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最多,与就业水平欠佳有关;一些热点专业的撤销,则多为学校出于专业结构策略性调整的分析。
新增备案专业数目最多的前三位是AI、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云数据技术,而这则来自于高校主动布局策略性新兴产业进步有关专业、并有较大的市场需要。
近日,教育部公布了2020年度一般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公布了2020年高校新增和撤销专业名单。
麦可思结合毕业生就业水平有关数据和有关政策,对高校撤销专业和新增专业状况进行了剖析。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被撤销最多
本次高校撤销较多的专业包括:公共事业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软件、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商品设计、工业设计、服饰与服装设计、信息与计算科学,涉及高校数目都在10个及以上。其中,公共事业管理是2020年度高校撤销最多的专业,涉及21所高校;第二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软件,涉及16所高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则涉及15所高校。
麦可思表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多数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并没从事与此有关的工作。依据《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2018届和2019届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工作与专业有关度分别为45%和49%,也就是说超越一半本科生的工作与专业不对口。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对口岗位易被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取代,这就削弱了该专业毕业生的角逐力。
除此之外,从网上资料获悉,招聘网站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职位需要,2020年比2020年降低了31%,2020年比2020年又降低了37%。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度撤销的专业同时也是《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预警的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酬和就业认可度综合较低的红牌专业,包括音乐表演、绘画、应用心理学、化学。就业是反映培养水平的要紧方面,而这部分在就业方面一直表现欠佳的专业,可能都难逃被撤销的宿命。
高校专业结构调整 热点专业遭撤销
在本次教育部公布的撤销专业名单中,还有5个专业是当下热点专业,也是《202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发布的就业形势较好的绿牌专业,绿牌专业指的是失业量较小,就业率、薪酬和就业认可度综合较高的专业。
涉及信息工程、互联网工程、软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而撤销这部分专业的高校有7所。
数据显示,2019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月收入排行榜中,软件工程、互联网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专业的平均月收入均高于6600元,进入榜单前6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薪酬也较高,排行榜第13。
对于热点专业的撤销,麦可思剖析,就业蓝皮书反映的是全国整体的就业数据,而具体到区域、高校存在差异。专业被撤销缘由多为学校依据自己进步状况和学校学科建设状况,进行专业结构策略性调整。
临床医学受国家政策影响调整
本次撤销的专业中出现了医学有关专业,如南开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山东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和口腔医学七年制、中南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5个专业。随后这部分高校发布声明,临床医学和口腔医学两个专业并不是停办,而是依据需要,调整培养模式。
据了解,202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调整为5+3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工作的通知》,需要全国各医学院校从2020年起停止招收七年制学生。譬如,山东大学的临床医学七年制和口腔医学七年制专业,依据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需要,已经被5+3一体化专业替代。而该校的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和口腔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仍继续开办,并未撤销。
新增专业紧跟策略性新兴产业进步
据统计,本次新增备案本科专业名单中,新增备案专业数目最多的是AI,共130所高校新增;与智能科学和云数据有关的专业也新增较多,84所高校均新增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62所高校新增数据科学与云数据技术专业,59所高校新增云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53所高校新增机器人工程专业。
大量高校积极开办AI、云数据等专业,也是自2020年教育部在拟定《高等学校引领AI革新行动计划》,并研究设立AI专业,与《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方位提升人才培养能力的建议》发布以来,落实教育部需要,主动布局AI、云数据等策略性新兴产业进步有关专业的有力证明。
最近,专注招聘市场的某知名企业发布了《2021年网络产业求职指南》,数据显示,AI岗位高薪且处角逐洼地。因为目前人才供给尚不健全,形成了角逐热度低、招聘薪酬高(19010元/月)的引才局势。
有关推荐:
专业解析大全
10个还没有毕业就被用人单位预定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