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阴历的5月初五是端午节,相传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那样今天我们在这给大伙整理一下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大家一块看看吧!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1
世人都了解,每年的阴历5月初5日是端午节。但凡中国文化人也都了解端午节是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国内民间三大饮食节之一。
至于端午节的起源与风俗也因区域不同而呈现出多样性。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有关端午节的起源之说。还有赛龙舟、投放食品于水中、吃糯米粽子、门上插挂陈艾和菖蒲、饮雄黄酒、采百草烧水沐浴等不同风俗。其中因屈原著《离骚》等感人诗辞、不忍谗言逐放之辱自投汨罗江以明志的爱国精神,备受国人敬重,所以把吃粽子、赛龙舟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块,并成为影响深广、占据主导的端午节主流风俗。
但,在大家这里的乡镇农村区域,在海量的农民老百姓中,并不把端午节看做是纪念屈原的节日,由于他们并不如何知道屈原其人其事。这里的端午节风俗从祖辈流传下来的有饮雄黄酒、送包子包蛋粽子等,沿袭到今天不衰的有门上挂陈艾菖蒲、采百草烧水洗浴等风俗。记得我还在读小学时,一贯不让念书小孩饮酒的爸爸,在每年端午节的这一天非要我喝小半杯雄黄酒不可,说是杀菌消毒;爸爸也要至少喝一大杯雄黄酒,还用手指头沾上一些雄黄酒抹在我与弟弟的鼻头、耳碗里、额头上,说是端午节喝了、抹了雄黄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不生疮。后来我长大了听大夫说,雄黄的主要成分是硫化砷,还含有致癌物质,喝雄黄酒容易中毒,可以外用但不要内服。因此,目前的端午节基本无人再喝雄黄酒了。
大家这里还有一个风俗就是在端午节这一天,已经订了婚的男子要给女方爸爸妈妈“送四百”礼品,几乎要装满一背篼了。每年送一次,一直送到结结婚以后第二年的端午节才停送。当然,送去的“四百”礼品并非岳父岳母全收,等你走时还会给你每样回一半转来;另外还会新买一把钩钩阳伞送给你的。端午节的这个风俗从祖先一直沿袭至我这一代。记得我当年结结婚以前后就连送了四年的端午节礼品,等到我的子女长大谈婚论嫁时就抛弃这一传统风俗了。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门上挂陈艾和菖蒲的风俗,目前仍然风靡,不止是农村连城市也还维持着这一风俗。关于这个风俗还有个传闻呢。听父辈们讲,明末清初张献忠带兵剿杀四川时正值阴历5月初5日,命他一位川人好友带路。这位川人说,带路可以,但恳请将军饶过我的家人及亲戚。张献忠答应道:“那就叫你的家人及亲戚在门两边挂上陈艾与菖蒲作为标记吧。”又传令全军:“但凡看到门两边插着陈艾与菖蒲的人家,免杀!违令者斩!”于是,闻听此消息的川人纷纷效仿才逃过灭门之灾。从此将来,每年端午节这天,大家就习惯的早早起床扯回数根艾草和菖蒲挂在门边。今年的端午节,我和老婆六点钟就外出去扯陈艾和菖蒲,从官田村四社一直找到西林村三社的山上,往返五公里左右才寻得一些艾草、菖蒲、夏枯草等。外出晚了的那些人还是空手而归嘞。目前为什么这样难找这类“端午草”?一是田边地角和果林四周因喷洒农药而致使野草死亡甚至绝迹,二是个别头脑灵活者,提前三天就将河边路旁山坡上下的陈艾与菖蒲探寻扯回家里,待端午节这天运进中坝、绵阳等附近城市去卖钱,据了解两三根捆为一束可买到五元呢,最底价要买到一元一根哟。
另外,在每年端午节这一天,老百姓都会到野外探寻一些菖蒲、艾叶、八角枫叶、夏枯草、车前草、大蒜杆、桃仁等,烧上一大锅水供全家人洗澡沐浴。为何只在端午节这天扯这类草熬水洗澡?传闻5月为”恶月”,天气暑热、毒瘴滋生,疾疠风靡。观音老母大发拯救百姓的慈悲之心,在端午节这每天亮之前,将手中宝瓶里的玉液洒在百草上,以供百姓用以驱瘴祛病。大家用后果然有效。于是说“端午节百草皆是药”便流传开了。事实上并不是是观音老母洒了什么玉液,据中医讲,陈艾,菖蒲、大蒜的茎叶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净化空气。以艾叶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的叶片也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草药。再加入八角枫叶、兰草、五加皮、桃仁等,确实能起到消毒杀菌、祛病健身有哪些用途。尤其是陈艾叶内服可治孩子肚痛、,捣烂调酒外敷可治疮毒、湿疹、皮炎等。还有车前草、夏枯草、灯笼花、半夏、葛藤等都具备肯定的治病效果。由于仲夏5月,不少草药已经成熟,此时所采的草药,药力最强,大家都说端午节采的草药效果最好。所以每年的端午节这一天,大家什么地方也不愿去,头等大事就是要去采摘芳香沁脾的新鲜草药,回来熬水沐浴一番,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悠然自得,愉悦身心,远比吃粽子或外出旅游舒服多了啊!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2
白蛇传中的许仙,听了法海和尚的“忠言”,在端午节这一天,劝老婆白娘娘喝下了雄黄酒,使之露出了白蛇的真身……。白蛇传的故事,出于明朝冯梦龙的“警世通言”之“白娘子永镇雷峰塔”。从中使大家获悉;端午节喝雄黄酒的风俗,古之有之!
除去喝雄黄酒的饮俗外,在大家江南的端午还有吃“五黄”与“五白”的的食俗。“五黄”者,为黄瓜、黄鳝、黄鱼、咸蛋黄、雄黄酒。“五白”者,为白切肉、白蒜头、白斩鸡、白豆腐、茭白。端午食“五黄”与“五白”的菜,可清热降火,健脾和胃。当然,为了文化意义上的纪念,为了投汨罗江的屈原,吃粽子与赛龙舟也是端午节的要紧风俗!
为何在端午节吃五黄?这是由于雄黄是一味中药,用雄黄末与菖蒲根屑入酒的雄黄酒有解毒杀菌之效果。江南有谚语:“5月五,雄黄烧酒过端午”。民间也有:“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的说法。而黄鱼、黄鳝、咸蛋黄、黄瓜则是端午时节的当令食品。
五6月份的黄鳝,有“赛人参”之说。此时的黄鳝肥嫩鲜美,营养丰富!
而“五黄”中的黄瓜有“第一瓜果”之称。阴历5月。可以吃到新上市黄瓜,时间上正好与端午对上,也就自然成了端午的必吃之物。另外,黄瓜有清热解毒、解渴生津之效果!
吃咸蛋是端午的风俗。咸蛋黄因有个“黄”字,故也入于“五黄”之内,端午吃咸蛋黄,含义着健康平安!
至于黄鱼,则端午时节的大、小黄鱼,量多质优,为这一时节的主打海鲜,营养丰富且当令的大、小黄鱼,理所当然地列入端午必食的“五黄”。
而当今之前的非常长一段时期,大、小黄鱼,则叫人有点“响勿落”!
记得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上海最老的本帮餐馆“老人和”当厨。那时的大黄鱼真的叫大,一斤左右的是大路货、二斤左右的也不少,甚至于有大到三斤出头的。那时采购进去的大黄鱼,条条金黄锃亮,价钱是官价,每斤只须四角钱。由于当令,所以餐馆的食谱上不泛:“大汤黄鱼、小汤黄鱼、红烧黄鱼、糖醋黄鱼、松鼠黄鱼、脆皮黄鱼、豆板黄鱼、白汁黄鱼……”等以黄鱼作主料的佳肴,且价钱不贵,记忆中小汤黄鱼:四角。雪菜大汤黄鱼:五角。松鼠黄鱼:一元六角。红烧黄鱼:每斤一元二角……。而没几年后,市场上的大黄鱼,不见了踪影。当然,富豪去的大餐馆,大黄鱼还是有提供的。记得九十年代,我在著名的“夜上海”餐厅当厨,那时的冰冻大黄鱼每斤进价为一百八十元左右,而价格每斤则达四百元,一条大黄鱼,上桌就是一千数百元……!
野生的大黄鱼,在一般的餐桌上,绝对的成了绝响!
如今的端午,冰冻的小黄鱼市场上还是有提供的;原是盛产大、小黄鱼的时节却不能不因人类的滥捕被迫“封渔”!
……依据国医阴阳五行的理论;5月五的端午,正当二十四节气之夏至前后,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端午节的中午,则是端午节这一天中阳气最旺的时辰,故端午节之中午,按阴阳五行的理论推论;应为“阳中之阳、阳”。若在这一时辰食“五黄”,与“五白”菜,不但可祛五毒,还可借用端午节的“阳、阳、阳”之力,以达到抑制、祛除很多厄运,增强自己的“精、气、神、血”及交“提升运势”的目的!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3
“5月五,是端午,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每想起这首歌,我就想起大家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到端午节大伙就包粽子,赛龙舟,和雄黄酒,用各种方法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起源,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由来,是中国古时候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大家“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范围,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吃粽子和和雄黄酒……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块。
科技在发达,时光在飞逝,但端午节吃粽子风俗不会变。它将在神州大地上永远流传下去,愈加盛。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4
大家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到了。每到端午节大家都会把门上插上艾条,小朋友们的手臂上会扎上五彩丝,脖子上戴上香包来辟邪并带来一年的好运,非常重要的是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纪念古时候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
一大早,母亲就把我叫醒,为我扎上了好看的五彩丝。和父母来到外婆家一块包粽子。我看到外婆早已做好了包粽子的筹备,盆里泡着墨绿色的粽叶,一粒粒白白的糯米像喝饱了水的小珍珠,这类都让我感觉到很新鲜。只见外婆搭好几片粽叶,再放上糯米,折来折去像变魔术一样一会儿一个粽子便包好了,我拿起来就要放到锅里去煮,外婆笑呵呵的说:“先等一下,它还有一个伴儿呢!”咦,这是什么问题呢?原来,这粽子是一对儿呢,外婆又包了一个,用草绳把它们绑在一块,一个粽子才算真的包好了。就如此,大家全家人齐心协力非常快就包了一大锅胖乎乎的粽子。
终于要煮粽子了,外婆点上旺旺的火,倒上满满的水,火在锅底舞蹈,水在锅里歌唱,木柴烧的噼里啪啦,水被烧的吱吱呀呀,我在旁边焦急的等啊等啊,粽子的香味飘出来了,我贪婪的吸吸鼻子,呀!好香啊!
大家一家人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一边谈论着中国各种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有趣的风俗,这个端午节过的真高兴。
我喜欢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喜欢飘香的端午节。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5
小小的粽子有四个尖尖的角,外面包裹着一层嫩苇叶,就像一个孩子儿穿着一件嫩绿的衣服似的。为了不让叶子散开,大家包好粽子后,还在外面缠上一根细线。细细的线,像根腰带似的,真有趣!
粽子是糯米做的,一粒粒饱满的、雪白的糯米挤在一块,看起来非常诱惑。不过,要让粽子美味,馅也要好。那馅各种各样,枣的、肉的、豆沙的……数也数不清。咬上一口,可真香啊!
每到端午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那样,你了解为何要吃粽子吗?告诉你吧,这是为了纪念国内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当时,他看见我们的国家快要灭亡了,可楚成王却无动于衷。他多次直言上谏,可成王不但不听劝,而且还把他流放在外。他悲痛万分,写下了《怀沙》这首诗:
“知死不可让,愿勿爱兮。明告君子,吾将以为类兮。”
5月初五这一天,他悲壮地吟诵这首诗后,投江为国捐躯了。大家怕鱼把他的身体吃了,就包了粽子扔进江里让鱼吃。
后来,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大家把5月初五定为端午节。每年端午节,大家都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来哀悼屈原。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6
端午节快到来了,奶奶这个超级包粽子能手又可以亮相了。她两片棕叶左捏右捏,捏成一个圆圆锥形,再放一把糯米,再放一点肥猪肉,这肥猪肉可大有学问的哦,我奶奶把猪肉切得上面肥,下面瘦,哦!原来包粽子也要刀法好哦。放完肥猪肉再放一把糯米,就用芦苇系紧。奶奶说:“粽子用芦苇包就特别香。我也跟着学,在学的过程中,我想到了一个妙主意可以整蛊我老哥。奶奶还说:“学包粽子可不可以分心的哦!”我立刻集中精神学包粽子。奶奶有丰富的经验,每次包的粽子一直不软不硬,吃起来得香。
我哥选了一条最大的粽子,哈,那就是我想整蛊他的粽子。他打开来又看见粽叶,又打开。开了很长时间,才看到一个手指头大的粽子。我笑得人仰马翻,他鼓着两个眼珠子盯着我,说:“下次你死定。”
端午节到来了,快帮我想想方法呀!
“嗯,美味,巴唧巴唧,嗯。”
小学生端午节作文甄选7
今年端午节,我去了城隍庙感受端午节的风俗。
在上海,我有一个端午最喜欢去的景点-----老城隍庙。“到上海不去城隍庙,等于没去过大上海。”这句话是上海人常说的一句话。在上海南市区的豫园,就是被叫做老城隍庙的地方。那里经营着上海的各种风味小吃,应有尽有。有绿波廊的特点点心,还有松云楼的素菜包,还有桂花厅的鸽蛋圆子、八宝饭、南翔小笼、百叶油面筋等,加上端午节有各式各样的粽子。可称的上是“小吃王国”了。城隍庙的周围商铺云集,是上海最古朴最热闹的地方了。特别是土特产和小东西,吸引了很多中外朋友去购物。上海城隍庙的小吃十分丰盛,我喜欢的有南翔小笼包,叉烧包,鸡腿饭,大肉粽,三丝春卷。南翔小笼包原名是南翔大肉馒头,后曾称南翔大馒头。它以皮薄、味鲜、汁多、肉大而驰名中外。来的城隍庙,如何能不上九曲桥上走一走呢?弯弯曲曲的小桥直通豫园,每到有哪些节目,便会张灯结彩,热闹很。只不过桥上游人如织,人山人海,挨挨挤挤,有些人拍照,有些喂鱼.......假如人多时连步子都迈不出去。九曲桥,其实只有七个曲,可能是由于中国人喜欢九的含义吧,所以叫九曲桥。我想去吃南翔小笼包,可是队伍长得像条龙。外国游客成群结队涌在队伍里。当我拿着小笼包筹备坐下来吃时,连座位都坐满了。
午饭后,我让人流如潮的队伍挤到了西洋镜旁。这是我首次看西洋镜,太棒了!
最后走进2022年端午文化节舞台边,和屈原塑像拍了张照就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