗人喜欢。
将包好的粽子放到清水里煮,半个小时后,整个屋子里就弥漫着芦叶与糯米的清香味。单闻着那诱惑的香味,就被人垂涎欲滴了。
粽子怎么吃也有多种:可以趁热吃,也可以等凉了吃。可以直接吃,如荤棕;也可以拌糖吃。各有各的滋味。
朋友,端午节到来时,欢迎来大家这儿尝尝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六年级出色作文5
又到了端午节。每当这时,我就想起端午节的粽子。
端午节不久前,母亲就从市场上买来包粽子的粽叶、糯米、绿豆等,到端午节那天,就把它们拿出来,用水浸湿,洗干净,然后开始包粽子。她拿起一些粽叶,叠成开列一排,随后一层糯米、一层绿豆、一粒猪肉,最后加上一层糯米把绿豆和猪肉包在中间,再把叠好的粽叶,压紧,按平,折叠,最后用线捆住,就如此一个粽子在她们的手上包好了。
粽子包完后,她就把粽子放进锅里,加上适合的水,让它蒸煮。大约煮到两个小时吧,厨房里飘散出一股粽子的清香,深深地闻一口,沁透心脾。这个时候,馋嘴的我就迫不及待地让母亲从锅里抓起一条粽子,不管它炙热烫手,就解开线团,送进嘴里,用牙齿咬一口,滚烫的粽子,有时弄得我牙齿根,舌头嘴上顿时起满了大大小小的泡泡,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愿吐出来,味道好极啦。
听大大家说,端午节这天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缘由仗义直言遭革职放逐。眼见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屈原是有心报国而无力回天,愤然之下,于5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闻屈原死后,百姓纷纷拥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些还拿出食物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医生的身体。因此,在将来每年的5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等的风俗,以此来纪念屈原。时过境迁,人事物非,可端午节一直流传到今天,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