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题引发的考虑作文
在大家平凡的平时里,大伙总必不可少接触作文吧,作文必须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讲解,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如何写作文才能防止踩雷呢?下面是我们采集收拾的一道题引发的考虑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伙阅读。
一道题引发的考虑作文1
大伙知晓,1的365次方仍然是1,那样1.01的365次方是多少呢?在未作计算或者统计之前,你可能会说,恐怕比1也大不了多少,反正起初当我遇见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如此想的。但答案竟出人预料,是37.78。那样0.99的365次方又是多少呢?或许答案更会让人吃惊,0.026。这是我以家长的身份在参加“举起理想的杠铃--北大学子赴城关中学励志演讲活动”中听到的一个命题。作为一个统计职员,多年来计算的开方、高次方无数,说真实话,却从来没计算过如此的生活命题。
回来,我在想,假如上面这个结论叫你不以为然的话,那样,把1.01再缩小1位,换成1.001,把0.99换成0.999,也就是天天都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或者降低1厘,它们的365次方又会是多少呢?我对你说吧,结果是1.44和0.69。它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一个人假如天天都提升1厘,即0.001,不多吧,那样,一年累积下来他将提升44%,相反,一个人假如天天都退步1厘,那样,一年下来,它就只剩下原来的70%左右。如此的话题说给学生,无疑是最恰当不过,说给大家每个人,其实也都具备十分要紧的现实意义。
刚刚参加工作,对所有都感到好奇和兴奋,可是当所有都熟知了,工作无往不利了,伴随年岁的增长,于是便懈怠起来,整日得过且过,不思进取了,这便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当然,通过找关系,走路子而飞黄腾达的大有人在,但这部分人由于是在人际关系这个重要环节占据了资源优势,姑且叫做另类,另类自然不在大家的论述之列,除过这部分另类以外,皆为和你我一样的一般人,一般人,只能靠自己,假如自己不进步,那结果是什么不言而喻!
其实,人与人外在的形式是完全一样的,无非一具皮囊而已,但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却相去甚远。同样是一所大学里的同学,走出社会后,获得的成就和收获的成绩却千差万别;一个是名牌本科生,一个是一般专科生,出的社会,经过多少年打拼,不见得名牌本科生就肯定比一般专科生有所作为。那样,为何会有如此的差异,虽然缘由可谓是五花八门,但上面那个数学题的道理恐怕是形成结果的最重要原因。
就让“天天进步一点点”成为大家的'座右铭,保证坚持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日积月累,在某天你若回头看时,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走在其他人的前面。
生活,起初其实并没意义,就看你给他赋予什么!红军坚持靠我们的双脚,走完了二万五千里长征,取得了打造新政权的最后胜利;涓涓溪流,天天都那样慢慢地流淌着,最后奔向大海的怀抱,收获了波澜壮阔;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愚公移山等等自古时候就让人们所传扬的寓言故事,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只须天天都坚持改变和提升,最后都会有非常大的收获。
假如大家天天都捎带一块砖,那样,一年堆积起来的砖足以砌一道墙;假如大家天天都捎带一块木板,一年累积起来的木板将足以建一座通向彼岸的桥。
可能他目前是高官厚禄,可能他目前是百万富翁,可能他目前是文学巨匠,可能他目前是学术权威,但无论现在有多么辉煌,他都必不可少一点一滴累积的过程,必不可少一步一阶的奋斗历程。
无论你是哪个,无论是学习还是在工作着,就让自己像树木一样茁壮成长吧,留下明确的年轮抚慰记忆,留下苍翠的枝叶葱茏生活,留下繁茂的果实庆典丰收。
一泉水,若不继续倾注,终有一天它将干涸;一片地,若不精心耕耘,终有一天它将荒芜;一座山,假如天天勤于攀登,终有一天它将被你踩在脚下;整个地球,假如天天都跨出一步,在你有生之年,必能绕其一圈。
维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管其他人如何对你,不管社会如何对你,不管你以前有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也不管以前是不是出色或者顽劣,从今天开始,别气馁,保证天天都能进步一点点,在你整个的生活道路上,你就会翻越高山,横渡大海,创造生活的辉煌。
一道题引发的考虑作文2
终于结束了期末考试,小孩们不管考得如何,都高开心兴地回家玩儿去了。老师们也轻松了不少,剩下的任务就是批改试题、剖析试题和登记分数了。原本挺乏味的工作,却因为一道作文题目平添了几许乐趣。而笑过之后,却也耐人寻味,不由得深思起来。
这是一道小学五年级的作文题,题目是如此的:请你用三个词准确地描述一下自己,并用具体事例向大伙说明你为何用这三个词描述自己。
拿到考试题目,小学五年级的老师们一片哗然:这题出得真有水平,学生们该如何写呢?他们能理解题意吗?……在一大堆的疑问中,小孩们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试题。看着作文稿纸格里满满的汉字,老师们仍然疑虑重重,心里没一点底。
正巧大家被指定批改小学五年级的试题,而我又被分配批改作文,有幸见证了这道题的难易和良莠。
大部分小孩都能根据题目需要,选择三个词汇描述自己,并用具体事例说明。譬如“聪明”、“讨人喜欢”、“活泼”、“幽默”、“勤奋”、“粗心”、“认真”、“胆小”、“乐于助人”、“善解人意”……从中可以看出,小孩们思路广泛,没局限在一个模式中。如此看来,这还不乏是一道好题。文章中有一部分写得生动有趣,语言流畅,有扎实的基本功,妙语连珠,让大家这部分改卷的老师也禁不住边判边读,细细品味。而多数学生都能围绕主题,虽然事例容易,但叙述了解,基本符合需要。我最关注的是那些写作基础差的学生,想看看对如此的题目,他们的反应怎么样。一看之下,还真出人预料。在总共将近三百份的试题中,只有不到十个人完全不理解题目需要,写的内容文不对题。而其他的小孩,虽然字迹比较潦草,但细细读来,还真给我带来非常大触动。譬如有一篇是如此写的:“我是个调皮、爱搞恶作剧、重义气的男生……我虽然学习不好,可是我从来不欺骗朋友,遇见好朋友有困难,我会拔刀相助……我常常闯祸,可我不是有意的,老师和同学们都骂我,一直都不站在我的角度上分析……”,读到如此的句子,我突然非常感动,感动于这种小孩的真诚,而这份真诚在考试题上是极少见的。缘由就是大家的作文题目太框架化,一直都是让小孩们以一种较固定的模式写差不多的内容。
从小学三年级进入习作的学习,学生的写作能力非常快就差距非常大,教学困生写作文也成了老师们最头疼的问题。大伙针对这种现象也进行了研讨,感觉习作的困难应该就是阅读的困难,阅读能力差,阅读积累少,阅读习惯不好,都是习作困难的根本缘由。可是今天我的领会是:习作难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可以写自己心里所想,不可以抒自己心中的情。
汉语是大家的母语,小孩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它,到了学校反而学不会它了,这不是非常奇怪吗?这当然与汉语言文字的复杂和广博有关,可是不可以不承认,也应该与大家的教授内容和教授办法有关。过去读过一句话:让复杂的事情变容易,才是最聪明的办法。从这道作文题看出,这更不是非常难,但需要站在小孩们的角度上,理解他们的行为,知道他们的需要,对症下药,让所有些小孩都敢于说真话,我想,到那个时候,作文大概就不会是什么难点了。
非常感谢那位出题的老师,可以带给大家如此的考虑,可以给小孩们一次说真话的机会,可以引领大家走出习作的误区。至少可以让大伙看到期望,大家的语文教育完全可以根据小孩们的不同程度而因地制宜。在语文考试中看到小孩们畅所欲言,抒发自己心中所想应该再不会是幻想。这是多么让人欣慰的事情啊。
考试结束了,判卷也结束了,没结束的是大家的语文教育,是大家这部分执教者深深的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