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学习方法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工作公告

   日期:2022-03-04     来源:www.dazhixue.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793    评论:0    
核心提示:  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工作公告,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仅供参考。  各区(市)县招考委,四川天府

  智学网整理了关于2022年四川成都中考指标到校生工作公告,期望对同学们有所帮,仅供参考。
  各区(市)县招考委,四川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成都东部新区教育局、成都高新区教文卫健局,各区(市)县教育局,市直属(直管)学校:
  为进一步落实双减工作需要,依据《成都教育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策略〉的公告》(成教发〔2018〕4号)和《成都招生考试委员会、成都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年成都高中阶段教育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工作推行规定〉的公告》(成招考委〔2022〕1号),现就全市普高指标到校生工作安排如下,请遵照实行。
  1、总体需要
  省级示范性公办普高统招生计划的50%以上合理分配到服务区内的初中学校,并适合向薄弱初中、农村初中、公办初中强校工程实验校倾斜。
  2、指标到校生计划及下达
  (一)市直属学校(指石室中学、成都七中、树德中学三所学校的七个校区,下同)指标到校生比率,为学校面向5+2地区(指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统招生计划的50%。各区(市)县所属省级示范性普高指标到校生比率高于该校在本招生地区统招生计划的50%。
  (二)中心城区(指四川天府新区、成都高新区、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下同)指标到校生总计划由成都教育局依据中心城区省级示范性普高统招生计划确定、下达到各区。
  (三)其余各招生地区指标到校生总计划,由成都教育局依据当地省级示范性普高统招生计划确定、下达。
  3、指标的分类及分配范围
  (一)指标的分类
  中心城区指标的类别包括: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市级统分指标、地区指标。其余各招生地区参照中心城区方法实行。
  (二)中心城区各类学校指标的构成及分配范围
  1.市直属学校
  市直属学校指标由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市级统分指标构成。
  学校在5+2地区统招生计划的50%作为指标到校生计划(以下简称指标),扣除各校艺体指标、高层次人才子女指标后,剩余部分为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教育局统筹分配到中心城区。其中: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依据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请分配名额;5+2地区由成都教育局按规定分配。
  2.区属省级示范性普高
  各区省级示范性普高指标为地区指标。各学校在本招生地区统招生计划的50%作为地区指标到校生计划,在学校所在行政区均衡分配。
  4、指标的分配原则
  中心城区各类指标按以下原则进行分配,其余各招生地区参照中心城区方法实行。
  (一)市级统分指标的分配原则
  1.5+2地区内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教育局统一进行分配。成都教育局以各区范围内初中学校(包括辖区内市属及区属公办初中学校、辖区内市属及区属公办高完中学校初中部,下同)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为基数均衡分配到各区的所有初中学校。计算结果四舍五入,各区名额大全后与总名额因为四舍五入带来的误差和各初中学校名额大全后与总名额因为四舍五入带来的误差,均由成都教育局调整。
  2.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各区的市级统分指标,由成都教育局依据各区教育行政部门的申请将名额分配到区,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按上述原则在区内分配,分配策略报成都教育局赞同后实行。
  (二)地区指标的分配原则
  地区指标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以本区范围内初中学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学生为基数进行均衡分配,在分配时应参照市级统分指标的分配原则实行,其中,符合条件的省级示范性普高(上一年度第二批次未录取满额)可提出书面申请,经区教育行政部门赞同、报市教育局审核赞同后,可将地区指标名额单列一部分(不突破本校地区指标总名额的40%)定向分配到本校初中。分配策略报成都教育局备案后实行。
  5、指标到校生的基本条件
  指标到校生需要同时拥有以下基本条件:
  (一)户籍在本招生地区〔5+2地区作为一个招生地区,其余各区(市)县各作为一个招生地区,全市共17个招生地区〕。
  (二)实质就读学校3年学籍的应届毕业生;符合政策规定转学的,须在学籍转入学校实质就读满2年。
  (三)初中入学须符合当年成都教育局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四)学生应当按需要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
  6、指标到校生的产生程序及空余名额用方法
  中心城区指标到校生的产生程序及空余名额用方法如下,其余各招生地区参照中心城区方法实行。
  (一)指标到校生的产生程序
  1.拟定推荐方法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建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大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公告》中积极健全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除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外不能组织任何与升学挂钩的选拔性考试的需要,依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需要拟定本区指标到校生的具体工作方法,上报成都教育局核定备案后实行。各初中学校应依据上级工作需要拟定本校的指标到校生产生方法,并上报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赞同后实行。
  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各初中学校在拟定指标到校生推荐策略时,需要重点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将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指标到校生推荐依据,坚持以下原则:
  (1)德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表现特别出色的、有市级及以上新年代好少年获奖记录的优先推荐,对紧急违反《中学生行为守则》、校规校纪,与存在考试舞弊、校园欺凌行为的不能推荐;
  (2)智育。综合考虑学生初中三年的学习成绩表现,防止容易地用诊断性考试的分数作为推荐的唯一准则。
  (3)体育。将学生参加体育课、体育大课间的表现作为推荐依据,无正当理由不参加体育训练的不能推荐。
  (4)美育。将学生参加美育教育的表现作为推荐依据,无正当理由不参加美育课及其他每位同学均需参加的美育活动的不能推荐。
  (5)劳动教育。将学生劳动意识、劳动习惯、劳动能力等方面的表现作为推荐依据,有市级及以上劳动奖章劳动能手获奖记录的优先推荐,无正当理由不参加劳动教育的不能推荐。
  (6)学生未按需要完成综合素质评价写实记录,致使不可以提供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进步的证明材料,不能推荐为指标到校生。
  2.指标到校生的申报及审核
  各区和初中学校在实行指标到校生政策过程中,指标到校生名额应在全校范围内用,不分配到班。
  各类指标到校生均实行学生网上申报、初中学校及教育行政部门网上审核。其中,网上申报在成都招考(网址:online.cdzk.org或online.cdzk.com)中的中心城区指标到校生申报及查看上进行。网上审核在成都招考后台管理软件(中考)(网址:zkgl.cdzk.org)中的中心城区指标到校管理后台上进行。
  (二)空余名额的用方法
  市级统分指标公布、实行后,因学生放弃而空余的指标由成都教育局收回,用于录取填报志愿的学生。
  地区指标公布、实行后,因学生放弃而空余的名额,在区内调剂用。仍没有完成的,5+2地区区属学校指标由成都教育局收回,用于录取填报志愿的学生;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区属学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收回,用于录取填报志愿的学生。
  7、指标到校生的录取方法
  所有指标到校生均须参加中考报名,完成体育考试、理化实验操作考试和初中毕业考试(地区指标生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5科的初中三年级毕业会考由初中毕业学校自行命题)。中心城区按以下方法进行录取,其余各招生地区参照中心城区方法实行。
  (一)市级统分指标生的分数需要
  市级统分指标生均须参加中考,中考升学成绩(不含特点加分)高于5+2地区省级示范性普高填报志愿指导线方可录取。
  (二)录取及剩余指标的用
  符合条件的指标到校生在第一批办理录取手续,被录取的学生不再参加将来各批次、各类别的录取。未用完的指标,市直属学校及5+2地区区属学校由成都教育局收回,用于录取填报志愿的学生;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区属学校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收回,用于录取填报志愿的学生。
  8、指标到校生的公示与考核
  (一)公示
  指标到校生全过程实行公示规范,中心城区应严格按以下需要实行公示规范,其余各招生地区参照中心城区方法实行。
  1.公示分配名额
  在成都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公示5+2地区各初中学校与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各区别配到的市级统分指标名额(包括高中学校名字、名额数)。各中心城区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在官方网站公示本区范围内所有初中学校分配到的市级统分指标、地区指标名额(包括高中学校名字、指标种类、名额数)。各初中学校应在校内、毕业班级内公示本校分配到的市级统分指标、地区指标名额(包括高中学校名字、指标种类、名额数)。
  2.公示操作方法
  在成都教育考试院官方网站公示全市指标到校生操作方法。各中心城区教育行政部门也应在本区教育行政部门官方网站公示本区指标到校生操作方法。各初中学校应在校内公示本校指标到校生操作方法。
  3.公示推荐过程及结果
  各初中学校应在校内、毕业班级内张榜公示本校符合指标到校生基本条件的所有学生名单、产生的结果(包括学生名字、对口的高中学校与符合条件但自愿放弃的学生名单)。
  4.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
  5.指标到校生资格确定后原则上不能填报其他学校,不能被其他学校录取。
  (二)考核
  成都教育局将对各区(市)县指标到校生工作进行考核,当年9月1近日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将省级示范性普高指标到校生计划分配到校状况报市教育局。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也应付本地区内各初中学校的工作进行相应考核。同时,成都教育局还将对中心城区各初中学校产生的指标到校生进行跟踪调查,对出现违规行为的高中、初中学校,将按规定严肃查处。
  9、艺体指标及校内指标操作方法
  (一)艺体指标操作方法
  市直属学校艺体指标生的操作方法另行公告。
  (二)校内指标操作方法
  市级示范性普高及通常普高可依据自己状况,招收校内指标生。校内指标生占学校的统招生计划但不可以突破本校在本招生地区统招生计划的30%。校内指标生的基本条件、产生程序、录取方法、公示等与省级示范性普高的地区指标生相同,限招本校符合条件的初中毕业生。计划由各学校上报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审核。中心城区由各区教育行政部门上报成都教育考试院审核并统一公布实行,其余各招生地区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公布实行。
  10、民办学校指标到校生操作方法
  (一)民办初中学校申请享受市级统分指标、地区指标
  民办学校(初中)需要享受省级示范性普高市级统分指标、地区指标名额,应提出申请。5+2地区民办学校应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区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区教育行政部门大全并签署建议,报成都教育局审核,在分配指标时统筹安排;其余各招生地区民办学校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书面申请,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在分配指标时统筹安排。
  民办学校(初中)市级统分指标、地区指标的基本条件、产生程序及空余名额用方法、录取方法、公示与考核等与公办学校的市级统分指标、地区指标完全一致。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考试报名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