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作文
篇1、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中所唱,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泱泱大国,民族团结是一条要紧的进步大计。
新疆更是一个多民族的聚集区,在这里民族团结看上去尤为重要。75事件之后,三个不能离开成了这里的进步之大计。汉族不能离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不能离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相互不能离开。
是啊,只有各民族团结一心,祖国才会有今天的辉煌!只有民族团结了,经济才能更飞速的进步;只有民族团结了,才不会发生昨天的悲剧;只有民族团结了,人民才会安居乐业。大家中华民族才能真的地,走向社会主义的伟大复兴。
纵观千百年来的民族进步史,国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兄弟民族,生活在这片辽阔而富饶的土地上。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各有我们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尽管各民族之间,在历史上过去存在着矛盾与不和,发生过冲突和战争,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一直是历史的主流。中华民族之所以可以融合成为团结的整体,并经历几千年的变故与动荡而永不离别,正是由于大家的祖辈们这样团结,这样有凝聚力。
昭君出塞,文成公主和亲入藏,土尔跋扈族在渥多锡带领还乡这部分事例虽然来自离大家很遥远的古时候,但到今天仍然广为流传。
不光在古时候,在今天也有不少如此的事例:
大家不会忘记,为了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吾买尔, 23岁的王燕娜姐姐,把我们的一颗肾,免费捐赠给了素不相识的维吾尔族弟弟。
大家不会忘记,在天山深处偏僻的库车县栏杆村,维吾尔族老人卡德尔,用40年时间写下了1000多篇日记,记载知道放军与当地村民之间拥军爱民的故事。这位老人说,我的双眼不可以了,但要把写日记的任务交给儿子,这日记不会停,肯定会一代代写下去。
大家不会忘记,被誉为维吾尔音乐之母的十二木卡姆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濒于灭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将其列为重点抢救的艺术品种,组织力量采集、整理和保护;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哈萨克族的《阿依特斯》等一批民族出色传统文化项目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手握手、心连心、同呼吸、共运势、维护民族团结是刻不容缓的,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真的落实到行动中去的,让大家每一个人从身边做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滴水可以汇成江河,不传谣,不信谣,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民族团结的事不做,一同筑起一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铜墙铁壁。
一堆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水,沙子混合将来,比花岗岩还坚硬。大家要团结,不要分裂,让大家民汉一家亲,永远如此相亲相爱吧,假如大家分裂了,别的国家就有机可乘,必将会让大家走向灭亡,假如大家心连心,手握手,筑起铜墙铁壁,那样,即使有再强大的敌人,大家也不会害怕!大家中华民族必将象巨人一样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篇2、
伟大祖国的56个兄弟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步中和睦相处,团结互助,用自己辛勤的劳动,一同发展了祖国的大好山河,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推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国内少数民族生活的区域,不只有漂亮如画的自然风光,而且土地肥沃,气候宜人,物产丰富,还拥有珍贵的动植物资源、水力资源与矿产资源等。
国内南方气候温和,少数民族的服装多种多样。男子一般穿对襟上衣和裤子。妇女穿的飘逸轻盈,各有特点。如傣族的绸料筒裙,景颇族的毛织花裙,苗族、布依族和部分壮族妇女的百褶大筒裙,彝族的多层百褶裙,黎族姐妹的'车花衣裙等。
因为国内各少数民族居住区域的地理、气候条件不一样,经济、生活方法也不一样,他们的住房结构各具特征。在湿润多雨的南方少数民族区域,大家一般居住在干栏式楼房里。这种楼房分上下两层,所用材料以竹木为主。楼房上层用于圈养家禽、牲畜,放置农具或杂物。有的少数民族人民甚至完全用竹子做材料,建成别致的小竹楼。一栋栋造型独特的小竹楼,掩映在青青翠竹和香蕉,柚子树织成绿色帷幕中,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漂亮极了!
不一样少数民族,对大米怎么吃也各有不一样。南方的傣族、佤族、黎族等少数民族,喜欢把米装入竹筒放在火上烧烤,使米饭携带竹子的清香味。壮族、布依族群众喜欢吃五色糯米饭和糯米糍粑。朝鲜族群众习惯用糯米打成糯米糕食用。新疆的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常把大米和羊肉、胡萝卜、洋葱,有些还加入葡萄干、木瓜等,炒焖成喷香可口的什锦饭,因为焖好的饭用洗净的手抓食,所以又叫抓饭。
在春暖花开或秋收季节,壮族群众喜欢拓展抛绣球的活动。抛绣球是壮族男女相互表达感情的一种方法。年轻人们在草坪或空地上竖起一根高十米的木杆,顶端钉一块木板,木板中心有的圆孔。男女各为一队,以抛出的绣球穿过木板上的圆孔为胜。也有在场中间搭歌棚,绣球抛不过棚或抛出界,或接不住他们抛过来的绣球,就要被罚唱歌,很有趣。
少数民族也有很多风格各异的传统节日,如: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洛萨节等。其中泼水节是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每年4月中旬举行,时间为三到五天。节日期间,大家身着盛装,互相泼水祝福,还举行划龙舟等活动。晚上灯火通明,大家点花灯,放烟花,纵情欢呼歌舞,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