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甄选10篇)
华佗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后汉书》和《三国志》均为他专门立传。华佗行医,并无师传,主如果精研前代医学典籍,在实践中不断钻研、进取。当时国内医学已获得了肯定收获,《黄帝内经》、《黄帝八十一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医学典籍相继问世。今天我们就来推荐一下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三则,相信各位读者会感兴趣。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1
千百年来,大家传闻的华佗给关公"刮骨疗毒"的故事,更是脍炙人口。
三国初期的时候,有一次,关羽到樊城去攻打曹操,右臂被毒箭射中。后来,伤口日渐肿大,十 分疼痛,不可以动弹。经有名大夫多方诊治,一直无效。一天,关羽和他的部将正在发愁。突然,部下前来报告,说大夫华佗要进见。关羽说:"请进帐来!"
华佗进去后,关羽说:"你假如能把我的右臂治好,我是感谢不尽的。”
华佗说;"我正是为治你的病才来的。方法倒是有,只不过怕你忍受不了疼痛。"关羽听后笑了笑说:"我是一个久经沙场、出生入死的军人,千军万马尚且不怕,疼痛有哪些了不起!"
华伦说:"那就好了。你中的箭是乌头毒箭,目前毒已入骨。我筹备在房梁上钉上一个铁环,把你的右臂伸进铁环中去,再把你的`双眼蒙上,然后给你动手术。"关羽说:"不需要什么铁环,你就给我治吧!"
翌日,关羽设宴犒劳华佗。饮宴完毕,关羽一边和谋士对弈,一边袒胸伸出右臂。华佗抽出消过毒的尖刀,割开关羽的胳膊,骨头已变成青色。他用刀"咔喳咔喳"地将骨头上的箭毒刮净,而后缝合复原,敷上药,包扎好。手术时,关羽疼痛难忍;手术后,关羽站起来对华伦说:"目前我的右臂不疼了,你真是妙手回春啊!"
这是《三国演义》和湖北《襄阳府志》上记载、在民间广为流传的一个依据事实虚构的故事。关羽虽然有刮骨疗伤,但华佗早已在几年前死去。这个故事原本是颂扬关羽有毅力,能忍耐,同时也说明了华佗外科医术高明,博得大家的称赞和敬佩。他是大家外科医学的鼻祖。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2
公元220年,曹操操纵朝政,自任丞相,总揽军政大权,遂要华佗尽弃旁务,长留府中,专做他的侍医。这 对以医济世作为终身抱负的华佗来讲,要他隔绝百姓,专门侍奉一个权贵,自然是不想的。何况,曹操早年为报父仇,讨伐徐州的陶谦,坑杀徐州百姓数万人,尸体壅塞,泗水为之不流,接着又连屠取虑、夏丘诸县,所过“鸡义亦尽,墟邑无复行人”。徐州是华佗后期行医和居住之地,与百姓休戚与共,内心岂不愤慨!因而决心离开曹操,便托故暂回家乡,一去不归。据《三国志》记载,华佗回家后,曹操过去多次写信催他回来,还曾命令郡县官员将华佗遣送回来,但华佗均以妻病为由而不从。曹操恼羞成怒,遂以验看为名,派出专使,将华佗押解许昌,严刑拷问。面对曹操的淫威,华佗坚贞不屈,矢志不移。曹操益怒,欲杀华佗。虽有谋士一再进谏,说明华佗医术高超,世间少有,天下人命所系重,望能予以宽容,但曹操一意孤行,竟下令在狱中处决。华佗临死,仍不忘济世救民,将已写好的《青囊经》取出,交狱吏说:“此书传世,可活苍生。”狱吏畏罪,不敢受书。华佗悲愤之余,只得将医书投入火中,一焚了之。后来,曹操的`头风病几次发作,诸医束手,他仍无一丝悔意,还说,“佗能愈吾疾,然不为吾根治,想以此要挟,吾不杀他,病亦难愈。”直到这年冬季,曹操的爱子患病,诸医无术救治而死,这个时候曹操才悔恨地说:“吾悔杀华佗享年六十有三岁,才使此儿活活病死。”
华佗被害到今天已经快两千年了,但人民还永远怀念他。江苏徐州有华佗纪念墓;沛县有华祖庙,庙里的一副对联,抒发了作者的情,概要了华佗的一生:
“医者刳腹,实别开岐圣门庭,哪个知狱吏庸才,导致遗书归一炬士贵洁身,岂屑侍奸雄左右,独憾史臣曲笔,反将厌事谤千秋。”
华佗墓坐落于许昌城北15公里苏桥村南石梁河西岸,墓高4米,占地360平米。墓呈椭园形,前有清乾隆十七年立石碑一通,楷书:“汉神医华公墓”。坟墓六角形,青砖花墙环绕,翠柏青松掩映,1985年中华全国中医掌握河南分会在许昌召开“华佗学术研讨会”,镌立“东汉杰出医学家华佗之墓”石碑一通。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3
三国时期有名的神医华佗,少年年代曾跟一位蔡姓医生学过医。他聪明、勤奋,非常得师傅赏识。有一天,师傅把华佗叫到跟前说:"你已学了一年,认识了不少药草,也知道了些药性,将来就跟你师兄学抓药吧!"
华佗高开心兴地来到药铺,哪个知师兄们欺负他年幼老实,一杆戥秤你用过了我用,就是不让华佗沾手。华佗想,若把这事告诉师傅,几位师兄一定会遭到责怪;但不说又如何学抓药呢?华佗琢磨了好几天,终于想出一个好方法。每当师兄们把药称完包好,他总要看着师傅开单的数目,用手掂量一下药包,心里默默记住,等闲下时再偷偷将掂量过的药包用戥秤称称,对证一下。如此天长日久,手上的功夫愈加熟练了。有一回,师傅让华佗抓药,见他竟不需要戥秤,抓了就包,顿时怒形于色,严厉地说:"你知不知道?抓药是人命关天的大事。你如此随手就抓,岂不是拿人的性命开玩笑!"华佗笑笑说:"师傅,错不了,不信你称称看。"师傅半信半疑地拿过华佗包的药,逐一称了份量,可不是,跟自己开的`分量分毫不差!他又开了个新药方,让华佗再抓几付,结果还是准确无误。师傅十分惊奇,反复询问华佗的好技术是如何练出来的。华佗见隐瞒不住,只好如实讲了。师傅听了,激动地说:"能继承我医道的,一定是华佗啊!"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4
相传,有一个黄痨患者(黄疸),面色姜黄,双眼凹陷,极度消瘦,找到华佗说:"先生,请你给我治治病吧。"华佗皱着眉摇了摇头说:"眼下大夫们还没找到治疗黄痨病的方法,我也是没有办法呀!"
半年后,华佗又碰见那个患者,发现他变得很健康,身体强壮,满面红润。华佗大吃一惊,急忙问道:"你这病是哪位大夫治好的?快告诉我,让我跟他学学去。"那人回答道:"我没请大夫看,病是自己好的'。"华佗不信:"哪有这种事!你准是吃了什么药吧?""药倒没吃过,不过由于春荒没粮,我吃过些野草。""这就对了!草就是药,你吃了几天?""一个多月。""吃的什么草啊?"他们走到山坡上,那人指着一片绿茵茵的野草说:"就是这个。"华佗一看是青蒿,便采了一些,给其他黄痨患者试服,但试了几次,均无成效。华佗又问那人,吃的什么时候的蒿,患者说是3月的。华佗醒悟到,春3月百草发芽,或许3月蒿子有药力。
第二年春季,华佗又采了很多3月的青蒿,给黄痨患者服用,果然吃一个好一个。为摸清青蒿的药性,第三年,华佗把根、茎、叶分类试验,发现只有幼嫩的茎叶可以入药治病,并起名字"茵陈"。
华佗还编歌供后人借鉴:"3月茵陈4月蒿,传给后人切记牢。3月茵陈治黄痨,4月青蒿当柴烧。"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5
传闻有一次,关公和敌人作战时,右臂中了一支箭。回到军营,他的胳臂又红又肿,不可以活动。军医们替他检查,发现箭头上涂了毒药。他们说,假如让这种毒药侵入人体,那就不可收拾了。因此,最好的方法就是尽快把胳臂切掉。
关公听了军医们的`话,说:“我是一名将军,没了右臂,以后如何打仗呢?我情愿死,也不可以切掉手臂!”
正当大伙在为关公的伤势担心的时候,华佗提着药箱来见关公,要为他疗毒。他细心地为关公检查后,说:“箭毒已经进入了骨头,需要用刀割开皮肉,把骨头上的毒刮干净。如此,胳臂才能保住,性命才不会有问题。”
于是,华佗拿出他创造的“麻沸散”,要关公服下,筹备等他昏迷后才开刀。可是,关公却说:“不必了,你动手吧,我支持得住。”说完,他一面伸出了右臂,一面和朋友下棋。
华佗拿起尖刀,小心翼翼地剖开皮肉,刮着骨头上的毒,发出“刷刷”的声音。在场的人听着刮骨的声音,一个个吓得脸青唇白;可是,关公却连眉头也不皱一下,照旧和朋友下棋、谈天。
不到一会儿,骨头上都刮干净了。华佗替关公涂上药,又用线把伤口缝好。不久,关公的胳臂便像平时一样可以活动了。
关公向华佗道谢,并且称赞他说:“你不愧是位神医呀!”他叫人拿来一百两黄金,要送给华佗。华佗不愿同意,说:“我特地赶来替你疗毒,是由于敬佩你,并非想得到酬劳哇!”关公听华佗这么说,只好收回黄金,再三向华佗道谢。华佗留下一些药,提起药箱,便向关通知辞,离开了军营。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6
东汉末年,有位郡守得了不进饮食的重病,久治不愈,专程请名医华佗来治病。华佗认真切脉后,既没开药方,也没给针炙,一言不发抬腿走了。
郡守见状以为招待不周,忙派人送去丰厚财礼并请华佗吃酒席。一向不收财礼的华佗,不只如数收下财礼,还去赴宴。十几天过去了,华佗那里仍没动静。郡守心中万分着急,让儿子去问华佗。哪个知华佗已携带财礼溜走多日了,只留下一封信,信中只有八个大字:“无耻郡守,枉活人间。”
郡守气得连声大骂华佗,怒不可遏地呼喊:“给我抓住他!杀死他!”人马兵分几路去抓华佗,根本不见他的'影子。郡守此时怒火攻心,浑身哆嗦,大咳不已,竟吐出一大滩黑血来。吐过后,虽浑身无力,却感到病情轻松了不少。
第二天,华佗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郡守府门前。他把财礼如数当面交还给郡守,并告诉他:
“你的病已经除掉了。调养几天后,便可痊愈了。”
郡守听罢华佗的话顿觉如释重担,他一把拉住华佗的手,不知如何感谢才好。
果然,没几天郡守的顽症便奇迹般地痊愈了。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7
华佗生活的年代,是在东汉末年三国初期。那时,军阀混乱,水旱成灾,疫病时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当时一位著名诗人王粲在其《七哀诗》里,写了如此两句:“外出无所见,白骨蔽平原”。目睹这样的情况,华佗很痛恨作恶多端的封建豪强,十分同情受压迫受剥削的劳动人民。为此,他不愿做官,宁可捍着金箍铃,到处奔跑,为人民解脱疾苦。
华佗看病不受症状表象所惑,他用药精简,深谙身心交互为用。华佗并不滥用药物。华佗看重预防保健,“治人于未病”,察看自然生态,教人调息生命和谐。但对于病入膏肓的病人,则不加针药,坦然相告。
华佗不求名利,不慕富贵,使他得以集中精力于医药的研究上。《后汉书·华佗传》说他“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特别“精于方药”。大家称他为“神医”。他曾把自己丰富的医疗经验整理成一部医学著作,名曰《青囊经》,可惜没能流传下来。但不可以说,他的医学经验因此就完全湮没了。由于他很多有作为的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著有《吴普本草》的吴普,著有《本草经》的李当之,把他的经验部分地继承了下来。至于现存的华佗《中藏经》,那是宋人的作品,用他的名字出版的。但其中也会包含一部分当时髦残存的华佗著作的内容。
华佗能批判地继承前人的学术成就,在概要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创立新的学说。中国的医学到了春秋年代已经有辉煌的收获,而扁鹊对于生理病理的'阐发可谓集其大成。华佗的知识大概从扁鹊的学说进步而来。同时,华佗对同年代的张仲景学说也有深入的研究。他读到张仲景著的《伤寒论》第十卷时,开心地说:“此真活人书也”,可见张仲景学说对华佗的影响非常大。华佗循着前人开辟的渠道,踏踏实实开革新的天地。比如当时他就发现体外挤压心脏法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最突出的,应数麻醉术—酒服麻沸散的创造和体育疗法“五禽之戏”的创造。
借助某些具备麻醉性能的药品作为麻醉剂,在华佗之前就有人用。不过,他们或者用于战争,或者用于刺杀,或者用于执弄,真的用于动手术治病的却没。华佗概要了这方面的经验,又察看了人醉酒时的沉睡状况,创造了酒服麻沸散的麻醉术,正式用于医学,从而大大提升了外科手术的技术和疗效,并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8
有一年疾病时尚,华佗亲眼看见很多人被病痛折磨得呻吟着,挣扎着,痛不欲生。为知道除患者的痛苦,华佗立志学医。他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来到西山,拜师学医。
华佗拜见了师傅后,师傅说:“这里有很多患者,你就专门待候他们吧。”华佗一面耐心地待候患者,一面留神察看每一个患者病情的变化,研究用药的状况。因此,他在这3年的时间里就知道了不少的病源、病理和用药的办法。
一天,师傅说:“你已磨练了3年,学了不少东西,但还要学些医书、药典。他带华佗来到内室,只见到处是书本、挂图。华佗开心极了,从此便不分昼夜、如饥似渴的攻读起医书来。
暑去寒来,又是3年。一天,华佗正在读医书,突然有个人跑来讲:“师傅病了,你快去看看吧!”
华佗连忙跑过去。只见师傅两眼紧闭,手脚僵硬。他摸摸师傅的额头,又按按师傅的.脉搏,然后笑着说:“师傅没大病,自己会好的。”大家都责怪华佗不懂医道。
就在这个时候,师傅忽然坐起来,哈哈大笑说:“华佗说得对,我是故意装病,试一试你们的本领的。”众人听了,个个惭愧,不能不佩服华佗的本领。
“有志者事竟成!”华佗终于学得一手好医术,辞别了师傅,下山给人治病去了。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9
三国时候,有一位掌管军营粮饷的军需官叫杨宕,官儿虽不大,可油水却捞了不少。但好景不长,杨宕得了一种怪病,既不发烧也不头痛,只不过胸口胀满,像石头压着,坐更不是,站更不是,躺在床上更难受。
大夫请了不少,可连是什么病症都诊断不出,杨宕只好派人去请神医华佗,并声称只须华佗能把他的病治好,不管花多少银两他都想。
华佗医术高明,为人正直。百姓有病请他,他随叫随到,若遇贫困者还解囊相助,然而对于坏官污吏,即使重金相请也拒绝上门。华佗对杨宕的为官之道早有耳闻,因此,杨宕多次派人请他都借故不去。无奈,杨宕只好命儿子亲自跪请华佗,并痛哭流涕。华佗见其情恳,这才随同前往。经过望闻问切,华佗开了两张处方,嘱其依次服用。
华佗走后,杨宕将第一个处方拿来观看,看着看着,他大惊失色,额头上冷汗直冒。原来处方上写着:“二乌、过路黄、香附子、连翘、王不留行、法夏、毕拔、朱砂。”杨宕把这八味药上下连贯一看,大吃一惊,这不明明是“二过相连,王法必诛”吗?
原来,杨宕自从当上军需官,平常常常克扣军饷。近期,其叔父杨修因得罪曹操以“泄露军密”为由问罪处死。后台一倒,杨宕自知自己将好景不长,于是计划趁近期一次押运军饷大捞一把,然后告老还乡。他的这个如意算盘不想被华佗点透,既害怕又担忧,出了一身冷汗,但好像感觉胸中好受了一些。接着他又看第二个处方,一看顿时“哎呀”大叫一声,口吐鲜血。原来处方上写的是:“常山、乳香、官桂、木香、益母草、附块。”这六味药的`谐音是“赏汝棺木一付”这样“药方”,杨宕见了,不由气火攻心,肝胆俱裂。家人见状吓慌了,都大哭起来。
杨宕听见哭号声,苏醒过来。他睁开双眼,倒感觉心轻身爽。此时华佗不请自来,他对杨宕说:“你之所以乳房闷胀,是由于肚内瘀积,乃坏婪气郁凝集。目前气随汗出,吐尽瘀血,积消瘀化,恶病已除。只不过身子虚弱,我再给你开一剂补方,你服后定会痊愈。”杨宕服后果然身体渐渐康复。从此,杨宕再也不敢干克扣军需粮饷之事。
神医华佗流传到今天的故事 10
华伦是东汉末年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从小就刻苦钻研学问,精通各种经书,特别喜欢研究医学和养生的办法。后来他去徐州游学,拜名医为师,再加上自己持续的.努力,终于获得了渊博的医学常识。内科、外科、妇科、小儿科和针灸科等,华佗样样精通,外科医术特别高明,因而后世尊称他为外科的祖师。
华佗诊病极其准确。一次,有两个官员闹头疼发热,先后找华佗看病。经华佗问明病情,给一个开了泻药,另个开了发汗药。有人在旁边看华佗开药方,问他为何病情相同,用药却不同。华佗说:“这种病表面看来一样,其实不同。前一个病在内部,该服泻药;后一个只不过受点外感,所以让他发发汗就好了。”这两人回去服药后,果然是药到病除。
有一次,华佗在路上遇到一位患咽喉阻塞的患者,吃不下东西,正乘车去医治。患者呻吟着十分痛苦。华佗走上前去仔细诊视了患者,然后对他说:“你向路旁卖饼人家要三两萍齑,加半碗酸醋,调好后吃下去,病自然会好。”患者按他的话,吃了萍齑和醋,立即吐出一条长长的寄生虫,而且病立刻就好了。
还有一次,一个太守生了病,他日不思饮食,夜不可以成寐,请了很多大夫诊治都没治好。华佗给太守诊过脉将来,觉得是胸中淤血所致,这种病只有让患者发怒,才能治好。于是,他故意向患者索取非常贵的诊费,却拖拖拉拉不认真给他开方抓药,过了几天,竟不告而别,还留下一封信骂太守得了病是自作自受。太守果然大怒,立刻派人追捕华佗。太守的儿子了解华佗的用意,暗暗叮嘱家人不要去抓华佗。太守听说抓不到华佗,愈加怒气冲天,一气之下,呕出几口黑血。不想这一呕,顿觉神清气爽,不一会儿便向家人索要酒食,有滋有味地吃喝起来。
华佗不只能治一些疑难杂症,还擅长做开刀手术。他配制一种麻醉剂叫麻沸散。有个患者患肚痛病,痛得厉害,经过十多天,胡须眉毛全掉落下来。华佗诊断后说:“这是脾脏溃烂了,得赶快开腹治疗。”华佗让患者服了麻沸散,打开腹腔,把坏死的脾脏切除,再缝好创口,敷上药膏。过了四五天,创口愈合,一个月内便康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