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风俗主要有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拜神祭祖、洗草药水、打午时水、浸龙舟水、食粽等等,大伙端午节都干了什么呢?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期望能帮助到大伙!
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1
小时候,每当家人将屋外晒的干粽叶收进去时,我就了解端午节马上就到了。我会数着日子等家人用这粽叶包出香喷喷的粽子。
端午之前,妈妈会上街买最新鲜的包粽子所需的材料,如:糯米、红蜜枣等。有时,家还会包一些肉馅的粽子,但次数极少,仿佛打我记事以来就只吃过两次。
端午到了,开始包粽子了,母亲和奶奶忙得不亦乐乎,她们可都是包粽子的行家,所以,包粽子的事儿由她们全权负责。
假如,她们包的是红豆馅的粽子,她们会先将糯米、红豆清洗干净,然后将糯米和红豆混合在一块,用粽叶包裹成一个个棱角分明的“三角形”。若是肉馅的粽子,她们就会先将五花肉切碎然后与糯米混合。在母亲和奶奶的巧手下,那些散落的粽叶和糯米不一会儿的功夫就成了一个个色、香、味俱全的粽子。
粽子包完了,妈妈会在不同馅的粽子上做上不一样的记号,然后放入大锅中煮,因为家人比较多,所以母亲和奶奶每次都会做不少粽子。有时,家那口锅需要三锅才够。由于每次煮粽子都会费不少时间,所以我和姐姐会用仅剩的一些材料依葫芦画瓢的多做一些小粽子,但每次做的都不如妈妈和奶奶做的那样美观。
粽子煮好了,大家几个孩子子一窝蜂的拥上去抢肉馅的粽子。非常快,一锅粽子被大家大大小小的十来个人“清理”的一干二净。接着又煮了第二锅,这一锅是留着吃饭时吃的,而最后一锅则是留着后几天大家当零食吃的。
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2
国内每年的阴历5月初五是传统端午佳节。端午节又叫重五节或端阳节。
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吃粽子。传闻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时候楚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很多著名诗篇,提出过很多爱国的政治倡导。但,当时的国王并不想采纳的建议,再到后来国土沦丧,屈原满怀忧愤,跳入汨罗江自尽。大家为了怀念他。两千年来,每年在端午节,大家把粽子投入江中,不让小鱼小虾吃屈原的尸体。四面八方的人划着龙舟前来汨罗江打捞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端午赛龙舟的风俗。
有一首儿歌是如此唱的:5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我每年都到爷爷奶奶家去过端午节。我最喜欢他们家端午节的那种氛围,满屋栀子花香和着棕叶、艾草的香味,含义着生活美满幸福。最绝的是奶奶包的粽子,不只式样好看,而且有不少中口味。蜜枣味的、红豆味的、牛肉味的、猪肉味的、豆沙味的……今年端午节,我一下吃了七八种口味的粽子,把我肚子涨的连路都走不动了。
目前,中国人过端午节不光是为了放假休息,一家人团圆在一块,更要紧的是时刻牢记屈原伟大的爱国精神。
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3
端午,小孩们总爱在胸前带香包,在操场上奔跑,香味在十里以外都能闻。今天,老师就携带大家一块做香包。
以前我只带过香包,从来也制过。我感觉香包非常不错做,仅需用针缝几下就做好了,可是动起手来就后悔万分。老师第一把用品发给大家,我得意洋洋的打开,里面艾草好香啊,当之无愧成为制香包的非常重要用品之一。大家先把桃木球串上,再把针串到线上。我这个从来没做过针活的女生,注定困难重重。连打个扣都不会,真怀疑自己是否个女生?连缝针都不会,捣鼓了“七七四十九天”可算学到了缝荷包的“偏方”一针一线缝着,尽管做不好,针也不“听话”,可我并没放弃,虽然制出来的像个“没吃饱饭”香包,但还是非常高兴。
这个时候,我想到了平常在外面买的香包,被我随意乱扔。家人做的,也从不珍惜。目前,了解了家人为我做的香包,每一针都充满了爱,外面卖的香包,每一针每一线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我要好好珍惜。
我想端午的制香包要好好传承,不忘屈原的美德,不忘中国传统文化!
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4
“5月五,是端阳”小巷传来了小孩们开心的歌声,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
说起端午节,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呢。以前,楚国有位大臣,名叫屈原,当时楚国危机重重,由于屈原一向受楚国的信赖,所以他天天晚上都为楚王出谋划策。有一天,一群小人在楚王面前告了屈原一状,楚王信以为真,把屈原赶出了楚国。后来,楚国灭亡了,屈原伤心欲绝,跳汨罗江自尽。大伙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捕捞屈原的尸体,可是一无所获,大家怕鱼儿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粽子,从此便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
每年端午节,大街小巷都飘着粽子的清香。那粽子不是方的,更不是圆的,而是菱形的。粽子的形状不同,品种也不同,有红枣馅的,有肉馅的……我最爱吃的要属红枣馅的,剥开粽叶,雪白的糯米中夹着几片薄薄的枣子,咬一口,甜而不腻,被人回味无穷。
端午节最开心的要属大家小朋友了。来到大街上,大家胸口的有个香喷喷的挂件摇来晃去,它叫香袋,是用花布织成的,用五颜六色的线绣上了各种祝福的话。香袋形状各异,有心形的,有星星形的……个个香气迷人。
端午节真是个有趣的节日!
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5
端午节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可以算得上隆重的节日,粽子,茶鸡蛋,插艾蒿等都是端午节的特点。
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在山上采的艾蒿插在门上,说是为了辟邪,大家孩子只不过效仿着做,不懂其中的真的含义。
今天过端午节,我提前开心了一个星期,由于可以吃着美味的粽子,可是以前生活比较单调,也非常苦,不节日是没美味的,说起粽子,它不只美味,最主如果包粽子中的过程,体现着乐趣,每次的端午节一到,爷爷在头一天晚上泡上一盆糯米,第二天早上,我便和爷爷一块包粽子,纳绿色的粽叶上加一些糯米和肉,包成三角形的粽子,包好放在锅里煮上四五个钟头,之后爷爷煮好的粽子泡在备好的凉水桶里,凉了之后慢慢地拔开叶子,咬上一口白皙的糯米,鲜嫩的肉露出头来,那时吃起来是那样的香甜可口啊。
中午的时候,爷爷在我的手腕和脚踝上缠着五彩的丝线,经一直携带,据了解可以去病除邪,其实在我心里,这类五颜六色的丝线在我心里是精美的替代品,有的人会用钱买一个带在身上,我的爷爷是亲手用一些小布头做的,里面塞一些棉花,放些香草,即使是这么的高兴。
今天的端午节真快乐!
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6
小的时候我不了解端午节的起源,只了解每年家就像春节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后来也只不过了解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故事,至于还有哪些我就一无所知了。
每到端午节,佩带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大大家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小孩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栓好了的五色线只能在夏天第一场大雨或首次洗澡时,才可丢掉。母亲告诉我说,据老大家讲,如此可以防止灾害,由此可以保安康。
端午食粽子是大家家乡的主要风俗。刚到5月,家就开始浸泡糯米了。母亲通常都会筹备一盆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粽叶放在水里浸透,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母亲就是一直如此做的。
端午前一天,母亲就开始动手包粽子了,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包起来,可每次却都以失败而告终。看来包粽子也并不容易。
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大枣、葡萄干、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特别的香。
端午节的早晨,母亲一直在我睡眼朦胧时叫醒我,去远处的树林、小河边洗脸,凉凉的河水冲走了我的困意,热闹的大家人来人往,真的像春节一样。
回到家,吃着鸡蛋和蘸糖的甜粽,心里美滋滋的。
热闹的端午节话题日记400字7
阴历5月初五,是家乡最有特点的日子——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风靡的隆重节,是为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所定的节日。
今天大家去姥姥家过端午节,还没有到门口,就闻到一股扑鼻的香味,原来是姥姥在做油炸饼呢,我忍不住拿起一个就放入嘴里,呀!又香又脆真美味。母亲说只有在每年的端午节才可以吃到这香脆可口的饼。
一会,我又看到姥姥拿来几把草,把它插在大门上,我奇怪地问姥姥:“这是什么东西?”
姥姥告诉我:“这是艾草和菖蒲,在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插上它,由于它们的茎和叶能产生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还有驱邪用途,就是能把不好的东西赶出去。”我感到非常吃惊:原来这草有这么多的效果!
中午吃饭是,我发现桌上有我最吃的黄鳝、黄鱼等。母亲告诉我:“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把雄黄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喝它对人身体也非常有益。”
今天不只有不少美味的,还让我学到了不少常识,这个端午节我过得真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