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作文大全10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伙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通过作文可以把大家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样问题来了,到底应怎么样写一篇出色的作文呢?以下是我们帮大伙收拾的对联作文10篇,欢迎阅读,期望大伙可以喜欢。
对联作文 篇1
新年马上就到了,根据中国的风俗,家家户户开始办年货,大家家也忙碌起来。我由于毛笔字练得卓有效果,母亲就把写春联的任务交给了我。
过去大家是用现成的春联,今年我想自己编春联,一展家人的才华,更增添几分春节的喜庆。外婆掌管着一家的伙食,天天和锅碗瓢盆鸡鸭鱼肉交际,当然她的主题不能离开吃。只见她瞅着一桌子饭菜,略加思索之后开口说:“上联是‘你吃年糕年年高’,下联是‘我吃豆腐都有福’,横批是‘福星高照’”。外婆这是依据食物的谐音和中国的春节风俗来编的,真是堪称绝配!大家大伙都说好,外婆也笑得跟朵花儿似的。下面是母亲的对联:“爆竹声声辞金虎,锣鼓喧天迎玉兔”,横批是“辞旧迎新”。我评价说:“妈妈对得非常工整,这里面既有新年的元素爆竹和锣鼓,又有虎和兔两个生肖的替换,非常有年味。”大伙鼓掌欢迎父亲来一联,只见他清了清嗓子说:“又是一年春风到,繁花似锦艳阳照,横批是‘春意盎然’”。
由于父亲平常工作非常忙,休班时总爱带我到野外去玩,轻松一下心情,听了他的对联,大家仿佛感觉到了芳草萋萋,野花满地的春季,特别惬意。最后就剩下我了,我想本人这个大才子得一语惊人才行,我沉默了许久,联想到今年冬季山东等地大旱,特别企盼新年降一场瑞雪,于是我灵机一动,慢慢吟道:“盼瑞雪纷纷降大地,望春雨点点落人间。”横批是“天赐甘霖”。果然不出我所料,话音刚落,全家报以最热烈的掌声,大伙纷纷跟我拥抱以示祝贺,我也激动不已,自夸道:“真是太有才了。”我趁热打铁,泼墨挥毫,大秀我的毛笔字,墨迹未干,父亲就着急地把它们贴在大门上,真让我有点受宠若惊。
没想到今年我家的春联这样有创意,兔年未到,我又期盼龙年的到来,我想来年一定别有一番风味。
对联作文 篇2
“傻儿子,对联要来没?”刚一放学回家,父亲就向我问起对联的事儿,可是我如何可能拿到呢?要了解想从“仇人”手里拿到的几率几乎为零。
伴随“新年”的临近,指挥官父亲向我下达了一件艰巨的任务——向余果讨两副对联,并拿2百元钱作为本次任务成功后的奖励,“贪婪”的我一时经不住资金的魅惑,立马行动起来。
周一,在学校里。为了让余果有愉快的心情,能痛快的答应我的请求,我几乎是花尽心思。不只用资金 “贿赂”,还处处躲着不招惹她。很不容易计划获得了成效,解决了恩仇,可又谈起了对联的价钱。当然,两副对联总价二百块钱的终极价格我是绝对不会告诉她的。“10块钱,我买你两副”、“15块,不卖不再计较!”、“30块,爱需不需要”“…”虽然我层层加码,可恶的是“仇人”就是不为所动,算了,豁出去了,我一咬牙“一口价,五十!”“好,我周末看看”。哎——终于赞同了,我暗暗松了一口气,刚刚真是累死我了!
可转眼几周过去,一直快放假余果也没交货,这其实也是意料之中,通过她的手赚到那二百块钱是没那样容易的。
放假前的一个周末,我陪父亲去理发,在回家的路上刚好碰到联购超市门口有一个免费送春联的活动。父亲兴冲冲地跑过去要了两副,开心地说:“哈哈,这下对联有了,2百块钱也省了,傻儿子,你到目前对联都没要来,我可不算违规哦!”“不过看在你在讨要对联的过程中付出了肯定的努力,我到时候灼情另外给你些奖励作为补偿吧。”
哎,眼看着快要到手的鸭子飞掉了,我真是欲哭无泪,有种被耍的感觉!
对联作文 篇3
终于赶在马年到来之前赶到了家,腊月29急急忙忙的赶了家。父母见到我非常是开心,这一走就是四年,电话再如何联系也还是没见面亲近。
刚刚放下东西,还没有来得及整理。父亲让我跟他到二老爷家帮忙贴对联。我向来对家的这类长辈该叫啥是分不了解的,唯独对我的二老爷记忆深刻。二老爷今年算起来也有85岁了,60多岁丧妻,有四个小孩。三个女儿也早已经当了奶奶或者外婆,还有一个儿子据了解不是亲生的,是捡来的,目前在新疆,已经十多年没回家了。我问:为何他闺女不把他接过去春节?“不是没接过,老汉固执,怕给添麻烦,又挂着家的狗和鸡没人喂。”
“那为何他儿子不回来?”“大概是没混怎么样意思回来吧”
离着不远,三两步便到了,老人家见了我非常亲切,拿源于己炒的花生让我吃,打小在农村长大,这类东西从小就是不稀罕的,但还是礼貌的剥了两颗,非常不错吃。
将近90的人了还自己做饭,甚至上山剪树,老人家的身体绝对硬朗。但不管如何说,上了年龄的人身上一直有的问题.他告诉我他的腿一到阴天就疼。左眼也看不太了解了,去年右眼白内障动过手术目前好点了,花了两三千,三个闺女凑的钱,儿子那时候说业务上出了问题拿不出来。
听得这类心理一阵难受,就让他把对联拿出来我帮着贴。父亲有事就先回去了。
春节本是一家团圆的日子,团圆饭也该是一家人在一块儿吃才有味道。对联也该是家人一块贴个喜庆、吉利的。对于他如此的老人贴对联或许是形式,或许是期盼吧。
对联是4块钱两幅的,少了横批,纸不太好。我贴的非常仔细,老人家的木门几年前上的漆,稍微一碰就会掉了,饶是如此,还是终于贴好了。老人家不识字,但看着贴好的对联脸上开心,直夸我学上的好,有出息到大城市上班。我也只不过笑笑,不了解该回什么。
我甚至没仔细看对联上写的什么,直到他问我。上联是:占天时地利人和国兴下联是:聚九州四海财源广进。门上的应该叫什么我不了解,暂且也称之为上下联吧,分别是:阳光普照幸福家,春风喜开富裕门。
对联里写得多好。
我真的不了解该如何回答他,我了解即使我顺着念出来他也不肯定能理解对联里写得的意思是。我不了解那一刻心里为何竟会起了愧疚。
“这毛笔写得字我也不认得”我能感觉到我的脸红。老人家却没看出来。又把我让到屋里聊了一会儿。那十几分钟里是我最矛盾的时刻,既想逃开,又想留下再陪他聊会儿天。我 最后还要告辞,毕竟我不是他的儿子,毕竟我也有我的爸爸妈妈。
年味愈加淡,不要让亲情受了沾染。回家吧,趁着他们还能等得了。
对联作文 篇4
新的一年又来到了,按常理来讲,姥爷姥姥家应该有很多事要做,俗话说:忙年忙年嘛!但我却发愁没事情让我来做。
你瞧,父母都挽着袖子忙个不停。我想刷碗,姥姥怕我把碗摔碎了;我想擦玻璃,姥爷怕我摔着了;我想拖地,母亲又嫌我像画大字……看来我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呀! 我踱着方步在屋里转来转去,无聊之极,只听姥爷在书房里喊道:“好!终于写完了!”我一个健步冲进书房去看个原因。见我进去,姥爷举起一张纸神秘地对我说:“你看,我写了一副对联!”对联?不是每年都写对联吗?这对书法颇有研究的姥爷来讲不是小菜一碟吗?这有哪些好稀奇的?满腹狐疑的我把脑袋伸了过去,看看到底写了些什么——“心想事成硕果累,悦意盎然才蕴高。”
我一边看一边小声地念了出来。姥爷笑眯眯地对我说:“你看,这副对联藏着什么秘密?”“秘密?”我又仔细地看了一遍,忽然我眼前一亮,开心地喊道:“心悦,对联开头包括了我的名字心悦!”“对了!”姥爷摸着我的头亲切地说:“我写了这副对联作为我的新年礼物送给你!祝你新的一年学业有成!”看着姥爷期望的眼神,我使劲地址了点头。“不过,我要交给你一个任务——这副对联由你亲自来写!”“我?”“对,不只要写,写好了还要贴在大门口!”还未等我愣过神来,父亲与姥姥走了带过来,连声说:“好好好!这个主意好!”我正要为难,母亲插话了:“我再补个横批——日新月异!如何?”她还要意地晃了晃脑袋。如何解决?看着一家人兴致盎然的样子,再看看姥爷殷切的眼神,我只有硬着头皮答应了下来。可是我那个书法水平能顶用吗? “你瞧,我把写对联的红纸都买回来了!”姥爷指了指书厨上的一大捆红纸对我说道。看来万事俱备,只欠我动了! 第二天,大家一家三口又来到了姥爷姥姥家。这次,大家五个人可都有事情做了。
他们忙他们的,我呢!老老实实练字,不然贴出去的对联如何见人呢?我每写完一个字,姥爷就放下手中的活对我进行指点。等我把所有些字都写完了,他又跟我做一个综合评价。然后,我又再写一次……忙碌的大伙也时时停下手中的活过来夸我两句。外面下着雪,我的手冻得生疼,可我如何也停不下手中的笔来。一天下来,那幅对联终于被我练得有模有样了。 第三天我第三来到姥爷姥姥家,今天我可要正式上阵了!姥爷帮我把红纸按格子叠好了,墨也倒好了。于是,我便鼓足气,大笔一挥,一气呵成,把我已经练得熟烂于心的字——“心想事成硕果累,悦意盎然才蕴高”写在了红纸上。姥爷在旁边一边仔细地看我写字,一边欣喜地笑着。等我写完,姥爷拿着我的字,赞不绝口地说:“好字!好字!”姥姥和父母闻声而来看我写的字,他们也都连声夸奖:“漂亮!没白花功夫呀!”“我家出了一个小书法家了呀!”弄得我怪不好意思的!“对了,还有姥爷的功劳呀!”“对、对、对!” 墨汁干了,父母欣喜地将我的对联捧了出去,小心翼翼地贴在了门口。还拿相机拍了好几张像。
于是,每个亲朋好友到姥爷姥姥家拜年,姥爷姥姥就会将他们领到大门口亲自介绍一番,然后我就会听到不绝于耳的夸奖声,这个时候姥爷姥姥脸上就会洋溢起幸福的笑容。 这真是——小小一幅新春对联,浓浓一家祥和情意。
对联作文 篇5
新年到,放鞭炮,家家户户都贴上了红通通的对联,有很多人家的对联是买的,可是今年我家的对联不是买的,而是我一个人写的。
学习毛笔字也有一段时间了,有一次上课老师对大家说,立刻春节了,写得好的同学可以写对联了。我高兴极了,回到家就立刻拿起毛笔训练起来,在第二次上书法课时,老师看到我平常训练的毛笔作业,终于赞同让我写对联了。
我写的这幅对联的内容是“何顺一门生百福,平安二字值千金”横批“幸福安康”,对联虽然没那样长,但写起来却非常难,尤其是在写顺、门这两个字的时候,在对联里是它们都是繁体字,顺、门两字都是不好写的,回想练笔画时这一横如何写竖如何写等笔画,接连在训练纸上写了好几遍都没成功。于是老师对我说:“写每一个字时并非要用同样的力量,在写每一个字时,用的力量要有轻重变化,如此写出来的字就更有变化,看着也更美观。老师说完还示范地写了几个字让我模仿。看着老师写的字,就是挺舒服。我照着老师的样子试着写了几个字,还真有进步,比刚刚写的看起来要好多了,我高兴极了。
练完字,就开始步入正题了。我拿起毛笔,筹备开始写对联。这个时候,我的心七上八下,手也在微微发抖。我只能努力地平稳着手,开始下笔。我开始先写了横批,我又小心翼翼地写着“门、顺”两个字,生怕一不小心写错了,写歪了,我深深吸了口气,心情稍微平静了一些,终于写好了这两个字。后来我的字越写越好,终于把整幅对联写好了!一幅对联完成了。老师看了我写的字告诉我,写字要常常练习,多去模仿名贴,写得多了,字就越写越好看。
当大年三十,我和父亲把春联贴在了自己家门上。看着我一个人写的对联,我心里美滋滋的,这可是我首次写对联啊!能为家写对联而不需要去买,又得到了父母的称赞,是我这个新年里最快乐的一件事。
对联作文 篇6
大年二十七,我携带笔墨纸砚到乡下为老大家写对联。
刚进院子,我发现老大家还都在教堂里做礼拜。父亲和母亲就从礼堂里搬出大圆桌和凳子,我快点铺开毛毡和对联,取出毛笔,倒好墨。在寒冷的冬天里,灿烂的阳光倾泻而下,温暖了这个小小的院落,也温暖了小小的我。
我提起笔,在脑海里构思好字体的大小后,迅速地写下了“以”字。写完后一对照,呀,这撇太短了!字儿看上去有点小气,我非常不认可,于是提笔努力地改了又改。母亲好像看出了我的紧张,便安慰我说:“这第一张就当练练手感,放手去写吧!”有了母亲的鼓励,我的信心又回来了。这次我小心翼翼地对照字体,一笔一画,仔细地写好“马”字。“哇,这个‘马’字看上去精神极了,那四点就像飞奔的蹄子。”父亲的夸奖让我信心倍增,接着我流畅地写完了一幅对联。你看,红红的底,黑黑的字,再配上金色的花纹,整幅对联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看上去格外耀眼,也给这干净素雅的院子增添了几分新年的喜气。
这个时候礼拜结束了,老大家陆陆续续地走出来了,他们纷纷围过来观看,有些夸我的字写得真漂亮,有些直接向我讨要对联,结果一下子就预约了十余幅对联。有一位面容慈祥的老人问道:“小女孩,你多大了啊?”我应声答道:“新年10岁啦!”老大家露出惊讶的神情,继而竖起了大拇指,直夸我以后一定是个人才呢!他们的喜欢与夸奖让我的小小的心充满了幸福的感觉,那是一种被需要的甜蜜的感觉哦!就如此,一桌红红的对联,一位认真的少年,一群可爱的老人,便成了整个院子里最好看的的一道风景。
我将一幅幅写好的对联卷好,送给老人家。夕阳下,小院里,他们手捧对联,一双双含笑的眼眸,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胜似秋天里盛开的菊花,美了整个冬天,也美了我的心情!
哦,原来幸福就是这么容易!明年,我肯定再去给老大家写对联。
对联作文 篇7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早在秦朝时期,大家就有贴对联的风俗了,但那时候的对联被称之为桃符。对联通常含义着生活美好,人丁兴旺,国家富强等喜庆的事物,一直流传到今天。
今年的新年,我和父母进行了一场有诗意的游戏——对对联。
游戏规则:对联分上联和下联,上联的最后一个字以仄音结尾,下联的最后一字以平音结尾,中间需格式工整,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和美感。最后评审对联,最后获胜者可把自己写的对联贴在家最显眼的地方。待父亲讲述完游戏规则,第一场对决就正式开始了。
母亲先发制人,随机出了一个上联,“春回大地”,父亲毫不犹豫的接出来了下联,“燕啄新泥”。母亲也不紧不慢的答到“绿遍山川”。看着他们得意的笑,我心里想:姜还是老的辣啊。我蓄势待发,理清思路,春是名词,回是动词,大地也是名词,名,动,名。有了,我快点答到,“月照厅堂”。
听到我的回答,父母模仿着古装电视剧里的台词,一齐拍手道“真是佳句,妙,真妙呀!”就如此,我在第一轮的游戏中拔得头筹。
紧接着下一轮比赛又开始了,我和父母重整旗鼓,筹备迎接挑战。这一次,可没之前那样容易了。这一次的对联题目是,“春回大地百花艳”接下联。这次我早有筹备,在诗词课上,我专门练过这则对联。我心里暗笑,看见父母这两位“江湖老手”陷入了沉思,我心想:“这次冠军又是非我莫属了。”经过了一番考虑,大家一家三口给出了相应的答案。我第一亮出了我的答案“春回大地百花艳,福满人间福气浓。”母亲的答案是“春回大地百花艳,喜到人间喜气盈。”父亲先露出认可的`笑容,紧接着缓慢的展开了我们的答案“春回大地百花艳,喜到人间万事新。”我和母亲瞠目结舌,纷纷数起了大拇指。无疑这次是父亲夺得了冠军。
最后进入了终极比拼,大家一家三口都拿出了我们的“杀手锏”,筹备一决高下。这次的上联是“玉犬辞旧岁”接下联。大家一家人再三考虑,反复斟酌每一个字,一句话都反复推敲。时间转眼就到了,大家一家都亮出来题板。父亲对的是:“玉犬辞旧岁,金猪拱福门。”母亲对的是:“玉犬辞旧岁,金猪迎新春。”而我是:“玉犬辞旧岁,金猪送福来。”亮出各自答案后,大家一家三口看着他们,都大笑起来。这次的游戏全员胜出,大家把自己喜欢的对联贴在墙上。看着我们的作品,大家心认可足的笑了。
经过这次对对联游戏,在欢笑中,我真的领会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领会到学常识的乐趣,与中华文化的无穷魔力。
对联作文 篇8
对联是国内古时候文化的精华,大家班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联讲座。
第一老师让大家说出一些名对联,并且讲解它们的意思。然后老师给大家讲述贴对联的来历: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去了一个叫陈蔡的地方,带的干粮吃完了,便叫弟子子贡去向一个叫范旦的人借粮食。范旦让孔子说一句话,需要将“好坏多少欢喜恼”用上。孔子便说:“天地之间好人多,坏人少;借时欢喜,还时恼。”于是范旦就把一桶米给孔子。后来范旦叫孔子还它的米,可孔子如何也装不满一桶米。孔子为了面子,只好对他说:“将来只须你们看见门上贴着对联的人家,便可以去要米。”孔子回去后,又对念书人说:“将来,但凡念书人,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如果有乞丐讨上门来,要尽可能施舍。”后来,贴对联就被传到了今天。
最后,老师让同学们自源于对,自编对联,看哪位同学编得好。同学们编了很多好对联。有一个拆字合字联:踩破磊桥三块石,分开出路两座山。我感觉这幅对联写得真好,细细品味“踩破磊桥三块石”这句话把磊子分成了三块石,“磊”字是由三个石组成。“分开出路两座山”这句话把“出”字分成了两个山,“出”字不就是两个“山”字磊在一块的吗?真妙!
不只有拆合字联,还有意境联呢:“轻风细柳,淡月梅花”。这幅对联被人走进诗的意境。在夜晚,轻风呼呼地吹着,让人神清气爽,海边柳树的枝条轻轻地爱抚着堤岸,皎洁的月光使宁静的夜晚变得愈加淡清。那寒梅在风中傲立着,在月光的照耀下看上去格外傲气。多么美的意境呀!
无声无息开心的时光过去了。这次对联讲座不但让我了解贴对联的故事,而且了解了如何对对联。我期望如此的活动多举行,使大家多知道课外常识。
对联作文 篇9
每人都了解对联是大家国家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之一。
对联有:春联、喜联、寿联、挽联等。同学们,你们对对联的常识知道多少呢?让我来对你说吧!
第一说说对联的来历吧。以前,有一个鬼蜮的世界,中间有座山,山上有一颗大桃树,桃树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蜮。为了避邪,大家制作了一个桃符,后来他们又在上面写字,在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上,看上去非常喜庆,这就是国内对联最早的形式之一。
接着就说说对联的特征吧。1、对联的字数相等,通常最短四字,长可达数百字。2、对联的词性相同通常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数目词对数目词,副词对副词。3、对联的结构相应。4、对联的平仄相对,特别是上下联的尾字,平仄要交错,传统习惯是”仄起平收“。
最后是对联的类型。对联有四种,分别是:1、对偶形式: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等。2、修辞手法: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3、用字方法:引字复字、叠字、偏旁、析旁、数字等。4、逻辑结构:并列、转折、选择、因果。
下面,我来给你讲一个关于对联的有趣小故事吧!
以前,有一个大财主,他很小气。一天,他的儿子也考上了科举,于是他们家大摆酒席庆祝一下,在家大财主说:”父进士,子进士,父子皆进士。"他的儿子在外边说:“父当官,子当官,父子皆当官。”老百姓们听了非常生气,有一个才子笑一笑就走了。下午大财主把他们的对联贴到了大门上。晚上,他们都睡觉了,那个才子溜到他们家门前,用毛笔改了几笔。第二天,大家在大财主家门前哄笑,不一会,大财主出来了,看了一眼门上的对联,上面写着:“父进土,子进土,父子皆进土”“父当棺,子当棺,父子皆当棺”,一下子气晕了过去。同学们,你们说这则关于对联的小故事是否非常有趣?可见对联是大家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之一。
啊!对联,你不只能表达喜庆,而且给大家带来了乐趣。期望大家能把这一传统的文化发扬光大!
对联作文 篇10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这是《声律启蒙》上平声中的一部分。这本书作为封建蒙学精品是对于对联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渠道。
啥是对联?简言之就是“对而联之”。对,谓相对;联谓关联。对联之于诗歌没韵律的限制,创作空间更为自由,但其困难程度决不亚于诗歌。由于它对平仄格律的需要更为严格。“平对仄,仄对平”要想完全精通并不是易事。
近几个月,我也在“潜心”研究对联。但毕竟受时间、空间的影响,也只不过刚刚参悟了一些皮毛。绝不是谦虚,事实确实这样。现在为止,真的能让我认可的也只有四联——其中还有两联存在拆东补西的拼凑之嫌。说实在的,对联这东西每人都会,小学时常练的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上就有对联的影子。但要真的把它连词成句做到“句句珠玑如日月”可就不那样容易了。而像鲁迅先生那般“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般千古佳联更是难上加难,更别提像“琴瑟琵琶,八大王通常头角;魑魅魍魉,四小鬼各自肚肠”这般可遇而不可求了。
所以,准确地说,对联是“易会、难通、更难精”,就连我那唯一“疑似佳作”“决不中庸保守物,却要上智出新奇”与做语文理解题时对出的“北国豪放,放万里奔策马;南乡悠扬,扬3日绕余梁”也只能算是初入师门,不堪入目之作。
说对联难精,就是其包罗万象。什么天文地理、政治历史、古今中外、通俗优雅、神话典故等一应俱全。不说别的,单论《声律启蒙》一书中,便有“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等历史对;“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等虚实对;“韩信武能平四海;左思文足赋三都”等典故对。除此之外,对联中还有巧联、妙联,什么拆字、析字、拼字、回文、顶真……非文豪不足对也!
对联是中国文化精品,是绝无仅有、与众不同的。你想,可以用英文来对对联吗?来个又用什么对呢?所以说,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大家应该把它继承并传扬下去。大家或许不必精通对联,但至少可以对个两下还是应该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