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时尚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与新年、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是飞龙在天的吉祥日,龙及龙舟文化一直贯穿在端午节的传承历史中。下面是我们给大伙收拾的我的端午作文八百字5篇,期望对大伙有所帮助。
我的端午作文八百字1
大江东去浪淘尽,以发代笔留下千年壮举。
汨罗江边,残阳如血。一个高大的背影临风而立,矿野无边,孤怜而没落。蓦地,他仰天长叹“世人皆醉我独醒”只不过心醉醉的心碎。犹记,那一刻抱石投江,哀伤犹如隔世。屈原为自己找到了归宿,为人民灵魂的觉醒与奋起现出了我们的生命!
倚望江水,耳畔仿佛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呐喊!当纵身跳起的那一瞬间——雷为你而轰响、电为你而狂闪、江为你而咆哮……你没泪水,没拖泥带水,只有狂风、闪电、风暴般坚强的意志!你欲用自己单薄的生体去抵挡与唤醒无边的黑暗。但,失败了。而在你身后仍然有无数同你一样有着坚强意志的人,继你只后他们无不无时无刻为着广大人民利益去与黑暗权势做着艰难的斗争。你手带刑具,颈系长链,脚套镣链,披散着头发,虽步行受限,担忧早已随理想飞出九霄云外,飞到百姓的身边去了!你的感叹激起了世人奋起向上的波涛,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家并没忘记你,你的洒脱离去,给爱你的人留下了伤心与难过,他们将你过世的那一天叫做端午节,每年的那一天他们乘着龙舟用叶包上糯米煮好撒到江里给鱼儿们吃,期望它们不要吞噬你的肉体。这个纪念活动一直流传到了今天,大家依旧在实行着这项“使命”。
日渐地大家将吃粽子抛粽子形成一种风俗,每到这一天吃完抛完粽子,大家都要赛龙舟,这意味着大家生活好了,千百年来中国无数爱国人士的愿望达成了,大家应该感到自豪和骄傲。可,回首在望,大家为何要过端午节?为了纪念屈原。大家为何要纪念他?由于他跳江了。他为何要跳江呢?由于他爱国,不期望看到国家的衰亡与百姓的痛苦,期望通过他这一跳唤起大家的无知。是啊!可目前的大家没战争、没压迫,生活在和平幸福的年代,那样大家要如何去爱国呢?爱国是从心理发出实践于日常的,不是一句口头禅,更不是看电影。爱国并不是只不过“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还有更多的是日常的小事:礼貌待人使大家国家成为友谊之邦;团结奋进让大家国家战胜一个个大灾难。你捡起一片垃圾,我不破坏一片绿荫,这不都是热爱大家供用的家园——祖国吗?
端午节,在纪念屈原之后大家应当做点什么?学习屈原的精神,大家更要“爱国、明理、诚信。”
我的端午作文八百字2
今天是5月初五,中国人特有些节日端午节,相传是为纪念屈原而设。这天大家都要吃粽子,这个节日,全国各地的风俗亦同。
听爷爷说,相传古时候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屈原,他一生才华横溢而投报无门,他痛恨朝廷腐败无能,愤然投江自尽。大家怀念这位才子,惧怕他的尸体被鱼虫啄噬,遂投喷香的肉粽疏散鱼群的注意力。故事就是如此,表达了大家对屈原的尊敬和怀念。
今年的端午节,我跟爷爷一块过,由于父母太忙,不可以回来团聚。奶奶离开大家有不少年了。这类年来,爷爷和我相依为命,大家家并不富裕,可是,生活得却有滋有味。爷爷也由于有我这么个听话的孙子而自豪,逢人便讲。可是只须讲到我学习上的忙,他就没有办法了,还好爷爷的建议,得到了父亲的一定,爷爷给我找了家教老师,以弥补我学习上的缺点。
今天爷爷早早地买来了粽子、还筹备了我根本就没见过的东西雄黄、菖蒲、艾草等,我在旁边东说说,西问问,仿佛当年的哥伦布发现了新国内好奇。爷爷没由于我打破沙锅问到底而有半句怨言,一边整理这类东西,一边跟我说话。
只见爷爷用棉花棒从雄黄酒里蘸取少量擦拭在我额头、手臂和脚背上,说是可以防蚊虫叮咬的;接着又讲雄黄酒倒在房子的角落,说是可以预防和驱逐蜈蚣、昆虫和蛇之类的害虫入侵。
听爷爷说起,端午节还是天气变化的分界岭,有古话说得好,吃过端午粽,寒衣件件送,就是说,过了端午。天气会慢慢转暖,不再有冷空气空袭了,大家可以褪去身上的寒衣了。
待到吃粽子了,我迫不及待地坐到餐桌旁,学着爷爷的样子,把细线慢慢解开,褪去粽子的外衣后就可以看到肉色的江米了,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碗里,先将早就叛逆的鼻子往前凑了凑,好歹也先让鼻子享受下这天下无双的美味吧。一缕缕粽子的香味随即飘逸过来,我深深地吸了口气,闭上双眼,慢慢品位这沁人的香味。我完全被粽子的香味吸引注了,早已忘记了旁边还有一位爷爷。
快吃吧,亮亮!我被爷爷的话语打断,这才睁开眼睛,用筷子夹起美味可口的肉粽吃了起来。嘉兴肉粽,飘香万家,一点不假,我吃的就是嘉兴肉粽。
我的端午作文八百字3
昨天夜里首次在这里看到了——北斗七星。
而今天就迎来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一提到端午节,大家都会立刻想到粽子。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前者是因为形状有棱角、内裹粘米而得名,后者顾名思义大概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节吃粽子,在魏晋年代已经非常风靡。西晋周处《岳阳风土记》中记载:“俗以菰叶裹黍米,煮之,合烂熟,于5月5日至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黍。”可见这种食品是在每年端午和夏至两个节日里食用。
粽子还是一种节日往来的礼品。到了唐宋时期,粽子已极为有名,市场上常有粽子卖。目前,大家过端午节仍然免不了要吃几只粽子。粽子有不少花样,有南北之别,东西之分。南方常用红枣、花生、咸肉等混在糯米中制成,也多见不杂别的食品,而去品味粽叶的清香的;北方多以枣、果脯等作为粽子的馅心。小小的粽子,好像已经成了中国传统的象征,在大家心中占据着肯定的地方。
阴历5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除此之外,端午节还有很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5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字不同,但大体上说,各地人民节日的风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因为地域广大,民族海量,加上很多故事传闻,于是不只产生了海量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风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孩子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去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到今天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的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进步,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我的端午作文八百字4
5月初五,泪罗江边,你——屈原,内心充满矛盾,充满无奈,你是多么期望可以报效国家,殉国,可是天妒英才,不识人才得大王不给你机会,他昏庸无能,把大好江山毁于一旦,你被眼睁睁地看着国土被一次次侵蚀,直到再无楚国存在。大江彭湃,汹涌着向东流去,你的心伴随这江水那样起伏不定,江水流逝了多少沧桑,楚国已不复存在,而你更感到前路茫茫。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你轻轻地哀叹,眼角间流下难以掩饰的泪水,一滴滴那样晶莹,发出多么柔弱的泪光,苍白的脸色中,勾住过往,遥望蓝天长长地哀叹一声,无奈的吟唱起一句句诗歌,歌声响彻天地,好像想激起高高在上的人的“仁义”。悲哀的声音中,表达了你对国家、对人民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你怀才不遇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你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哀怜之情!但不管你怎么样大声,可“伯乐”却不知在什么地方,你的一腔热血只能演变成满腹悲愤。你无奈,发出千叹万哀都言不了你那悲痛的心情!
泪罗江边,大风狂吹,江水愈加汹涌,愤怒地拍打着江岸,一男子轻轻一跃,就此殉身。
你,就是这一跃。从此,大地上就少了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从此,中国传统节日中就多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你可知,就在你殉身之后,有多少人为你而泪流满面,直到今天日,仍有多少人为你感概不已。你那可歌可泣的爱国情怀让大家赞叹不已,身为炎黄子孙的大家必然会继承和发扬你的爱国精神。从你殉身的那1日,“赛龙舟”便出现了,和“吃粽子”一块成为端午节的特点,和你一块成为中国的故事。为了什么呢?为了纪念你——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和缅怀你的爱国精神!
一本《离骚》,使中华文化增添了新的活力;一个端午节,使中华民族拥有传奇的一面;一种爱国情怀,更使中华人民的情操更高尚!而这所有,都是来源于你——屈原。可能在你投江之前,你为自己没办法救黎民于水深火热之中,而感到遗憾,但我想你目前了解你为中华民族的人民做了那样多事,必然会感到非常欣慰。
我为你而骄傲,又为你而悲哀。骄傲的是大家有如此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而自豪;悲哀的是年代的背景叫你的才华没办法施展,正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你是何其不幸地遇见如此的“主”啊!
今天,大家仍然过着这耐人寻味的端午节,为的是纪念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我的端午作文八百字5
阴历5月初五是端午节。一到这天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家都要吃粽子、挂菖蒲。
同学们!你们都包过粽子吗?记得有一年,那时的我还小,还在上学前班,端午节的前一天,大家没上课,然后我就跟着母亲去买包粽子要用的东西,第一要买粽叶,这粽叶呢也有讲究,要买新鲜的竹叶;碧绿碧绿的,散发着淡淡清香。假如用干的竹叶包出的粽子,煮熟后就没竹叶的清香,第二呢还要买白糯米和线,把买的白糯米用水浸泡,一直把米泡了大起来,就可以包了。
我从来没包过粽子,于是对母亲说:“母亲,我不会包粽子,你能否教我啊。”母亲说:“行,包粽子挺好学的,但最初包非常困难,你得耐心点儿。第一,将两片竹叶叠起来,折叠成漏斗形状。在卷的时候要尽可能地紧,不然煮的时候就会漏米。”
我跟着母亲做,把粽子叶叠成一个漏斗,然后放入糯米,在封口之前,先在糯米上撒点水,然后将剩下的粽子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目前粽子变成了一个三角锥形,再用剩下的粽子叶裹紧。最后用绳子绑紧。这一步很重要说着容易,做起来难。小小的粽子叶非常“调皮”,就是不听我的话,“捉弄”我好半天。在我想把粽子裹紧时,里头一直有米漏出来,气得我哇哇大叫,最后在母亲的指导下,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尽管形状看着不是非常美观,但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这个时候,要煮粽子了,母亲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放上水开始煮了,没过一会儿,屋里顿时都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这个时候我和爷爷来到锅边,我问母亲:“母亲,这粽子熟了吗?”母亲说:“再给它熟一会儿吧!过一会儿熟了我叫你,你先到客厅玩着。”我说:“好!”
粽子熟了!可以吃粽子咯!我忙的跑到厨房,哇!真香!好多的粽子,我挑了一个,真心叫母亲帮我剥开,那时我就像一只“小馋猫”。母亲剥好递给了我,接着,我拿了一个给奶奶,拿了一个给爷爷,还拿了一个给父亲,全家人围在桌子边吃着粽子,很高兴。
吃粽子、挂菖蒲这两样传统的风俗一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