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伙知不知道?博物馆作为民族文化和世界文明的集中表现,作为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传承的载体,肩负着弘扬民族文化和振兴民族精神的艰巨使命。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十篇,期望能帮到大伙!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1
迎着初升的太阳,大家参加了“立德启智”红色公益夏令营活动。小营员们开心又好奇,各个容光焕发、精神抖擞。大家参观活动的第一站立刻开始了,这是个神圣又庄严的地方博兴县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的第一个展厅,第一映入眼帘的是一颗4米多长的象牙化石,我惊奇的发现这个象牙居然是无数个碎片组成的。好看的馆长阿姨告诉大家,那是在1986年的时候,这个十分珍贵的象牙化石被农民绑在自行车后座上往家运,因为道路颠簸,象牙折断后又掉在了地上,摔碎了。经专家鉴别,这个象牙是一万年到十万年之间的珍贵化石。它的出土,对研究博兴的历史、古时候生物具备要紧的历史意义。依据这个象牙,大家可以推断出在一万年前的时候,大家博兴是一个水草丰盛、牛肥马壮的地方。
然后,大家来到了丰富多彩的石器、陶器和铜器展厅。大家来到铜器前,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在我脑海中闪过,太康失国、少康中兴、后羿射日、武庚叛乱,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历史悠久的年代。
最后,大家又来到佛像展厅,一尊尊佛像价值高、出土罕见。有石佛像、丈八佛、铜佛像等,这类佛像栩栩如生,是大家的祖先用劳动、汗水和智慧创造出来的。
通过这次参观,我收获颇丰,我感觉到博兴的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灿烂。一睹博兴古时候历史的轨迹,我深深地感到作为一个博兴人的骄傲和自豪。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2
那天,父母携带我参观了平顶山博物馆。
博物馆矗立在新城区平安广场西侧,与广场东侧的市文化艺术中心东西相望。据了解,博物馆占地面积54亩,建筑总面积3万平米。
走进博物馆,通过大厅的展览指示牌,好了解到:博物馆共有四层。一层、二层是以鹰城历史文化为主的平顶山文物陈列展览地区,分为四个展厅,分别是一层南侧的“山下故原”展厅、一层北侧的“应国印象”展厅;二层南侧的“唐宋遗韵”展厅和北侧的“楚汉文明”展厅。三层、四层为平顶山城市规划展厅。
“山下故原”展厅里,平顶山历史的图版、石核、石磨盘、石磨棒、石镰等实物,向大家讲述了大约100万年前大家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历史,展示了祖先的智慧和结晶。
“应国印象”展厅里最值得大家一看的是白玉线雕鹰。此玉呈青白色,温润透明。白玉线雕鹰体作展翅飞翔状,两爪蜷曲于身下,头部扭向右边,尖喙衔右翅形成一个穿孔,用以系绳佩带。其造型生动有趣,栩栩如生。在这里,我还获悉古文字中“应国”的“应”与“鹰”为同一个字,故平顶山别称“鹰城”。
上到二层,北侧是“楚汉文明”展厅。这里有父城故城,叶邑故城的影像,还有孔子、叶公、墨子等历史人物的故事和古老的编钟等,它们都反映了这段历史的璀璨辉煌。
“唐宋遗韵”展厅是名窑名瓷的“圣地”。
其中,有鲁山段唐窑、宝丰清凉寺汝官窑、汝州张公巷窑等。可以被人一饱眼福。
三层为“印象平顶山”展厅;四层为“解析平顶山、和谐平顶山”展厅。两个展厅使用高科技方法,将数字沙盘、3d影像、vr等现代技术融入展示环节,被人愈加只管地生机勃勃的平顶山……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3
今天的天气特别的好,最帅的父亲携带大家一家去博物馆玩。
大家来到了博物馆,里面有不少陈列的物品,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里面的恐龙化石,有:合川马门溪龙,似鸟龙,翼龙等等这类化石。
大家看的正开心的时候,突然听到广播里面说:4D电影恐龙世界,一听说还有电影,并且还是4D的,我和母亲就买了两张电影票进来看了,因为妹妹太小,父亲就在外面负责看着妹妹。电影开始后,母亲把我的手放在了她的手里,我奇怪的问母亲:“你害怕了吗母亲?”“我才不怕呢,”母亲勇敢的说。
电影开始了,画面非常漂亮,里面有阳光鲜花,蝴蝶,湖泊,一片绿油油的,恐龙母亲们携带小恐龙在自由自在的打闹嬉戏着,过着幸福的生活,忽然,天打雷劈,电闪雷鸣,还随着失火山,自然环境发生了变化,恐龙们四处乱跑,短短的几分钟,之前的花草树木都不见了,剩下的全是乱石,恐龙也都不见了,只剩下一只小恐龙在找母亲,看着非常可怜。可是它还不了解他的母亲被流星给灭了,它爬上了雪山,去探寻我们的母亲……
看完电影,大家就在里面看了看其它的陈列品,之后就回家了,可是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想,这么好的环境为何会发生地震呢?又如何会发生火山呢?我问了母亲,可是母亲说,你将来多看看地理方面和科学自然的书本,慢慢就会理解了。
今纯真无邪是长了不少见识,母亲说将来只须有空就会携带我和妹妹出去学习一些课外的常识。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4
今天,大家天中晚报小记者到芝麻小镇博物馆参观。
通往蓝天芝麻小镇的路两边绿树成荫,田野里麦苗青青。远处的村落建筑各具特点。在芝麻博物馆门前的广场集合后,我的心激动得砰砰跳,由于早就听说这座芝麻博物馆是大家平舆县的骄傲和名片,吸引了无数中外游人前来参观,肯定非常神秘吧!
进了博物馆,迎面是一尊漂亮的芝麻仙子雕像,表情生动,彩裙飘飘。导游阿姨为大家解说芝麻仙子的故事;博物馆两边的墙壁上巨幅的图画展示了芝麻的种植历史和进步收获;用围栏圈起的芝麻收成实景在灯光成效下,让大家如临其境,感觉到农民劳作的辛苦。
终于来到一座装饰精致的玻璃桥上,脚踩透明的玻璃真有点儿战战兢兢。玻璃桥下是真实的芝麻杆,在灯光辉映下,如梦如幻,仿佛我也成了凌驾于彩虹上的芝麻仙子。伴随导游阿姨一声“芝麻开门吧!”玻璃桥的尽头两扇紧闭的大门轰然而开,我大吃一惊,像穿越到了古时候场景:茶楼、餐馆,身穿华美的绸缎,或布衣短衫的古大家,人来人往,无声胜有声。时间定格在这一刻。“目前的高科技真厉害啊,像真的一样。”我听见身边的游大家啧啧称赞。
随后,大家在老师的带领下又参观了芝麻小镇的植物园,木屋、豆腐坊、古时候农民的田耕农具等。走出博物馆,我还在久久回味。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5
今天,我到博物馆参观。来到大厅,我看见指示牌上左侧是宜昌出土文物展,右侧是宜昌民俗文化展。我想了想:还是先参观民俗文化吧!走进民俗文化展厅,第一映入眼帘的是嫘祖文化展,嫘祖是5000年前西陵部落的首领,她出生在四川盐亭县金鸡镇青龙山嫘祖穴,据了解嫘祖降生时云雾笼罩凤龙腾空。嫘祖在丝织坪开创了丝绢制衣发祥地,从此开启了西陵部落衣着年代,结束了穿树叶,披兽皮的年代;第二个厅展示的是屈原文化,屈原是战国年代楚国人,他一心想富国强民,倡导任用贤能,厉行法制,但遭小人迫害,当楚国面临亡国危机时,他悲愤无比投汨罗江而死,因此每年的端午节大家会将粽子等食物抛入江中喂鱼,来纪念屈原。
我又参观了出土文物展,有金老虎、各种铜鼎、各式各样精美的陶器……但我最喜欢的是金老虎。金老虎是1972年在宜昌当阳出土的,是东西汉时期的佩饰,重量不足七克,但做工相当精巧。在博物馆三楼还有魔力文化展,因为时间的限制,我没去,之后我在一楼回顾了一遍民俗文化就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这次八艺节博物馆的展出,让我感觉到古文化与文物的精妙之处,我非常高兴能有这次机会一饱眼福,将来有机会我还想再去参观。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6
今天老师带大家小记者去参观博物馆,我非常激动,由于我早就听说青瓷是龙泉的骄傲,正想去见识一下。
进入博物馆,一件件珍贵的青瓷映入我的眼帘,假如不是解说员阿姨提醒不可以大声喧哗的话,那样大家的尖叫声必然会一波高过一波。
青瓷从距今1700多年的晋代开始烧制,在南宋时达到了鼎盛,宋代“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中,龙泉哥窑位居第二,这足以证明龙泉青瓷的魔力了。
青瓷的造型多种多样,有葫芦瓶、挂盘、人物等,而且也非常讲究颜色,粉青、梅子青为上等,豆青为中等,泛黄、灰则为下等。在二楼展厅里大家看见一副壮观的场面,哥、弟窑两个大盘,并列放在精致的底架上,直径大约有150厘米,像两张大荷叶,这两大挂盘还在全国比赛中拿过大奖呢!接着大家又参观了一些现代青瓷,与古时候青瓷相比,颜色更润滑,造型也更独特。
青瓷从宋元时期开始很多外销,外国人都亲切地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外国也有一些国家烧制青瓷,却都没大家龙泉的那样青翠欲滴。
参观结束了,我想:龙泉人聪明,能烧制出这么精美的青瓷,将来我也要亲自去感受一下制作青瓷的感受……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7
清晨八时整我起了床,精神已恢复到最高境界,接着等待大家的是第二天的旅游。由于昨天以一比三我输了,所以我又一次提意去人民广场。“好”三人异口声令我大惊失色。“耶!”我开心地一蹦“八”丈高。
大家又乘地铁到了人民广场,一走出地铁,就看到了人民广场。但,大家走了许久还没有穿过马路,
走了一会儿,我便看见博物馆,我建议去里面转转,走进博物馆便给我带来了古时候的气息,第一个展厅便是路易十四,这不是法国的第十四位“路易”君主呀!一走进展厅,便看到路易十四的半身像,那棕色的圈发,身穿盔甲,雄心勃勃。接着大家看了很多路易十四的油画和塑像,使我了解了路易十四原来他不是每次都胜利,而他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使他成为了法国的创始人。
大家又去了陶瓷馆,在里面我了解了陶瓷需在1000度的温度而瓷器却要在1200度以上,我想:中国人真聪明。
大家还去了:雕塑馆、家具浅识、少数民族工艺馆、古时候玉器和青铜器展、还有书法、字画展等等。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家具浅识和青铜展。
在家具浅识中我了解了家具的材料,其中我了解了紫檀和黄花梨需要500年才能成材,而一些鸡翅木、铁力木、榉木都要100年成材。
青铜展表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要紧,在青铜展里我有很多字都不认识,令我了解“学无止境”这个道理。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8
大伙都了解,在大家沂源,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早在两千多年前,大家就在这里繁衍生息,给沂源文化盖上了一层薄薄的烟雾。
这天,天上飘着几片雨滴,可天上还是蓝湛湛的。经过昨天下的一场大雨,草儿挺直了腰,花儿绽开了脸,草叶上还携带点点露珠,滚来滚去,像淘气的娃娃。喜讯闻风而来,听说要去博物馆,大家都像脱了缰绳的马,冲出了门。走在路上,我心里是无比开心。
到了博物馆,大家蜂拥而至,这里还有阿姨为大家讲解,让大家十分便捷。一进展区,我就被这里的陶瓷碗吸引住了。这里有不少这种瓷碗,各式各样。最令我喜欢的是一个唐代的铁碗,他保存完整,图案很精美,是沂源出土最大,最美丽的一个。最令我忘不了的就是那一把把剑了,正是这类武器,帮大家的前辈,为大家打下了江山,大家应该感激他们。第二个展区是沂源特产展区,这里有大苹果,葡萄,样样都有,这是农民伯伯们花非常大精力栽种的。这里还有不少企业带给大家有哪些好处,药玻厂为大家造出生活用品,沃源毛织厂,让大家穿上漂亮的服饰。这里还介绍了齐长城,在沂源境界,长32540米,是用来攻打敌人的。在第三个展馆里,看着那高大的楼房,我心里涌起一片温馨,不禁为沂源骄傲。
时间如飞箭,转眼已经到时间了,在回去的路上,我有点惭愧,看看,古人花费了力气,为大家打下江山,为了大家美好的今天,他们宁愿牺牲,这种顽强、勇敢、热于奉献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9
不久前,大家全校去太仓博物馆游玩。大家都带好水,想太仓博物馆进发了。
一路上,同学们又说又笑,有得激动的说:“不了解太仓博物馆怎么样玩,我好期待哦!”有些说:“看这个…看什么……”个个都开心,很期待博物馆之旅。
一到博物馆门口,大伙都被他的壮观漂亮建设所震惊了。
走进室内,我第一个关注的就是那一座玻璃桥,大家在导游的带领下,走过玻璃桥,走时,我了解的看到下面的景色。画着古时候是太仓的景色,导游说:“太仓以前是一个非常大的粮仓,是一个王的粮仓,本叫大仓,目前才叫太仓。
大家连着参观了几个馆,里面有好多文物,历史资料,让我领略了太仓的文化,由太仓的两个人帮大家画海地图一个是朱清,一个是张瑄。有不少画,而且全是娄东画院画的。
下面为大伙介绍几个馆,有存粮馆,哪儿有四个按钮可以按,1是收粮,二是打粮……我来问个问题,你了解肉松的由来吗?不了解的吧!我对你说吧,以前,又有一个厨师,他是一个状元的厨师,有次,他把肉烧干了就把它做成了肉松,后来又被一个人改进,就成了大家太仓肉松。
大家太仓还有一个水利家,叫頬覃值得大家骄傲的还有郑和,他是一个航海家,从太仓浏河出发,他最最远去过红海,那是很值得大家骄傲的。
最后,大家要离开了,我很不舍。
2022博物馆见闻日记500字10
今天早上,天气晴朗、阳光明媚,到处生机勃勃,太阳的光辉普照着大地,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下午,我校小学四年级的各位老师们带领着大家大伙高开心兴地去参观了太仓博物馆。
进入博物馆,第一印入眼帘的是一座天桥,它是用玻璃建成的。走上天桥会发出一种轻轻的声音,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害怕。但我想:不少人都可以从这里走过,大家也不需要害怕。于是,我大胆地试了一试,非常安全,便走了过去。
博物馆宽敞明亮,里面一共有四层。一楼是临时展览厅;往上走,二楼是太仓历史文化陈列厅,里面有很多历史文物;三楼是娄东画派陈列厅、馆藏字画陈列厅;四楼也是陈列厅和临时展览厅……大家被一个个古时候的文物、字画所深深的吸引了。在这么多文物中让我最过目不忘的是:金双鱼海水纹铜镜。容易纹饰点缀,铸造精良,那两条鱼更是雕刻的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这里的文物丰富多彩,排列整齐、有序。有古时候人用的那种铜印,有几面漂亮、好看的铜镜,还有的手抄的册页……看,古时候人的写字办法和大家目前不同,是从右到左,还是竖着的;不像大家是从左到右,是横着的。大家听讲解员阿姨说:在历史上,早在几千年前,大家太仓就已经有人居住在这里了,大家的生活十分穷苦……
这次参观让我增长了不少对古时候历史的认识和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