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进步中杂糅了多种民俗为一体,以下是我们筹备的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范本,欢迎借鉴学习。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1
一年中的节日,我最喜欢的要数端午节了。
每到端午节,我总要起个大早,去感受一年中最香气四溢的一个早晨。清晨的空气格外的清爽,满街都是卖香草的农人,推车的、挑担的……他们带来了很多还沾着露水的香草:艾草、菖蒲、紫苏、薄荷、灯心草、车轮叶……他们还带来了一些香花:栀子花、石榴花、玫瑰花、月季花……大街小巷到处弥漫着这类花草的香味,流连于其间,不光是嗅觉,几乎所有些感官都开心起来,被人的心情不可以不美好起来。
花上不足一元钱,买上几把香草回来,插在门上,搁在窗台上。再买几枝香花,养在花瓶里,一下子满室清香,神清气爽。家家都是如此,你走在院子里、楼道里,满是浓浓的艾草味、菖蒲味,被人闻不够……
大街小巷卖香囊的小摊也常引人驻足。一个个香囊缝制精巧,造型奇特。你买一个小老鼠的,他买一个小兔子的,挂在小孩的身上,也送给小孩了很多美好的念想。家家粽子飘香。大大小小的粽子、各种口味的粽子一笼一笼出锅,那种香味真是诱惑。剥一个沾满蜂蜜,满口满心都流动着甜蜜。
鼻子、耳朵、额头抹上雄黄酒。由于有着特别的意义,那雄黄、独头蒜泡成的酒在这个节日里也不再让人讨厌了,好像也成了香醇美酒。所有所有,都由于这个节日而美好起来。这是个飘香的节日,不只空气中流动着香气,好像连携带人和各种事物都“香”了起来。
这是大诗人屈原带给大家的节日。这是那个朝饮晨露、赞美香草、行洁志廉的屈原带给大家的节日。这是一个拒绝邪毒,崇尚高洁的节日。这是一个飘香的节日!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2
以前,有个人叫屈原,他由于我们的国家被入侵了,心如刀割,所以跳进了江中。大家为了鱼和虾们不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中扔一些饭团、蛋黄、豆子等其它食物。等鱼和虾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尸体了。
目前,大家在端午节有不少风俗,譬如:吃粽子、赛龙舟、挂艾叶、做香包……
端午节的时候,小姑奶奶包粽子,看着她娴熟的动作,弄得我眼花缭乱,我惊羡不已。我不甘心,于是决定自己也包一个大粽子。我学着小姑奶奶的样子把苇叶一片搭在一片上,然后一折,再一拧,也成了一个漏斗。可是漏斗下面有一个洞,往里装米时,“哗”米全从下面的洞里漏了出来。糯米们像飞珠滚玉通常,一粒接一粒地掉到了桌子上。可是我没灰心,决定再好好包一个粽子。这回我把粽叶卷成漏斗状之后,检查底下没洞,才往里面倒上米,再把三四个枣填在米里,撒上一层米,把盖盖上,三缠两绕,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小姑奶奶说我可以把粽子包的更好,于是我更认真更细心地包了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粽子。小姑奶奶和别的人都夸我包的愈加好,这就使我有点不好意思了。
包完粽子大家就蒸粽子。蒸粽子的时候,粽子的清香缓缓地从锅中溢出来。我贪婪地嗅着这一丝丝、一缕缕粽香,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等粽子蒸熟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绳子,再剥开绿色的粽叶,一股粽香扑鼻而来,露出乳自色的糯米。沾点白糖,轻咬一口,嗯,这粽子的味道太好了!我让其他人也尝了这粽子,都说这粽子美味。
吃着香甜的粽子,我感觉到了干什么事都不可以半途而废,要把它做完、做好,如此才能有收成。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3
端午节是国内的传统节日,它的风俗是:包粽子、赛龙舟、在门前挂五毒,这天刚好是端午节,于是我就在家和奶奶一块学习如何包粽子。
奶奶说,包粽子的步骤挺多,第一,奶奶和我去了超市,买了一袋糯米,然后还买了一些粽叶和棕榈叶,再把糯米泡在灰水里,等泡好了,就把泡好的糯米装进一个大盆子里,就能开始包粽子了,先筹备两片粽叶,把它们对齐,两只手分别拿着粽叶的两边,往中间旋转一折,就能装糯米了,用一根勺子把糯米一勺一勺地放入粽叶里,感觉装满后,就把上面尖尖的粽叶往下一折,折成一个正常的粽子模样,再把棕榈叶捆上,绑一个小结,一个小粽子就包好了,胖乎乎的,很讨人喜欢。
不过,奶奶说要把包好的小粽子放在锅中煮了三个小时,再拿出来才可以吃,于是大家就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一下。
过了三个小时后,一个香喷喷的小粽子就能吃啦!我剥开棕榈叶,剥开粽叶,就拿着一根筷子在粽子下面一插,拿出一个碗,在上面放了白糖,我就用粽子去蘸上那些白糖,我口水都要流出来啦!我轻轻地咬了一口,真是太美味了!
后来,大家把多余的粽子分给了大家的亲戚,他们品尝了一下后说也非常不错吃呢!
我喜欢香甜可口的粽子,也喜欢端午节,祝大伙端午节安康!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4
今天是端午节,以前学校都是包粽子,但考虑到一小学二年级的低龄小朋友,所以这次学校减少了困难程度改成“做香包”。
晚自习的时候,袁老师给大家介绍了香料,还分别给大家每个人发了一个香包,我领了一个绣着龙、凤、花的粉色香包,大家领好了香包将来,袁老师便携带大家上了德林山上去装香包。
到了德林山上,袁老师安排大家找几个伙伴,分组进行装香包。终于轮到大家组了,我身边的几个同伴如狼似虎般地跑了上去,七手八脚地抓起香料就往香包里塞。而我想:我必须要做一个淑女的代表,动作必须要优美,我用兰花指捡了一点香料,放入箱袋里。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把香袋装满,仔细一看才发现的,有茉莉花、合欢花、艾草……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结打好,最后把装香料的袋子放进香包里,如此香包就完成了。
回到教室,袁老师又给大家涂雄黄,大家都在袁老师面前排队。到我的时候,袁老师先用棉签在我的额头上写一个“王”字,再在我的耳朵后面也涂了一点雄黄,我虽然不了解这的意思是,但只须知道是辟邪的就好了。不过,好像男生们有点不懂这一系列的含义,反而当成儿戏,有些要写个“帅”字,有些要写个“美”字,甚至还有人要写个“渣”字。唉!我看大家班的男生真是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端午自哪个言?万古传说为屈原。”这一次的端午节活动,我感觉既高雅还非常有趣呢!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5
端午节是阴历5月初五,这是这里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大家吃粽子、咸蛋黄、雄黄酒和蛇肉……有的地方还举行龙舟比赛。
今天早上,我起床后,母亲问我:“今天又是端午节了。你还想吃蛇肉?”“我当然想吃!”我大声回答。“那大家目前就去菜市场买蛇肉。”“好啊!快走!”于是,我跟着母亲去了菜市场。
当大家来到菜市场时,大家没看到蛇肉。所以,我母亲带我在里面逛了逛。大家设法找到了一个卖蛇肉的地方。摊主问:“你买蛇肉吗?”我一把抓住我妈说:“好啊!”这个人让大家自己选择。我看见那些蛇在笼子里游来游去。他们也不时抬起头。我不禁感到有点紧张。但我母亲不怕。她指着一条中等大小的蛇说:“我要这条!”“好!”卖蛇的抓住了蛇。他用手捏蛇头,用脚踩蛇尾,空手拿刀,灵活地打死蛇头,然后立即剥蛇皮。然后,他拿起一把刀,把这条白色和粉红色的蛇切成碎片,放在塑料袋里。母亲付了钱,拿着装着蛇肉的袋子和我一块回家了。
吃饭的时候,我妈端上了桌上香喷喷的红烧蛇肉。看到这锅蛇肉,忍不住胃口大开。在我妈把锅放到桌子上之前,我拿起筷子,把一块蛇肉放进嘴里吃了起来。父亲见我迫不及待的想吃蛇肉,就把蛇肉捡起来吃了。我妈说:“你看你们父子的馋相……”我和爸爸忍不住笑了...然后,我妈跟着大家去品尝。这红烧蛇肉味道真美。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6
端午节是我的最爱,每当5月初五就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其中的最爱,是吃粽子,我吃到不少的馅,有蛋黄的有五香肉的,还有枣子味的,特别美味,我最爱吃到是蛋黄味的。
每年过端午节,老师都要给我上一课,无非是端午节有多少个名字,它是这么来的。端午节是国内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的名字在国内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有二十多个,如:端午节、端阳节、粽子节、龙舟节、诗人节、地腊节、重五节、天中节、男儿节、浴兰节、女儿节、菖蒲节......
端午节还有很多风俗,譬如:吃粽子、赛龙舟。相传这类风俗是为了纪念2200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投江之后,当地百姓闻讯立刻划船捞救。但却再也没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大家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渐渐进步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今,就形成了端午节赛龙舟和吃粽子的风俗。
每到端午节,奶奶还会用五种颜色的绒线系在我手腕、脚腕、脖子上,说是为我保安康。
端午节是我的最爱,不止是由于我可以吃到我最喜欢吃的粽子,还由于通过节日,让我遭到了一场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是触景生情吧!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7
端午节在我家地位是十分高的,在前三天就开始筹备了。
第一天,全家一块去山上摘粽叶,摘来的粽叶先在水里泡个八小时,泡好洗干净,上锅蒸煮三分钟,如此起到了杀菌有哪些用途。第二天,去集市上买粽绳,糯米还有馅料,粽绳能让包好的粽子不散开,糯米作为粽子的主料,而馅料只不过增加粽子的味道罢了。第三天,便到了激动人心的——包粽子。
包粽子可是个”功夫活”。母亲先示范了一下,她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放入泡好的糯米,中间夹着一块瘦腊肉,最后用糯米封顶,折上封口,扎上粽绳,一个腊肉馅的粽子便成了。看完后,我心想:没想到啊!包粽子那样容易。我立刻学着母亲的样子,有模有样的包了起来,可是刚筹备封口时,糯米调皮的从它的绿衣服上露了出来,再试一次,这下在母亲的教会下,我完成了。可就在我扎粽绳的时候,麻烦它又出现了,母亲细心的教我,总算将一个绿豆馅的粽子包好啦!在我的不断努力下,我包了很多,虽然样子丑丑的,但里面全是我一天的心血,煮起来香喷喷的,美味极了!
在端午节,下午我走到公园,正好碰上了一年一度的龙舟大赛,只须你运势好,总会碰上。伴随观众的增加,队伍做好筹备,”砰”的一声龙舟出发了,从上游到下游成一个s形,女子队又九的划浆总算与男子对并肩同行,两队你追我赶,将把湖水划出一道道波浪,最后两队打成了平手。
这便是我家乡的端午节,你家乡的端午节是什么样的呢?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8
国内的传统节日有不少,譬如元宵节、中秋节、新年、七夕情人节……但我最喜欢端午节。
传闻端午节的起源是由于屈原,相传楚国被攻破后,屈原悲痛万分,跳到了汨罗江里。当地百姓了解后,立刻划船打捞屈原尸体,一直到洞庭湖,可就是不见屈原的尸体。大伙不了解如何解决,于是把自己家里的米团纷纷投入江中,期望鱼虾不要吃掉屈原的尸体。
每当过端午节时,大家都会插艾草,赛龙舟。当然,小朋友最喜欢的还是吃粽子。端午那一天,全家人都会围在桌子旁,拿出粽叶、配料和糯米,开高兴心的包粽子。既然说到了粽子,大家就来讲一讲粽子吧。
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人用菰叶包住黍米。晋代的时候,粽子被正式定为了端午节的食品。之后的粽子馅料不断丰富,形状也渐渐变成了锥形、菱形。到了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叶已经从菰叶变为箬叶、芦苇叶,馅料有豆沙、猪肉、松子仁等。端午节还会赛龙舟。龙舟的形状就像一条凶猛的龙,上面会有一个人用鼓打步伐,剩下的人都是用桨来划船,看哪个最早划到终点。赛龙舟时,所有人都会围在河边,把河堵得水泄不通,非常是热闹。
去年过端午节,我回到老家去看赛龙舟。我来到河边时,只见人山人海。假如有人不了解的话,还以为里面没河呢!
这就是端午节,是否非常热闹?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9
今天是端午节,父亲把我送到奶奶家过端午节。我和大伙讲讲我是怎么样过端午节的吧!
包粽子
我和奶奶包起了粽子,包之前,奶奶告诉我说:“今天,我要告诉你包粽子了。第一,要拿出艾叶卷成尖角,往里面装上米。假如你想吃肉粽,就在里面放几块肉;假如你想吃甜粽,就往里面加点儿糖。”
听完,我立马包了起来。包第一个粽子时,不小心把米和肉都撒出去了。包第二个时,眼看就快成功了,忽然,爷爷叫我一声,我回答时没留心,不小心把用来捆粽子的绳子往粽子那儿打了一下,啪,粽子掉到地上了。包第三个粽子时,我吸取前两次的教训,一心一意地包粽子,无论是哪个用什么办法影响我,我都像没听见似的,就如此,我成功了包好了一个粽子。
吃粽子
粽子全部包好了,奶奶把粽子放到了用来煮粽子的锅里,点火,开始煮,过了半个小时,粽子煮好了。奶奶拿出一个粽子,让我试了试粽子的味道。好烫啊,我还没有开始吃呢,门外传来汽车的喇叭声,我想:“这会是哪个。”出来一看,原来是父亲接我来了,我对父亲说:“父亲,能否等会再走?我还没有吃粽子呢。”父亲回答说:“不可以,得赶时间。”我垂头丧气,把口水咽回去,坐上了车。正在这个时候,奶奶拿着一袋热气腾腾的粽子出来了,她说:“这是给你们带回去吃的粽子。”
就如此,我拿着奶奶的粽子,开高兴心地回去了。
有关端午节的记叙文作文10
端午节,不像新年那样喜气洋洋,也不像清明节那样失魂落魄,更不像五一劳动节那样辛辛苦苦。它,有着自己特殊的意思。
端午节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风俗就是包粽子。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我家也不例外。早上我计划找朋友们一块玩,看见母亲忙东忙西,在筹备包粽子的各种材料,我立马来了兴致,决定不出去玩儿了。桌子上已经摆好了红豆、绿豆、腊肉、糯米、粽叶等,只见母亲把粽叶叠成一个可爱的三角形,随即放入红豆,再放糯米和腊肉,最后用绿豆扫尾,再用绳子一捆。一个好看的粽子,就如此落落大方地展示在眼前。看着母亲完成一个又一个粽子,我立刻拜师学艺。在师傅的教会下,失败了5个,但最后还是流利地包了10个粽子呢!
看着这类“小可爱”,我已经迫不及待了。开始上锅蒸,不一会儿,一阵阵香气飘散在空气中。我正筹备揭开锅盖,手就被母亲打回去了。“还没有熟,得再等一会儿呢。”香气扑面而来,我的口水咽了又咽。终于,热气腾腾的粽子出锅啦!我抓起一个就开始解绳子,但母亲立马拿走了我手中的粽子,说道:“小孩,先给爷爷奶奶、姥爷姥姥拿几个尝尝。”我开始懂了……
看着他们吃得这么开心,我也吃了起来。比起往年,今年的粽子格外美味!
成长,可能就是从心怀自己到心怀他人,再到心怀天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