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消息的写作办法大纲
(一)采访是消息写作的基础
采访不止是消息写作的基础、也是所有新闻体(尤指新闻报道体裁)写作的前题和基础。要写消息,要写出好的、有新闻价值的消息,第一需要记者深入细致地采访,占有丰富、典型而真实的材料。这就需要记者要有较强的新闻敏锐,擅长获得新闻线索,学会基本的采访方法、办法,有熟练的采访方法。需要记者全身心地投入到实践中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上天"有路,"入地"有门,巧问详听,勤记细想,在有限的时间地进行成功的采访,为消息写作做好筹备、打下基础。
采访和写作的关系很密切。看着是先有采访、后有写作,前者是认识实质的过程,后者是反映实质的过程,而事实上,采访能力强自然能够帮助写作效率的提升,而写作能力强,则可做到在采访中心中有数、心里有底、比较有针对性,从而提升采访的效率。
(二)消息的结构
消息的结构一般指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指消息的构成,即一篇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成分,通常由标题、消息头、导语、主体、背景、结尾几部分组成。二是指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已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安排或布局的方法。
消息的结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倒金字塔式结构
倒金字塔式结构是一种头重脚轻,虎头蛇尾式的结构,它把非常重要的材料放在篇首,最无关紧要的材料放在篇末,从导语至结尾按重要程度程度递减的顺序来组织安排新闻材料。它的特点是:
(1)打破了记叙事件的常规,在材料的时间特点上,总是呈现以下公式:
第一是"总体性倒叙"。马上最后结果或后发生的却富有吸引力的材料,置于篇首。
第二是"局部性倒叙"(即"倒叙中的顺叙")。即在局部性倒叙中又用顺叙说明过去一段时间内,"开始怎么样,后来又怎么样"。
最后是"总体性顺叙"。即"目前正在怎么样,进一步又怎么样"。
(2)它按重要程度程度来安排材料,决定段落层次的顺序。常呈现为"要紧"、"次要紧"、"次要"、"更次要"、"补充"、"进一步交待性材料"的顺序。
(3)它的导语常是直叙型的部分要点导语,它包括了非常重要的事实,又总是具备相对独立性,可独立成章,变成"简明新闻"或"一句话新闻"。
(4)对事件过程的叙述总是较简略,每段文字都非常简要。
倒金字塔式结构便于受众飞速学会全篇之精华,满足受众尽快获得最新消息之需要;便于记者飞速报道新闻,将非常重要的新闻事实,最早发出去;便于编辑选稿、分稿、组版、删节,如在版面不够时,可从后往前删,无须重新调整段落。但它也易于导致程式化、单一化的问题,而且,它比较适合写时效性强、事件单一的突发性新闻,而用它来写非事件性新闻、富有人情味、故事情强的新闻,就不太合适。
比如:
中新社北京9月5日电中国中年轻人新闻工作者的最高奖"范长江新闻奖"从今年开始进行评奖,将来每两年评选一次。
记者从中国记协和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今天举行的媒体发布会上获悉,凡在评选年度低于55岁的中年轻人专业新闻工作者均可参加评选。评选范围包含正式批准登记的报纸、通讯社、广播电台、新闻时事类刊物和新闻电影等单位的新闻编辑、记者、播音员(包含节目主持人)与从事新闻理论研究、新闻教育的专业职员。
首届"范长江新闻奖"最多评选采编职员10名,是不是设提名奖待定。评选结果将在明年首季公布。
据了解,国外新闻工作者参加评选的方法另行拟定。
范长江新闻奖基金会主席、新华社社长穆青任评选委员会主任。评选委员会由新闻界专家和知名人士组成。
2、时间顺序式结构
此结构形式又叫编年体结构。也有些称其为金字塔式结构,其实并不准确。时间顺序式结构一般不肯定有单独的导语,总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事实,先发生的放在前面,后发生的放在后面。这种结构叙事条理明确,现场感强,且非常合适写那些故事性强、以情节取胜的新闻,尤合适写现场目击记。其缺点是开头平淡,很难一下子吸引受众;消息的精华也会淹没在长篇的叙述之中。
比如:冻死的孩子重新复活
美国威斯康星州一个名叫麦肯罗的孩子,今年只有二岁半。1月19日,在家人没注意的状况下,他穿着一身睡衣,只身来到零下二十九度严寒的室外。家人发觉后把他抱回屋里时,麦肯罗的一部分血液已经‘冻结’,手脚也都僵硬了。当他被送往医院时,体温已降低到十五点五度。但,在经过了包含用心肺泵等先进设施抢救将来,麦肯罗居然奇迹般地复活了。像如此处于低温状况下的人可以起死回生,在世界上是没先例的,就是参加抢救麦肯罗的大夫也对此感到惊叹不已。
目前,除去他的左手或许会留下因为冻伤后遗症引起的轻度肌肉障碍以外,其它恢复都非常正常,估计3、四周内,即可恢复健康。
3、对比式结构
此种结构重在通过对比,揭示差异,从而突出新闻主题。如《人民日报》1982年7月18日关于顺义啤酒厂和青岛啤酒厂的报道就用的这种结构。此则消息第一用的是对比性的标题。
两个厂为何建设一快一慢?
权力下放争主动dd顺义啤酒厂一年建成投产
婆婆太多难办事dd青岛啤酒厂扩建扯皮两年
然后是对比性的导语,在对比性的导语下,又用了两个对比性的小标题:
"顺义厂:地方有主动权,领导看重,各方配合"。
"青岛厂:婆婆太多,公文旅游,相互掣肘"。
最后,又有一个对比性的结尾:
"两个厂状况这样悬殊,发人深省。"
4、提要式结构
此结构一般把新闻中非常重要的事实概括到导语中,然后将多项需并列出示的内容以提要形式,用数字程序一一分列出来。有时也可不需要数字标示,而用"dd"引出每个要素。
5、问答式结构
此结构多用于记者招待会的报道。记者应擅长组织问题,报道内容应忠于原意,行文时,也应注意内容的连贯和层次的明晰。
6、积累兴趣式结构
此结构一般在开始设置悬念,使受众渐渐增加对事件的兴趣,最后形成高潮。因其材料的趣味性从导语至结尾递增,故名积累兴趣式。又因其需要设置悬念,故又有人称之为悬念式结构。它特别强调将最精彩的、出人意料的材料置于消息结尾。如:
结婚典礼唁电新娘寻死觅活
新年前夕,解放军某部三连战士肖建军,收到"父病故速归"加急电报,匆匆赶回山西临汾老家。
跨进门,却见室内张灯结彩,墙上贴着大红"喜"字,小肖一下愣住了。妈妈将他拉在一边说:为能使你参加强哥的结婚典礼,我瞒着家人发了封假电报,你可要保密。妈妈的一片"苦心",使小肖只好说谎骗爸爸和家人说自己出差顺路回家。
2月8日哥哥结婚。结婚典礼程序完毕。亲朋好友正在推杯换盏,频频敬酒时,邮递员送来一封电报,小肖爸爸接过连忙展开,只见上写:"闻建军父不幸病故,三连全体官兵致电表示沉痛悼念。"其父气得浑身颤抖,遂质问儿子。在坐的新娘弄清原委,"哇"的一声大哭冲外出去,头撞墙寻死,多亏众人相劝局势才未扩大。其母悔恨地说:"都怪我荒唐行事,闯下大祸"。
7、散文式结构
就是吸收散文在结构和表达等方面的特征,材料和层次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表达不拘一格。如郭玲春写的《金山同志追悼会在京举行》一文即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