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篇十八岁女孩子关于自己、关于贫穷、关于期望的文章引发了网友的强烈反响。
这名女孩子叫王心仪,刚刚在高考考试中获得了707分的成绩,被北大中文系录取。
她在文中写道:
“贫穷带来的远不止痛苦、挣扎与迷茫。尽管它狭窄了我的视野,刺伤了我的自尊,甚至间接带走了至亲的生命,但我仍想说,谢谢你,贫穷。
感谢贫穷,你让我领悟到真的的快乐与满足,让我可以零距离地接触自然的漂亮与奇妙,享受这上天的恩惠与祝福。我是土地的儿女,也深深地爱恋着脚下坚实而质朴的黄土地:我从卑微处走来,亦从卑微之处汲取生命的养分。
感谢贫穷,你让我坚信教育与常识的力量。来自真理与智慧的光明,终于透过心灵中深深的雾霭,照亮了我幼稚而懵懂的心。贫穷可能动摇很多信念,却让我愈加执着地相信,常识的力量……”
当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寄到家时,王心仪正只身一人在异地打工。因家境贫困,高考考试结束后,经高中物理老师介绍,她在保定一家辅导机构做辅导员。
收到母亲发来的录取通知书的照片,王心仪很激动,让母亲里里外外把录取通知书拍了个遍。
网友热议
王心仪的故事感动了许很多多的网友,她平实而充满力量的文字被人泪目,大伙纷纷给心仪加油点赞:
@刘亦心:大家大多数人都不是出身豪门,都是要靠我们的。你要相信运势给你一个比其他人低的起点,是期望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这故事不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童话没一点人间疾苦,这故事是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这故事是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薛立飞:常说寒门难出贵子,活生生的例子告诉大家,幸福是在自我脚下奋斗出来的,梅花香自苦寒来!心怡,为你点赞,好样的!
同时,也有不少网友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怎么看:
@南柯:非常励志,非常感人,但寒门学子考取北大仍然是极小极小的概率。贫穷本身毫无意义,对贫困的深思才有意义。在展示贫苦的过程中切勿赞美贫穷,感谢贫穷,那只能误人子弟。
@杯莫停:无论怎么样,贫穷不应成为被感谢的对象,应当感谢的是你我们的努力!
@莫名:感谢贫困?大家还要全方位消灭贫困的啊!该感谢的只有自己!祝永远上进、乐观。
我们解析
一名家庭困难的高中生对贫穷能有这样认识和理解,值得敬佩,但这不足以形成舆论“感谢贫穷”的原因。
王心仪能考上北大,绝不是由于她家庭贫穷,而是由于她在家庭贫穷的状况下坚韧不拔的精神,是她努力奋斗的结果,而不是贫穷的生活的结果。
苦难没意义,战胜苦难才有意义。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状况不值得赞美和鼓励,值得赞美和颂扬的是这种状况下“动心忍性”的精神,唯有这样,方可能达到“曾益其所不可以”的结果。
今天,大家看到王心仪从贫困中逆袭,成功考入北大,获得了改变运势的入场券,但在更多时候,贫穷意味着更艰难的生活和更稀缺的自我进步机会。那些因贫困而被运势裹挟,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年代洪流中的才是大部分。
王心仪考上北大是个案,这一个案可以给贫困家庭的小孩带来信心,但绝不可以因此而一定贫穷。
假如贫穷有意义,那还追求什么富裕?假如贫穷有意义,那还做啥扶贫工作?
大家敬佩王心仪,敬佩她的坚韧乐观和自我奋斗;大家祝福王心仪,祝福她在将来的生活道路上再创佳绩。但是,对于贫穷,大家的态度应该是深思,而不是赞美和感谢!
中小学写作教导、写作素材、出色作文与有奖活动
尽在“智学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