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1年广东东莞中考三大变化,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仅供参考。
变化一:历史地理生物列入中考科目
今后考生的历史、地理和生物成绩将直接与中考总分挂钩。具体内容是:2010年,将历史列入中考科目,地理、生物仍为会考科目。从2011年起,将历史连同地理和生物列入中考科目。与此同时,上述3科成绩按卷面分30%的比率折算计入中考总分。
看法PK:
正方:高埗低涌中学校长张云凯说,初中生不应该偏重于6门文化科目,增加历史、地理和生物为中考科目,也是使学生学会多方面的常识,扩充基础教育的广度,并提前为3+综合模式的新高考考试策略做足筹备。
反方:南城东晖学校黄主任表示,历史、地理和生物调整为中考科目,势必增加老师的教学负担和学生的学习重压。以前学生只须考7门,现在要考10门,学习任务一定会加重。
南城中学九年级学生小李告诉记者,云南省前不久宣布取消中考,而东莞却增加中考科目,不少同学在听闻这一政策调整后感到无奈。其爸爸李先生就说,尽管历史、地理和生物分值不大,但是在分分重要的考试规范下,非常可能由于一分之差而进不了心水的高中,所以多数学生会尽力争取每一分。
此外,一些民校师资配备不足的问题开始凸显。南城某民校负责人就告诉记者,因为以前历史、地理和历史是会考科目,学校不太看重,这3科的老师往往由其他科任老师兼任。目前我要快点招聘这三科的专任老师。
部门说法: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大的初中学生和家长不需要过份担忧,其实这只是轻微调整,3科总共加起来也只有90分,对学生的考试总分影响不大。而且考试题目困难程度会严格控制,主如果考查学生对基础常识的学会,不会出现偏题、怪题。
变化二:除市三好学生外 取消其他政策性加分
以前,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出色学生干部或德育方面有突出表现,受到市教育局通报表彰的学生,与在初中阶段参加由市以上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体育、科技、文静、学科竞赛获前三名或三等奖以上的学生,中考成绩可以加3分,从明年起调整为:被评为市级三好学生,中考成绩可以加3分。同时取消其余的学科竞赛及各类表彰在中考成绩中加分。
看法PK:
正方:东城朝晖学校周校长说,取消其他政策性加分,可以降低暗箱操作的空间,而且此前民办学校的学生往往难以享受这部分政策福利,现在大伙都可以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了。
反方:一不愿具名的老师觉得这一政策的变化是匪夷所思,完全与素质教育的精神相悖。大家应该是鼓励和倡导学生进步我们的专长和兴趣,而不是通过导向性明显的政策去扼杀。同时,他还指出,不可以由于有少数人在加分政策上做手脚就一刀切,相反应该扩大加分的范围,但是过程必须要规范化。
部门说法:市教育局上述负责人表示,实行这一调整的目的:一是为考生创造愈加公平的招生考试环境,让所有考生都能站在同一块跑线上,;二是有益于引导学校、学生克服参加各种竞赛就是为了能加分的功利性行为。
变化三:禁止用科学计算器
原规定考生中考时可用科学计算器,现调整为从明年起禁止考生用科学计算器。
正方:高埗低涌中学校长张云凯说,这一政策变化对学生没什么影响,反而会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运算方法。
反方:南城东晖学校黄主任表示,以前学生习惯用计算器,目前一下取消估计一时难以适应。
部门说法:市教育局上述负责人介绍,高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不可以用计算器解答考试题目,为了更好地与高中教学接轨,有效训练学生的计算能力与解题能力,因此在中考时就取消了计算器的用。
东莞中考政策变脸记
2007年,历史、地理、生物和信息技术等四个学科的毕业考试中实行会考规范;
2008年,毕业考试与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二合一,考试科目的考试成绩以原始分和等级两种形式呈现;
2009年,体育考试项目分为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
2010年,历史科列入中考科目;
2011年,增添地理、生物科为中考科目。
有关推荐:
2021年全国各省市中考大事件时间轴大全
关注智学网公众号
每天推送中考要点,应试方法
助你迎接2021年中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