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腊八粥的做法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大伙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以下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正宗腊八粥的做法,欢迎阅读,期望大伙可以喜欢。
腊八粥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国内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大家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点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块,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假如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拥有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能见到。
正宗腊八粥的做法
材料:
糯米50克,粳米50克,黑米50克,米仁50克,桂圆50克,红豆100克,莲子100克,桂圆100克,花生米100克,栗子100克,红枣100克,白糖适当。
做法:
1.先将莲子去衣去心放入碗中加水浸没,再放入蒸笼,用旺火蒸约1小时,蒸熟取出备用。
2.将桂圆去掉皮、核,只须肉;将栗子剥掉壳及衣。
3.锅内放入适当的水,然后把黑米、红豆、花生米、红枣洗干净倒入锅内煮,待煮成半熟时,再将米仁、粳米、糯米洗干净倒入锅内一块煮,待锅开后,再用微火煮。
4.将粥煮熬到七八成熟时,把蒸熟的莲子倒入粥内搅拌均匀,开锅后再煮一会移下火来,盛入清洗的锅内,撒上适当白糖。
蜜桂花红糖腊八粥
做法一
材料:粳米、麦仁米、玉米、薏仁米、杏仁、核桃仁、栗子、花生仁各25克,糯米、白莲子、白芸豆、葛仙米、蜜桂花各50克,饭豆、小枣、红糖各100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白芸豆、白莲子提前泡发,先下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拌匀即成。
特征:黏糯滑软,香甜可口,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年迈体弱者食此粥有益于恢复健康。具备暖肚、润肠、补脾、清肺等功能。
做法二
材料:红枣、菱角、栗子、糯米、粳米、粟米、秫米、赤豆。
配料:红糖、桂花卤、玫瑰卤、青丝、红丝、花生仁、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
做法:红枣洗净,去核,切成1 厘米大小的小丁。菱角、栗子用刀斩一口子,煮熟去壳,取肉切成碎丁块。将各种米、豆淘洗干净,放入大锅里,加上清水、红枣、粟子、菱角上火烧开,慢慢熬煮,要不时搅动,预防糊底。待粥煮成时,加入红糖、桂花卤、玫瑰卤,调拌均匀即可。将粥盛入碗内,放上青丝、红丝、花生仁、葡萄干、瓜子仁、核桃仁、白糖,即成。
提示:除主料糯米外,其他辅料可依据地方特产随便选择。花生仁、葡萄仁、瓜子仁、核桃仁,亦可入粥同煮。用青丝、红丝、白糖撒成福、禄、寿、喜等字样,以示吉祥。
做法三
材料:大米适当,胡萝卜2根,熏干2块,青笋1根,香菇7~10朵,木耳少许,猪肉馅250克,虾仁5~8个。
配料:精盐少许。
做法:先将米淘净,放入沙锅里,多加水,用小火煲;再将瘦猪肉馅打散放入锅里,待开锅后撇去泡沫;虾仁洗净放入锅内;将泡好的香菇切成约3毫米小丁,泡好的木耳切碎,一同倒入锅内;胡萝卜切成小丁,放入锅内;15分钟后,将熏干也切成小丁,放入锅内。10分钟后,将青笋切成小丁,放入锅内。应常常搅动粥,防止粘锅。30分钟后,加少许精盐后即可出锅。
特征:香味浓郁,色泽美观。胡萝卜红润,香菇、木耳黑泽,熏干咖啡色,青笋青翠,可谓色香味俱全。
煮腊八粥小知识:
1、不可以放的豆类:黑豆、黄豆、绿豆。
2、不可以放的米类:泰国香米、黑米、紫米。
3、豆子不可以提前泡,不然不容易熬烂。
4、莲子、枣、花生要提前浸泡。
5、煮豆的水不可以太多,不然不容易熬烂。熬豆的水不适合过多。
【各地腊八粥的特征】:
天津人煮腊八粥,同北京近似,讲究些的还要加莲子、百合、珍珠米、意仁米、大麦仁、粘秫米、粘黄米、芸豆、绿豆、桂圆肉、龙眼肉、白果、红枣及糖水桂花等,色、香、味俱佳。近年还有加入黑米的。这种腊八粥可供食疗,有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等效果。
山西的腊八粥,别称八宝粥, 腊八粥,别称八宝粥,以小米为主,附加以豇豆、小豆、绿豆、小枣,还有粘黄米、大米、江米等煮之。晋东南区域,腊月初五即用小豆、红豆、豇豆、红薯、花生、江米、柿饼,合水煮粥,又叫甜饭,亦是食俗之一。
陕北高原在腊八之日,熬粥除去用多种米、豆以外,还要加入各种干果、豆腐和肉混合煮成。一般是早晨就煮,或甜或咸,依人口味自选酌定。倘是午间吃,还要在粥内煮上些面条,全家人团聚共餐。吃完将来,还要将粥抹在门上、灶台上及门外树上,以驱邪避灾,迎接来年的农业大丰收。民间相传,腊八这天忌吃菜,说吃了莱庄稼地里杂草多。关中区域的群众,都十分看重“腊八节”。但又各有不一样的讲究。富平县的农家,这一天喜欢酿酒,名曰“腊脚”;长安县的古风俗,这一天要煮肉糜,抛洒在花木之上,谓之“不歇枝”;乾县、礼泉一带,讲究腊八节要给老人送粥,女方家要请新女婿吃粥;凤翔一带则是用黄米和八种豆子,加上油盐做一顿腊八焖饭;铜川区域的农村,在这天还流传着为幼男幼女剃头理发的习惯。陕南人腊八要吃杂合粥,分“五味”和“八味”两种。前者用大米、糯米、花生、白果、豆子煮成。后者用上述五种材料外加强肉丁、豆腐、萝卜,另外还要加调味品。腊八这天大家除去吃腊八粥,还要用粥供奉祖先和粮仓。
甘肃人传统煮腊八粥用五谷、蔬菜,煮熟后除家人吃,还分送给邻里,还要用来喂家畜。在兰州、白银城市区域,腊八粥煮得非常讲究,用大米、豆、红枣、白果、莲子、葡萄干、杏干、瓜干、核桃仁、青红丝、白糖、肉丁等煮成。煮熟后先用来敬门神、灶神、土神、财神,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再分给亲邻,最后一家人享用。甘肃武威区域讲究过“素腊八”,吃大米稠饭、扁豆饭或是稠饭,煮熟后配炸散子、麻花同吃,民俗叫它“扁豆粥泡散”。
宁夏人做腊八饭通常用扁豆、黄豆、红豆、蚕豆、黑豆、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这天全家人只吃腊八饭,不吃菜。
青海的西宁人,虽是汉族人居多,可是腊八不吃粥,而是吃麦仁饭。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同煮,加上青盐、姜皮、花椒、草果、苗香等佐料,经一夜文火煮熬,肉、麦交融成乳糜状,清晨揭锅,异香扑鼻,食之可口。
山东“孔府食制”中,规定“腊八粥”分两种,一种是用意米仁、桂圆、莲子、百合、栗子、红枣、粳米等熬成的,盛入碗里还要加些“粥果”,主如果雕刻成各种形状的水果,是为点缀。这种粥专供孔府主人及十二府主人食用。另一种是用大米、肉片、白菜、豆腐等煮成的,是给孔府里当差们喝的。
河南人吃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材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江苏区域吃腊八粥分甜咸两种,但煮法一样。只不过咸粥是加青菜和油。苏州人煮腊八粥要放入茨菇、荸荠、胡桃仁、松子仁、芡实、红枣、栗子、木耳、青菜、金针菇等。清代苏州文人李福曾有诗云:“腊月8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掺入。”
浙江人煮腊八粥通常都用胡桃仁、松子仁、芡实、莲子、红枣、桂圆肉、荔枝肉等,香甜味美,食之祈求长命百岁。据了解,这种煮粥办法是从南京流传过来的,其中内含若干传闻。
四川地大人多,腊八粥做法五花八门,甜咸麻辣,而农村人吃咸味的比较多,主如果用黄豆、花生、肉丁、白萝卜、胡萝卜熬成的。异乡人来此品尝,虽入乡随俗,但非常难习惯,而今城市人吃甜粥的也不少,堪称风味各异。腊八与粥可谓密切有关,而粥喝在腊八,也算是喝出了花样,喝出了水平。
河北腊八粥做法:将大白云豆提前泡发至胖大;白莲子用热水涨发,去绿色芯,同白云豆先下入煮锅煮20分钟,再加入大米、糯米、麦仁、葛仙米、小枣及饭豆,栗子去掉硬壳和内衣。将上述材料洗净,放入锅中,加入足够的清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粥熟后加蜜桂花、红糖拌匀即成。
从营养效果看,腊八粥具备健脾、开胃、补气、安神、清心、养血之功,并有御寒用途,是冬令的滋补佳品,故能传承百代而不衰。
腊八粥选料有讲究
现在超市里有配好了的腊八粥材料,但你也可依据我们的饮食习惯与身体情况选择腊八粥的配料,熬出的腊八粥会独具特点。
“腊八粥”的主要材料为谷类,常见的有粳米、糯米和薏米。粳米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等成分,具备补中益气、养脾胃、和五脏、除烦止渴、益精等功用。糯米具备温脾益气有哪些用途,适于脾胃功能低下者食用,对于虚寒泄利、虚烦口渴、小便不利等有肯定辅助治疗用途。中医觉得薏米具备健脾、补肺、清热、渗湿的功能,常常食用对慢性肠炎、消化不好的等症也有良效。富含膳食纤维的薏米有预防高血脂、高血压、中风及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豆类是“腊八粥”的配料,常见的有黄豆、赤小豆。黄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营养十分丰富,并且具备减少血中胆固醇、预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种恶性肿瘤、预防骨质疏松等多种保健功能。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纤维、钙、磷、铁、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等,中医觉得本品具备健脾燥湿、利水消肿之功,对于脾虚腹泻与水肿有肯定的辅助治疗用途。
不可小看“腊八粥”中果仁的食疗用途,花生和核桃是不可或缺的材料。花生有“长生果”的美称,具备润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等多种功能。核桃仁具备补肾纳气、益智健脑、强筋壮骨有哪些用途,还可以增进食欲、乌须生发,核桃仁中所含的维生素E更是医药学界公认的抗衰老药物。
假如在“腊八粥”内再加羊肉、狗肉、鸡肉等,就更使腊八粥营养滋补价值倍增。对于高血压病人,可以在粥里加点白萝卜、芹菜,对于常常失眠的病人,假如在粥里加点龙眼肉、酸枣仁将会起到非常不错的养心安神有哪些用途,何首乌、枸杞子具备延年益寿有哪些用途,对血脂也有辅助的调节用途,是老年人的食疗佳品。燕麦具备减少血中胆固醇浓度有哪些用途,食用燕麦后可减慢血糖值的上升,在碳水化合物食品中添加燕麦后可抑制血糖值上升,因此对于糖尿病与糖尿病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可以在粥里放点燕麦。大枣也是一种益气养血、健脾的食疗佳品,对脾胃虚弱、血虚萎黄和肺虚咳嗽等症有肯定疗效。
腊八粥的效果
腊八粥营养丰富,具备健脾、补气、安神、养血等功用。然而。民间对腊八粥更是赋予了很多神奇的效果。
一是祈丰收、祈子。马上粥涂抹在果树花木之上,祈祝多产果实、枝繁花盛。在湖北,若有不结果实的果树,大家便用斧子在树上砍个口子,将粥涂在口子上,称为“喂树”,以此祈果。
二是增福、辟邪、避瘟疫。在河北张北,要将腊八粥涂于墙壁、树木、门环等处,以驱邪。
三是祛病。在湖北黄冈、新洲,大家觉得此日为翻痢菩萨过生日,吃腊八粥可免生癫痢。
四是驱寒。腊八粥温暖滋补,有较好的驱寒之效。在山西和顺。腊八粥也称“防风粥’,说是可以御寒。
吃腊八粥需要注意的地方
1、儿童吃腊八粥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大家在制作传统腊八粥时,通常都会使用大米、薏米、粳米、小米、黑米、赤小豆、豇豆、绿豆、豌豆、蚕豆等为主料,再加花生、松子、葡萄干、核桃仁、莲子、栗子等。孩子消化能力较弱,可以适合加入大枣、莲子、山药、薏仁等健脾益气、温中健脾的辅料。假如孩子积食,可以加入助消化的新鲜山楂。因为薏米、花生、燕麦等易引起孩子过敏,假如给一岁前的孩子食用,煮粥时不适合放入。
2、糖尿患者吃腊八粥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糖尿患者吃腊八粥常担心粥更容易吸收,食用后血糖会升高。专家提醒,糖尿病及合并心血管疾病的病人,在腊八粥中适合增加燕麦、山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食用燕麦可减慢血糖上升,也可加入山药等补脾益气的材料。但不要放大枣、柿饼等含糖量较高的材料,而且喝粥时不要放糖。假如想吃甜食,可以放些甜味剂。另外,糖尿病病人喝粥时要适合降低主食的摄入量。
3、心脑血管病人吃腊八粥的需要注意的地方
薏米有利水渗湿、健脾、补肺、清热用途,加入粥中可降压。红豆有利水渗湿、补血用途,黄豆富含蛋白质、粗纤维和微量元素,绿豆可辅助降压,都最适合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病人食用。
另外,青年吃腊八粥可多放栗子、莲子等富含淀粉的坚果。肥胖人群喝腊八粥可多放燕麦、荞麦和大豆、豌豆等。为老人筹备的腊八粥应粗细搭配,增加肠蠕动。爱美的女人可在腊八粥里加黑米、黑豆、核桃仁、松子。
腊八粥的来历
腊八节是阴历的12月初八。这一天在中国,家家户户有吃腊八粥的风俗。腊八粥又叫八宝粥。
大约在九百年前,宋朝年代,腊八粥开始传人中国。依据文字记载,为了表示对佛陀的忠诚,在阴历12月初八这天,大的佛教寺院都提供用大米和其他香料一块煮成的粥。大约五百年前,明朝年间,腊八粥已成为一种圣餐,以至于节日期间皇帝们把它赠给他们的官员。因为腊八粥遭到封建社会上层阶级的喜爱,也就非常快在全国普及开来,到目前一直作为传统食品遭到尊崇。
目前,大家习惯上称腊八粥为八宝粥,指的是做这种粥需用很多种有营养的配料。这里介绍一下制作八宝粥的特殊办法。第一把糯米、小米、高粱、栗子、干枣、花生、杏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其他干果一块煮,然后再加红糖。如此做出来的粥不只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也可以加上红豆,菜豆,松子仁,莲子,或者另外一些有营养或美味可口的东西。
如此,你会发现粥的配料已远远超越八种。事实上,八宝粥用的配料几乎没任何限制。这里“八”简直就是指“很多”。怪不能在中国传统医学中八宝粥被觉得是一种保健食品,它特别有益于人的脾、胃和血液。对很多中国人来讲,目前八宝粥菜谱已成为家常便饭。事实上,这种色、香、味俱全的美味粥,大家不仅仅是在腊月初八食用,在国内市场上大家到处都可以买到它,并可一年到头尽情享用。
民间腊八节似为古腊日和佛祖成道日的融合。这天,多以腊八粥为食,俗语称“腊八不吃腊八粥,媳妇撵着老公哭”。腊八粥用小米、大米、红薯、红枣、红豆、绿豆等熬制而成,富裕人家则以糯米、果脯、莲籽、百合、银耳、玫瑰、青红丝、红糖或白精等材料做成。
腊八粥早在宋朝就风靡,腊八粥的来历起源在河南民间有多种说法:僵师人多称腊八粥是佛祖“悉达多的救命粮”,说悉达多修行时,因吃了一个善良女孩的炒面糊糊而未被饿死,修成正果,创立佛教。唐玄奖取经时打听此事发生在中国阴历的腊月初八,故将它炒面糊称作“腊八粥”。
腊八节的起源
由来一,驱逐恶鬼。传闻上古年代有恶鬼,专门出来惊吓孩子。古时候大家常见害怕鬼神,觉得大人孩子中风得病、身体不好都是因为疫鬼作祟。这类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故有“赤豆打鬼”的说法。所以,在腊月初八这一天以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由来二,腊八节是为了纪念岳飞,当年岳飞抗金于朱仙镇,正是寒冬腊月之际,军队缺衣少食,百姓纷纷送粥救济,岳家军饱餐一顿千家粥,结果大胜,此日正是腊月初八。大家为了纪念岳飞,每到腊月初八就以杂粮豆果煮粥,最后成为了民俗。
腊八节蕴含的意义
1、养生
华夏饮食文化中有秋冬季节进补的风俗,秋冬季的节日食品,不少都与养生和滋补有关。中国人觉得,粥是第一养人之物,以粥养生已经成为民族的要紧饮食传统。腊八节正值数九寒冬,食粥就成为了一种非常不错的节日饮食方法。
2、节俭
腊八节成为一个“节俭日”,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节日文化传承与革新的思路。有文化研究者曾提出建议,将腊八设为节俭日。第一,腊八节的所有传闻,都反映一个问题,不要小看一碗粥有哪些用途,在重要时刻,可以救人一命或成全大事,可见节省每一粒粮食的要紧;第二,从做腊八粥风俗本身,也是叫人节俭生活,清理仓库里的谷子,煮到一块吃,不浪费一粒粮食,防止大吃大喝;第三,只有节俭,才能降低人类对资源需要的重压,保护大自然,继承国内传统的生态保护理念。
3、傩文化
腊八前1日或当日举行驱傩仪式,这就给傩文化这一华夏多元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契机。借助腊八节保存和展示丰富多彩的中国傩文化,对这一世界级的人类文化遗产的有效存续是非常有益的。
4、宗教文化
腊八节最著名的故事,联系着佛这一宗教文化现象。因此,腊八节也完全可以成为一个文化的感受日。忙碌疲惫的大家可以在节日食粥之余,借此参观各种宗教文化场合,感受和体验宗教文化历史的久远和内涵的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