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古时候励志刻苦念书名言

   日期:2024-01-03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525    评论:0    
核心提示:中国历来主张念书,需要大家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得常识,以下是脍炙人口的古时候励志刻苦念书名言。假如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推荐给你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大家的后续更新。

  中国历来主张念书,需要大家从书中汲取营养,获得常识,以下是脍炙人口的古时候励志刻苦念书名言。假如你喜欢这篇文章,请推荐给你的小伙伴们吧!欢迎持续关注大家的后续更新。

  古时候励志刻苦念书名言

  1、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源于南朝梁沈约《宋书宗悫传》。愿,期望。这是南朝宋人宗悫之语,以乘风破浪为喻,表达了期望建功立业、有所作为的愿望与志向。

  2、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源于唐李白《塞下曲六首》。挥剑斩敌、立功边塞之志,表现了唐代士子常见的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与年代精神。

  3、有志者事竟成。

  源于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耿传》。竟,终究。【译文/点评】此言只须有志气,总有达到目的的一天。这是一句千百年来勉励了无数人奋发进取的名言,到今天大家仍在讲。

  4、老公皆有志,会见立功勋。

  源于唐杨炯《出塞》。会见,必然会看到。大老公只须心存报国大志,肯定能看到立功受勋的日子。

  5、一朝沟陇出,看取拂云飞。

  源于唐李贺《马诗二十三首》。陇,农田中种农作物的一行一行的土埂。这二句表面是写马,实则是以马从沟陇跃出为喻,说明处于困境中的有志之士一旦挣脱困境,便会大有作为。其意在鼓励失意者处困境要不坠青云之志,等待机会,奋发进取,有所作为。拂云飞,明以夸张修辞法写骏马腾跃之高,实则暗写有志之士一旦得志便会飞黄腾达、大有作为。

  6、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源于《长歌行》。小的时候不努力,等到要用的时候后悔来不及了。这两句一直是催人奋进的名言,勉励着人珍惜青春,好好学习。

  7、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源于南宋陆游《文章》。意思是技术高超的人,偶然间即可得到。多用来形容文学素养非常高的人,出于想法,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只有拥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加上创作的想法才能写出好的文章。

  8、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源于《诗经小雅鹤鸣》。其他山上的石块,可以用来琢磨玉器。从念书做学问这方面来讲,学习其他科目有益于大家开阔视线,增开眼界;有益于大家增添学习技巧,缩短学习差距;有益于大家拓展思路,增强创造性思维。

  9、只须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源于南宋祝穆《方舆胜览磨针漠》。这句话多用来比喻只须有决心,肯下功夫,多么难的事也能做成。

  10、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源于北宋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这句话原是安慰和勉励那考试失败的安敦秀才的话,劝他回家再去安心念书,说旧书不嫌多读,越读越玩味越有意思。目前多指经典文字简短,意思深长,要多读、熟读,仔细玩味,才能知道和领会其中的深意。

  11、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源于元高明《琵琶记蔡公在试》。念书人十年寒窗苦读默默无闻,但一旦科举考试成功便会名闻天下。意在鼓励念书人要耐得住念书时的清苦,以求日后的成功。

  12、心如老骥常千里。

  源于宋陆游《赴成都》。骥,千里马、骏马。诗人以千里马老而思驰千里为喻,表达了自己报效国家矢志弥坚、壮心不已的爱国情怀。

  13、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源于唐李世民《经破薛举战地》。唐太宗李世民自道其胸怀如日大志、身有高洁品行之言,表现了一代英主超凡脱俗的豪迈气概。

  14、虚死不如立节,苟殒不如成名。

  源于唐王勃《上百里昌言疏》。虚死,指无谓的死。苟殒,指苟且死去。与其没价值地死去,不如用宝贵的生命换取一个好的名节;与其苟且地死去,不如留着宝贵的生命,建一番功业而流芳百世。此言为人要积极进取,生也这样,死亦这样。

  15、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源于汉贾谊《过秦论》。宇内、四海、八荒,都是指天下。写秦孝公锐意改革,力图一举消灭天下诸侯、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席卷、包举、囊括、并吞四个动词的运用,都是采比喻修辞法,不只很形象,更带有一种夺人的气势,生动地突显出秦孝公一代雄主的形象。

  16、生活在勤,不索何获?

  源于东汉张衡《应闲》。生活在世上就应该勤奋,不去追求进取哪来收成呢?勤奋收获将来,并非一句空话。

  17、开卷有益

  源于北宋王辟之《绳水燕谈录文儒》。念书总有好处。

  18、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源于清顾炎武《与友人书》。在学习上,假如每天没进步就是退步了。

  19、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源于春秋李耳《老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千里的行程,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用来比喻任何事都是从头做起,逐步进行。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源于唐颜真卿《劝学》。生活是短暂的,大家应该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好好学习。

  古时候励志名言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大自我修养,完成并进步我们的学业或事业,能如此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由于它是非常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其他人的好事,不要由于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其他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如此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论语》

  译:君子一直从善良的或有益于别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进其他人达成好的意愿和正当的需要,不会用冷漠的见地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其他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一直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越我们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好好学习,想方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检讨,看自己是否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其他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译:遇见应该做的好事,不可以优柔寡断,即便老师在旁边,也应该抢着去做。后进步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建议,说服力强,大家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同意。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译:君子即使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我们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

  译:假如我有了某些收获,其他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14.言必信,行必果。《论语》

  译:说了的话,必须要诚信;确定了要干的事,就必须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到事情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任何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一同完成任务。

  16.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17. 不怨天,不尤人。

  18.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0.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1.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22.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23.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4.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25.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