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考试作文预测及范本:少数与多数
【题目预测】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需要作文。
一位名叫索克曼的基督教牧师尝言:当大家是少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勇气;当大家是多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宽容。
需要:对这句话,你有哪些怎么看?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
【出色作文】
有一句话说,当大家是少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勇气;当大家是多数时,可以测试我们的宽容。这句话看起来非常美好,既有勇气又有宽容,但窃以为,其本质是怯懦和不宽容。
为何?由于这句话的潜台词错了。这句话有个潜在的意思:少数人处于弱势,所以需要勇气,多数人处于强势,所以需要宽容。真是美好的幻想啊。凭什么多数人就是强势的,而少数人就是弱势的呢?不,我感觉事实常常恰恰相反,少数人总是是强势的,居于社会顶层的,多数人总是是弱势的,处在社会底层的。自人类有社会以来,哪种社会形态,是由多数人统治少数人的?哪种社会里面,是多数人学会了占多数的财富的?
在人类社会里,处于金字塔顶端的统治者,一直少数。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就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历史,一次又一次的农民起义,外族入侵,只不过把这一拨的少数人换成另一拨的少数人而已。陈胜吴广们刚开始的想法一直非常简单的:不起义,死;揭竿而起,最多也只不过死而已。当多数人活不下去,高高在上的少数人也会头颅不保。但每次起义最后的结局都是一样的,刘邦们取代了嬴政们,司马们取代了刘邦们,然后是李世民们,赵匡胤们。
或许有人要说,布鲁诺,哥白尼这部分天才不是被当时的多数人迫害了吗?我要说:又错了!能迫害这部分宗教异端的人,是宗教裁判所,是当时的统治阶层,是少数人的权利机构。而那个年代的多数人,是被蒙蔽,是被桎梏,被奴役的。包括布鲁诺和哥白尼。
又有人要说:他们是学会真理的'少数人,假如不是这部分先驱们的非凡勇气,大家可能还活在中世纪的黑暗里面。是的,天才一直少数人。但这部分天才,不能离开滋养他们的多数人,他们是靠智慧和勇气从多数人里面走出来的。假如不是城市的兴起,假如不是市场的兴盛,科学的种子就非常难在中世纪的黑暗里面萌芽。而城市为何会兴起,市场为何会兴盛起来?那是由于十字军东征,少数特权等级们放松了对多数人的压迫,领主们不能不向低贱的商人低头。从中世纪到文静复兴,大家又可以看到,只须少数人给多数人多一点的空间,一些宽容,文明就可能茁壮成长。中国也有一句话非常出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言下之意作为统治者的少数人有时也需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也需要对多数人报以必要的宽容,然而这也基于多数人潜在的大概爆发的勇气。
再看看今天的中国,多数人变成了房奴,菜奴。那些吃着地沟油的平民,喝着三聚氰胺奶粉的幼儿,砸锅卖铁去黑砖窑探寻儿女的爸爸妈妈们,那些自焚的钉子户们,蜗居在城市里的穷二代们,他们都是多数人。为何要呼唤他们的宽容?而那些官二代,富二代,享受着高额退休金和养老金的高官们,他们是少数人。他们需要什么勇气?
对于大家这部分多数人,社会的草根大众,宽容这种美德太奢侈。勇气,才是大家需要的。当你看到其他人的权利遭到践踏,看到社会种种不公,或许你会选择沉默,群体性的失声在现在环境中并不少见,正如王小波在《沉默的大部分》里说沉默是中国人的通病。但沉默并不是认可,大家呼吁沉默着大部分拿出点勇气,大家无需每一个人都有勇气面对宗教裁判的烈火,但至少,在面对黑暗和不公的时候,不要像阿Q一样,把我们的恐惧当成宽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