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学生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常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以下是我们筹备的端午节话题作文范本,欢迎借鉴学习。
端午节话题作文1
我家的端午节一直喜欢吃饺子,大概是小时候培养的习惯。爷爷是个技术人,做点心,烧菜都拿手,特别包的一手好饺子,所以家节日一直吃饺子。爷爷包饺子总要自己和面,软硬合度,还要多醒一阵子,盖上一块湿布,防干裂,还能两个小面团一块擀,包饺子皮薄馅大,开锅将来热气直冒,配上一碗清醋,一个蒜瓣,外加一碗热汤,我总吃的一头大汗,十分满足,然后小小的年龄就故作老成的感叹这就是幸福。
后来大了一些,每年端午节前后同学们都在讨论什么馅儿的粽子美味,久而久之,吃着爷爷包的饺子竟感觉有的难以下咽。然后自个儿生着闷气,撂下筷子跑到角落去看书,正巧看到元稹的诗:“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仿佛那晶莹剔透的感觉就在眼前,那一段时间香香糯糯的粽子在我眼中就成了无上妙品了。
后来我忙于中考高考考试就不去爷爷奶奶过端午节了,而每一年的端午我开始吃粽子,菱粽、筒粽,肉馅的、鸭蛋黄馅的,蘸糖、蘸醋、蘸酱油吃,吃到嘴里一直感觉少了一些什么,这种感觉随着我多年,直到我高考考试结束。
那年的端午节,爷爷烧了一桌的菜,还做了拿手的饺子,那熟知的一碗清醋、一个蒜瓣、外加一碗热汤,我忘记了备考的疲惫和考试报名的揪心,温暖的被人眼眶湿润,仿佛倏地了解了这类年的粽子为何吃的索然无味,我低头闷吃,好久才缓过情绪。饭足菜饱,看着还剩了半盘的白胖饺子,禁不住魅惑,给吃了个精光。
印象里那仿佛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一顿饺子,到今天难忘,正所谓“饺子含禅意,食中蕴道深”,这大概是生活与幸福的滋味吧。
端午节话题作文2
“雄黄酒下肚,龙舟顺水出。”你了解这是什么节日吗?让我来对你说吧,这是端午节。
端午节,是纪念大家伟大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大家会赛龙舟、吃粽子和挂艾叶……端午节有丰富多彩的风俗,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包粽子。
到了5月初五的时候,姥姥在厨房里筹备了各种各样包粽子的材料,有粽叶、有糯米、有蜜枣……在姥姥的巧手之下,长长的粽叶就变成了圆锥形。之后,她再小心翼翼地把糯米倒进圆锥形的粽叶里,再把上部的粽叶往下一折,整个粽子就合拢了起来。最后,姥姥又拿出一条细细的麻绳,在粽子上一缠、一绕、再缠、再绕,一个胖乎乎的粽子就展示在大家眼前了。
看着姥姥包得那样无往不利,我也迫不及待地包了起来。我学着姥姥的样子,将粽叶包成圆锥形,然后把糯米倒进粽叶里。可是一不小心,糯米放的太多了,上部的粽叶如何也合不上。我又试着舀出一些糯米,可是这下糯米又太少了。我急得像一只热锅上的蚂蚁,包粽子看起来那样容易,但我却如何也包不好。这个时候,姥姥看见了,轻轻地往我的圆锥形粽叶里加了一些糯米,这下糯米就刚刚好,粽叶就盖得严严实实了。姥姥摸了摸我的头,笑着说:“傻小孩,熟能生巧。别看一个小粽子,里面可有大学问呢。”姥姥帮助我一块给粽子打上结,我的第一个粽子就圆满完成了。
姥姥把大家的粽子下了锅,咕噜噜咕噜噜,一个个粽子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子,在水里翻滚。过了一会,粽子煮熟了,我连忙尝了一口,甜甜的滋味在我的口腔弥漫开来。今天的粽子格外美味,由于这是我一个人努力的成就!
端午节话题作文3
今天是阴历5月初五,也就是端午节。
大家一家早早起床,一边煮着粽子,一边打开电视看端午庆祝的节目。
节目可真精彩,什么包粽子啊,赛龙舟啊,抢鸭子啊,真是精彩极了。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粽子上桌了,全家人一见到粽子,一窝蜂地抢起来,不一会儿就抢光了。香而糯的粽子一咬下去,顿时满嘴清香。怪不能一年只有今天才可以吃到它。
母亲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历史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等。中国的端午节以前是祭祀河神、祈求收获的节日。大家在这段时间,会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期望河神开心、五谷丰登。据了解,屈原在5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于是,每年这天大家都要投五色粽子在水中,以驱赶蛟龙。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进茫茫的洞庭湖里,一直行至洞庭湖,那是时,恰逢雨天,大家纷纷划进茫茫的洞庭湖里。为了寄托哀思,大家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渐渐进步成为龙舟竞赛。所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端午节其实不止是为了纪念屈原,还是为了纪念遭陷害的伍子胥、孝女曹娥、爱戴黎明百姓的陈临和划龙舟操练水军的勾践这四人。端午节时要挂艾叶和菖蒲。将艾叶剪为虎形悬入堂中,可以避邪去瘴;把菖蒲插基础知识楣,有驱魔衭鬼之神效。吃粽子和饮雄黄酒是端午节必做之事。粽子是用苇叶包米,米可以是糯米或江米,馅料则多以小枣为主,有的人是用腊肉。雄黄酒可以驱虫解五毒,孩子涂在额头上。把它洒在墙壁间可以杀毒。端午节还有‘游百病’、‘佩香囊’等风俗”
听了母亲的话,我恍然了解:端午节使大家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大家都应为保护和发扬这个优良的文化传统而努力!
端午节话题作文4
“5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是国内伟统的节日之一,又叫端阳节、5日节、重午节、浴兰节等等。风俗习惯是吃粽子,在门上插艾草,赛龙舟。关于这个传统节日,还有一个传闻呢!
很长时间以前,楚国有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由于遭到其他人的排挤,就被皇帝流放到边疆了。后来,他就在5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投进了汨罗江。大家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吃屈原,就往江里投入自己包的粽子,让鱼虾不吃屈原。
厦门端午节热闹非凡,每家每户都要插艾草、吃粽子,还举行龙舟比赛。此外,厦门还有民间传统竞技活动“抓鸭子”,竞技场设在水面上,参加者要走过一根涂满滑油的圆水柱,然后打开一只成盛鸭子的木箱,再跳进水里去抓掉下去的鸭子。海峡两岸民间还流传着一首对渡民谣——《欢喜船入港》:“欢喜船入港,我君走船人,蚶江与鹿港,对渡来通航。海峡起风浪,隔岸等亲人,相思两地牵,盼君守空房。欢喜船入港,两岸心相同,盼君早归航,泼水喜团圆”。
端午节前后,市面上有卖艾草、粽叶,还有卖肉粽、碱粽,各种各样。但最有名的是烧肉粽,它里面有板栗、红烧肉、蛋黄、香菇、虾仁,颜色呈深棕色,闻起来有一股竹叶的清香和其中包容物的香味,吃起来又软又粘,别看它包的是大块的肥肉,可是吃的时候却油而不腻,吃完嘴里回味无穷,叫你留连忘返。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过这个节日非常有意义,由于既能享用美食,又能观看龙舟比赛,纪念屈原。
端午节话题作文5
听大大家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节日。阴历5月初五,屈原投江自尽,大家为了悼念屈原先生,便将食物用叶子包住扔进江中,期望鱼虾不去啃食屈原的身体,后来就演变成了包粽子得风俗。去年的端午节,亲爱的外婆教我包粽子!
需要筹备的材料有:若干糯米,十几颗红枣,苇叶一把,棉线一团,还有一把剪子。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我迫不及待地看着制作过程。第一,外婆将一片苇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然后轻轻的将糯米填入圆锥的一半,再放入两颗红红的大枣,就像白色珍珠里面镶嵌着绚丽多彩的翡翠呢!接着继续覆盖糯米,填到快溢出来的样子,使馅料充满整个粽子,如此有益于后面的包裹。最后,根据螺旋的手法,从苇叶的另一端开始对折叶片,卷到最后时,只见外婆留一点儿小尾巴,用棉线从底部成十字捆绑粽子,捆好不散,就可以上锅蒸了。
外婆这番娴熟的操作,看得我是眼花缭乱,惊羡不已。我有的不甘心,决定自己也包一个胖嘟嘟的粽子。但我的手有点小,苇叶没包得非常紧实,刚刚放入锅中,只听“哗啦”一声,糯米像长了腿一样,跑的满锅都是。我有的失落,外婆却对我语重心长地说:“加油宝贝,失败是成功之母,概要经验!”于是我鼓起了勇气,小手紧紧的捆绑住粽子,一次两次三次,哇!我成功了,是我的第一个粽子问世啦!我开心得手舞足蹈!
大约一个小时,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蒸锅中溢了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的粽香,口水忍不住地往下流……
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嫩绿色的粽叶,一股甜腻腻的糯米香扑鼻而来,乳白色的糯米镶嵌着红色的宝石,让人陶醉。再沾点白糖,轻轻地咬伤一口,嗯……又香又甜的味道好极了,一直沁入我的心脾!
端午节话题作文6
“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今天一放学,我就听说今天妹妹带学校里包了粽子,我回到家后看见妹妹缠着奶奶要去买粽子。奶奶是正宗的嘉兴人,吃粽子都买“五芳斋”的。奶奶问:“你们了解端午节为何要吃粽子吗?”我回答道:“我了解!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得知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后抱石跳江死亡,老百姓们为了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周勇轻轻的箬竹叶包住白白的糯米,投入江中喂鱼虾。”大家非常快就到了莲花街上的五芳斋,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粽子,有蛋黄粽,大肉粽和菜鸟粽妹妹一眼就瞧上了粉色包装的菜鸟粽不愿放手。奶奶又买了大肉粽和咸鸭蛋,我问:“端午节为何要吃咸鸭蛋?”奶奶笑着说,由于端午节是毒月毒日,各种毒虫蛇蚁都出来了,所以要用五黄来驱赶它们,五黄分别
是雄黄酒,咸蛋黄,黄鳝,黄鱼,黄瓜,原来端午节还是一个美食之节,这下大家有口福了。
第二天早上,我一块床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我剥开清香扑鼻的箬竹叶,一口咬上去,软软的`,很美味,妹妹用粽子蘸着糖,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奶奶说:“快点吃,一会儿大家看龙舟赛吧。”
大家来到龙州的必经的道路丰潭桥,早有人已经在那里等候龙舟的到来,不一会儿远处隐隐约约响起锣鼓声,有人喊道:“龙舟来了!”只见桨手齐心协力,用力划动着双桨,一二,一二,喊着整齐的号子,龙舟犹如离弦之箭,疾驰而行,非常快就到了桥的下面。锣鼓声愈加响,又是两条龙舟紧跟其后,齐头并进,不相上下,好一幅龙舟竞渡,百舸争流的景象。
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一直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目前赛龙舟已传播到世界各地,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欢。
端午节话题作文7
5月初五,是大家传统的端午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每到这一天,熟知的儿歌总会回荡在耳畔:“5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过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粽子要在端午的前一天下午包好。粽叶、竹叶还有裹粽子的菖蒲叶子要在锅里煮一下。煮好的叶子不再青翠欲滴,而是变得结实柔韧。单是粽叶的香味就已经被人垂涎三尺了。
母亲会包多种口味的粽子,糯米馅的、鲜肉馅的、蜜枣馅的、麦仁馅的、红豆馅的……有时母亲还会包杂粮馅的,就是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混合着包在一块,五颜六色的,像是一个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心灵手巧的母亲包起粽子来是又快又有型,左手托着粽叶,右手捞起一把米,放在粽叶中间,箬叶的,母亲会包成“砖头形”、“元宝形”,竹叶的,母亲会包成“三角形”都用细长的菖蒲叶子缠得结结实实的,如此煮出来的粽子才会紧致有弹性。
粽子要在大锅里煮一夜。
端午节的早晨,会早早的被母亲叫醒,母亲要在我的手腕上裹五丝,就是用黑、白、红、黄、绿五种颜色的丝线编织而成。洗脸水是母亲煮粽子的水,褐色的、散发着粽子的香味,洗完脸上滑滑的。
待母亲打开锅盖,满屋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被人闻了禁不住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撒上白糖,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甜甜糯糯的,真是被人回味无穷!
每每这个时候,母亲都会给我讲屈原的故事,而我一直百听不厌,怀着对屈原的敬仰,咀嚼着分外香甜的粽子,我愈加喜欢端午节了。
端午节话题作文8
国内有个起来自于春秋战国的节日,叫端午;国内有个防疾病的节日,叫端午;国内有个运动的节日,叫端午!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在阴历5月初五,是国内的传统节日,历史十分悠久,传承了几千年!
关于端午的出处,大家有很多说法,但其中流传最远、史书也有明确记载的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相传,屈原本来是楚国的三闾医生,由于当时的国君十分昏庸无能,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秦国又蠢蠢欲动,筹备攻打楚国。屈原向国君进谏,却被罢了官,放逐到了乡村。后来秦军攻破了楚国国都,楚国灭亡了。屈原听到消息后,悲痛欲绝,在自己生活下的茅屋里写下《怀沙》后,看着楚国国都,向滚滚的汩罗江中跳去。大伙见了,有些拼命打捞,有些用粽叶包着糯米往河里扔,还有些在用雄黄驱赶蛟龙。为了纪念他,大家把这天叫端午节。
端午节是春夏交际之时,蚊虫海量,疾病易发。所以,每到端午,大家都要驱五毒、吃五黄、插艾草、菖蒲。大伙还会从街上买来蛋,把它放进锅里和艾叶一块煮,把蛋吃掉后,再用煮蛋的水洗脸,传闻一年也不会被蚊虫叮咬。孩子儿还会把自己家里煮的蛋拿出来,和邻居玩“碰蛋”,看哪个的蛋结实。赢家据了解一年都不会被病魔困扰!
端午节这天,大家都会组织去划龙舟。江边聚满了人,他们瞪着眼珠子,不停地喊着“加油加油”,为龙舟上的人呐喊助威。而龙舟上也挤满了人,他们双手拿着浆,使劲地划啊划。当有一只龙舟最早划到终点时,观众就会热烈地鼓起掌来,有些甚至跳了起来。整个场面热闹非凡,充满了喜悦!
这就是端午节,这就是国内的端午节!我爱端午!
端午节话题作文9
有不少传统节日,端午节是国内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到今天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起源与传闻不少,最为广泛流传的故事之一是来自于纪念屈原。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言陷害被革职,并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我们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一直不忍舍弃我们的祖国,于5月5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我们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观秀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筹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医生的身体了。大家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医生。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大家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进步成棕子。
将来,在每年的5月初五,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千百年来风靡不衰,还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甚至传到了日本朝鲜及东南诸国。
如何,中国的传统文化多吧,还有书法儒学等等,自己去了解一下吧!
端午节话题作文10
端午节吃粽子,是国内的传统风俗。
相传,5月初五那天,楚国的屈原医生投江自尽。为了纪念他的爱国精神,后代在5月初五那天,都会自发地包粽子,吃粽子,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纪念屈原医生。
今年的端午节,母亲也买来了一些粽子。粽子的味道有非常多种,有蛋黄味、有肉味……应有尽有。我挑了一个红枣味道的粽子吃。
粽子是用纯糯米做的,形状呈四角形,外面裹着一个小金字塔。我先拆掉绑在粽子外层的线,然后把裹在粽子外面的竹叶一层一层剥掉。一个金黄色的粽子就呈目前我的面前。我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香喷喷的,软软的,带有竹叶的清香,吃上一口,让人回味无穷。这个时候,我仿佛看到了屈原医生投江自尽,老百姓全力打捞他的尸体的情形。我大口大口地吃着,不一会儿,一只粽子就被我消灭了。
我吃完后想:粽子这么美味,期望在遥远的将来,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不会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