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送快递已经很难上新闻了,目前门槛提升到了博士生。吉林延边大学习历史系博二研究生谭超,日前同意媒体采访,共享了他“6年送60万件快递”的故事。
2007年,谭超从烟台大学新闻系本科毕业,当初他的理想是考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他谢绝了家里给的生活费,“毕业了还能再跟家里要钱?男人需要自身顶天立地!”就这么着,揣着心底的清华梦,谭超一个猛子扎进了社会。
但是社会并没有给他温情脉脉的怀抱。起先三年,他一边学习备考一边干了多种工作,房地产中介、大学保安、甚至废品也没少收。三年的历练给他的感受是“哪行哪业都不是那样简单插手的,尤其是一个没有其他人脉和背景的应届毕业生。”
2010年,他开始做快递,后来在烟台大学校内成立了一个快递网点,他的职业和收入才渐渐趋于稳定。
白天干活,晚上看书,“只睡三四个小时太正常了,成宿通宵也有过。”但即便如此勤奋也没有换来想像中的回报,连续三年他都没有通过清华研究生考试的笔试,第四年笔试终于过了,但应聘又被卡了下来。
梦想一再破灭的谭超开始痛定思痛,调整目的,他被调剂为烟台大学习历史系的研究生。
在此期间,他创办的快递网点却迎来了生意高峰,收发量愈来愈大。他还创造了一套独特的快件编号方法,快件分发效率明显高于他人。谭超的快递收发点,像他的博士论文索引页一样井然有序。他自身粗略统计了一下,从2010年到目前,经手了60多万件快递,“比我翻过的文献页数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