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民风民俗高中一年级作文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一个有着显著特点并且历史悠久的民族。客家的风俗习惯繁多而独特,身为一名客家人,我还是感觉客家的新年最有趣了。
那是小学三年级的一个寒假,我和父母一块回老家五华过新年。客家新年是从阴历腊月二十四开始的,那一天到正月15日即使客家新年。大家到五华的时候,刚好是除夕,时间大概是下午5点。我下了车,走到奶奶家门前,敲起了门,叫了一声:“奶奶,大家来了!”奶奶笑着给我开了门,说:快进去吧!“我进了门,只见爷爷、姑爷、大姑、表哥、大嫂正在屋子里到处忙活着:桌子上堆满了结米糖和桔子、柚子;到处都是年画和对联;窗户、大门、桌椅都被擦拭的干干净净,厨房里还传出一阵阵剁菜的声音,一副大大的年画挂在客厅的中央,旁边还有两只金元宝,非常有春节的`氛围。
我跟大伙打了个招呼,就跑进厨房里帮忙去了。一进厨房,一阵香味就扑面而来,差点没让我滴出口水来。奶奶见我进去,说:来得正好,快过来帮忙!”我就跑过去助手了,一会儿端端那个,一会儿切切这个,忙得不亦乐乎。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就到了晚上。经过了一天的忙碌,桌子上白上了很多菜肴:炒粉皮、炸豆腐、让香菇和让豆腐,鸡鸭鱼肉到处都是,根据风俗,今天还要用大木盆蒸“隔年饭”。先用一个大木盆蒸一锅饭,饭盆里面要插上12根筷子和12根大蒜(假如每逢闰年还要各多插一根。木盆还要摆设银元,含义有富有食。大伙一边看电视一边大吃特吃,除夕夜就在这浓浓的年味中悄悄溜掉了。
根据风俗,正月初中一年级这一天是要早起的。我和父亲早早起来,洗漱干净,接着来到家门外点香烛、放鞭炮。放完鞭炮,要吃“长寿面”,含义健康长寿。我和父亲吃过早餐,就和平常一样到处串门、拜年。叔叔阿姨们根据规矩在这一天给我了很多桔子、糖,爷爷奶奶们则要给我红包挂在我的脖子上面,俗称“挂颈”。就如此走街串巷的走了一天,我累极了,一回到家匆匆洗漱干净,到头就睡。
一转眼就到了正月初中二年级,奶奶一大早就杀了一只阉鸡,把鸡血淋在一个装满了纸钱的铁盆里,谓之“血钱”,是祭拜祖先前的一个要紧风俗。这一天,是必须要在家的人全部去祭拜祖先的。吃过早餐,大伙把门锁上,就拿着纸钱、贡品和香烛一块开车上了山。到了祖先墓前,扫墓,祭祖,花钱,这部分都是叫祖先在新的一年里面保佑后代一帆风顺,万事如意。这一天也叫做“ 拜祖日”。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就到了正月十五,客家的新年结束了。虽然只不过短短的十几天,但我永远都忘不了客家有趣的新年和风俗。你家乡的风俗呢?一块说给同学们听听吧!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