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日常的一件大事,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值得各位备考公务员的考生去阅读学习。下面学习啦我们为大伙带来《胡锦涛文选》九大焦点及其影响,欢迎大伙阅读!
《胡锦涛文选》九大焦点
1、27年前谈西藏问题
西藏存在三个不安定原因
1988年,46岁的胡锦涛从贵州书记任上,转至西藏自治区担任党委书记。1992年,胡锦涛调离西藏,担任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书记。
主政西藏期间,胡锦涛多次对问题表态,强调要把反分裂斗争进行到底。文选显示,在1989年4月20日召开的庆祝西藏实行民主改革三十周年报告会上,胡锦涛就谈到了此前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
“近期,国务院从西藏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果断决定在拉萨实行戒严,有效制止了打砸抢烧活动,打击了少数分裂主义分子的嚣张气焰。”他说,“分裂主义权势也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会继续进行捣乱和破坏。因此大家需要树立长期斗争的思想筹备。还要深刻认识反分裂斗争的复杂性,这是由西藏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一年后,通报中央、国务院的戒严解除决定时,胡锦涛表示,解除拉萨戒严,标志着西藏反分裂斗争获得了重大胜利,但西藏仍存在三个不安定原因,强调要结实树立稳定压倒所有的思想,把反分裂斗争进行到底。
一是境内外分裂权势仍在加紧进行分裂祖国活动。他们一方面在国际上混淆视听、大造舆论,企图使所谓”西藏问题“国际化;其次在继续策划新的骚乱,扬言进行”暴力斗争“。
二是__集团加紧与”台独“、”民阵“等国外反动权势相互勾结借助,国际敌对权势也积极插手西藏,支持__集团分裂活动,妄图把”西藏问题“作为颠覆社会主义国家的突破口。
三是境外分裂权势渗透活动仍然十分猖獗,区内分裂主义分子仍在暗中蠢蠢欲动,伺机制造新的事端。
2、谈王宝森案
遭到制裁是罪有应得,畏罪自杀,死有余辜
文选显示,1995年7月21日,时任中央政治局、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胡锦涛,给中央机关部、局级领导干部上党课时,提到了王宝森案。
他当时表示,“因为环境和条件变化,改革过程中某些规范不够健全,加上一个时期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和艰苦奋斗教育等缘由,消极腐败现象在党和国家机关中也滋生蔓延起来。特别突出的是一些领导干部贪图享乐,把权力产品化,搞权钱买卖,以权谋私。不送财物不办事、得了财物乱办事问题不是个别的。”
“有些人为了追求小家庭的豪华生活,不惜放纵亲属和自己身边的人妄作胡为,甚至自己敲诈勒索、贪赃枉法,肆意侵吞国家集体财产,生活糜乱透顶,成为犯罪分子。其中,有的就出目前省部级干部身上。原北京、副王宝森就是如此的反面典型。他自甘堕落,遭到制裁是罪有应得,畏罪自杀,死有余辜。但,其中的教训值得大家认真汲取。”
3、告诉布莱尔
很多藏族同胞视我为友
2003年7月,胡锦涛会见来华访问的时任英国首相布莱尔,文选显示,会谈中,双方谈到了西藏问题。
“首相先生问到西藏面临的政治问题是什么,我在西藏工作过,对那里的状况比较熟知”,胡锦涛对布莱尔说,“西藏的状况不像一些外电报道的那样。问题的本质是,是不是承认西藏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
胡锦涛介绍了西藏的历史、建国以来西藏的进步和变化,强调“国际上有一些人觉得中国的汉族人和西藏兄弟有很多矛盾,其实不是如此。我在西藏工作过几年,离开那儿也有十多年了,很多藏族同胞仍将我视为他们的朋友。”
当时,布莱尔还问到了中国东西部区域文化差异和经济进步差距问题。
“你问我这个问题问对了”,胡锦涛对布莱尔说,“我出生在中国东部,在江苏、上海生活了十六年,在北京念完大学,相当长一段时间在西部一些省份工作,其中包含甘肃,我在那里参加了两个水电站建设。”胡锦涛回顾了我们的成长和工作历程,强调国内地区之间存在肯定差别,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有五十六个民族,“他们的确存在差异,但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和平共处。”
4、深思非典
极少数干部工作不力、举措失当
2003年3月的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是换届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当选。这次会议闭幕不久,非典疫情爆发。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经受住了疫情考验。
文选显示,2003年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胡锦涛讲话时谈到,“一个聪明的民族,从灾害和错误中学到的东西会比平常多得多。深思国内非典疫情发生和大家防治非典的过程,既有成功经验,也有深刻教训。”
他具体列出了通过抗击非典认识到的四大问题。
其一,国内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城市进步和农村进步还不够协调。其二,公共卫生事业进步滞后,公共卫生体系存在缺点。其三,突发事件应对机制不完善,处置和管理危机能力不强。其四,一些地方和部门缺少应付突发事件的筹备和能力,极少数党员、干部作风不实,在紧急状况下工作不力、举措失当。
5、12年前的“狠话”
“违背科学的瞎指挥,致使决策失误,导致紧急浪费”
文选显示,2004年1月12日,在十六届中纪委三次全会上,胡锦涛讲话时指出,党员干部队伍中十大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措辞严厉。
胡锦涛说,“一是不思进取、得过且过,思想上固步自封、停滞不前,工作上敷衍了事、碌碌无为”;二是作风漂浮、工作不实,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抓工作浮光掠影,搞调查蜻蜓点水,身子沉不下去,对实质状况不甚了了;三是很大喜功、急于求成,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不考虑现实条件,提不切实质的高指标,搞违背科学的瞎指挥,致使决策失误,导致紧急浪费。
四是“随性、自搞一套,不认真贯彻实行中央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甚至lsquo;上有政策、下有对策rsquo;”;五是心态浮躁、追名逐利,一事目前,一直算计个人得失,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沉迷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脱离实质、劳民伤财。六是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蒙蔽群众、欺骗上级。
七是明哲保身、患得患失,在原则问题上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奉行“你好、我好、大伙好”的处世哲学,不拓展批评,不被人批评,甚至压制批评。八是贪图享受、奢侈浪费,追求低级趣味,沉迷个人享乐,大吃大喝,大手大脚,铺张浪费。
九是以权谋私、与民争利,干工作不是先考虑群众利益,而是先考虑小团体、本部门、本单位利益,乱收费、乱筹资、乱摊派,侵害群众利益,甚至中饱私囊。十是高高在上、脱离群众,对群众安危冷暖漠不关心,工作方法容易暴力,甚至肆意欺压群众。
6、初次“胡连会”
“假如国家被肢解了,对得起大家的祖宗吗?”
2005年4月29日15时整,人民大会堂北大厅,胡锦涛与时任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会面,两人的手紧握在一块。这是国共两党主要点导人相隔60年的初次握手。
文选中摘发了胡锦涛与连战这次会谈的主要部分。
“我了解,从确定来访到最后成行,你们面临着巨大重压,遇见了不少妨碍。我在出访期间,从电视画面里也看到你们出发的时候遭到干扰和阻挠的状况”,胡锦涛说,“在这样困难的状况下,连主席和国民党中央毅然决定如期来访,这确实难能可贵。”
胡锦涛表示,两岸经济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两岸可以联手一同进步,达成真的意义上的全民族伟大复兴。同时谈到了对两岸关系的忧虑,“我注意看你们的大选,每次一到大选,就有人挑起所谓的两岸关系问题、所谓lsquo;独统rsquo;的问题,掀起民众对立。如此会给台湾带来什么好处呢?带来什么利益呢?还不是某些人为了一党一己的私利吗?”
他强调,“两岸之间那些问题都好商量,但要搞\台独\就没法商量。由于大家不可以做历史的罪人啊!中华民族从秦代开始,两千多年国家一统,形成今天如此的格局。到大家这一代人,假如国家被肢解了,大家对得起大家的祖宗、对得起大家的先人、对得起大家的后人吗?”
7、十七大
要明确回答举什么旗、走什么路
2007年十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上作了《高举中国特点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报告。
文选中,摘发了胡锦涛在十七大文件起草组第四次全领会议上的部分讲话,讲话中胡锦涛回顾了十五大的主题、十六大的主题,并谈到关于十七大的主题问题。
他表示,十五大的主题是“针对当时邓小平同志去世不久、党内国内外对大家党和国家进步方向高度关注的状况提出来的,也是针对当时人类社会马上进入21世纪的历史背景提出来的。”
十六大的主题是“针对党和国家事业进步进入新世纪新阶段的状况提出来的,也是针对大家党确定了全方位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的提出来的。”
对党的十七大,“党内外、国内外关注的焦点仍然是大家党以后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他强调,十七大要鲜明回答党遵循哪种进步思路、以哪种精神状况、朝着哪种进步目的,继续发展奋进的问题。
8、北京奥运
要严防敌对权势的捣乱破坏
文选披露,在北京奥运会召开的前一年,胡锦涛还专门对防范敌对权势对奥运会的捣乱破坏有过指示。
2007年12月25日,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大检查官座谈会上,胡锦涛讲话时强调了五个“高度警惕”。
“特别要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境内外敌对权势打着lsquo;维权rsquo;旗号插手人民内部矛盾,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境外敌对权势借助宗教对国内进行渗透和非法传教活动”,他说,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敌对权势借助网络等方法进行文化渗透和煽动闹事,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敌对权势窃取国内国家秘密的特务情报活动,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境外一些组织对国内基层进行渗透,同大家争夺群众。
他还提到,“明年,国内将举办北京奥运会,大家要高度警惕和严密防范敌对权势针对奥运会进行的捣乱破坏活动。”
9、乌鲁木齐“七五事件”
要预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唯恐天下不乱
文选中还初次披露了2009年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胡锦涛对此事件的紧急处置指示。
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发生由境外分裂权势、敌对权势勾联策动的有预谋有组织的紧急暴力犯罪事件,共导致197人死亡,1800多人受伤。
事件发生3天后,7月8日,正在乎大利访问的胡锦涛提前回国,并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研究部署新疆工作。
会上,胡锦涛强调了10个问题,深刻认识问题的紧急性、正确把握问题的性质、尽快平息乌鲁木齐的局势等,强调做好应付最坏状况筹备,“依据控制局势进步、维护稳定的需要,可以考虑在乌鲁木齐实行严格的交通管制,对敏锐区域、重点部位、交通要道实行控制。军队、武警部队要依据形势需要准时调集兵力。”
他同时强调全力预防局势扩散,“既要预防局势向新疆其他地市尤其是南疆区域扩散,也要预防局势向中国大陆蔓延,尤其是要预防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唯恐天下不乱,浑水摸鱼,借助一些地方存在的不稳定苗头挑起事端”。
《胡锦涛文选》作品影响
1、《胡锦涛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党和国家政治日常的一件大事,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2、《胡锦涛文选》的出版发行,是大家党和国家政治日常的一件大事。《胡锦涛文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成就,是学习贯彻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生动教程,为大家坚持用进步着的理论指导进步着的实践、不断夺取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为正在决战决胜全方位小康的全党全国人民注入了强大精神动力。
党的强调,科学进步观是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就,是中共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要紧思想一道,是党需要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胡锦涛文选》集中反映了大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质和年代特点相结合创造性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就,全方位展示了科学进步观孕育、形成、进步的历史过程,是学习贯彻科学进步观的最好教程。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作出编辑出版《胡锦涛文选》的决定,就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重大举措。
3、《胡锦涛文选》生动记录了党的十六大后的10年里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进步中国特点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科学概要了大家党依赖人民战胜一系列重大挑战、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获得新的重大收获的宝贵经验,集中反映了大家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质和年代特点相结合创造性提出的重大理论成就,全方位展示了科学进步观孕育、形成、进步的历史过程,是学习贯彻科学进步观的最好教程。
胡锦涛文选九大焦点有关文章:
1.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讲话全文
2.学习胡锦涛文选技巧领会 锦涛文选学习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