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八省联考这个词在互联网上热度非常高。
全国3、批启动高考考试综合改革试点的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8个省份,其改革从2020年秋天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推行,2021年是8个省份高考考试综合改革的正式落地年。1月23日-25日8个省份的考生,进行了首次高考考试前模拟考试联考,这个考试被考生称为八省联考。
不过这个看上去正常程序内的模拟考试,却上了微博热搜,阅读量达到好几亿。讨论的热门集中在两点上。
热门一是考试的困难程度,开考之后,就有人在网上吐槽语文、数学内容困难程度较大,有些网友如此说最后一道大题求的是北京大兴机场的曲线率,连题目都看不明白。还有人如此留言出卷人能有哪些坏心思呢,不就不想让我考大学吗这个立体几何是北大数学系作业,双曲线是清华自招题,甚至有人直呼:简直就是炼狱般困难程度。
2、个热门是泄题,刚一开考就有人反映八省联考的语文作文题疑似出现了泄题状况,并担忧此次泄题会对今年高考考试出题难易程度产生影响。
非常快,参与八省联考的有关省市教育部门对此作出知道释:高考考试试题有严格的保密需要,但这次八省适应性考试是一次适应性模拟考试,对学生升学没实质性影响,试题本身并不涉密,没标密,再加上受疫情影响,个别省市使用了线上考试的方法,致使出现了所谓泄题状况。也有专家明确指出,适应性测试和高考考试命题本身没直接关系,也没有八省联考结果影响高考考试命题难易程度的问题。
这样种种。
高考考试关乎千家万户,与之有关的话题,更是牵动着无数家庭的神经。所有讨论背后好像都有如此的担忧:是否会影响高考考试成绩?
那样,这个八省联考与高考考试之间有多少关联呢?
其实,把这次模拟考试称为联考并不恰当,用同考(同一时间、同样内容的考试)更适合,是8个省份在同一时间进行考试,8个省份之间没太多的联。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说。
正如专家所说,这8个省份的考生既不会一块录取,各省考生的分数也不具备可比性。而且从政策上看,考生、考生家长也可以放下这份担忧,国内高考考试实行的是分省按计划录取,各省考生的分数不可以容易地进行横向对比。仅以本次8个试点省份的高考考试策略来看,高考考试总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也就是说仅有语文、数学、外语3科是全国统考科目,其他各科成绩都不具备横向可比性。
八省联考就是一次适应性的模拟考试,重在演练与测试。就像湖南教育厅官方微信上所说的那样:这次考试从命题、制卷、组考、评卷到录取等各个环节都严格参照高考考试标准,既让考生知道新高考考试的考试方法和考试步骤,熟知新高考考试试题结构、考试题目风格、题型困难程度等,也是对全省各考试知识点的筹备和组织状况的一次演练。
这就是一次练兵,重在熟知新高考考试的路子。而且所有省份都一再强调:成绩不会与正式高考考试挂钩。
那样,为何还要用这种方法进行模拟呢?
储朝晖说,用如此的方法组织模拟考试降低了各省单独考试的工作量,也省去了各个省份自行出题自行考试而产生的互相攀比。
其实,适应性模拟考试的方法并非今年才出现的。2020年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4省市新高考考试落地,4省市也分别组织了新高考考试的适应性考试。
那样,对本次模拟考试更应该关注什么呢?当然是新高考考试的新!不少专家如此说。
记者经过梳理发现,8省份将使用3+1+2模式,3为全国统考科目,也就是语文、数学、外语,这3科所有学生必考;1为最佳选择科目,考生须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一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4个科目中选择两科。
再有,在新高考考试模式下,高校将根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进行录取。
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专家在同意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过去指出,这种方法与原来的文理分科不一样,以往文理分科时两种科目组合的选择,如今有12种选择,如此既有益于打牢学生基础学科的根基,同时也可以充分结合学生的兴趣、志向和专长。
因此,考生可以借助这次机会充分体验新高考考试形式、知道选考科目等级赋分方法,与志愿填报方法,然后结合我们的学习状况,结合我们的兴趣,作出升学规划,找到自己努力的方向。
高考考试改革其实包含3个层次的改革,考试改革、招生改革、考试管理改革。储朝晖说,目前国内高考考试改革的节奏是小心而稳健的,目前改革主要发力在考试改革上,假如改革手段全部到位,解决的是一考定终身的问题,到了那个时候考生和家长的重压和焦虑都将减弱。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新闻资讯大全
2021八省联考成绩公布时间及何时模拟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