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关于波斯帝国的介绍

   日期:2023-04-17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389    评论:0    
核心提示:波斯帝国是坐落于西亚伊朗高原区域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始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终于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middot;汗改国名为伊朗,那样你知道波斯这个帝国吗?下面由学习啦我们为你提供的波斯帝国的详细资...

  波斯帝国是坐落于西亚伊朗高原区域以古波斯人为中心形成的君主制帝国,始于公元前550年居鲁士大帝开创阿契美尼德王朝,终于1935年巴列维王朝礼萨middot;汗改国名为伊朗,那样你知道波斯这个帝国吗?下面由学习啦我们为你提供的波斯帝国的详细资料,期望能帮到你。

  介绍波斯帝国的灭亡缘由

  波斯又称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从美索不达米亚横跨到印度,由里海伸展到波斯湾,权势扩及今天的伊拉克、伊朗和阿富汗,首都苏萨。波斯部落刚开始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打造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和中国西部的葱岭西部区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含70个民族,50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大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腊mdash;mdash;波斯战争后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兴起于欧洲巴尔干区域的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在波斯,历史上有多个帝国先后打造、兴盛、和衰亡。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古波斯部落,打造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并于前550年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王国,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39年,居鲁士二世占领巴比伦。

  到了冈比西斯二世年代则于前525年征服古埃及后王朝。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大流士在前519年挥军东进印度河平原,西面则出兵多瑙河三角洲、色雷斯、马其顿、希腊,但却因马拉松战役之失利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再度对希腊用兵,可惜最后未竟全功。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编辑]希腊化时期 前334年mdash;前330年间马其顿王国亚历山大三世的大军击败大流士三世,波斯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的帝国非常快就分崩离析。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经过继业者战争最后在前312年自立塞琉古帝国,以塞琉西亚和安条克为中心,统治波斯区域。

  这一时期波斯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的道路由此连接中亚河中区域和印度,佛教从印度孔雀王朝传来,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古帝国的后期在前247年东部的帕提亚和大夏独立之后,东部被大夏所扰和长眠帝国西征,在前190年之后,西面又面临罗马共和国的征伐,最后在阿尔沙克王朝米特里达梯一世时期丧失了伊朗高原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大片领土。最后被罗马共和国于前63年将它彻底灭亡。

  波斯帝国的介绍

  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公元前二千年代末叶从中亚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有十个部落。曾一度处于米堤亚统治之下。前550年,居鲁士领导波斯各部落推翻米堤亚王国,建阿契美尼德王朝,定都苏萨,是为波斯帝国之始。继而向外扩张,征服小亚细亚、两河流域、叙利亚等地,又向东占领大夏、粟特等,但在和北方游牧部落马萨盖特人作战时居鲁士失败被杀。其子冈比西即位后,率兵征服埃及,因发生高墨达政变,,返国途中暴卒。大流士一世镇压高墨达政变和各地起义,夺得政权;实行巩固中央集权的改革;继续扩张领土,帝国疆域东起印度河,西至爱琴海及非洲东北部。前五世纪初,波斯不断西进致使持续约半个世纪的希波战争,最后以波斯失败告终。波斯的统治激起各地人民的不断反抗,境内常常爆发反波斯统治的起义。前四世纪以降,国势转衰。前333年,大流士三世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彻底打败,前330年被杀,波斯帝国灭亡。古时候波斯是东方专制政体的典型,帝国期间西亚各地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得到进步;波斯文化多受两河流域文化影响,用楔形文字,造型艺术有较高的收获,如波斯波利斯的百柱厅、浮雕和壁画等均甚著名。帝国都城有苏萨、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和埃克巴坦那。产生于伊朗高原的琐罗亚斯德教,大流士一世时被定为国教,并广泛传播;后传入中国,称为袄教或拜火教。

  波斯帝国的兴起

  波斯帝国兴起于伊朗高原的古国,波斯人属印欧语系的一支,约公元前二千年代末叶从中亚一带迁至伊朗高原西南部,有十个部落。曾一度处于米堤亚统治之下。波斯这个词已被用了数个世纪,主如果西方,用来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区域以前以“Persis”和“Parsa”闻名。这两个词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这个区域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们被亚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发生在公元前844年亚述国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

  公元前2千年代与波斯人同属印欧语系的米底人定居于伊朗高原西北部。波斯的兴起波斯人是与米底人一块儿到伊朗高原的,他们定居在伊朗高原西南部挨近波斯湾的地方。他们有10个部落,其中6个从事农业,4个从事畜牧业。在其兴起前曾臣服于米底王国。 米底人曾臣服于亚述帝国。据希罗多德,在亚述统治下的各民族中,米底人是最早起来反抗亚述人统治的。公元前672年,它争得独立,打造了我们的国家米底王国,都爱克巴坦那。在他的笔下,米底国家的形成乃是社会契约的产物。不过,从他的记述可以看出,米底国家事实上仍是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产物。王权是在解决纷争中形成的。伴随王权的形成,也就形成了暴力机器,形成了脱离人民的国家机关。

  米底王国曾强大于一时,它统治了伊朗高原的广大区域和小亚的部分区域。公元前7世纪后期,它同新巴比伦王国结盟灭了亚述帝国,分得了亚述帝国的西半壁河山。它还同小亚的吕底亚王国争夺对安那托利亚的统治权,最后双方缔结了和约。

  公元前558年,出身于阿黑明尼德氏族的居鲁士二世在波斯称王,都帕赛波里斯。公元前553年,居鲁士举兵反抗米底统治。公元前550年,波斯人战败米底人,获得独立,并灭了米底王国,爱克巴坦那也成了波斯的首都之一。原属米底统治的埃兰、帕提亚、基尔卡尼亚、亚美尼亚等可能在公元前549mdash;548年之间也相继归降了波斯。征服米底不只扩大了波斯人统治的范围,增强了波斯的实力,而且使以前还不为世人所知的波斯,一下子便跃上了世界历史的广阔舞台。

  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创建者为阿契美尼斯;当时整个波斯区域还是在米底王国的统治之下。阿契美尼斯死后,他的儿子泰斯帕斯继任王位,并在米底王国斯基泰时期带领阿契美尼德脱离米底王国的统治。泰斯帕斯死后将土地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塞鲁士一世和阿里亚拉姆尼斯。他们死后将王位分别传给他们的儿子:冈比西斯一世和阿尔沙米斯。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继承冈比西斯一世的王位,并在其后承袭了亚薛米斯的王位,重新联合阿契美尼德王国。

  居鲁士随后开始扩张领土。他第一公开反叛米底王国,并在公元前550年将它彻底消灭。其后,他与巴比伦结盟,以确保王国的后方不会受威胁。

  公元前546mdash;539年之间,居鲁士先后征服了东部伊朗和中亚的很多区域:巴克特里亚、马尔吉安那、花剌子模、索格地亚那、格德罗西亚、萨塔吉地亚、阿拉霍西亚、德兰吉安那、萨克人的区域、阿富汗等地,其统治范围在东方接近了印度河流域和帕米尔高原的西部区域。居鲁士死时,波斯帝国的东部和东北部疆域已经包含阿姆河两岸的巴克特里亚和花拉子模,由居鲁士之第巴尔迪亚统治。居鲁士之子登位后,继承父志继续扩张。未来的波斯帝王一再发动对东方塞种人的征伐,把疆界推过阿姆河,到达锡尔河两岸。

  波斯帝国将它国土划分为20个郡,各郡每年向中央缴纳肯定的贡赋,其中有7个郡在中亚:比如第7省辖兴都库什山以南之犍陀罗区域,第12省辖大夏,第16省辖长眠、中亚区域花拉子模和粟特。波斯帝国最东方的据点在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相邻的、中亚区域费尔干纳盆地。波斯人在该盆地西端打造了居鲁士城。

  公元前547mdash;546年,波斯人同小亚强国吕底亚王国发生战争。吕底亚是一个十分富庶的国家,在其强盛时,曾控制了希腊世界和东方之间的海上和陆上贸易。米底王国灭亡后,它于公元前547年出兵卡帕多细亚,从而引发了与波斯人之间的战争。居鲁士率军还击,打败了吕底亚,俘虏了它的国王克列伊索斯。不久,波斯人又借镇压吕底亚人起义之机,征服了小亚西海岸各希腊人城邦。消灭吕底亚后,塞鲁士乘着巴比伦国内政局不稳之时挥军向其进攻。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城陷落,居鲁士入城,并握住巴比伦守护神马尔杜克塑像的手,以表示想以巴比伦人的身份来统治这个地方。自此,阿契美尼德王朝的权势扩至埃及边界。

  居鲁士死后,其子冈比西斯二世继任王位。冈比西斯在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攻破其国都孟菲斯,更将法老掳至苏萨。埃及国王普萨美提克被俘。他在埃及打造了第27王朝。由此,波斯人打造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波斯帝国,其版图比埃及新王国和亚述帝国大得多。此后,他还曾出兵远征利比亚和努比亚,均不顺利。据希罗多德,冈比西斯远征利比亚的军队毁于沙漠风暴;而远征努比亚的军队则败于准备不充分。于是埃及爆发了反对冈比西斯的起义。公元前524年末或523年初,冈比西斯回到埃及首都孟斐斯,镇压了起义。公元前522年,阿契美尼德王国内部发生叛乱,冈比西斯二世急忙班师回朝,却死在途中。其王族将领大流士一世续率兵回国,并成功平定叛乱,更最后获得王位。

  波斯帝国刚打造不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乃至统治阶级内部王权与贵族的矛盾都十分尖锐。据《贝希斯吞铭文》,“当冈比西斯在埃准时,人民开始叛乱。在国内、在波斯、在米底,也在其它各省出现了不少谣言。”而当冈比西斯对利比亚和努比亚的征服遭到挫折时,终于引发了高墨塔暴动。暴动于公元前522年3月14日爆发于波斯国内的庇里什瓦德地方的阿尔卡德里什山。暴动者打着冈比西斯的弟弟巴尔狄亚的旗号起兵。暴动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响应:“于是所有些人民、波斯人、米底与其它诸省都骚动起来,从冈比西斯转而倾向于他。他夺取了王国。”高墨塔自立为王,号召各地人民拥戴他而抛弃冈比西斯。他还派人到各地去“宣布免除三年兵役和赋税”。从“人民”手中夺走了“牧场、牲畜、奴仆、房子hellip;hellip;。”公元前522年9月,出身阿黑明尼德氏族的大流士同其他六个波斯贵族一块秘密谋划,杀去世了高墨塔及暴动的其他领导者,镇压了各地起义。暴动历时7个月。

  大流士一世,为阿尔沙米斯的孙儿,同时也是阿卡米力斯家族的王子,他夺得王位后对内采取了严厉的手段以稳定政局。大流士上台后,各地人民曾两度起义反对他的统治,他严厉地镇压了起义,并将镇压高墨塔暴动和两次人民起义的状况用波斯语、埃兰语、巴比伦语等三种语言刻在贝希斯吞山崖上,此即著名的贝希斯吞铭文。为了巩固他的地方,大流士在Parsa打造了新的首都,希腊人称为波斯波利斯并且扩充了他的私人卫队的级别----万人近卫军。即便大流士所做的所有出色的事都抛开不谈,他对波斯所做的贡献是最伟大的地方。在他统治下,政治和法律的改革使这区域获得新生,并且不少出色的计划被实行以促进贸易和商业的进步。货币铸造、重量和量度被标准化并且打造了新的陆地和海上路线。对外他则积极推行扩张。他成功把印度次国内的北部大片区域纳入疆土。东部的战役巩固了由赛勒斯获得的利益并将广大的印度次国内北部变为了波斯控制的省份之一。其后,他又挥军至亚细亚与希腊之间的赫勒斯滂海峡。向西的扩展从大约公元前516年开始,大流士开始在小亚细亚沿海岸攻打希腊的殖民地。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其女婿马多尼奥斯进攻色雷斯和马其顿,但于公元前490年在入侵希腊时的马拉松战役中失利。

  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86年过世。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接续作王,薛西斯,大流士一世的儿子和继承人,决定继续波斯在西面的征服,并且以公元前480年的“希腊征服之旅”而闻名,那是一场以发生在塞莫皮莱、萨拉密斯和布拉底的战斗而出名的战役。并于公元前485年成功镇压在埃及发生的一场叛乱。其后,他对希腊发出多次进攻;刚开始获胜,占领希腊北部区域。但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均失利,马多尼奥斯更于普拉提亚一役中战死。希腊的城邦最后维持了一致行动并击败了薛西斯,标志者波斯帝国衰落的开始。自此,因为他的自尊在失败后刺激了他,薛西斯决定引退。他将集中力转移在宫廷生活,在他最后的几年里,他把从贸易和税收里获得的庞大财产全部花费在了建造巨大的建筑物上,但大部分都未能完成。薛西斯年代的波斯有四个首都:苏撒、爱克巴坦那、巴比伦、帕赛波里斯,波斯国王及其宫廷一年四季轮流驻跸于每一个都城。最后于公元前465年被谋杀。

  波斯帝国的简史

  游客在伊朗南部城市设拉子附近的波斯波利斯参观“万国门”遗址。

  波斯波利斯是伊朗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的宫城遗址,宫城始建于公元前518年,前后共建造50多年。这里有举世闻名的宫殿群和精美雕像,后来在希腊马其顿王亚历山大东征时被烧毁。1979年,波斯波利斯宫城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居鲁士死后,其子冈比西斯二世继任王位。冈比西斯在公元前525年征服了埃及,攻破其国都孟菲斯,更将法老掳至苏萨。埃及国王普萨美提克被俘。他在埃及打造了第27王朝。由此,波斯人打造起一个地跨西亚北非的波斯帝国,其版图比埃及新王国和亚述帝国大得多。此后,他还曾出兵远征利比亚和努比亚,均不顺利。据希罗多德,冈比西斯远征利比亚的军队毁于沙漠风暴;而远征努比亚的军队则败于准备不充分。于是埃及爆发了反对冈比西斯的起义。公元前524年末或523年初,冈比西斯回到埃及首都孟斐斯,镇压了起义。公元前522年,阿契美尼德王国内部发生叛乱,冈比西斯二世急忙班师回朝,却死在途中。其王族将领大流士一世续率兵回国,并成功平定叛乱,更最后获得王位。波斯帝国刚打造不久,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乃至统治阶级内部王权与贵族的矛盾都十分尖锐。据《贝希斯吞铭文》,“当冈比西斯在埃准时,人民开始叛乱。在国内、在波斯、在米底,也在其它各省出现了不少谣言。”而当冈比西斯对利比亚和努比亚的征服遭到挫折时,终于引发了高墨塔暴动。暴动于公元前522年3月14日爆发于波斯国内的庇里什瓦德地方的阿尔卡德里什山。暴动者打着冈比西斯的弟弟巴尔狄亚的旗号起兵。暴动引起强烈反响,各地纷纷响应:“于是所有些人民、波斯人、米底与其它诸省都骚动起来,从冈比西斯转而倾向于他。他夺取了王国。”高墨塔自立为王,号召各地人民拥戴他而抛弃冈比西斯。他还派人到各地去“宣布免除三年兵役和赋税”。从“人民”手中夺走了“牧场、牲畜、奴仆、房子hellip;hellip;。”公元前522年9月,出身阿黑明尼德氏族的大流士同其他六个波斯贵族一块秘密谋划,杀去世了高墨塔及暴动的其他领导者,镇压了各地起义。暴动历时7个月。

  大流士一世,为阿尔沙米斯的孙儿,同时也是阿卡米力斯家族的王子,他夺得王位后对内采取了严厉的手段以稳定政局。大流士上台后,各地人民曾两度起义反对他的统治,他严厉地镇压了起义,并将镇压高墨塔暴动和两次人民起义的状况用波斯语、埃兰语、巴比伦语等三种语言刻在贝希斯吞山崖上,此即著名的贝希斯吞铭文。为了巩固他的地方,大流士在 Parsa打造了新的首都,希腊人称为波斯波利斯并且扩充了他的私人卫队的级别----万人近卫军。即便大流士所做的所有出色的事都抛开不谈,他对波斯所做的贡献是最伟大的地方。在他统治下,政治和法律的改革使这区域获得新生,并且不少出色的计划被实行以促进贸易和商业的进步。货币铸造、重量和量度被标准化并且打造了新的陆地和海上路线。对外他则积极推行扩张。他成功把印度次国内的北部大片区域纳入疆土。东部的战役巩固了由赛勒斯获得的利益并将广大的印度次国内北部变为了波斯控制的省份之一。其后,他又挥军至亚细亚与希腊之间的赫勒斯滂海峡。向西的扩展从大约公元前516年开始,大流士开始在小亚细亚沿海岸攻打希腊的殖民地。公元前492年,大流士一世派其女婿马多尼奥斯进攻色雷斯和马其顿,但于公元前490年在入侵希腊时的马拉松战役中失利。

  大流士一世于公元前486年过世。他的儿子薛西斯一世接续作王,薛西斯,大流士一世的儿子和继承人,决定继续波斯在西面的征服,并且以公元前480年的“希腊征服之旅”而闻名,那是一场以发生在塞莫皮莱、萨拉密斯和布拉底的战斗而出名的战役。并于公元前485年成功镇压在埃及发生的一场叛乱。其后,他对希腊发出多次进攻;刚开始获胜,占领希腊北部区域。但在之后的几场战役中均失利,马多尼奥斯更于普拉提亚一役中战死。希腊的城邦最后维持了一致行动并击败了薛西斯,标志者波斯帝国衰落的开始。自此,因为他的自尊在失败后刺激了他,薛西斯决定引退。他将集中力转移在宫廷生活,在他最后的几年里,他把从贸易和税收里获得的庞大财产全部花费在了建造巨大的建筑物上,但大部分都未能完成。薛西斯年代的波斯有四个首都:苏撒、爱克巴坦那、巴比伦、帕赛波里斯,波斯国王及其宫廷一年四季轮流驻跸于每一个都城。最后于公元前465年被谋杀。

  在伊朗南部城市设拉子附近的波斯波利斯,昔日庞大的波斯帝国宫殿群废墟仍静静矗立在拉赫马特山脚,同意游人“朝拜”。

  波斯大流士的改革

  关于大流士其人,在他夺取政权以前的状况,大家所知甚少。从《贝希斯吞铭文》了解,他的爸爸是维斯塔司帕。据希罗多德,他曾作为冈比西斯的随从远征埃及。在参予谋杀高墨塔的事件中,他是7人中最后一个参加的。他倡导实行君主专制统治,并夺取了政权。

  帝国版图这样辽阔,民族成份极其复杂,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极其尖锐,各地政治、经济、文化进步极不平衡,而波斯的统治阶级又十分年轻、国家机器十分薄弱。因此,统治并不稳定。为了巩固波斯帝国,大流士采取了一系列手段,这在历史上称作大流士改革。

  他加大王权,确立了君主专制的统治形式。他神化我们的权力,说是阿胡拉马兹达恩赐于他。他控制了行政权、军权、司法权,打造起王室经济。国王之下设有办公厅,内有通晓帝国内各种语言的人,以知道状况。他常巡行各地,或派人到各地去知道状况,以加大控制。他还打造间谍组织,刺探各地情报。

  他将全国划分为20个行省,设总督治理。总督初时不管军事,只管地方行政、司法、征税他规定了各行者应纳税的数目。

  他将全国划分为五个大军区,每一个军区下辖若干省军区。军事长官和总督互不相属,使其互相牵制。波斯军队由步兵、骑兵、战车兵、象兵、海军、工兵等组成。战时还可从各省和各部落寻求到一支相当庞大的军队。军队的指挥官多为波斯人。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是由1万名波斯人组成的所谓“不死队”。国王每年要对军队进行检查,边远区域则由国王派人检查。

  他统一了铸币规范。他规定帝国中央铸造金币、行省铸造银币、自治市可铸造铜币。金币称为大流克,每枚重8.4克。

  他在全国打造驿道,便捷军队的调动、国王命令下达和下情上达。加大帝国各地的联系。在驿道沿途设有驿站,配备有职员、马匹、粮草。最长的一条驿道起自小亚西海岸的以弗所,西至伊朗高原的苏撒,全长2400公里,称为“御道”。另一条著名驿道是从巴比伦经伊朗高原至印度河。这种驿道可能是在原有大的队商道路和亚述帝国时期的一些驿道的基础上修建的。

  他调整了波斯与各被征服地原有统治者之间的关系,在拟定法律时尽量参考各地原有法律;对各地宗教采取宽容态度,不加排斥,借以收买各地上层人物。

  他开通了尼罗河至红海间的运河;又于公元前518年派斯基拉克调查印度河口,斯基拉克率船队从印度河口西行到达红海,历时30个月,从而打造了印度和帝国的海上联系;还在中亚修建水库等等。

  改革巩固了波斯帝国的统治,但并未消除帝国内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也未消除帝国内政治、经济、文化进步的不平衡性。

  波斯帝国的衰亡

  公元前5世纪大流士一世及其后继者发动的希波战争是波斯帝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希波战争历时半个世纪,貌似强大的波斯帝国被英勇捍卫自己独立的希腊城邦所击败。在希波战争期间,埃及、巴比伦曾多次爆发反抗波斯统治的起义,进一步削弱了波斯的军事力量。

  希波战争可以说是波斯军事和政治由胜入衰的转折点,希波战争战争后波斯军队的威力进一步削弱,内部的矛盾就愈加突出。希波战争结束后,帝国境内被压迫被征服人民的反抗斗争此伏彼起。公元前404~前343年,埃及一度摆脱了波斯的羁绊,打造了当地人的第二十八~三十王朝。同时,波斯统治阶级内部也不断发生争夺王位的宫廷政变,中央集权制渐渐变得有名无实。行省总督总是兼任军事首长,独揽军政大权。

  接续薛西斯一世的分别是阿达薛西一世、薛西斯二世和大流士二世。其中,薛西斯二世执政只有45天,最后因喝酒过多被宫里的一个妃嫔之子杀死。在他们之后接任的是阿达薛西二世。他成功策动雅典和斯巴达的战争,更最后签署了《国王和约》,从而得以插手希腊的事务。公元前401年,小塞鲁士从小亚细亚起兵叛乱,率10,000希腊雇佣兵东进制争夺王位,被阿达薛西二世所败;但他所雇的希腊雇佣兵却成功退却回希腊当地。

  此后的几年间,阿契美尼德王国当地发生了多次的叛乱;虽然最后都获平定,但却大大动摇了王国本身的基础。公元前359年,阿达薛西三世登基。因为他拒绝帮助雅典对抗北面的马其顿,与雅典闹翻。马其顿其后统一全希腊,当公元前336年,腓力在其风华正茂之年,在事业的巅峰时期遇刺死亡之际,一支马其顿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亚洲。公元前334年,腓力之子亚历山大跨过达达尼尔海峡。经过格拉尼库斯河战役、伊苏斯战役和高加美拉战役,摧垮了波斯帝国的军事实力,大流士三世每战必逃,终于逃到巴克特里亚后被杀。公元前330年在亚历山大大帝的领导下攻入波斯波利斯。阿契美尼德末代国王大流士三世被部下所杀,阿契美尼德王国正式灭亡。

  在亚历山大死后的权利争斗中,塞琉古一世成功的夺到了亚历山大帝国下的波斯领土。但统一非常短暂,印度次国内西北部区域爆发起义并且塞琉古的王国分裂成为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两个敌对国家。在伊斯兰教的出现和6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伊朗之后波斯文明的最后遗迹消失了。

  波斯帝国的历史分期

  在波斯,历史上有多个帝国先后打造、兴盛、和衰亡。

  阿契美尼德王朝

  阿契美尼德帝国,又称波斯“第一帝国”。公元前559年居鲁士二世统一波斯,打造阿契美尼德王朝。居鲁士二世击败了当时统治波斯的米底人,使波斯成为一个强盛的帝国。前539年,居鲁士占领巴比伦。

  到了大流士一世,帝国疆域得到了空前的进步。向东大流士进军印度河流域,在西线对希腊的进攻则因为马拉松战役的失败而功败垂成。其子薛西斯一世后来再度对希腊用兵遭受失败。

  阿契美尼德帝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之一。

  希腊化时期

  前334年兴起于欧洲东南部区域的阿尔干半岛上的马其顿人的国王亚历山大大帝的希腊大军击败大流士三世,波斯成为马其顿帝国的一部分。亚历山大的帝国非常快就分崩离析。亚历山大手下大将塞琉西一世自立塞琉西王朝,以叙利亚为中心,统治波斯区域。

  这一时期波斯成为东西方的交流的一个枢纽:丝绸的道路由此连接中国,佛教从印度传来,琐罗亚斯德教则西去影响了犹太教。

  塞琉西王朝的后期在前238年东部的长眠和大夏独立之后,东部被贵霜王朝所扰,西面又面临罗马帝国的扩张,最后被罗马帝国和长眠帝国瓜分。

  长眠帝国

  长眠帝国发来自于今天的伊朗的东北部,鼎盛时包含今天伊朗全境和一些周围区域,与罗马帝国隔幼发拉底河为界,首都泰西封坐落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附近。两个帝国之间连年战争。同时长眠帝国与东邻贵霜王朝也是战事频传。帝国国力衰竭,各地军阀割据。

  萨珊王朝

  亚兹德的琐罗亚斯德教神庙224年长眠帝国的一个地方总督的儿子阿尔达希尔一世因为扩张地方权势而和帝国开始战争。经过两年的战争,推翻长眠帝国,于226年打造萨珊王朝,首都泰西封。萨珊王朝因阿达希尔的祖父而命名。波斯自阿契美尼德帝国之后首次统一,被觉得是第二个波斯帝国。萨珊帝国多次与罗马帝国开战,曾俘虏过一个罗马的皇帝。

  萨珊帝国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以琐罗亚斯德教为国教,全体人民分为教士、军人、文人、和平民四等。基督教中天主教被迫害,景教则得以进步。

  因为对东罗马帝国的连年征战,萨珊帝国对臣民横征暴敛,同时加大对宗教的控制,导致暴乱迭起,在629年和642年,两任皇帝遇刺,又遭到崛起中的阿拉伯帝国的攻击,帝国终于崩溃。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和波斯间的友好往来较频繁,《魏书》记载,波斯使臣来中国交聘达数十次之多,给北魏皇帝带来的各种礼品,有珍物、训象等。1970年,在甘肃张掖大佛寺出土了六枚波斯萨珊王朝银币。帝国崩溃后,萨珊王朝末代皇帝的儿子俾路斯曾逃到中国,向唐王朝请求救兵抗击阿拉伯入侵,唐朝护送其返回在今伊朗一带打造波斯督护府,但不久终为阿拉伯所灭。

  回教时期

  786年-809年哈伦middot;拉希德统治时期的阿拔斯王朝诸行省混乱的萨珊帝国飞速被新兴的伊斯兰教引导下的阿拉伯帝国击溃。波斯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语成了通行的语言,伊斯兰教飞速取代了琐罗亚斯德教,各地很多兴建清真寺。

  750年阿拔斯王朝统治阿拉伯帝国,而波斯人则在政府中获得了支配地位。在这段时间波斯的文化得到巨大的进步。

  9世纪后,阿拔斯王朝因内部叛乱不治而国势日衰,割据局面形成。1037年从东北方来的塞尔柱人占领波斯,打造了强大的塞尔柱帝国。塞尔柱突厥人在伊斯法罕城兴建了让人很难置信的Friday Mosque。著名的波斯数学家及诗人欧玛尔middot;海亚姆在塞尔柱时期写下了他的诗集《鲁拜集》。

  塞尔柱人在十三世纪早期失去波斯的控制权,并由来自咸海附近另一突厥民族的花剌子模所取代。1205年花剌子模征服波斯。

  蒙古人的统治

  1219年成吉思汗率大军灭花剌子模,之后他的孙子旭烈兀征服波斯和阿拉伯,打造伊儿汗国。1295年伊儿汗国大汗入伊斯兰教。1370年到1405年,波斯成为帖木尔帝国的一部分。帖木尔死后波斯陷入混乱和割据。

  伊儿汗国时期,是中国和波斯文化交流得到空前进步的时期。不少精通中国天文、历法、医药的学者随旭烈兀来到波斯进行交流。

  1405年到1433年,中国明朝的太监郑和组织船队下西洋,多次到达波斯。郑和在斯里兰卡立的石碑用中文、泰米尔语、波斯语三种文字写成。阿拉伯语和波斯语在明朝的经堂教育中广被用。

  萨非王朝

  萨非王朝是一个突厥人打造的帝国,其建国的英主伊斯迈尔一世统一波斯,并把疆土扩展至今的阿塞拜疆、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一部分。萨非王朝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战争不断。1588年阿拔斯大帝继位,迁都伊斯法罕,与奥斯曼帝国讲和,赶走乌兹别克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得波斯湾中的小岛巴林,使波斯成为伊斯兰世界的非常重要的文化中心。

  欧洲人的“大博弈”

  1907年英俄协议之后的波斯1722年俄国的彼得大帝联合鄂图曼土耳其帝国入侵波斯,之后波斯国内又爆发了逊尼派教徒为抵抗被迫强制信奉什叶派的暴动,萨非王朝灭亡。

  1779年至1925年,波斯在卡扎尔王朝的统治下,被北面的俄国和东面以印度为基地的英国所蚕食,其领土中分出了英国权势的巴林、阿富汗的一部分,和俄国权势的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英在此的策略角逐被叫做“大博弈”。

  首次世界大战及之后

  首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的俄国、奥斯曼帝国、英国和德国均向波斯派出军队以控制波斯的油田。战后波斯北部被英国驻军控制。1925年12月礼萨middot;汗推翻卡扎尔王朝打造巴列维王朝,而直到冷战期间,英国及苏联还一直对波斯维持影响力。

  1935年,礼萨middot;汗将波斯在国际上更名为伊朗。

  诸民族

  波斯帝王们的宗教自由化、政治自由化政策使波斯政权与叙利亚各民族的关系融洽起来。叙利亚各民族曾顽强不屈地先后反对过亚述和巴比伦的征服者。在腓尼基人、撒马利亚人和犹太人眼中,波斯人简直就是大救星。

  腓尼基人

  腓尼基人被并入波斯帝国之后,腓尼基商人获得了一个巨大的内陆贸易区,同时,在地中海上,在与其商业角逐对手希腊人的斗争中,他们也争取到了波斯的支援。与腓尼基人一样,亚洲希腊人也成了波斯的子民,不过,是不驯顺的子民;而叙利亚的腓尼基人却帮了波斯人的大忙,并得到其喜爱。3个叙利亚腓尼基城邦国家阿腊杜斯、提尔和西顿,被授与小型地方自治王国的地位。腓尼基人并不计划背叛波斯人,因而,波斯人不必担忧殖民地中的腓尼基城邦会介入叙利亚事务。波斯人并不想把利比亚的腓尼基人和叙利亚的腓尼基人并入他们的帝国,相反在公元前6世纪末叶,他们与迦太基人订立了反希腊协定,当时殖民地中的腓尼基人城邦在迦太基的领导之下组成了一个统一阵线。

  犹太人

  巴比伦尼亚的犹太人社区是波斯人的天然盟友,由于这类离乡背井的犹太人从未饶恕过曾放逐他们的巴比伦人。他们组成了亲波斯人的少数派,在多数居民均采取不合作态度的巴比伦尼亚,这个少数派对波斯人尤为可贵。尽管居鲁士二世出于方案的考虑,通过“与巴尔携起手来”,表示他想尊重巴比伦人的民族自尊心,但仍然无济于事。居鲁士二也允许所有期望离开的犹太人返回在犹太的故园,并重建他们在耶路撒冷的神庙。在埃克巴塔纳的档案中,可以查到居鲁士二世的敕令,这一敕令继而又遭到大流士一世的进一步确认。要么是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在公元前445年,要么是阿尔塔薛西斯二世在公元前384年,曾允许其巴比伦犹太管家尼希米暂时离开首都苏萨,他负有前往犹太重新为耶路撒冷城设防的使命。大流士一世和阿尔塔薛西斯都曾为在他们授权下犹太人重建耶路撒冷公共工程而批准过预算和建材。

  阿拉米人

  阿拉米人像犹太人和腓尼基人一样,也从波斯帝国获益不浅。在亚述统治时期已经开始的阿拉米语言文字的传播,在波斯人治下又获长足进步。在叙利亚,迦南语渐渐被阿拉米语所取代。在叙利亚,迦南语只是礼拜仪式用语,作为平时用语,它只在地中海西岸区域的腓尼基人殖民世界中运用。阿拉米语言继续与阿拉米字母同时向东传播,阿拉米字母比楔形文字更便捷实用。与七八个世纪以前的乌加里特人一样,波斯人从苏美尔-阿卡德语库中选择了一些字组成一套字母。大流士一世在贝希斯敦石崖上用3种文字记录其武功时,用波斯楔形文字刻下了波斯文,同时,又用表达方法既传统又庞杂的苏美尔体楔形文字刻下了埃兰文和阿卡德文译文。但,波斯人的楔形文字与乌加里特文遭受了同样的命,它未能抵抗住由更简单明了的字母组成的字母大潮的冲击,这种字母早在公元前最后一千纪初叶已在腓尼基时尚起来。到公元前330年,绝大部分波斯帝国官方文件都已运用阿拉米语言文字,不过,或许这类字母仍按波斯语发音,即组成一个阿拉米字的字母组合,读起来好象是这个阿拉米字的波斯语译音。

  米底人

  叙利亚的几个主要民族因此而满足于做波斯人的臣民,而与波斯人有血缘关系的米底人却感到不那样幸福。正如他们在公元前522年起义中表现出来的那样,他们记得自己也曾是自命不凡的民族,而波斯人则曾是他们的臣民。不过,尽管米底人桀骛不驯,波斯人还是第三允许他们做了米底-波斯帝国的伙伴,这个帝国比过去的米底帝国辽阔得多,也强盛得多。埃兰人或许有的受宠若惊,由于他们的国都苏萨升格为帝国首都。东北部讲伊朗语的民族在帝国亡国之后,坚持了长达3年的抵抗运动,反对马其顿统治者,以此显示他们对波斯帝国的深情厚谊。东部的游牧民族西徐亚人曾与居鲁士二世为敌,但在被大流士一世征服之后,好像也非常忠实于帝国。当公元前480年薛西斯在欧洲的希腊作战时,由他们据守策略要地。公元前330-前328年,他们还支援过农居的邻邦反抗亚历山大大帝。

  西亚人

  不过,在被征服的民族中,有3个民族表现出与波斯统治势不两立,即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亚洲希腊人。在公元前522年这个关键时刻,巴比伦人不仅进行了一次起义,而是两次。公元前484年,他们再度起义。不过,这一次,波斯人毫不手软地将起义镇压下去,从此将来,直到他们最后被亚历山大解放时为止,巴比伦人一蹶不振。波斯人不可以放下让巴比伦人脱离他们的控制,巴比伦是波斯帝国的粮仓和工厂,也是帝国内陆交通网上的枢纽。而在其次,占领埃及不啻是波斯帝国的一大负担,正如它曾成为亚述人的负担一样。埃及距离法尔斯比离亚述更远。在反抗其国内上的亚洲主人时,它可以同意来自海上的希腊人的增援。虽然埃及在公元前522年一败涂地,但,它在大流士一世统治末期再度揭竿而起,公元前464-前455年,公元前404或395-前343年,他们曾两度获得独立。当它再度被波斯人征服时,距波斯帝国自己的倾覆已仅仅只有十几年时间。

  波斯帝国是短命的帝国,但它的宗教宽容政策产生了历久不衰的成效。这一政策适应了宗教上不同信仰相互调合这一趋势,亚述人和巴比伦人的放逐政策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形成。一个征服者可以流放被征服国统治集团的成员,却放逐不了它的神祗。留在当地的农民仍会继续供奉它们,外来移民也不可能忽略它们。在前以色列王国主要宗教圣地伯特利崇拜耶和华的礼仪被向东带入巴比伦尼亚,向南带到埃利藩蒂尼,此地是尼罗河第一瀑布下面的边防要塞。公元前5世纪,在这个地方,一支为波斯人服务的犹太驻军同时供奉着爱希慕恩、安娜特和耶和华,这支军队的士兵都是为逃避被尼布甲尼撒放逐到巴比伦的霉运而躲入埃及的犹太人后裔。

  在埃利藩蒂尼的犹太社区与撒马利亚区酋长珊巴拉特维持着友好的通信往来。在波斯人统治时期,在尼希米行使使命之前,耶路撒冷是撒马利亚区。从珊巴拉特的姓氏上判断,他是巴比伦流放者的后裔,假如从他儿子的名字上看,他们都是耶和华的信徒,而不是月亮神的崇拜者。此时,撒马利亚的居民已严格地专一信奉耶和华,除《摩西五经》外,他们否认任何手写文书为经典,也否认有非手写经典存在。但,当巴比伦尼亚犹太人社区的代表尼希米奉圣旨到达耶路撒冷时,珊巴拉特与他发生了冲突。为使尼希米和以斯拉进行其决定性的工作,波斯帝国政府不明智地彻底改变了它的常见宽容的政策。这个不一般的讨好态度破坏了波斯政府本身非常重要的一条行为规范。这是一次被动的国家行为,可是,比起波斯政府的任何主动行为来,这个被动行为却导致了更为紧急的后果。这不可以不说是一次历史的嘲弄。[1]

  统治

  古时候波斯是东方专制政体的典型,帝国期间西亚各地奴隶制经济进一步得到进步;波斯文化多受两河

  波斯帝国宫城遗址

  流域文化影响,用楔形文字,造型艺术有较高的收获,如波斯波利斯的百柱厅、浮雕和壁画等均甚著名。帝国都城有苏萨、波斯波利斯、巴比伦和埃克巴坦那。产生于伊朗高原的琐罗亚斯德教,大流士一世时被定为国教,并广泛传播;后传入中国,称为袄教或拜火教。

  波斯帝国的缔造者在四分之一个世纪内易如反掌地将黎凡特区域从政治上统一块儿,为这块饱经磨难的区域达成它急切需要的和平与秩序采取了有力的手段。波斯帝国给黎凡特区域带来了它渴望之极的休养生息的机会。比起亚述人来,波斯人的征服战争不那样残暴,对于广大被征服区域的行政管理也不那样富有压迫性。与亚述人不同,波斯人在行使主权时,宁可使大家最低限度地感到他们的存在。他们给现存的地方政权以行政自由。波斯省督有哪些用途只不过监督而非取代地方政权的工作。最为要紧的是,波斯人使大伙感到他们尊重、保护其臣民的宗教信仰mdash;mdash;这项开明的政策的确换来了对波斯人统治的承认。

  在这庞大的帝国里,各区域之间经济进步非常不平衡。帝国东部,奴隶制不非常发达,有的区域耕种小块份地的村社农民还很多存在,他们是波斯军队的主要出处;而帝国西部,有些已有两千多年进步的历史,且有不少产品生产较发达的城市,这类区域的人民是帝国贡税的主要承担者。

  假如考虑到大流士一世和至少地的直接继任者薛西斯在其铭文中显示出,他们已经同意了与琐罗亚斯德教类似的宗教,波斯帝国政府对外族宗教所持的宽容态度就更值得称道,更看上去独一无二了,由于琐罗亚斯德教的真谛是战斗性,而非宽容。琐罗亚斯德以这种精神摒弃了讲伊朗语诸民族的传统宗教,用一种新家教取而代之。琐罗亚斯德觉得他的使命是传播对一个善良之神mdash;mdash;光明之神阿胡拉middot;玛兹达的信仰。他对光明之神的信仰是忠贞不二的。大家不了解大流士一世和薛西斯对琐罗亚斯德教的信仰到底有多深,他们也并未公开声称自己是琐罗亚斯德的信徒,他们甚至没提到过他的名字。那位先知大约比大流士一世要早出生一个世纪,他的传教区域好像是在讲伊朗语诸民族定居的东北区域。

  对波斯帝国政府来讲,它辽阔的领土仍使交通通讯成为一个重压非常大的问题。修建了通衢六道,沿途为政府的信使筹备了可供换骑的驿马。虽然上述手段加快了陆路通讯速度,大流士一世仍然觉得,需要借助水路在帝国各端间打造联系。他派一名卡里亚水手西拉克斯从帝国最东端的省份出发,到近期的印度河流域沿水路前行,他受命穿过印度河和印度洋,到达埃及的红海海岸。当西拉克斯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使命时,大流士便吞并了印度河区域。要么是在此之前,要么是在此之后,他使从尼罗河三角洲最东侧支流到苏伊士湾之间的运河竣工,这条运河是法老尼科二世开始开凿的。薛西斯想重演尼科二世环航非洲的伟绩,但他的船队不是从红海出发,而是从地中海启航。航行以失败告经。大流士和薛西斯的海洋野心并未被他们的后继者继承下来。

  大流士一世不只从全国各行省搜刮很多的白银和其他贡赋,而且有自己直辖的王室奴隶制大庄园。据1969年公布的帕赛波里斯泥版文献,在大流士统治的第二十二年,王室大庄园发给奴隶①的粮食总数为16,212.7勃尔,每月平均为1351勃尔;留用的大麦种子为1707勃尔;发给作牲畜和禽鸟饲料用的大麦共3818勃尔;发给官吏的面粉为2211勃尔。从这类已发现和公布的关于王室大庄园开支的状况可以看到,王室大庄园的奴隶数目、耕地面积、牲畜头数和管理官吏是相当多的。这里的劳动者,库尔塔斯,大都是被波斯征服的各族人民,他们无人身自由,无财产,靠领取给养生活,但他们大都有我们的家庭。波斯统治者可随便将库尔塔斯从一个地方调到另一个地方去劳动。除去王室大庄园外,还有贵族官僚奴隶制大庄园,它们也剥削库尔塔斯的劳动。王室和贵族官僚所拥有些大庄园遍布全国各地,构成帝国经济结构中的一个要紧组成部分。

  在新巴比伦时期出现的富有企业mdash;mdash;埃吉贝家族和穆拉树家族等,这个时候愈加富有了。他们在很多城市都设立钱庄,贷款给官僚贵族,获得很多的利息。他们还从包税、贸易中获得空前的价值。

  在艺术方面,波斯帝国留下了宝贵遗产。帝国从各被征服民族征调劳动者和建筑材料,用以兴建宫室,装点都城。波斯的建筑融合埃及、巴比伦、希腊各民族的艺术收获,构成自己独特的雄伟壮观秀丽的风格。大流士一世的新都波斯波利斯的宫殿建筑在巨石垒成的高台上,有大王听政的殿堂和百柱大厅,柱高7.62米,以圣牛、角狮和人面形为柱头。高台阶陛侧面的壁上浮雕万人不死军、廷臣和各被征服民族进奉贡物的行列。苏萨的宫殿遗址有彩色釉砖的墙壁,上面描绘大王的侍卫和各种野兽。这所有都旨在表现帝国的伟大和大王的尊严。金属细工在波斯也是一种高度进步的工艺,艺术家们以槌压的办法制成各种异兽形金片装饰宫殿的门和用具。

  波斯文明

  波斯帝国简史

  贝希斯敦铭文近景

  波斯是海量古时候文明中进步程度较高的民族,它的历史源远流长。在帝国年代2所跨越的年代中,波斯文明只不过到了公元三世纪才开始兴盛起来的,这并不是是曲解了波斯的历史,事实上帝国年代中的波斯还包含了波斯帝国的前身。从三世纪开始,这一文明才以波斯帝国的名号出现于历史舞台,直至公元十七世纪。在此之前的几个世纪,这片土地过去被很多发来自于地中海地区的权势所统治,但最后还是成为了一个独立王国,恢复了是本民族的自由与荣耀,并进步成为一个横跨美索不达米亚和印度的帝国。目前的伊朗、伊拉克和阿富汗都过去是当年古波斯帝国的版图。然而接连持续的战争削弱了波斯帝国的实力,为了夺取叙利亚、土耳其、巴勒斯坦、以色列、埃及和整个阿拉伯半岛的控制权,与强大的罗马帝国交战了数年。直到公元364年,罗马人才和波斯人签订了一份和平条款。

  后来,当罗马帝国分裂之后,波斯人将他们让人生畏的军事力量又投入到一系列新的战争中。他们的新敌人就是罗马帝国的继承者:拜占庭王朝。波斯人开始从拜占庭的边境区域-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土耳其,发动了持续持续的猛攻。波斯人在历史上最辉煌的时刻,终于在公元619年到来了。波斯帝国完全征服了整个埃及区域和高加索山脉。公元626年,波斯人在对拜占庭首都的围攻战中,以惨败而告终。拜占庭人趁机发挥了我们的优势,开始入侵波斯帝国的领土。多年来的无休争战,事实上已经为这两个原本实力强大的文明敲响了丧钟。公元628年,在双方都已精疲力竭之际,统治者们终于赞同签订了迟来以久的和平条款。在这之后,被战争很大削弱的波斯帝国被来自东方的穆斯林军团攻占了。

  公元651年,穆斯林权势在短短十年内征服了波斯帝国并完全占有了波斯帝国的领土。这个新的伊斯兰王国被称作-伊朗。然而这一片热土仿佛永远没办法达成和平,在此后的数百年中,不断有新的侵略者出现。第一是塞尔柱人,奥斯曼土耳其人的祖先,征服了伊朗全境。接踵而来的,是恐怖的蒙古军团,再后来则是土库曼人。

  新的希望直到公元16世纪才出现。与1300年前的古波斯人一样,伊朗人最后光复了我们的领土。波斯这个词已被用了数个世纪,主如果西方,用来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区域以前以“Persis”和“Parsa”闻名。这两个词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这个区域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们被亚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发生在公元前844年亚述国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赛勒斯二世,美索不达米亚一系列统治者的后裔,是个宽大和被崇敬的君主,并且被古波斯人称为他们的爸爸。在公元前550年一次成功的反抗阿卡米力斯领主的斗争和继承了米堤亚王国后,赛勒斯巩固了他在伊朗高地的统治并向西延伸到了小亚细亚。在公元前539年十月,巴比伦,古年代伟大的城市,被他的波斯军队攻下。

  在赛勒斯的继承人死后,一个将军,大流士一世,同时也是阿卡米力斯家族的王子,镇压了不少次反叛和其他挑战者后登上了王座。大流士模仿赛勒斯成为一个非常有个性和充满活力的统治者,并且他拥有一个叫人比较容易记住的名字。为了巩固他的地方,大流士在Parsa打造了新的首都,希腊人称为波斯波利斯并且扩充了他的私人卫队的级别----万人近卫军。即便大流士所做的所有出色的事都抛开不谈,他对波斯所做的贡献是最伟大的地方。在他统治下,政治和法律的改革使这区域获得新生,并且不少出色的计划被实行以促进贸易和商业的进步。货币铸造、重量和量度被标准化并且打造了新的陆地和海上路线。大流士也继续扩展这个帝国,东部的战役巩固了由赛勒斯获得的利益并将广大的印度次国内北部变为了波斯控制的省份之一。向西的扩展从大约公元前516年开始,大流士开始在小亚细亚沿海岸攻打希腊的殖民地。

  薛西斯,大流士一世的儿子和继承人,决定继续波斯在西面的征服,并且以公元前480年的“希腊征服之旅”而闻名,那是一场以发生在塞莫皮莱、萨拉密斯和布拉底的战斗而出名的战役。虽然成功的与埃及讲和并镇压了巴比伦的起义,希腊的城邦却最后维持了一致行动并击败了薛西斯,标志者波斯帝国衰落的开始。因为他的自尊在失败后刺激了他,薛西斯决定引退。在他最后的几年里,他把从贸易和税收里获得的庞大财产全部花费在了建造巨大的建筑物上,但大部分都未能完成。薛西斯的死是波斯影响力的最后转折点,他的一些继承者偶然才显现的活力和能力实在太罕见,无力阻止最后的崩溃,波斯波利斯最后在公元前330年4月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在亚历山大死后的权利争斗中,色流斯一世成功的夺到了亚历山大帝国下的波斯领土。但统一非常短暂,印度区域爆发起义并且色流斯的王国分裂成为帕提亚和巴克特里亚两个敌对国家。在伊斯兰教的出现和6世纪阿拉伯人征服伊朗之后波斯文明的最后遗迹消失了。

  帝王世系

  泰斯帕斯,阿契美尼斯之子

  居鲁士一世,泰斯帕斯之子

  冈比西斯一世,塞鲁士一世之子

  居鲁士,冈比西斯一世之子,约前550年ndash;前530年在位

  冈比西斯二世,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9年ndash;前522年在位

  高墨达 Smerdis ,据称是居鲁士大帝之子,前522年 在位

  大流士一世, brother-in-law of Smerdis 及阿尔沙米斯之孙,前521年ndash;前486年在位

  薛西斯一世, 大流士一世之子,前485年ndash;前465年在位

  阿达薛西一世,薛西斯一世之子,前465年ndash;前424年在位

  薛西斯二世,阿达薛西一世之子,前424年ndash;前423年在位

  大流士二世,half-brother and rival of 薛西斯二世,前423年ndash;前405年在位

  阿达薛西二世,大流士二世之子,前404年ndash;前359年在位

  阿达薛西三世,阿达薛西二世之子,前358年ndash;前338年在位

  阿尔塞斯,阿达薛西三世之子,前338年ndash;前336年在位

  大流士三世,大流士二世之曾孙, 前336年ndash;前330年在位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