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将于9月30日全国公映,截至9月25日,该片预售票房已经突破5000万元,是国庆档预售成绩最好的电影。我们在这给大伙带来2021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最新,欢迎大伙借鉴参考!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一】
看完国庆档《长津湖》电影后,心里有很多的感想。
长津湖战役发生在1950年,当时,陆战一师前进到长津湖西侧,这里连绵的山地。他们并不知晓,自己已经陷入了十万大军的包围中。影片中一张战场形势图,显示了双方战场态势。蓝色为陆战一师的地方和突围路线。湖东侧是陆战一师的1团和5团共8000人,湖的南头是陆战一师师部和部分工兵,有3000人。湖东侧是陆军第7师31团在担任右翼掩护,有4000人。合计总兵力有18000人左右。另外,在战斗中陆战一师还要到第一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红色为另一方部队,形成一个包围圏,为9兵团的20J,27J和26J共三个军,最后投入兵力计15万人。中间浅蓝色是长津湖,它是截流长津江的水库,长津江流入鸭绿江。
《长津湖》这部影片,以老兵的视角回顾那场惨烈的战斗,无涉胜败。零下40度的严寒,使战斗变得愈加悲壮。健在的老兵在讲述这个故事时,充满感情。离开战场就不再敌对,他们对敌方军人流露同情和敬意。六,七十年过去了,当年爱吃冰激凌的青年,都垂垂老矣,但他们依旧可爱。
陆战一师师长,作为主角,在影片中一带面过。史密斯将军是个富有经验而且很小心的指挥员。陆战一师深陷重围未被歼灭,非常大程度得益于他的指挥。
陆战一师最后突出重围,一路撤到兴南港,坐船离开了。同时带走了9万多北朝难民。此役美军伤亡5000人,其中第7师31团占到3000多人。战役双方共伤亡数万人。
陆战一师1941年2月1日成立,在太平洋战争中,参加了瓜达尔纳尔岛战役、格洛斯特岬战役、贝里琉岛战役‘冲绳岛战役,对日作战屡建奇功。二战后,参加了越南战争、海湾战争和在索马里进行的“重建期望”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这部影片中除去几个历史学家外,其他的讲解都是老兵们的语言,即便他们不出现于画面。他们心里没仇恨,会拥抱昔日的对手。老兵们有自己对胜败的诠释他们感觉,虽然没胜利,但南韩还在,值得去战斗 。此生无悔,一点也不!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二】
抗美援朝题材电影《长津湖》将于9月30日全国公映,截至9月25日,该片预售票房已经突破5000万元,是国庆档预售成绩最好的电影。9月25日,《长津湖》在x举办首映礼,同时在x、x等33个城市举办超前首映活动,所有主创也通过互联网连线的方法与33个城市的影迷进行云上互动。
当天下午及晚上,影片《长津湖》有关话题在多个平台飞速登上热搜,观众写下很多饱含深情的长评:“长津湖这一战,不只取得了战役,取得了敌人对中国巨人的敬佩,更是取得了世界对新中国的尊重!生于华夏,何其有幸!”影片壮观的场面震惊到观众:“大家都了解自己不在战场,但《长津湖》能让大家‘身临其境’。”“战争戏绝对拿出来压箱底的弹药和镜头!每一帧都可以做成海报的程度!多少票价都值得回来。”还有观众表示:“三个小时,没一个镜头是废的!”
《长津湖》中,七连战士们鲜活的形象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少观众在观影后表示被吴京的“哭戏”深深触动,对此吴京笑着表示:“谢谢导演们让我‘转型’了,原来我不是打得最好的,是哭得最好的。”随后他透露,其实自己只不过用真实的情感演绎这个角色:“拍伍千里回家探亲的戏时,我爸爸脑血栓住院,家人都瞒着我,事后才告诉我。其实天下千千万万爸爸妈妈儿女的心都是一样的。无需去刻意演什么,真情自然就流露了。”
对于戏中扮演弟弟伍万里的易烊千玺,吴京赞不绝口:“他对电影非常真诚,看到他就像看到我当年的样子,所以拍戏的时候就直接把他当成亲弟弟了。”易烊千玺回忆道:“刚开始见京哥的时候非常忐忑,后来发现京哥不只非常男性,也非常温顺。”他还表示:“期望大伙可以铭记这段历史,可以愈加知道今天的和平幸福有多么来之不容易。”
当天奥运冠军张家齐、陈艾森莅临x首映现场,他们在看完电影后难掩激动之情,张家齐表示:“志愿军在奔赴战场的火车上,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这一幕气势磅礴、很清新好看。我出国比赛时,也曾在飞机上往下看。所以看到这里时,有一种和电影里的人心灵相通的感觉,被触动到了。”
陈艾森表示:“71年前,是志愿军们不远万里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他们把我们的青春、热血与生命化作守护祖国的铜墙铁壁。谢谢先辈们换来和平年代,让大家没后顾之忧。”
影片总监制黄建新表示:“做了一辈子电影,从来没这么忐忑不安过。字幕上的员工超越12000人,剧本总共37稿。每一位导演、每个员工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创作中,那些精益求精的细则都是一点点堆起来的。大家挑战了中国电影的极限,我的朋友对我说‘你们是一个奇迹’,这部电影是为了中国人那份最伟大的精神而拍摄的。”
陈凯歌导演用八个字形容这次拍摄:“合作愉快,情况好。”并表示“大家所有主创都把心放在了这部电影里,因此它在大家的创作中才那样珍贵。”徐克导演称:“这不是一部容易的剧情片,这背后是一段真实的历史,大家必须要让观众感觉真实。”面对首映观众,林超贤导演致谢:“这么寒冷的天气中拍戏,是一个天大的难点,幸好一步一步走过来了。这部戏非常不容易,期望你们也能感觉到这其中的不容易。”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长津湖战役总指挥宋时轮之女宋崇实当天也来到x首映现场,并称赞影片“拍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钢少气多的气概,很当令很棒!”
著名导演、演员徐峥也在观影后表示:“看完如此的电影感觉语言特别苍白无力。这是伟大的历史,也是伟大的战争。最后看到字幕特别感动,这么大的一个剧组全世界都不可能有,深深地为中国的电影人骄傲!”著名演员陈宝国观影过程中一直流泪,他说:“大家的前辈、电影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英雄,这部电影的主创也都是电影届的英雄。”著名演员倪大红久久没办法平复,并向主创鞠躬:“我还沉浸在激动中,再让我沉浸一会儿吧。”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三】
影片以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全景式再现了这场惊天动地、艰苦卓绝的战争。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的要紧拐点,此战之后,不只将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打回了三八线以南,更彻底扭转了战争态势。同时,这也是中美两国王牌军团一场载入史册的殊死决战。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为了让大家后辈不需要再打战,再面对苦难”,电影里寥寥几句话,已经交代好,大家先辈为何要打这场战争:为了让外国人感觉中国人不好欺负,给后辈一个更美好的将来。
此外,对于大家的先辈在战争路上吃过的苦,也都有细则一一展示出来。当看着美国兵吃着炸鸡和咖啡,而大家的先辈却只能在零下几十度的山头啃硬邦邦的土豆时,我的心情是难以言表的。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四】
看了近期刚出的电影《长津湖》,我感慨万分。七十多年前,英勇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去进行一场守护正义的战争。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最英勇的人,最可敬的人。他们用我们的生命筑起一道墙,阻隔美帝主义的侵略,守卫了中朝两国的和平与安宁。
是战争无疑是残酷的。《长津湖》里,中国人民志愿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他们吃不饱穿不暖,很多人甚至被冻到截肢,但他们仍旧坚持在抗战的一线,只不过由于那保家卫国的决心。电影中有一幕火车上路过长城的场景,而他们就是长城,用生命筑起长城换来和平。
《长津湖》里,看到美国的飞机轰炸大家最可爱的人,看到大家最可爱的人不到最后不放弃,看到他们用尽所有力量去反抗美军,我抑制不住地哭了。我在想,假如没他们,大家目前会是什么样。所以大家应该一直铭记他们,缅怀他们。
先辈们用鲜血写下的历史,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和平,大家不会忘记,更不敢忘记。《长津湖》的上映被人们对抗美援朝战争有了更多的认知,被人们对这来之不容易的和平愈加珍惜。
惟愿硝烟不会再弥漫,和平不会再消逝。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五】
赓续英雄精神,护祖国万里河山
—“你们为何要去打这场仗?”
—“这场仗大家不打,就是大家的下一代要打。愿下一代能成长在一个没硝烟的年代。”
电影《长津湖》以英雄连队“七连”与整个兄弟部队为主线,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坚守阵地、奋勇杀敌,粉碎了美国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的空想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志愿军“钢少气多”力克“钢多气少”的决心,虽然武器装备敌不过美军,但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击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这部电影还原了那场战争的残酷,那生死一瞬、饥寒交迫、物资匮乏、血与火的可怕战争场面,愈加让我感觉当今的和平是何等的不容易与幸福!在那场武器装备全部落后不少的状况下,无数先辈用生命硬生生地打出了新中国的尊严。
抗美援朝不是历史书上一句胜利了那样容易,保家卫国更不是说说而已。大家无言,唯有致敬,永不遗忘;大家热泪,只因热血,难诉衷肠。何其有幸,大家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大家可能永远没办法感同身受战争年代的硝烟弥漫,唯有铭记历史,致敬英雄,唯有顽强拼搏,努力奋斗,才能不负先辈的牺牲,使祖国愈发强大,达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六】
黑云压,城欲摧。
一张老照片让人扼腕叹息: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x,京城不少百姓麻木围观,有些竟帮着侵略者扶梯攻城。
花如潮,歌如海。
另一张老照片则使人欢欣振奋:凯旋的志愿军英雄被群众簇拥在中间,脸上挂着自信和骄傲的军民在为胜利欢呼……
民族觉醒,全民抗争,是战胜所有侵略的最重要条件。抗美援朝战争所激起的中华民族自尊、自信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凝聚民族之魂,推进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巨大动力。
这是一场真的全民参与的正义之战。
半个世纪岁月流转。大多数人都没想到,过去一盘散沙的古老民族,面貌居然发生了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
——旧社会“抓丁拉伕”的恶习不见踪影,全国城乡到处出现爸爸妈妈送儿女、老婆送老公、兄弟争相入伍的感人场面,“征兵就像挑女婿”,“最可爱的人”成了每人向往、每人仰慕的英雄。
——“扶梯助敌”如此亲痛仇快的现象被扫入历史垃圾堆,“成千成万的铁路职工、汽车司机和民工纷纷到朝鲜前线去担任战地的各种运输与勤务工作,保证了战斗任务的胜利进行”。
——“妥协退缩”的思潮早已成“过街老鼠”,常识分子为支援前线的爱国事业鼓与呼,医务工作者组织大量医疗队奔赴前线,“为最可爱的人购买飞机大炮”的捐款热潮席卷了每个社会层面、每个社会角落……
28岁的豫剧演员常香玉带领剧社,踏遍半个中国,通过178场义演,捐献了一架价值15亿旧币的米格-15战斗机。
一年两个月后,常香玉随第二届赴朝慰问团到战场慰问演出。此时,由祖国各行各业捐赠的战机,正在他们的头顶飞翔。
这是让人震撼的捐款数字:截至1952年5月31日,全国捐款总额达55650.6亿元旧币,可购买战斗机3710架!
上下同欲者胜,同舟共济者赢。志愿军老兵朱宪臣回忆,在部队分发炒面时,分到他手里的炒面袋上,竟赫然写着中央首长邓子恢的名字。
“湘水之岸,英木苍苍。身在异域,魂归故乡。凤凰涅槃,人天共仰。为国舍命,日月同光。”
彭德怀在战争概要报告中写道:抗美援朝运动所引起的祖国面貌的重大而深刻的改变与人民政治觉悟和组织性的空前高涨,又转而成为激励全军勇气百倍、愈战愈强的非常重要的力量。
从“男女老少齐动手,家家户户做炒面”,到工人兄弟喊响“工厂即战场、机器即枪炮”的战斗口号,拓展爱国主义劳动竞赛;从一封封如雪片般飞往前线的慰问信,到一个个装满纯真童心的储钱罐……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硬的力量,和平是最强的渴望。
“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须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年代是一去不复返了!”
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民族,用了不到3年时间,付出难以想象的巨大牺牲,荡涤了旧世界的污泥浊水,使饱经磨难的东方古国焕发了气冲霄汉的热情,展示出万众一心的团结,“联合为一支巨大的洪流,冲破了所有困难,把抗美援朝斗争引向伟大的胜利”,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一个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民族,仅仅用了70多年的时间,以超越想象的努力,团结亿万人民胼手胝足、一同奋斗,不只创造了人类进步奇迹,更让进步成就惠及全球,这就是响当当的正义。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所有、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考虑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一直维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所有的革命忠诚精神,与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71年过去,这部分精神已经深深融入几代中国人的血脉灵魂,成为中华民族直面挑战、敢于斗争、战胜所有困难和敌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新中国不是被吓大的,“伟大的担子要由伟大的人民一块挑”。
如欲奋一战而胜万战,需要联万心而作一心。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是新中国成立一年后被迫进行的一场全局性、大规模、反侵略自卫战争。1950年十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打响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首次战役。这出其不意的当头一棒,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从此,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一块进行了为期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从中朝边境鸭绿江开战,连打三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赶回了三七线,攻占汉城,将战线向南最远推进了五百公里,最后在朝鲜中部三八线达成了停战,达到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争目的。
新中国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获得了完全的伟大胜利。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及其领导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纷纷走上了争取民族独立、民主解放的革命道路,从而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改变了世界的策略格局。
从1953年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之后,有很多国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打造了外交关系,新中国真的迈开了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坚实节奏,这也为1971年美国总统特使基辛格访华和第三世界广大国家把新中国“抬进联合国”奠定了要紧的政治基础。
总之,抗美援朝战争对我党来讲是夺取全国政权之后的立足之战,对我军来讲是走向世界战场的立威之战,对国内来讲是新中国的立国之战。
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功德无量,永彪史册。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七】
观看时,我的眼睛在顷刻间无声无息地湿润了——这很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何会心甘情愿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父亲笑着答道,看着五岁的我的好奇的双眼。目前一想,肯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我们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当这部分英勇的战士们正沉浸在新中国成立的喜讯中时,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他们的耳边。这部分为大家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到底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知道。但,其他人都了解,他们这样奋勇、这样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全部源于烈士们对于新中国的热爱,和对于大伙将来的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渴望。
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部分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很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很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容易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一次又一次获得近乎无人可及的胜利。
大家,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同样应当认真学习,奋勇拼搏,才可以对得起七十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生命和鲜血。中华民族的崛起,已经成为了大家的任务。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大家必须要如饥似渴地学,勤勤恳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大家祖国的将来强大。身为学生的大家,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只须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即使是在为祖国分担。将来的中国,就必然会强大!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大家的身上。你,筹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
国庆大片《长津湖》观后感【篇八】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国内领空,轰炸扫射国内东北边境城市,入侵国内台湾海峡,紧急威胁国内的安全。同年十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个时候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 经济 军事和外交等每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大家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状况下,仍旧维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 勇往直前 浴血奋战 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量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舍身殉难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捐躯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 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 舍身殉难的大无畏精神很大地激励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惊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 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舍身殉难的精神换来大家今天来之不容易的幸福生活。大家又有哪些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年代的中学生,祖国的将来,大家应该肩负起大家的责任。认真学习,学会渊博的常识,学习一流的技术,树立责任感,具备凝聚力,时刻筹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非常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一个人都要有如此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可以负的责任,我亦能负。这样,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常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期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大家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17年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现在,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期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大家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大家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互联网上看到了如此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大家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况。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这样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大家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大家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 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大家迷失了自己,不知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大家的偶像用实质行动为大家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大家有能力尽我们的一份力,这才是大家学习的信仰,也是大家每一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的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大家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念书”,今有大家“为中华之安全而念书”。刻苦学习,终有1日大家也能像大家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的的英雄,值得大家永远敬佩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