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状况通报称,经公安机关飞速侦查,现查明: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题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没有考试前泄题。
今天是2022全国高考考试第二天。针对高考考试数学全国乙卷甘肃考生作弊一事,今日(6月8日),甘肃教育考试院员工回话称,该考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没办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考试,甘肃教育考试院正在对这种情况进一步处置,将准时发布状况通报。
甘肃教育考试院称该生不再参加后续考试
6月7日下午高考考试数学科目考试结束后,有人曝出多张QQ聊天截图,截图显示,一名昵称为pursue张瑞瑞的网友在群内发布求助信息:哪个会做高中三年级题,数学,帮个忙,我可以出钱并附上多张疑似试题数学题目的照片。记者注意到,该网友刚开始在群内发布信息的时间为15:48。随后群内有多位自称今年高考考试考生的网友指出,上述题目就是今年高考考试数学全国乙卷题目。
针对上述状况,6月8日,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状况通报称,经公安机关飞速侦查,现查明:涉数学全国乙卷事,系考中作弊,甘肃某考生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开考后拍摄试题发至QQ群寻求解答未果,没有考试前泄题。
述通报称,对所涉考试知识点,有关地方教育考试机构已撤换监考职员,加大监考力量,并将根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等规定对违规考生和失职失责职员严肃处置。
6月8日,甘肃教育考试院员工对此回话称,该考生数学成绩无效,同时该考生将没办法再参加后续高考考试考试,甘肃教育考试院正在对这种情况进一步处置,将准时发布状况通报。
律师:考试作弊可能构成犯罪
注意到,教育部2012年修订发布的《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中明确,考生违背考试公平、公正原则,在考试过程中或教育考试机构、考试员工在考试过程中或者在考试结束后发现以下行为之一的,应当认定有关的考生推行了考试作弊行为,这类行为中就包含携带与考试内容有关的材料或者存储有与考试内容有关资料的电子设施参加考试的携带具备发送或者接收信息功能的设施的其他以不正当方法获得或者试图获得试题及答案、考试成绩的行为等,具备法条所列考试作弊行为之一的,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参加高等教育自考的,当次考试各科成绩无效。
同时《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第九条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视情节轻重,同时给予中止参加该项考试1至3年的处置;情节特别紧急的,可以同时给予中止参加各种国家教育考试1至3年的处置。这类情形包含向考场外发送、传递考试题目信息的用有关设施接收信息推行作弊的。
《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置方法》第三十条还规定,教育考试机构应当打造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记录、保留在国家教育考试中作弊职员的有关信息。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中记录的信息未经法定程序,任何组织、个人不能删除、变更。国家教育考试考生诚信档案可以依申请同意社会有关方面的查看,并应当准时向招生学校或单位提供有关信息,作为招生参考条件。
考试作弊行为甚至可能构成犯罪,在《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中,针对考试作弊,共规定了组织作弊罪,非法供应、提供考试题目、答案罪和代替考试罪三种情形,假如构成犯罪,则依法要承担刑事责任。
北京常鸿律师事务所彭艳军律师觉得,假如行为人为了推行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供应或提供是国家秘密的考试题目、答案,情节紧急的,既构成非法供应、提供考试题目、答案罪,也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是竞合犯,应当从一重处断。
彭艳军律师表示,依据现在披露的信息,尚不可以确认该考生的作弊行为是不是是被组织的作弊行为。依据组织考试作弊罪的有关法律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紧急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他如此把题目拍出来也会构成泄露国家秘密的犯罪,假如小孩不满18周岁,也没导致紧急的后果,可以从轻处置,生活道路非常长,给小孩一点机会。彭艳军律师觉得,国内《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除此之外注意到,在2021年高考考试期间,也曾发生过类似状况。当时官方通报称,一考生在进入考场同意安检时,将手机藏于手拿的薄衣内,高举双手避开了安检,违规将手机带入考场。考中将手机藏于草稿纸下拍题,于开考46分钟发至某培训机构寻求答案(未获)。
当时,武汉黄陂区教育局针对该事件发布通报称,经调查,系考生吴某某违规携带手机进入考场拍摄试题,监考职员存在入场安检和监考失职问题。对违规考生作出取消此次考试资格,其所报名参加考试的各阶段、各科成绩无效的处置,并依据后续调查结果作出进一步处置。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新闻资讯大全
2022年高考考试语文全国卷考试题目评析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