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娘半老的历史典故
在平时学习、工作抑或是日常,大伙对典故都很熟悉吧,要准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义和用法,防止用错,用偏,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你还在找寻出色经典的典故吗?下面是我们采集收拾的徐娘半老的历史典故,欢迎阅读,期望大伙可以喜欢。
徐娘半老的历史典故1
“徐娘半老”说的是女性到了中年,依然气质犹存。典故源于《南史·徐妃传》,东王萧绎妃子徐昭佩有一个情人名叫暨季江,暨季江评论徐昭佩时说:“徐娘虽老,犹善多情。”
徐昭佩的祖父徐孝嗣,齐时曾任太尉,封枝江文忠公。爸爸徐绲,官至侍中、信武将军。公元517年,徐昭佩作了萧绎妃子,育一子一女。由于萧绎一只双眼瞎了,徐昭佩每次与萧绎见面,就只画半边脸的妆,另一半素面,萧绎见此情形就大怒离去。徐昭佩嗜酒,常酩酊大醉,萧绎到她房中,总会被她吐的秽物弄得浑身都是。他们两三年才会有一次两性生活。
徐昭佩善妒,发现侍妾有和萧绎怀孕,就持刀伤害。对萧绎冷遇的侍妾,则温和友善。徐昭佩有三个情人,一个是荆州瑶光寺的僧人智远,一个是萧绎的下属暨季江,一个是贺徽。暨季江和贺徽都是有姿容美色之人。徐昭佩常常与贺徽在一个叫普贤尼寺的场合幽会,还把情诗写在白洁的枕巾角上,赠与情郎。
后来情事暴露,萧绎逼令徐昭佩自杀,她投井而死,时为公元549年。徐昭佩死后,萧绎将它尸体送回娘家,并作文章谴责她的行为。这就是《南史·徐妃传》》提供的有关徐昭佩的只鳞片爪记述。
萧绎生于公元508年,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子,封湘东王。一天,萧衍做梦梦到一独目僧手执香炉,对他说要托生王宫,随后就有了萧绎。萧绎出生后患眼疾,救治无效,一只眼就瞎了。萧绎有文才,受过好教育,是宫体诗的代表人物之一。
可能是身体残疾的原故,萧绎性格阴暗,猜疑妒忌。他姑姑家的小孩都有才气,萧绎嫉妒难耐,就让他一个宠妾的哥哥把名字改为他姑父的'名字,以此泄愤。还有个叫刘之遴的人,颇有才气,萧绎也很难忍受,就派人下毒,把他害去世了。
以徐昭佩手刃孕妾,与人私通的行为看,她的个性是勇敢刚烈的。她的祖父徐孝嗣,娶的是宋朝的康乐公主,齐时曾辅助朝政。
徐昭佩生于如此的豪门之家,自幼娇生惯养,率意性情在所难免。结婚以后让她与一个盲了一只眼,性格偏狭的男性生活,加之这个男性贵为皇子,妻妾成群,自然是她不可以容忍的。占有欲、对情爱幸福的渴望,势必使她对男士特权的社会规范产生抵抗,所以她会在与独目的萧绎同房时只画半面容妆,以此气恼萧绎,宣泄她对萧绎情爱不专的愤恨。于我看,她的行为既是个性使然,也是男权社会中女人自我意识醒悟后的反动。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这是唐人李商隐的《南朝》七绝,说的就是萧绎与徐昭佩的故事。徐昭佩死后三年,萧绎趁乱做了梁朝的皇帝,在位两年,西魏军队入侵,萧绎被杀。“徐娘半老”的典故仍被后世流传。
徐娘半老的历史典故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特别词藻丰富多彩,从古到今天,光成语便积累了四万五千余条。每一个成语都源于很多的古今书证,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一个小故事都讲解了一个道理,发人深省。
徐娘半老这个成语从字面上来看,指的是一名姓徐的女子伴随岁月的流逝年岁渐渐增长,人到中年的一种状况。究其深层次的意思则是指中年气质尚存的女子。
徐娘半老这个成语是源于《南史后妃传下梁元帝徐妃》一文,该文中有一句话为徐娘虽老,尚有多情。这里所指的徐娘的确姓徐,并且其地位还比较高,是南朝梁元帝妃子徐昭佩,到底在徐昭佩身上出了什么事情,才会有徐娘半老一说徐昭佩年轻时,有着国色天香之姿容,在梁元帝萧绎还没登上皇位之时,两人便相识,萧绎喜欢徐昭佩的美貌,便上门求亲,在徐昭佩应允后两人成婚,起初两人的感情还算是和睦的,但时光如梭,岁月流逝,徐昭佩过去引以为傲的容颜终究抵不过岁月的蹉跎,全身上下开始出现了各种衰老现象,为了遮掩我们的容颜老逝,徐昭佩常常浓妆艳抹,由于只有如此,她才能保留自己一丝丝的美貌和气质,才能吸引皇帝的.眼光。
徐娘半老的意思
徐娘半总是一个成语,它并非现代社会才出现的,早在中国南朝时期,这个成语便已存在。有不少字句在古时候是一个意思,但经过时光的流转,其含义随着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发生了变化,徐娘半老气质犹存便是这样。在现代徐娘半老气质犹存是指中年女子,虽然相貌和身材都发生了肯定的变化,但其风韵和气质依然高雅,这种女子仍然具备较大的吸引力,但在古时候徐娘半老气质犹存的意思却并非如此的。
要想弄了解徐娘半老气质犹存这句话的意思,需要知道有关于徐娘半老的典故。徐娘指的是南朝信武将军徐绲之女徐昭佩,徐昭佩的老公是梁元帝萧绎,因为徐昭佩极其善妒,而且生性残忍,虽然她是梁元帝的正妃,但并不受宠,徐昭佩心中有气,便想尽方法来报复梁元帝。由于萧绎瞎了一只双眼,为了讽刺我们的老公,徐昭佩常常只化半面妆,她的原因是一只双眼只能看一半,更为甚者徐昭佩常常酗酒,喝醉后发起酒疯,常常将污秽之物吐到梁元帝的身上。
徐昭佩人到中年后被梁元帝长期冷落,不甘寂寞的她凭着着我们的几分姿色寻来了情人暨季江,两人背着梁元帝做下那下流龌龊之事,事发后梁元帝大怒,考虑到我们的颜面,命令徐昭佩自杀,最后徐昭佩投井而死。
由此可知,徐娘半老气质犹存在古时候是指女子年到中年,不可以忍受寂寞而做出不守妇道的行为。
娱乐圈中的半老徐娘
半老徐娘是现代成语字典中的一个成语,大家常常用这个成语形容年龄渐渐变老,但外貌并没非常大变化,身材也没太大走样的中年妇女,极少人了解该成语源于于南朝《南史后妃传下》一书。
娱乐圈又被叫做演艺圈、娱乐界,指的是从事表演艺术的大家与其生活环境,其中表演艺术的大家被统称为艺人。圈外人看圈内人,一直浮想联翩,感觉圈内生活无比光鲜亮丽,只有圈内人才了解其中的辛酸和曲折,一旦踏入娱乐圈,生活势必发生改变,不少演员因此性情大变。很多艺人年轻时便已有着惊人之姿,倾城倾国的相貌,是娱乐圈内标准的玉女,现在随着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光环非但没褪色,反而愈加出彩。当然也有一些艺人年轻时其貌不扬,但人到中年,经过岁月的沉淀后反而历久弥新,成为新一代的徐娘。其实在娱乐圈中半老徐娘有不少,其中以下三位演员可谓是半老徐娘的最好代表。
第一位是钟丽缇,现在已46岁的钟丽缇可谓是半老徐娘最具备代表性的人物,光滑的皮肤和惹火的身材,周身散发着只有成御姐人才具备的味道,真是让人感叹上天的不公。第二位是巩俐,51岁的巩俐站在国际影坛之巅,她的相貌没伴随时光的流逝而变得暗然失色,相反她的美已传播全世界。第三位是温碧霞,50岁的温碧霞早已退出娱乐圈,过着居家太太的生活,但偶然的入镜却让观众们大赞温碧霞的漂亮,在她的身上丝毫看不出衰老的痕迹。
徐娘半老的历史典故3
徐娘指南朝梁元帝的后妃徐昭佩。《南史》:“徐娘虽老,犹尚多情。”后因用以称尚有气质的中、老年妇女徐昭佩是南朝梁武帝第七个儿子萧绎的偏妃,萧绎当时为湘东王,手握重兵镇守江陵。徐昭佩在素蝶向林飞,红花逐风散,花蝶俱不息,红素还相乱的江陵是一个十分活跃的女性。“徐娘半老,气质犹存”的典故就出在她的身上。
湘东王萧绎自幼喜好文学,对政治了无兴趣,更受他爸爸的影响,身着布衣,饮食惟豆羔粗粒而已。正当梁武帝在建康城西设立士林馆,延集学者讲学论文的时候,萧绎也在风光旖旎的江滨,每天与文人雅士谈玄说道。徐昭佩漂亮,聪明,长于诗词,正值花样年华,加上热情如火的禀性,正是需要爱怜的时候,虽然天天打扮得千娇百媚,然而却一直撩不起萧绎的情兴,为此她悒郁寡欢,不知怎么样自处?最直接的方法莫过于同意老公的生活方法,试着打入老公的兴趣圈子,因此她一改正常状态,淡妆素抹地去参加老公的诗酒之会,常常与萧绎左右的文友酬对,从而使她的精神范围与情感生活,得到了相当程度拓展与疏解。
尽管她的倩丽,她的才情,已经得民了客观的一定,然而萧绎仍然丝毫不为所动,于是徐昭佩更激越地在她的两性生活中投下一副猛药,故意在化装时只化半边脸颊,时人称之为“半面装”。一个女性搽粉,抹胭脂,涂口红只及半边脸颊,想想看那是个什么样子,不但糟踏了我们的美貌,更是有意虐待其他人的视觉。而徐昭佩则是要借此渲泄她心头的愤怒与不平,甚至用以来羞辱萧绎。
侍女们生怕徐妃的这一狠招,会使王爷大起反感,甚至会在盛怒之下弄成可怕的后果。但徐昭佩却要侍女们放一千个心,她说:“王爷父子讲仁义,说道德,断乎不会因如此的小事焚琴煮鹤,顶多只是逐出宫会,眼不见心不烦。如此也好,与其保持有名无实的两性生活,倒不如另外择人而嫁。”哪个知萧绎的修养确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虽然明明了解徐昭佩故意要意他生气,却视而不见,好象啥事都没发生过一样。
就如此又过了若干年。当年梁武帝以“天心不可违,人心不可失”为由而当上皇帝,灭了南齐,开始也注意励精图治,观政听谣,访贤举滞,悉罢女乐;特别自奉俭约,衣食简朴,为听取民情,更设傍木肺石,使下情得以上达,于是到处出现一片升平气象。但他老人家有一个最大的弱点,就是尊信佛教,相传目前和尚头上留戒疤,就渊来自于梁武帝。梁武帝三次出家,三次被赎身再为皇帝,除去每天诵经念佛以外,更常往同泰寺讲经说法,常常夜以继日,一连讲上7、八天才告一段落。那时全国僧尼只几全国人口的一半,仅建康一地,便有佛寺五百余所。梁武帝再也没统一中国,澄清天下之志。国事多流于形式,终于酿成候景之乱。
侯景本是北朝东魏中原区域的太守,因与东魏宰相高澄有隙,以河南之地来降。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梁武帝三下五下,又使反复小人候景转过来反梁,对侯景的叛乱,开始梁武帝还大言不惭地说:“是何能为?吾折鞭以答之。”但不久建康就被攻破,梁武帝在幽禁中死去。侯景之乱平定后,萧绎在江陵即帝位,改元承圣,成了梁元帝,徐昭佩被册封为贵妃。
然而萧绎仍旧习不改,依然以念书属文为乐,动辄与文武百官讲授老庄的道经,久久不倦。徐昭佩仍然是深宫寂寞,芳华虚度,这个时候她已经年近不惑了。萧绎对后宫佳丽均不屑一顾,于是宫大家纷纷找寻情感出路,徐昭佩在大势所趋的.状况下,终于按捺不住。她找到一位眉目俊秀,举止风雅的美少年暨季江。初时还自遮遮掩掩,后来居然公开来往,每当萧绎在龙光殿上与群臣大谈老庄之道时,也正是徐贵妃与暨季江在深宫内苑中尽情欢乐的时候。有人曾开玩笑地问暨季江:“滋味怎么样?”暨季江毫无隐讳地回答:“徐娘老矣,犹尚多情。”或者回答:‘’徐娘虽老,气质犹存!”后世形容中年妇人的风情不减,常说:“徐娘半老,气质犹存。”便是由此而来。
暨季江的轻薄话非常快传到了梁元帝萧绎的耳朵里,奇怪的是他仍然无动于衷,左右的都为之愤怒不已,但也无可奈何;梁元帝久滞江陵而不还旌建康,使得与梁国接壤的西魏大起恐慌,由于江陵挨近西魏,以为萧绎是要进攻西魏,于是紧急整军经武,筹备向江陵用兵。依据西魏的估计:梁元帝萧绎跃军沔南,还旌建康,乃是上策;退保子城,峻其陴谍,以待援军,乃是中策;若很难移动,据守江陵,乃是下策。经过周密部署,西魏大将于瑾领军五万直追江陵。
其实连老婆都不喜欢,老婆偷人连醋都不会吃的皇帝,哪儿了解什么上策、中策、下策,他纯粹是沉浸在老庄之道中。等到西魏大军围困江陵,他尚且集合百官大谈老庄之道,及至敌兵攻城甚急,他登城近视敌情,还口占一诗,群臣中居然也还有唱和的人,迂腐这样。不由人不浩叹。南城已陷,火光冲天,萧绎来到东阁竹殿,命左右尽烧古今图书十四万多卷,又用宝剑狂坎竹柱,仰天长叹:“文武之道,今夜尽矣!”
那徐昭佩呢?她在后宫之中紧紧拥抱着情郎暨季江,原以为海枯石烂,此情不移,不料暨季江听说都城已被攻破,在此要紧关头毫无留恋地挣脱了情人的拥抱,一溜烟逃得不见踪影。
徐昭佩悲从中来,放声大哭,恰好萧绎来到她的身边,徐昭佩发疯似地抱住她的皇帝老公;是悔恨,是求助,说不清的感情一齐涌上心头。拼命地摇晃着梁元帝萧绎。良久将来,梁元帝萧绎冷冷地问道:“那人呢?”’徐昭佩张口结舌。萧绎无可奈何地说:“事已至此,尚有什么待?”徐昭佩心碎了,泪也干了,在晨鸡初唱,魏兵大举入城之际,自缢于宫苑中的葡萄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