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高考考试复习中,考生必须要注意教程的用,不要过于依靠复习材料,由于历史考试主如果教程的常识内容。下面是我们为大伙收拾的有关高考考试历史必背入门知识点资料总结,期望对你们有帮!
高考考试历史必背要点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
1、爆发缘由
根本缘由
国际:英国拓展工业革命。为了发展国外市场和掠夺生产材料,英国筹备侵略中国。
国内:清政府经济落后,政治腐败,财政困难,军备废弛。人民生活困苦不堪,阶级矛盾激化,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直接缘由
走私鸦片: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
控烟运动: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英国借此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2、经过
爆发:1840年6月,英国舰队侵入广东海面进行挑衅,鸦片战争爆发
扩大:1841年强占香港岛,威逼广州;清朝爱国将领海龄等抗英为国捐躯
结束:1842年8月英军入侵下关江面,清政府屈辱求和,战争结束
结果:1842年8月签订《南京条款》
《南京条款》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
3、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主要矛盾是封建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之间的矛盾
鸦片战争后:半殖半封社会,主要矛盾是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中国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变化: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反侵略和反封建的双重任务;中国革命进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分为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比较:
时期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教导思想 革命目的
旧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资产阶级 三民主义 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民主主义革命 反侵略反封建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
中国思想范围发生变化
“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萌发。新思潮实质是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2、次鸦片战争
1、爆发缘由
根本缘由 :列强需要进一步打开国内市场 ,扩大在华侵略权益
直接缘由:英法等国向清政府提出“修约”需要遭到拒绝
2、经过
1856年,英俊进攻广州,2、次鸦片战争爆发
1858年,英法联军进逼天津,与请政府签订《天津条款》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火烧圆明园,并签订《北京条款》
《天津条款》主要内容:①允许外国公使常驻北京;②赔偿英法巨额白银;③增开牛庄、登州、台湾、淡水、潮州、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等沿江十处为通商口岸;④允许外国人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⑤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通航。
《北京条款》主要内容:①清政府承认《天津条款》有效;②增开天津为商埠;③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④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⑤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
3、2、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使中国丧失大片领土,主权受到愈加紧急的损害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中外反动势力公开勾结,一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高考考试历史常考要点
1、知道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⑴背景:10月革命胜利后,英、法、美、日等国武装干预;
国内战争爆发,苏俄面临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
⑵内容:农业---余粮寻求制
工业---工业国有化
产品流通---取消所有产品贸易,由国家集中分配
社会劳动---强制劳动
⑶评价:①积极---在战时特殊状况下,最大限度集中全国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上的胜利。
②消极---很多手段超出了战时需要,战后进一步加大,因苏维埃共产党幻想以此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经济形式。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的弊病日益显现,引起人民不满。
2、 新经济政策
⑴背景:①国内战争胜利后,苏维埃亟需恢复遭到战争破坏的经济,
②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与日俱增,频繁发生暴动。
国家也没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⑵内容:农业---粮食税
工业---中小微型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经营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产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
⑶意义:①表明苏维埃共产党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而探索出了在生产力进步的基础之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②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1、斯大林体制确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
2、表现:单一公有制;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计划经济;以行政方法管理经济
3、评价
积极影响:使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获得了突出收获,基本上达成了工业化。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1、位,世界2、位。
消极影响:①片面进步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况;
②因为忽略花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缓慢;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东西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
④长期僵化的实行计划指令,压抑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愈加妨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进步。
4、经验教训:①拟定政策时必须要坚持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进步的原则;
②要从国情出发,农、轻、重按适合比率平衡进步。
3、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1、赫鲁晓夫改革
⑴内容:农业范围自留地,开荒,种玉米;工业范围权力下放,承认企业和个人利益
⑵评价:积极--------一定量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获得了肯定的效果。
消极---结果失败---根本缘由:局部调整,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⑴内容:工业范围运用价值规律;农业范围扩大农场自主权
⑵评价:结果失败---根本缘由:没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3、戈尔巴乔夫改革根本性变革
⑴内容:经济范围——进行根本性变革,承认企业是独立生产者,允许个体经济
政治体制改革-
⑵结果:1991年,苏联解体
高中历史入门知识点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1、新航路的开辟
1405-1433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
1487-1488葡萄牙迪亚士,非洲好望角
1492意大利哥伦布在西班牙的支持下发现美洲新国内
1497-1498葡萄牙达伽马从欧洲到印度
1519-1522葡萄牙麦哲伦在西班牙的支持下首次环球航行
2、荷兰、英国的殖民活动
荷兰的殖民扩张:
①时间:17世纪上半叶,取代西、葡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②方法:组建大型商业公司
英国的殖民活动:
①方法:海盗式掠夺,进行商业战争,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黑奴贸易
②结果:18世纪下半叶成为最大殖民帝国
③影响: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资本原始积累的要紧出处;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步,给英国带来巨额财富,推进了英国工商业的进步。
3、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打造世界市场的主要渠道
通过贸易和掠夺,把各大洲的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欧洲。欧洲的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在欧洲人“火与剑”的殖民活动中,美洲的金银矿的开采和种植园经济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要紧贡献。
非洲成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合,跨大西洋黑奴贸易开始。
欧洲人用美洲的金银购买亚洲的产品,刺激了亚洲经济的进步。
全球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
4、首次、2、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首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①棉纺织业: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织布机、水力纺织机
②冶金业:焦煤炼铁法;采矿业:蒸汽抽水机、安全灯
③动力:蒸汽机;交通运输:碎石路、铁路、汽轮
④影响:人类进入“蒸汽年代”
2、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
①标志:电力广泛应用、内燃机技术、化学材料、炼钢技术
②首要条件:资本主义规范在世界范围确立
③条件:资本主义经济快速进步;自然科学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④交通运输:内燃机、汽车、飞机
⑤化学范围:有机化肥、人工合成染料、合成橡胶、油漆
⑥动力:电的创造和用
⑦影响:使人类进入电气年代
5、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步的影响
开始形成:15、16世纪新航路的开辟
初步形成:18、19世纪中叶的首次工业革命
最后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2、次工业革命
渠道:国际贸易的进步、人口和资本的流通、威力威逼
影响:?
①促进了资本主义自己的进步;
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洲国家大多成为欧美列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非洲国内领土基本被瓜分完毕,拉美在经济上受制于列强。
高考考试历史必背入门知识点资料总结有关文章:
★ 高中总复习政治必修三必背要点概括
★ 高中政治重点常识资料概括推荐
★ 2021高考考试人教版语文常识考试知识点最新大全
★ 高中政治高频易错要点最全集锦
★ 高中2021年政治会考常识概括总结
★ 初中政治初中三年级要点总结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