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云南的作文六篇
作文1、漂亮的云南
今天, 我和母亲父亲去了云南,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一个漂亮的地方。
一天,母亲带我去玩时,我看见了很多好玩的小玩意儿,有小人儿啊,还有用叶子弄的小鸟,小兔,那里真的是物产丰富啊!
第2天,大家要去石林,在那里有不少不少古怪的石头,有些像猪八戒,唐僧,孙奥创,沙僧,还有少数民族的阿诗玛,这是一个漂亮的故事。
云南还有十八怪,那是十八样东西, 样子非常奇怪,说以叫云南十八怪,那里还有不少像十八怪一样的小吃,那里米线和咸菜最有明了,米线是云南特产,咸菜大街买,还有不少美味的。
云南的风景优美,你下次必须要去玩哦,记得要买云南十八怪哦!
作文2、走近云南民族文化
在这个寒冷的寒假里,我幸运地来到了四季如春的省城——云南。云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有52个不同民族的4000多万人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在大家脑海中,云南是孔雀的化身,五彩斑斓,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然而,当我亲临这片宝地时,却发现这里不只很漂亮,而且是那样的纯净、质朴,在不经意间临近汇集了神话、歌舞、绘画、古乐的民俗风情。使我印象最深的是纳西族的东巴谷文化与各民族男女的称呼与语言。
丽江东巴谷,海拔为2700米,它的文化集中显示在东巴壁画上。东巴壁画是东巴文化的要紧组成,它共分为六个部分:创造篇、因果报应篇、迁徒定居篇、战争篇、爱情篇与人与自然篇。就拿因果报应篇来做例子:壁画上显示人的一生有三个境界,天堂、人间、地狱。有一个人在人间的时候只砍树,而从不种树,死后便降入地狱,报应是万箭穿身!壁画从六方面反映了东巴人的精神理念。东巴文化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古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是由东巴世代传承下来的纳西族古文化。听导游说:过去东巴文字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这可是纳西族的一个特点。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我所到达的旅游景点,称呼男女的用词都不同,而且我还学了几句呢!
昆明称呼女方为阿诗玛,称呼男方为阿黑哥;大理称呼女方为花,金花是最美丽的,然后就是银花、铜花、最差的就只能是铁花了,称呼男方为阿彭哥;丽江称呼女方为潘金妹,也可称为胖金妹,由于当地以胖为美,胖为贵,越胖的女子就越有力气,胖的可达200斤左右!称呼男方就是胖金哥了,当地的胖金哥要想取得胖金妹的喜欢,就得把自己养得肥肥的、黑黑的。假如嫁给了胖金妹,胖金哥在家不要太享清福噢,不需要外出赚钱,都是胖金妹出去赚钱,而胖金哥仅需待在家做七件事:琴棋书画烟酒茶。
民族语言也别有一番趣味,在此,我教大伙几句。大理人说谢谢是“一味你”你好是“拜哦”;吃饭是“一嚓”。丽江人把再见说成“泪多多”,由于要告别了,泪水就是多多的!昆明人问你饭吃饱了吗?是如此问的:“你肚子干大了吗?”
像如此有趣的语言和民族文化在云南还多着呢!各位阿诗玛、阿黑哥,你们记住这块风水好的地方了吗?有机会你们也去走走看看,肯定会收获不小喔!
作文3、云南石林
云南昆明的石林如仙境般美。有花有草,奇山异水,四季常有珍惜的鸟类来这里欢畅,这次我和母亲来到了石林,体验到了它的美。
石林分为两个石林,一个大石林,一个是小石林,大小石林中间分隔了一条河,但大石林的石头比小石林的大,这是为何呢?原来大石林的日照时间比小石林的长,泥土和得快,所以大石林的石头比小石林大。
大家先参观了大石林,大石林中的石头带有了某种神秘的色彩,用它们诡异莫测的双眼盯着大家,生怕大家跑走似的,大家呢?像走在一个充满雾气的迷宫里,旁边的石头是那样的阴森恐怖。霎那间,所有豁然开朗,一块石头屏风在夕阳的照射下发出火红的光彩,屏风上一条龙在舞动着我们的身子,它奋力要离开屏风,为的是换取“咔嚓”一声化龙的惊雷,在残阳如血的天空中长叹一声:众生,我去矣!这就是著名的长龙屏风。
参观了大石林后,大家来到了小石林,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密密麻麻的,都是石头。走近一看,石头上布满了裂痕,是由于几百万年前,这里过去是汪洋大海,海水长期冲刷石头,大石头分裂成好上千块小石头,形成了小石林。我想,几百万年的风风雨雨它们都挺过来了,那大家在日常面对一点小小的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看着这一块块石头,我看到了一种精神,在夕阳的照射下,拉得非常长非常长……
我曾领略过张家界山石的奇,桂林石头的怪,福建石头的神,但我来到了云南石林,我赏析到了它美 、奇、怪、神,将各种景色融于一身的奇景,真是美不胜收!
云南石林——童话梦幻般的世界。
作文4、游云南香格里拉
穿过笔直的高速公路,大家的.大巴车就上了颠簸而又蜿蜒的盘山公路,头顶上的公路边上,还有一条湍急的金沙江,水有2米多宽,也望不到头,只有白茫茫一片浪花脚下的公路边上,,这样险峻的场面,不言而喻,大家正在前往虎跳峡。
虎跳峡不但险而且非常壮观,水以非常快的速度向前冲,冲到石头上,然后激起两米来高的水花,连站在3米开外的大家,也差被淋成落汤鸡,再看对岸,又一只威风凛凛的大老虎正半蹲着身子抓子抛着地跃跃欲试的想跳过岸来,我想这就是虎跳峡包含的意思。金沙江不是最长的但前后落差却有100多米,使它的水变的非常急,我心中不由感叹其磅礴和宏伟,游客们也纷纷称奇,并拿出了我们的照相机拍下这目目惊心的场面,而浪的咆哮声也淹没了大家的惊叹声和照相机的喀喀声。
观了虎跳峡的险,于是大家又去赏了普达措公园。
普达措公园海拔有3000多米高,是目前大家唯一一家国家公园,里面风景如画,有自然的大牧场。牧场里养了大群的牛和羊。在游玩的时候还意料之外地遇见了一只小松鼠。这牧场一望无垠,牛和羊都在自由地嬉戏。
普达措公园里有森林和牧场,也有湖泊。大家先到了碧塔海。那水清澈得可以见底,倒映着天上的云和层层叠叠的山。一阵风吹来,便泛起了层层涟漪。后来,大家看到的属督湖也与它不相上下、胜似梦幻。属督湖的中心还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被人一见便生爱慕之心。这一片一片的景都被人留连忘返,不禁称奇。坐上大巴车,大家便告别了漂亮的香格里拉。
作文5、云南民族村
大家乘火车经过四天四夜的长途跋涉,终于到了云南的省会昆明,一到昆明便听说滇池畔的海埂新建起了一座民族村,汇集了云南二十六个少数民族的特点于一地。从建筑外形到室内布置,从村寨环境到民间工艺,都是少数民族生产,生活的浓缩和再现。它成了中外人士旅游的胜地,于是大家也欣然向往。
来到民族村,第一映入眼帘的是村头那几棵千年的古树,它们高大挺拔,枝繁叶茂。吸引了很多游客。进入民族村的大门大家看支各种奇异的民族建筑和五颜六色的鲜花,绿油油的草地,尤如走进了仙境,使人心旷神怡,浮想连篇……
白族村是大家到的延续一站,这里有一个寨门,一进来一股民族气息,扑面而来。雕刻绘画的墙壁上写着大大的“白族村”,画前面有几位身穿民族服饰的白族女孩正笑脸相迎。大家应邀来到寨子里,那玲琅满目的纪念品,深深地吸引了我一个也不愿放过,我细心地观赏,正堂我看到一尊佛像盘腿而坐,很多游客在佛像前许愿,乞求家人平安,幸福。我也学着游泳池人的样子为你母及老师和同学们乞求平实,求得一帆风顺。
离开白族村,远远地就望见了傣族村内的风情塔。银色的塔尖在阳光的照射下,闪耀着夺目的光彩,风送银铃的清脆声动听悦耳,真是诱惑。大家快步和前走看见碧波上的风情桥,还有一幢幢漂亮的小竹楼,就连人造的水井都那样逼真。瞧,在风情塔下,中外游客穿着民族服饰,跟着傣族女孩欢度着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大家也加入了他们的行列,你洒我,我洒你,衣服湿透了也没关系,大伙都沉浸在欢乐和幸福中。
接着大家来到了阿诗玛的家乡——彝族村寨,寨子门口几位彝族小伙儿,吹打着民族乐器,彝族女孩阿诗玛们则用甜美的歌喉,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他们还给大家表演了茶艺,他们用中文给大家解说,请大家品尝了香茶,泡茶唱茶的每一道工序,小茶王呢!
观看了很多村寨,已经是下午三点了,大家大饱眼福,肚子却饿了,伴随人流们来到民族餐饮店,品尝了具备傣家风味的食品:竹筒饭,饭是用糯米菠萝装进竹筒里做成的,虽然味道并非非常我的口味,却非常清香,我吃了不少。
该走了,这个时候,我回头再望望那一座座村寨,绿油油的草地,漂亮的鲜花,我真的不想走,可还是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难忘的云南民族村。
作文6、云南印象
在新城和老城交界处——大水车正吱吱地转个不停,熙熙攘攘的人流慢慢涌进丽江古城。
眼前,古朴的四方街清爽实在。一座座小桥,静卧在波光粼粼、绕山而行的溪流上。岸边,小路逶迤,绿树成荫,凉风徐徐。
五花石板路旁的门店门庭若市,经营着各式各样的当地手工艺品。东巴文字羊皮画,木板现场烫画,银制特点首饰,让人目不暇接。
四方街的神奇魔力在于它那鲜明的情调,边陲的风光,特有些色彩。
大理苍山
大理的苍山由南向北绵延几十里,最高峰海拔 4200米,山顶终年积雪,白云缭绕;19座山峰沟壑相连出18条山溪,溪溪山泉清澈甘甜。溪水常年不断,浩浩荡荡流入大海,形成一幅山不离水、水映群山的美景。
苍山的颜色不止是苍翠,走近了才发现它是五彩斑斓的。
白的云朵缭绕,红的霜叶飘落,背景却是郁郁青青的山崖。霜叶林的后面,会不期然出现一片草坪,被人怀疑是哪个不小心在这里打翻了一桶绿颜料呢。草坪的不远处,泛着一汪醉人的湖水,蓝波涌动,晃动着五颜六色的鹅卵石。
在这蓝蓝的山间碧泉边,眼波也像水波般灵动,感受到了鲜活色彩的魅惑。
西双版纳
漂亮富绕的西双版纳,地处西南边陲,州内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为傣族,另外有哈尼族、布朗族等十多个民族。各民族间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都有差异,使这个多民族的区域更让人神往。
西双版纳城郊到处是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有高耸的棕榈和椰子树,有成片的竹林和橡胶园,有被枯藤缠绕的榕树,有叫不出名的奇花异草,有精美的竹楼。西双版纳也是动物的王国,是珍禽异兽栖息生养的地方。在丛林里,常常有成群的亚洲象在河边戏水、散步。另外还有金丝猴、野孔雀等。
黑夜到来,当我坐在旅馆大厅中,赏析杨丽萍主演的《云南印象》时,这几天的游玩又重回脑中。啊,这次的云南之旅真是不虚此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