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一词在用中有两种完全不一样的含义:第一,指构成人类往事的事件和行动;第二,指对此种往事的记述及其研究模式。前者是实质发生的事情,后者是对发生的事件进行的研究和描述”下面是我们收拾的初一下册第二单元要点历史,仅供参考期望可以帮到大伙。
初一下册第二单元要点历史
1、夏商西周的更迭
2、
1.国内古时候社会进入文明年代是在约公元前21世纪。
2.将天下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权力的“九鼎”的人是: 禹。
3.国内历第一个国家是夏朝,它的打造者是禹。
国内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是秦朝,它的打造者是嬴政。
4.禹死后,继承王位的是启,从此王位世袭制, 代替了禅让制,开始了“家天下”的局面。
5.商朝的统治稳定下来是在公元前1300年盘庚迁殷,所将来代又将商朝称为殷。
6.商朝创造炮烙之刑,并将我们的叔叔比干挖心处死的有名暴君是纣王。
7.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在牧野击败商朝军队,史称牧野之战。
8.公元前771年,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灭亡西周的是犬戎。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东周打造。
夏商西周的社会与国家
1、西周的分封制:1.目的:为了巩固对周围的统治
2.内容周王对诸侯“授民授疆土”。诸侯需要服从周王的命令,守卫周王室。诸侯还要按期朝觐、纳贡、服役和一同抵御“蛮”、“夷”、“戎”、“狄”的进攻等。
3.主要分封对象:同姓宗室 4.主要诸侯国:鲁、齐、燕、卫、宋、晋
5.用途:加大了周王室同各诸侯国之间的联系;密切了西周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推进了边远区域的开发。
2、1.夏商西周以血缘亲疏关系区别尊卑等级。
2.西周时的统治阶级包括周王、诸侯、卿医生和士。被统治阶级包括平民和奴隶。
3.夏商西周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主要劳动者是平民。
4.夏商西周时期,处于社会最底层的是奴隶,他们主要源自战俘和罪徒。5.夏商西周国家统治人民的方法有暴力镇压和礼仪教化。
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
1、春秋战国时期
1.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前476年 2.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前221年
2、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宋襄公和秦穆公。
1.齐桓公称霸
可以第一称霸是什么原因:1、他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使齐国非常快富强起来。2、他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积极拓展外交活动。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葵丘会盟
2.晋文公称霸: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一场战役是晋楚城濮之战。有关的一个成语是退避三舍。
3.楚庄王称霸:楚庄王时,大举北上,问鼎中原。后来,楚国在邲打败晋国,楚庄王一跃成为霸主。
5.在争霸斗争中遭到彻底失败的是宋襄公。6.集中力量向西部戎狄区域进步,称霸西部的是秦穆公
7.越王勾践灭亡吴国后,他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个霸主,与他有关的一个成语是卧薪尝胆。
3、战国七雄
1.战国初年,晋国分为韩、赵、魏三国。 2.战国七雄:韩、赵、魏、楚、燕、齐、秦。
3.合纵:六国南北联合,一同抗秦。 连横:秦借助六国间的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
4.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秦国的张仪、魏国的公孙衍
铁器牛耕引发的社会变革
1、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范围;春秋时期,出现牛耕,战国时期,牛耕得到竞价。
铁器、牛耕的用和竞价的意义
①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②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
2、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
1.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3、秦国商鞅变法:
1.缘由:秦孝公初期,秦国还比较落后。 时间:前356年
2.目的:为了富国强兵。
3.主要内容:①编制户口,加大刑罚。 ②奖励生产;奖励军功。③承认土地私有,④推行县制,⑤统一度量衡
4.用途:经过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将来兼并六国,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改变了社会性质,是封建性质的改革。
甲骨文和青铜器
1、甲骨文:定义:商周时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又叫卜辞或殷墟文字
1.主要发现地:河南安阳小屯村
2.意义①对研究商周时期的历史有要紧价值。 ②国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③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有渊源关系。
3.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称为铭文或金文。
文字演化的过程: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2、青铜器:
1、商朝非常重要的手工业部门是青铜铸造业。
2.青铜器是铜、锡、铅的合金,代表:司母戊鼎 地位是现在世界上发现的的青铜器。
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
1、孔子:
1.简介: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他是国内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开创者。他是中国第一个办私学的人。
2.主要思想:“仁”和“礼”两部分 政治倡导:“为政以德”和“以礼治国”
3.教育贡献:①创办私学。②倡导“有教无类”、“因地制宜”。③鼓励学生独立考虑,敢于坚持正确的建议。“当仁不让于师”。④教育格言:“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温故而知新”;“不耻下问”等
4.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书是:《论语》
2、百家争鸣1.缘由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②社会上不同政治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对各种问题提出了不一样的见解。③私学的兴盛
先民的智慧与创造
1、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地点:岷江流域 修建时期:战国时期
2、修建国家:秦国 修建者:李冰父子
3、主体工程:①分水鱼嘴:分水工程。②飞沙堰:泄洪排沙工。程③宝瓶口:灌溉工程
4、作用与功效:用于防洪和灌溉的水利工程
5、意义:代表了国内当时水利工程的先进水平,是古时候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2、神奇的编钟:
1、定义:古时候常把几件铜钟组合成一套,它们形状相同,大小不一,称为编钟。
2、代表:战国青铜曾侯乙编钟 3、意义它表明,两千多年前国内的音乐文化已达到非常高水平。
甲骨文记事.
甲骨文是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1899年,清朝人王懿荣初次发现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时候文字中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进步有深远影响。现在所知,国内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是中国已知发现的古时候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最完整的文字
歌诀记忆法
歌诀记忆法就是把要紧的历史常识编成诗歌、民谣、顺口溜、快板等形式来记忆。
比如关于历代农民起义,可以通过以下歌诀进行记忆:
陈胜吴广揭竿起,刘邦项羽诛暴秦。
绿林赤眉灭新莽,黄巾起义反东汉。
隋炀帝,施暴政,群雄聚义在瓦岗。
黄王起兵为百姓,冲天将军入长安。
元末义军裹红巾,改朝换代朱元璋。
李自成,进北京,崇祯吊死万岁山。
洪杨率领太平军,攻占南京作天京。
坚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敌人梦魂惊。
这首歌诀不只便于记忆,还各有侧重地将一些起义的要紧特点、主要活动范围、重大功绩、坚持斗争的时间等勾勒出来了。歌诀记忆法有哪些好处是记忆时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并且生动轻松,久久难忘,乃至于记忆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