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玉汝于成
在平常的学习、工作或日常,大伙肯定都接触过成语吧,成语在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并且每一个成语都代表了一个故事或者典故,你了解有什么广为流传的成语吗?下面是我们为大伙采集的成语故事:玉汝于成,仅供参考,期望可以帮助到大伙。
成语故事:玉汝于成
张载(公元1020-1077年)是北宋郿县(在陕西)横渠人。
张载年轻时喜欢研究兵法。范仲淹非常赏析他的才学,劝他说:“念书人有我们的事业可做,何必非要谈兵呢?”张载便一心一意做学问。后来张载中了進士,先后当过几任地方官,由于他敢于直言,触有执政大臣,49岁就辞官回家,在家念书治学。
横渠是个穷乡僻壤,张载虽有一些田地,但收入只够保持生计,还需要省吃俭用,但他怡然自得,根本就不挂在心上。天天起来,他一头钻進书房,关起门来,整日苦读,时常考虑问题而忘记吃饭和休息。深夜,妻儿早已酣然入睡,他躺在床上还若有考虑。如有所得,便披衣下床,欣然提笔。远近很多年轻人纷纷前来从师求学。有的学生家境贫寒,没学费,他反而补贴他们茶饭,和他们同甘共苦。
张载在一篇文章中说:“贫穷卑贱和让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其实可以磨练人的意志,用来帮你达到成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
“玉汝于成”是说象玉一样爱惜,来帮你成功。(源于张载的《西铭》)
玉汝于成的意思是:
汝:你。玉汝:像爱护玉一样爱惜、帮你。爱你如玉,帮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
成语出处
宋·张载《西铭》:富贵福泽,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女于成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玉汝于成”。
成语含义
生活能获得多大的收获,不是看他在顺境中能走多远,而是看他跌落低谷后能否站立起来。一个能看淡困境的人,一定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直面失败的人,也一定是一个意志坚强的人。生活不如意者常有八九,不可能一帆风顺。身处逆境,遇见挫折是灰心、丧气、消沉,还是充满乐观的心态,勇敢面对,迎接挑战,其结果迎然不同。“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苦难是一种历程,也是生活的一笔财富,是对生活的磨砺,是对生活的感悟。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挑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对于成功者来讲,苦难只不过在磨炼意志,坚韧情性,增长才干。遭受的种种挫折,能获得经验,改正缺点,弥补不足。有志之士经过千锤百炼,最后会成长为真的杰出的人才,收获伟大的事业,只有克服面临的困难,扫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才能达成我们的远大理想和抱负。
成语运用
成文使用方法
“玉汝于成”指使经过磨炼而有所收获。紧缩式结构,在句中通常作谓语;多用于在困难的条件下。
运用示例
明·李流芳《仲嫂沈夫人寿序》:“夫人之命,悬于一线,三十年中,所谓顾汝、复汝、教海汝,以玉汝于成。微夫人,得有今日乎?”
清·孙奇逢《四书近指》卷一9、“人每以困穷自阻,不知玉汝于成,正在困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