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大家又迎来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又称老人节,既然如此,那样你知晓重阳节的作文该如何写吗?下面是我们为大伙筹备的重阳节作文,欢迎大伙阅读!
更多关于“重阳节作文”的有关文章内容推荐【↓ ↓ ↓ 】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作文5篇
重阳节的感受作文5篇
重阳节感想的作文5篇
重阳节敬老的作文5篇
重阳节登高的作文5篇
重阳节作文1
中国有很多传统的节日,有中秋节、新年、端午节等,我最喜欢的是在云南过的重阳节,到今天让我记忆犹新。
那一年,大家一家人在云南住了短短三个月,这一段难忘的时光让人怀念。特别9月初九重阳节那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
重阳节要登高,大家一家人提着一盒水果,伴随当地人登上了一座山。这座山非常高大,山上都是郁郁葱葱的树林,林中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路。沿着小路慢慢上山,
一路上会遇到许很多多嶙峋的怪石,更能看到不少意料之外的景色。终于,大家登上了最高峰。从山顶眺望,整个昆明尽收眼底,这个时候真有置身云端的感觉,登高望远果然别有一番滋味。大家忍不住大喊“啊——”,声音在山间回荡,顿时心情舒畅。
离大家居住的地方不远就是当地的敬老院,父母决定在重阳节这一天去探望老大家。搭了一辆马车,非常快就到了敬老院。走进来一看,很多当地的小孩早已来看望老人了,热闹得非常。老大家眉开眼笑,身边摆设着很多水果与食物。父亲挤了进来,把礼物分送给他们。
我不解地小声地问母亲:“母亲,大家并不认识这部分老人,为何要把东西都给他们呢?”“这就是重阳节的传统风俗啊。”“什么风俗呢?”“重阳节就是为了让大家后人了解尊敬老人,关心老人。你将来会懂的。”母亲的回答令我有的了解,但又有的迷迷糊糊,或许将来长大了就能懂了吧。“重阳节虽没在老家过,但大家也非常高兴啊!”父亲说道。他的快乐感染了我,虽然我还不知道他为何如此高兴。
当大家一家人离开敬老院时,老大家与大家挥手告别。这一刻,我好像有点懂了:为其他人行善,其实就是为自己储蓄幸福。
此后,虽然再也没到云南过重阳节,但我依旧最喜欢重阳节,不止是可以登高,还可以去探望老人。原来,过重阳节可以播撒给予的种子,收成快乐。
重阳节作文2
重阳节是大家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的阴历9月初九就是重阳节。重阳节在秋天,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每到重阳节,国内都有登高赏秋,敬老的传统。故而重阳节又称老人节。国内唐朝的大诗人王维,曾作过一首关于重阳节的诗,名叫《9月9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首诗描绘了在重阳节这个传统节日作者对亲人的加倍思念。
今年重阳节,我和父母为了感悟中华传统节日重阳节,大家来到了北京最有名的一坐山香山,大家沿着山麓攀爬,看到了山上美不胜收的景色。大家也看到了很多老人都在沿着山麓攀爬,大家登上山顶,看见了很多老人在香山顶峰上庆祝我们的节日老人节。他们有些唱歌,有些跳舞,用不一样的方法进行庆祝。在他们中间坐着一个老爷爷和几个老奶奶,老爷爷坐在凳子上用手风琴拉着《欢乐颂》,曲调欢快、优美,让人陶醉;旁边的老奶奶则用小镲和小鼓等乐器为老爷爷伴奏,乐曲在这个小乐队的演奏下看上去很动听。周围很多老人围者这个小乐队尽情地跳呀、唱呀,使人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通常。
游览完香山,我和父母就出发去了奶奶家和外婆家,把大家深深的祝福送给了老人。根据每年的风俗,今年重阳节村委会又给爷爷奶奶发放了慰问品,这体现出全社会对老人的关心和关爱,敬老、爱老之风传遍了神州大地。
昔日重阳节“又见花糕处处忙”的景象也已不见。但时逢佳节吉日,不由得又想起老邻居在庭院吃着花糕,喝着清茶说笑聊天的温馨,思念童年一块欢笑玩耍的小伙伴。
重阳节作文3
每年阴历9月九的重阳佳节,既是大家赏菊、登高的传统节日,更是尊老敬老的节日。做为一名小学生,我当然要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为老人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星期六晚上,我来到奶奶家想为奶奶献孝心。正巧,奶奶筹备打水洗脚呢。于是,我连忙走过去,亲热地对奶奶说:“奶奶,让我来给你洗脚吧!”奶奶被我这突如其来的话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她笑着说:“今天太阳打西边出来了?”我连忙讲解说:“你天天这么辛苦,孙女帮你洗洗脚,也是天经地义的嘛!”经我再三请求,奶奶终于答应了。
于是,我先从客厅端来一把椅子,让奶奶坐下,然后又跑到厕所拿了一个洗脚盆,倒上水。当然,我也没忘了试一试盆里的水温。确定是温水之后,我把盆端到奶奶身前放下。
所有筹备就绪了,我开始帮奶奶脱鞋袜。刚把袜子脱掉,我就惊讶地发现奶奶的脚是那样苍老,脚上的皱纹多得像用抽水机抽过似的,一个个老茧仿佛一个个肿起来的包,看着被人心疼。我定了定神,先让奶奶把脚放在热水里泡一会儿,然后用手给奶奶搓起脚来。摸着奶奶长满老茧的脚,我不禁思绪万千:奶奶作为一个家庭妇女,干了一辈子的脏活累活,洗衣,买菜,打扫房间,这所有都归功于这双苍老的脚:她的双脚不知走了多少路,但她从不叫苦,从不喊累。而我长这么大,还是首次摸到了奶奶长满老茧的脚,首次真的感觉到奶奶的辛苦。想到这里,我有点儿抑制不住自己,为了掩饰要流出来的眼泪,我边搓边问奶奶:“我小时候,你给我洗过脚吗?”“洗过啊,你小时侯洗脚可叛逆了,小脚丫一放进水里就扑腾,常常会溅我一身水。这个时候我会假装生气,朝你的小脚板上拍一下,你就会‘呵呵’笑个不停。”奶奶兴奋地说着我小时候的事,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中。直到脚洗完了,我帮奶奶擦干时,她才回过神来,问我:“咦,你如何忽然想起给我洗脚?”我故作神秘地回答:“这个嘛,保密!”
看着奶奶干净的双脚和兴奋不已的神情,我的心里感到阵阵内疚:假如老师不布置如此一项作业,我会想起给奶奶洗脚吗?不过,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从今将来,我必须要用我们的实质行动为老大家献上一份孝心。
重阳节作文4
重阳节是在每年阴历的9月初九。以前,我对重阳节确实不如何知道,觉得只是每到这一天大家吃上几块重阳糕,大伙再聊聊天也就过去了。后来,等自己日渐懂事了,并从爸爸妈妈那里获悉了一些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特殊包含的意思。重阳节也叫敬老节或老人节,每年的阴历9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民间在这一天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菊花节等说法。因为9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重阳节与除、清、盂三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转眼间,今年的重阳节又来到了,我的心里有了个小算盘。
这天上午,我走到奶奶旁边,想考考奶奶的记性,就问:“奶奶,今天是什么日子?”奶奶疑惑的说:“今天,今天什么日子?”我神秘地说:“想想,好好想想。”“今天是妈的过生日?”“不对,今天是你的过生日。”“我的过生日?我的过生日要到12月呀!”“呵呵,不是那个过生日。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老年人的节日呀。所以我带你出去走走。”说着,我便拉着奶奶的衣角向前走。奶奶脸上的笑容今天非常灿烂,旁边清澈的湖水倒影着岸边树木的身影,几条小鱼无忧无虑的在水里游弋,有时互相嬉戏,有时吐吐水泡。耳边还不时传来奶奶小时候的故事,奶奶陶醉在这漂亮的诗画里了。是呀,常常听大大家说,要让老人老有所乐,安享晚年。可能说的就是这幅漂亮画面吧。
这个时候,天色已晚,我和奶奶意犹未尽的回到了家,而母亲也早早在餐桌上放上了重阳糕。我连忙递了一块给奶奶,又抓起一块塞进了母亲的嘴里,当然我不会忘了自己。咦?今天的重阳糕如何比以前的更甜了呢……
重阳节作文5
到底是后秋了,天气是一天凉比一天,在这尚且这样,北边就更不需要说了。我想。这阵子一直在阳历的日子中度着,就忘了传统的节气,也不知老黄历该翻到哪一篇了。直到感觉真的凉了的时候,不经意间就发觉已近重阳了,就突然想起了这几年嘴上老挂着的生活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就突然想起了原来奶奶的过生日到了。
记得前几年,和奶奶在一块的时候,每到这个日子,一家人就是不大过这个过生日,也是非常喜气的。人常说,家的老人健健康康硬硬朗朗的,是儿女的福,比什么都强。我相信的。所以一直在重阳的当天一直喜气洋洋的,跟春节一样,奶奶也是一脸的笑意。特别是我放了学后,她这一双小脚就掂来掂去,忙个不停了。
回想起来,高中三年一直是陪着奶奶度过的。目前想来,这是她最快乐的日子了。每天为我做饭,等我放学归来。直到去广复读这一年,和后来的念书生涯,才让她一直处在盼望和思念之中。我不忍,却没方法。等到放寒暑假的时候,回去看望她的时候,每次见到她,她都是眼看着我回老屋的这条巷子,这条我走来的路。
到真的望见我了,便笑盈盈的,在旁的大婶大娘们的羡慕下,带我向老屋走去,然后拿出其他人送她而不舍得吃的好东西,坐了炕上问这问这。将来每次回想起这光景,我便不觉潸然,我知晓这是她等了无数的日子才盼回她的孙子的,尽管只不过几天的日子,但她依旧喜欢,续续叨叨的说着一年来对我的思念,说着每次必说的老三篇,说着一些我早已熟在心间的故事。
目前奶奶已经永远地离开我了,这几年每次回老家,路过老巷去二叔家的时候,却再也看不到她的身影了。青山依然,故乡依然,我依然,却再无奶奶的笑脸了。去年带妻回老家春节的时候,一家人喜气洋洋的,就忽然想起了她老人家,若大的岁数,却终于没看到她的孙媳妇,我的心几近悲伤,尽管也知晓人去不可以复生,尽管知晓大家的日子会愈加好的,也尽管知晓她若地下有知,也会为孙子开心的,但每每想起一家人团圆的时候就单单缺她,每每想到正当大家要孝顺她的时候人已不在,每每看到街边的老人就眼含热泪想起她的时候,心里就一直不好受。
这几年每次回去,我都偷偷到奶奶的坟头痛痛快快地哭上一回,尽管乡里有不在其他节日上坟的风俗。也是在这时,才真切的感到了什么叫子欲孝而亲不在的肝肠痛断。目前我工作已经两年有余了,奶奶过世也已近四年了,但我对她的思念却一直伴随岁月的渐增而更深了!
重阳节作文6
刚放完学后,班长卢秋鹏对我说:“需不需要去爬山啊,还有别的人去呢!”我疑问道?爬山?这个时候才想道,原来今天是重阳节啊,我想了,最后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那好吧!我就去一次了。”
出了校门,我和母亲打了电话,母亲非常担忧我的安全问题,但我坚决要去,眼看我要放弃时,母亲居然赞同我去了,我欣喜若狂,姐姐还给我五块钱,筹备给我买水喝的。
大家出发了,一路上又说又笑,风景优美,大家六个人不一会便走到了南山,大家六个指的是:又高有大的凌远峥,风趣幽默的庄峻生,机灵搞怪的郑海添,废话多多的曾庆泉,一路上不喜欢和他们说话的卢球鹏,加上沉沉默默的我,他们一路上尽聊一些无聊的话题,我和卢秋鹏没理他们。
“哇,好高的山啊。”我叫道。大家走上楼梯,好像有走不完的楼梯一样,慢无目的走下去,而且路上人山人海,很地拥挤,“大家不可以走散,散了就找不到了啊。”同学们和我异口同声。大家到了一个亭里,很不容易休息一下,又要走了啊,旁边的全是茂密的树林,还有刻在墙上的“医药秘籍”大家看都看不明白,幽默风趣的庄峻生还摆起太极拳,周围的人都大笑了起来,我也笑了,一个亭两个亭。好像我出现了幻觉,如何站也站不稳啊,还有些人面前出现了汉堡包!~~真是馋死人了,可是,晚霞落了,太阳伯伯和月亮姐姐换班了,在五点半钟的时间,居然出现了月亮,真是稀奇!过了大概50分钟,终于爬完了一座山了,大家终于到山顶了,大家开心的欢呼,“只有育才一小的6名小同学来喔。”我说。大家也骄傲的,到了导航台了,大家向一个姐姐借了手机,打个各自己家里长的电话,又一次辛苦的路程开始了,大家筹备下了。
我又累口又干,放慢了脚步,“别放慢了,都已经6点20分了。”凌远峥焦急说道。大家又一次加快了大家的脚步。旁边的阿姨叔叔看到大家小学生自己爬山,又非常佩服,一路上如此的话多多,使大家信心倍增,虽然大家几个总是持续的摔倒,但又站起来了,大家想道:“连1岁的小bb也来爬山,大家如何可以输他。”
大家尝到了胜利的果实,获得了克服困难的坚持的道理!
重阳节作文7
无声无息中,又到了重阳节。看着远方那一轮残月,又开始思念起你。你那充满美好与期望的笑容,深深的刻在我的心里,我遥望灰色的天空,日渐的,天空中,映出了你的面容……
想当初,爸爸妈妈远在他乡打工,把我托付给你照看。那时,一心想着与爸爸妈妈团聚。现在,来了深圳,却又不时回想起与你在一块的,点点滴滴的美好时光!
你是那样的好心肠,记得那一年,村子里一家农户田里减产,你自告奋勇把咱家的谷子分了一半给人家。你回来后,我骂你傻,你却笑呵呵的,说这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还告诉我很多做人的大道理。我听得烦,对你大喊大叫。你却依然乐此不彼,滔滔不绝的说着,没完没了。
你是那样的勤奋,干农活仿佛已成为了你生命中的全部。你一直每时每刻的在田里干活,从清晨鸡第一声鸣叫开始到傍晚太阳落山的最后一刻。你的勤奋使人感觉蚂蚁都已成为懒惰的象征。然而,正是你的勤奋,一直打断我的美梦。记得那天,你如平常一样,第三打扰了我的清梦。正当我抱怨时,你却抬头挺胸,十分自豪的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无奈,斗不过你,我只好嘟着嘴,一个人一人在那里生闷气。
你是那样的“倔强”。每次吃饭,你一直不停强调着吃干净。然而,为了实行这条规定,你不知打了多少口水仗。记得那一次,我吃完了饭,碗中留着几粒饭粒。你一反以往的好脾气,把我叫住,非要我把饭粒吃干净。我也是个牛脾气,自然不想。就如此,一场战争开始了……
然而,最后我还是略败一筹,只好乖乖的把饭粒吃完,而你却依然不依不饶,不停的跟我说着要怎么样节省粮食。听着你那永无止境的教会,我不禁在心里嘟囔道:“你可真是个倔强鬼!”
你是那样的啰嗦,你总有着数不尽的担心,以至于你一直每时每刻的提醒着我,安排着我的生活,记得那一个月,为了“治”好你的啰嗦,我一直乖乖的听着话,处处都小心翼翼。然而,尽管这样,你还是有很多大道理来教会我。当然,我知晓,这一句句话语后,都藏着无限的关心与爱惜。
谢谢你教会了我那样多——爷爷!
爷爷,你是不是知晓,你的孙女正在远方深深的思念着你!
重阳节作文8
重阳节是在每年阴历的9月初九举办,那时候,很多老奶奶们跳舞、唱歌为自己过重阳。九九重阳正赶九,又代表着中华人民的喜悦、兴奋。
重阳节的种.种风俗习惯,不辜负这大好光景,增添了这个秋季的快乐,有多少人画上了这个秋季的快乐,为多少人画上了一丝微笑,它看不见,摸不着,要发自内心去感受。秋季是野游的好季节,可到郊外去采青啊,登山啊,或者再搞搞对身体有益的活动,这是对身体很好的哦。国内已经将重阳节定为老年人的节日。同学们,9月初九时,你为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做了哪些,如何让他们过得难忘,快乐呢?听听我的亲身经历吧。
又一次9月初九了,天上、屋顶上……到处是秋季的身影,大地都披上了一层厚而蓬松的金沙,金灿灿的,亮晶晶的。我看了看日历,原来今天是9月初九,九九是重阳节呀,是长辈们的节日,我如何会忘了呢,应该向她送什么礼物最合适呀。我想了好一会儿,想不好呀。正当我心情烦躁时,我随手拿了一张报纸,看见了重阳节这三个字,喜出望外,认真地阅读起报纸来,报上了解地写着每当重阳节时,做子孙的应该陪我们的长辈出去到郊外。散散心,吃吃糕点,看看菊花,这就是最好的礼物,体验这个秋季带来的幸福。看了这张报纸,我的心里有了小算盘。
我走到奶奶跟前,想考考姥姥的记性就笑着说:姥姥,你知晓今天是什么日子吗?姥姥疑惑地说:哦……哦……哦,是你的过生日吧?不是,不是,我过生日早过了好几个月了。姥姥又思索起来,难道今天是你母亲的过生日?更不是了,今天是重阳节,是你们的节日。姥姥恍然大悟,笑了。我又继续说:我陪你出去玩玩吧!我和姥姥出发了。我和姥姥一边说,一边走,走得更远了。咱们看着清澈的池水,饱览壮观秀丽的山色,顿时感觉神清气爽。我和姥姥无声无息度过了一天可爱的重阳节。
天暗下来了,母亲父亲回来了,还带了一袋糕点,可真是雪中送炭啊。正筹备给姥姥过重阳节。上面缀着各种花纹,有些是嵌着几棵小草……咱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津津有味地尝起了糕点,可美味了。姥姥笑了,像年青了多大岁数。
重阳节作文9
一千多年前的今天,王维登高远眺,面对茫茫苍穹吟出千古名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而今,穿越历史的烟云,又是一年重阳节,再念敬老,顾思经典。重阳节,在这金风送爽的季节里,老大家更是笑口常开啦!各个地方拓展老大家最喜欢的节目,如:扭秧歌啦、播放古典音乐啦、登高远眺啦……爷爷奶奶们唱歌、跳舞,庆祝我们的节日,九九重阳正赶“九”,家家户户乐开怀。大家是初生的太阳,老人更是一轮永远不落西山的太阳!丹凤迎秋,秋兰飘香,采一朵菊花插在奶奶头上,送一包烟放在爷爷手上。中秋过后又重阳,它代表着永不落的太阳,无疑是最好看的的。只须在这一天,你做到了,此后,不管多么久,你还会记得重阳,还会想起你的爷爷奶奶。只须真情永久天涯也只是咫尺比邻。重阳节,我也为爷爷奶奶献出了我们的一份敬老情……
预料以外,我原本精心筹措准备的“惊喜”又泡汤了——礼物太贵了。我十分失落,心里默默想着:如何解决,爷爷奶奶会不开心的呀!一抬头就看见了家门。爷爷为我开了门。我不敢直视爷爷的双眼,胆怯地回到了房间。“无法了,只能说句祝福语了!”我想着。我迈着颤抖的步子,走到爷爷奶奶跟前,鼓起勇气,说出了那句话:“奶,奶奶……”不知如何的,我忽然有的口吃。“如何了小孩?”奶奶问道。“今,今天是重阳节,祝,祝你们节日快乐!”,我终于说出了那句话。“哟,大家的宝贝孙子长大了!”爷爷激动地说。他们一把抱住我,呵呵地笑着。我也乐了,之前的失落一扫而光,顿时来了劲儿:“爷爷奶奶,我今天下午带你们去登山吧!”“好!好!好呀!”爷爷奶奶异口同声地回答。
下午,我搀扶着爷爷奶奶,来登山。虽然他们有一把年龄了,但身体硬朗,比我跑得还快!大家终于登上了山顶。秋风送爽,吹得大家头发都飞起来了。回头一看,爷爷奶奶看着茫茫苍穹笑了,笑得这样甜蜜,仿佛年青了十岁。重阳节,秋风送来的节日,她带来的不止是节日,还有浓浓的敬老情。当大家的长辈们正沐浴在这天地之中时,重阳节已经悄然而去。但它并不会带走爷爷奶奶的欢乐,更不会带走大家的敬老情,它就像太阳一样没办法缺少。让大家一块,把重阳节永远刻在大家心中,永远弘扬,永远传承!
重阳节作文10
重阳节也称作老人节,理应把为老人祈福作为一个要紧组成部分。然而在大家这里却极少有见到这样的,或许是缘自禁忌。人到暮年,脑子已大不如壮年时灵光,想得最多的就是大限之时。愈想愈怕,于是愈发受不能一点刺激。不要说是祝福长寿了,光是翻翻日历都会默然良久。譬如我姥姥寿已七十有六,双眼也不大好。大家这一带以九的倍数为人寿的灾祸之年,视为不祥。譬如二九十八岁岁,-七十二岁等等。时不时就听见姥姥叹气,-七十二,需不需要还呐。节日给大家压岁钱时总以“目前不给就来不及了……”开头。我望向夕阳,西沉的日头给双眼带来一丝刺痛。不少老人就是如此的心态,固执得像一头牛,什么重阳不重阳对他们来讲真的没什么意义。
日渐发现,目前的节日更像是一种为了忘却的纪念,忘却古老,忘却过去。在大家一次次用食物和整天的锣鼓喧嚣深化节日这个仪式时,节日真的的精神与内涵却在渐行渐远。若有1日一觉醒来,重阳节凭空消失,好似从未出现过通常,不知大家会不会感到讶异,寂寞,抑或是漠然。
或许一个节日最好的结局是如此的:最后一个记得这个日子的老人躺在一把摇椅上,目光伴随落日降低,日渐闭上。这就好似一个文明的覆亡。别妄想与天地同寿,那只是一个水中的梦。当社会已不再需要,当再也没的原因让它存在时,有一个完满的终点,比它怎么样开始更为要紧。
当然也大概是由这个节日衍生开去,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新包含的意思,既有传承又有革新。比之彻底消亡的说法,我也更为认可这种说法,毕竟走极端的只不过少数,完全保持中平不被同化的概率几近于零,还是融合来得更为妥当,弱化了具体的定义,而能将精神内核提炼出来。
于是就想到一个关于民族大同的问题。早些时候我对他的定义是比较模糊的,后来砖头与我提起,一个民族的走向,无非是两种,即同化他人和被同化。对当今这个愈加趋向于一体化的世界来讲,出现统领全局的文化只不过早晚的事,当然而今这个问题便转化为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争斗,简言之就是中华文明与欧式文明的一场战争。中华的儒家文化存在了几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平正,中庸,任何事不争第一也不落最后,于是团队作战就看上去非常重要。而欧式文明更讲究角逐,也催生了许很多多的英雄。这场战争或许会旷日持久,也大概由于一个微小的细则而闪电结束,总之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或许要靠来自外太空的非自然可抗力了。砖头更倾向于中华大同思想的最后获胜,但到底以何种方法来结束,就要留给历史来印证了。
一个文明的推演,要依赖一次次的铭记与深化;而期望这一次,不会仅仅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