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
为全方位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规范改革的推行建议》(国发〔2014〕35号),依据《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建议》(教学〔2020〕1号)等文件,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需要,加大基础学科拔尖革新人才选拔培养,我校2021年继续拓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浙江大学强基计划),选拔一批有志向、感兴趣、有天分,基础扎实,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策略需要的年轻人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为国家重大策略范围输送后备人才。
1、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符合2021年全国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条件,综合素质出色或基础学科拔尖,并有志于以后从事有关范围科技工作的出色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申请报名考生分为以下两类:
1、类:综合素质出色、高考考试成绩(不含任何政策加分,下同)优秀的考生;
2、类:基础学科拔尖,在数学、物理和化学等学科范围具备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需要在中国数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习生物理竞赛决赛、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二等奖及以上、且高考考试成绩高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1、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特殊种类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
2、招生专业及招生计划
(一)招生专业及有关需要。
(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专业及计划以我校强基计划报名网站公布为准。
3、报名方法与选拔程序
(一)报名日期和方法
4月十日至30日考生可登录浙江大学强基计划报名平台(网址:https://bm.chsi.com.cn/jcxkzs/sch/10335),按需要准确、完整地完成在线报名。每位考生限报一个招生组别,最多可填报低于3个专业。考试报名我校强基计划的考生不能兼报其他高校。
(二)考生须参加2021年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三)考试确认
考生须于6月11日至6月20日期间在报名网站确认是不是参加我校测试并签订诚信承诺书(考生签名的诚信承诺书纸质版还须在参加校测时提交),未在规定时间内确认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强基计划入围资格及后续选拔环节。
(四)入围校考方法
6月27近日,对于1、类考生,依据高考考试成绩,按招生组别的分省招生计划数的5倍确定各省入围我校考核考生名单(同分同入围)并公示入围标准。考生高考考试成绩须达到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1、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特殊种类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实行。对于2、类考生,达到我校破格入围的条件和相应高考考试成绩需要,即可入围。
(五)学校考核
入围考生须全程参加我校强基计划考核(含笔试、应聘和体质测试)。测试将于7月2近日完成,测试具体时间、地址及需要见准考证及我校本科招生网最新公告。
1.学校测试主要考察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养、逻辑思维、专业兴趣与天分、革新能力和进步潜质。
笔试科目:理学I类的笔试科目为数学和物理,理学II类和基础医学类的笔试科目为数学和化学,人文历史类的笔试科目为语文和历史。
应聘以小组应聘为主,主要考察学生思想品德、诚实守信、专业素养、学科基础和综合素质。应聘采取专家、考生双随机抽签的方法,全程录音录像。
对于破格入围考生,我校将结合学科专长单独组织测试。
2.结合强基计划的人才培养目的,综合素质评价重点考察以下信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状况、在高中期间组织活动状况、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研究型学习状况、参与文静、体育活动等状况。
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供的考生综合素质档案作为专家应聘的要紧参考材料。
3.体质测试项目包括身高/体重(BMI)、肺活量、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50米跑。体质测试结果将作为录取的要紧参考。
4.笔试成绩与应聘成绩按2:1比率折算成学校测试成绩。
(六)录取方法
1.综合成绩折算方法
综合成绩由高考考试成绩(占85%)、高校考核成绩(占15%)组成。
综合成绩=高考考试成绩/高考考试成绩满分*8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高校考核成绩(折算为满分150,四舍五入取2位小数)。
2.确定录起名字单
全程参加学校所有项目考核的考生,方可进入学校综合成绩排序。
对于1、类考生,依据考生填报志愿和在有关省份强基计划的招生名额,按考生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按分数优先,平行志愿投档规则确定强基计划预录起名字单。同分排序规则:依次按学校测试成绩、学校测试的笔试成绩、高考考试成绩、高考考试语文成绩、高考考试数学成绩、高考考试英语成绩排序。
对于2、类考生,综合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同一招生组别1、类考生最低分数线,我校追加计划予以录取。
7月5近日,学校招生工作小组按招生计划审定强基计划预录起名字单,并报各省级招办审核,办理录取手续。被正式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高考考试志愿录取;未被录取的考生可正常参加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后续各批次高考考试志愿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