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五节、天中节等,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二年级端午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伙阅读推荐。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1
端午节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民俗节日,距今已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华民主的传统节日之一。
端午节有吃粽子的风俗,相传是专门纪念屈原的。屈原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因皇上听信了奸臣所言,把屈原投到了汨罗江里。大家为了纪念屈原,在每年的5月初五,会划着龙舟往江里仍粽子,意在:让江里的鱼虾吃粽子,而不要伤害屈原。
在北方,端午节还有绑花绳、戴香包的风俗呢!瞧!母亲把几根彩显捻在一块,就出现了彩虹的颜色,然后,把这类绳轻轻地、松松地绑在我的脖子上、手腕上和脚腕上,这类喜庆的绳立刻给我增添了几分神气和英俊,就像三头六臂的小哪咤。
另外,端午节还有一个插艾的风俗,这个风俗来原于一个古老的故事:在唐朝末期,黄巢带领着起义大军,浩浩荡荡、南征北战,一路上杀富济贫,可是,因为当时通讯条件落后,,农民根本没办法和黄巢、起义军获得联系,最后,黄巢想出了一个方法,在起义那天,让农民家家户户以艾为信号,插在门上。后来慢慢地,插艾就有了“驱魔辟邪”的说法。
其实,经过千百年的演变,这类风俗虽然流传了下来,但与它本来的意思已有了出入:粽子变成了人间的一道美食;赛龙舟变成了娱乐活动,它既训练了人的身体,陶冶人的情操,又增进大家之间的感情和交流;你看!高高插在家家户户的门没处的艾,不正告诉大家,家家友爱、处处有爱。让大家一下子想到:爱国、爱家、爱惜、爱心、关爱、友爱、喜欢、钟爱等等这类美好的词汇。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今天,家的人都回来了,有伯伯、干母亲、哥哥…,我一回到家,就看到了桌上有不少美味可口的美食,当然有我最喜欢的粽子,看到它,我口水都快要流出来了,我迫不及待的跑到了洗手间里,洗了洗手就赶快跑到了椅子上,开始吃粽子了。
粽子的外形十分独特,有好多种形状有三角形、圆锥形、枕头形、宝塔形、圆棒形等等,各式各样。
我最喜欢粽叶的颜色,是那种墨绿色的,被煮过之后,就看上去格外绿,青翠欲滴。一剥开碧绿的粽叶,里面包裹着黄黄的糯米,黏黏的,被人一看就感觉清清爽爽,有一种舒心的感觉。
粽子的品种也不少,有肉粽、豆沙粽、蛋黄粽等。粽子味道也不同,肉粽是咸咸的,豆沙粽是甜甜的,蛋黄粽是香香的,我最喜欢的可是香香的、沙沙的蛋黄棕哟。
饭桌上,当过老师的爷爷还说起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吃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传闻由于屈原抱石投汨罗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大家为了不让鱼儿去吃他,而把粽子投在江里。将来,在每年的5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他。所以大家今天可以吃到美味的粽子还要感谢屈原呢。
一家人吃饭可真是其乐融融,我最喜欢热闹的大伙庭了,喜欢节日日,目前的端午节啊,早就变成了家人团聚的节日了,我家我的家人,更爱那美味可口的棕子。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3
“哎!你的粽子有五个角!”“哎呀,我的粽子漏了,如何解决呀?”这是什么地方这么热闹呀?原来是栅堰小学正在包粽子呢!大家七个人分成一组,取了材料,便兴冲冲地做了起来。
在家父亲给我做过,我少说也有的经验。可我一拿起棕叶,才发现事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容易。我很不容易把棕叶卷成漏斗状,把米放了进来,这还真成了漏斗,只听“哗”的一声,米散落了一桌,白做了。我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把米和肉成功地放了进来,可棕叶却如何也盖不住所有米,一直多出一个角。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终于我失去了耐心,把棕叶向下一扯,用线胡乱地缠了一通,即使做好了。看看万雨濠,他的迷你棕一口就没了,而蔡媚婷的粽子又漂亮又结实,和我的比起来是相差十万八千里。终于我做出了几个畸形粽子,手一压,就会有米漏出来,线一拉,就散架了,真是惨不忍睹,想得出来它放进锅后会如何。看来我的动手能力还要加大,还很大家乱哄哄的,要不然还不让其他人笑掉大牙。
回过头来想想,这个活动还是挺有趣的。通过了这次包粽子活动,增强了大家的动手实践能力,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活动!当然,这只不过大家少先队组织的一次活动,还有更多的活动等着大家!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4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大家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上艾草、香袋和在小孩的身上写王字。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医生了解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了解后,就往里面扔粽子,期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
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风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风俗。那在家门口挂上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在小孩身上写王字,又是什么问题?原来是在古时候没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大家就在门口挂上艾草、香袋,在小孩身上挂香包可以预防蚊子、虫子来咬。在小孩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可以咬他。喝雄黄酒也是为了不让蛇来咬,就有这个风俗了。
这个时候母亲叫我吃粽子。粽子的馅有肉、蛋黄、豆沙、枣子等多种。剥开绿油油的粽叶,里面就是香喷喷的粽子,真像一个粽子精灵披着一件绿色的棉袄!我一口咬下去,啊,粽子真美味!这又香又甜的味道一直到我的心里,使我陶醉,我真喜欢粽子呀!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5
满世界起风,风里喜忧参半。纸屑,花瓣,与很多尘埃,都达成了飞翔的愿望。还有太多莫名的情绪在风中纠缠,消失。一些东西回归故里,一些东西远走他乡。风过,小城若无其事。空气中弥漫着海潮的味道。有人开始抬头看天。
抬头看天,只不过看,别动心,也别伸手试探它有多远。
花自多情千古恨,云无往事一身轻。云朵闲闲的,只一味地白,在蓝色的屋宇上,以飞翔的姿势穿越生命。
风过,天空空了。静穆而高远。只有蓝,明净,清澈,无边无际地蔓延,美,却不可以亲近。
整部天书,不着一字。相比之下,现世中的人竟是痴傻。厌倦了目前,在文字中逃往过去或将来。若文字断了,不知将安身什么地方。想不落窠臼,落笔,仍是一纸虚无。
人与风,同是过客。每一次离开,都以为会终生铭记。然后走着走着,就忘了。不愿似风,风从来没家,风从不为哪个停留。
太多的地方不可以停留,譬如一朵怒放的花前,譬如轻烟薄雾的秋晨,譬如一个人的怀抱。可以坚守的只有记忆。
生活如春梦秋云,聚散容易。穿过足够的风将来,有关别离,永不再提起。
海天都不讲解他们的蓝,记忆不随便开口说话,心如秋空霁海,澄明广阔。多好,假如可以如此在薄薄的风里走着,去看一个人。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6
每年的阴历5月5日是大家家乡的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插艾叶,包粽子。
临近端午节,大家开始忙着采摘新鲜的芦叶,他们在芦苇丛中边采芦叶边唱歌。清清的河水缓缓地流着,欢快的歌声在河面上荡漾。
端午节那天,大家一家一大清早就忙开了。先把晒干的芦叶煮透,再把芦叶折成一个漏斗状,舀一大勺洗干净的糯米放进来,中间加入一两颗红枣或一些花生,最后把“漏斗”的口盖住,沿着“漏斗”的边把剩余的芦叶紧紧地缠绕上去,用线一捆,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乐呵呵地在旁边帮忙,可芦叶在我手里仿佛个调皮的精灵,一点儿也不听使唤,不是这头松了就是那里散了。
这一个时候我就惊叹于阿姨婆婆们心灵手巧的技术了:她们会包各种各样的粽子,有香包粽子、枕头粽子、小脚粽子……口味五花八门,有香甜的枣粽子、咸鲜的肉粽子、香辣的火腿粽子……田野里,小路上,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清香,大家的脸上放射出开心的的光芒。他们提着粽子,你送给我,我送给你。把幸福与甜蜜相互传递,把劳动的果实与同伴推荐。
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活动还有很多,动人心弦的赛龙舟,富有创意的画彩蛋,喝驱邪防虫的雄黄酒……大家沉浸在欢乐的节日中。远方的客人,欢迎你们来做客哦!
二年级端午节作文7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早上9点,参与职员已到达参赛地址,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亲子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比赛包粽子,在30分钟内最快包完20个粽子的家庭获胜。第二个,常识抢答,这是关于端午节的问题,每答对一题获得2个粽子,答错一题则扣掉1个粽子,最后获得粽子最多的家庭获胜。第三个,玩“曲水流觞”游戏,每一个家庭坐在旋转的圆桌边,用一个杯子盛半杯醋放到桌面上,当桌面停止转动时,醋杯停在哪个的面前,哪个就要喝下醋并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中最激烈的是第二个常识抢答,由杨爷爷主持,他念完题目就说“抢答开始”,每一个人就立马开动脑筋,积极地抢答,现场氛围十分热烈,每一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拍桌子声、抢答声、欢呼声响彻云霄。通过激烈的角逐,我家获得了胜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个游戏,每当桌面转起来的时候,每一个人都非常紧张,心里默默祈祷,醋杯千万不要在我们的面前停下,大伙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哪个叫了一声,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叹了一口气,之后只见他皱了皱眉头,左手捏着鼻子,右手端着醋杯一饮而下,“好酸啊!”大伙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可就在这个时候,他突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卫生间把刚刚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来,大伙这个时候笑得更高兴了。
活动结束了,杨爷爷说,这次活动大伙吃了自己包的粽子,玩了游戏,拉近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小孩们获悉了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风俗,大伙度过了一个很有意义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