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石窟坐落于山西大同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大小窟龛252个,石雕造像51000余躯,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时候石窟群之一。今天我们在这给大伙整理了一些游览云冈石窟的个人观后感甄选,大家一块儿看看吧!
游览云冈石窟的个人观后感甄选1
今天,我来到了历史悠久的“云冈石窟”。一睹云冈石窟的风采。
开始,我以为云冈石窟就是看一下工大家打的洞,由于窟,是洞穴的意思。我爸告诉我:儿子,云冈石窟跟大足石刻差不多,这不过刻的是菩萨和佛祖。我一听,来劲了,一定非常不错看。
一来到这,就看见挂在墙壁上的“云冈石窟”。除去中国人来游玩,还有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游玩。有美国的,还有法国的,还有俄罗斯的,不少不少。大家也买了票,迫不及待地进来了。
1、站就是“昙曜广场”。昙曜广场的中间立着昙曜高僧,脸上浮现出微笑。昙曜高僧的塑像是由吴为山先生雕刻,用铜塑造而成,纯铜。由于云冈石窟的创始人就是“昙曜高僧”。昙曜高僧本是西域高僧,后来移民到山西大同。创造了云冈石窟。
之后,大家便走进了佛光大道,两旁都有大象托塔,非常高,有八个面,大象有六个象牙,不是两个象牙,含义是佛教中的“六度”。走完佛光大道,大家便坐车来到了石窟。
1、窟,两旁是颜色华丽的菩萨,中间是颜色华丽的一个大菩萨。没3、窟的菩萨大。大家便走进了3、窟,3、窟的菩萨有17米高,光是鼻子就有1。7米高,有我爸那样高。身上有很多小孔,为了更好的把它保存下来,在外面裹一层绳子,再包泥。由于大家呼出的二氧化碳有水分,可以增加他的风化时间,使他更快地风化。为何要被风化呢?由于在侏罗纪时期,大同还是海洋,因为地壳运动,大同变成了陆地,工大家才开始凿这部分,由于这里的土质松软,水分进入土壤,就会使土壤风化。
走进9、10窟,大家被震撼了,颜色特别华丽,讲解员对大家说:“头上带宝冠的是佛祖,头上带帽子的是菩萨。”大伙看到大家的头上有一个菩萨那里有一个小洞。由于第5窟和第6窟是挨着的,墙体只有2厘米厚。我不禁为古时候的工人的技术点赞。
终于到20窟了。从16到20窟都是昙曜高僧主持做的,所以又叫昙曜五窟。
这个云冈石窟不只好看,还好玩,下次,我还要来玩。
游览云冈石窟的个人观后感甄选2
云冈石窟是国内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它记录了中国佛教史的变化,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如此的好地方我如何能不去,这不,这个暑假我就去了大同。
一进景区就是一个偌大的广场,广场中心塑着一个慈眉善目的和尚,眉宇间又携带严肃,这就是云冈石窟最先的开凿者——北魏时期的昙曜法师,他开凿的五个洞窟叫做昙曜五窟。
接着往前走,就来到了云冈美术馆,馆里总会有不一样的展览,这次大家看到的是关于鲁迅先生的展览,之前我只知晓鲁迅是著名的作家、文学家,通过展览我才知晓,原来他还是个美术家和收藏家。其中他收藏的北魏时期的文物让我非常有兴趣,上面雕刻着不少佛像,佛像慈眉善目,神态相似,都低垂眼帘仿佛正在修行。
一片林荫道后,就看到了著名的云冈石窟,它坐落在山“肚皮”上,与青岛的石头山不一样,大同的山比较特殊是砂岩,山不高,真应了山不在高有佛则名。
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0窟的大佛,它高13。7米,是一尊坐佛,由北魏昙曜法师指挥开凿。只见这佛巍然端坐,表情喜悦,像是看到了人间每件事美好而高兴。他耳大垂肩、两耳有轮,双眼和眉毛细长如柳叶,嘴角微微上扬。据了解这是依据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的形象塑的。我还看到了最小的佛像,它只有2厘米。我最想看到的有音乐飞天彩塑的石窟因修理关闭,没能参观到,非常遗憾。
在其他窟里,我还看到有的佛头残缺不全,据了解是被日本人盗取的!旧中国的屈辱历史啊!让祖国妈妈饱经风霜、饱受侵略!目前的大家应该认真学习、保卫祖国,把祖国建设的愈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云冈石窟名不虚传,它果然配得上四大石窟的美名。参观结束后我还意犹未见,可是只能期待下一次了!
游览云冈石窟的个人观后感甄选3
来到目的地,第一被一块巨石吸引。上面雕刻着:2001年12月14日云冈石窟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心情为之一跃,自豪之情自然地产生!
云冈石窟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开始开凿,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前后历经60多年,距今以有1500多年的历史。现存大小佛像51000余尊,最大的高17米,最小的仅有0.02米,其工艺之精湛,造型之逼真美观,让人叹为观止!
随同导游从最著名的5、窟开始参观。迎面就是中心塔柱,17米高打坐的释迦牟尼佛像矗立面前。举头观望慈眉善目的佛祖一双富富态态的大耳自然高雅地下垂,耳长居然达3.4米。一双为天下苍生祈祷的大佛手在膝上祈福,手指的长度就有2.7米。盘坐的两腿间距离为14.1米,不愧为最大的佛像。大佛左右两旁各有两尊较大的佛像,是将来佛和过去佛。整座石窟呈对称构图,大小石佛共2300尊之多。
随后来到与5窟连体的第6窟。整座石窟以释迦牟尼为中轴佛像,以释迦牟尼诞生与成佛的经历为主线,以传神的手法雕刻了3200多尊大小佛像。图中详细地雕刻了传闻中释迦牟尼的妈妈摩耶夫人在娘家从腋下诞生释迦牟尼,摩耶国王骑着大白象恭迎王后回宫,与释迦牟尼比武招亲一箭射穿7个铜鼓夺得心仪美人归的热烈场面。结婚以后释迦牟尼离宫出游,出东门遇到一个乞丐;出北门遇到一个病人;出南门遇到一个死人,出西门遇见一位憎人。在憎人的点化下释迦牟尼信奉了只有成佛才能防止生老病死的理念。从此走上了寻佛的道路。整座石窟大方恢弘,具备“1、伟窟”之称!
一路观赏,导游小姐栩栩如生的故事解说使大家愈加痴迷。来到12窟,又名音乐窟。12窟前室西壁和东壁雕有三开间仿木结构殿宇和屋型龛,虽为石雕,但优雅的中国檐廊斗供式建筑风格,却使人情趣盎然。尤为世人称道的北壁门楣舞、乐伎雕刻群,同中有异,扭腰耸胯,凌空飞动,宛如天宫歌舞乐团,别有韵味,所雕乐器达14种47件之多。称之音乐窟当之无愧!
无声无息大家以参观完了整座石窟,但余兴未消的我还是喜欢缠着导游小姐不断地发问,兼职司机朋友看见我这样痴迷,还豪爽地许愿送我光盘材料!
阿弥陀佛!幸福死我了!
随着着一路的满足,大家愉快地返回大同。
游览云冈石窟的个人观后感甄选4
“是水一块淌,是火一块闯……”我正做着我的“大兵梦”,就听见老妈叫我:“起床啦,起床啦!”我窝在被窝里不想起来,却听到老妈说:“哥哥已经醒啦,再不起就把你踢下床来啦!”一听这个,我立马清醒了一大半。昨天大家家来了一位大哥哥,他是到大家家来玩的吗?对你说们吧,他是我父亲朋友的儿子,在北京上大学,是来和大家一块去山西大同旅游的。
大家一家“全副武装”之后,上了车。经过了4个小时的车程,大家到了旅游的1、个目的地——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坐落于国内山西大同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它始建于北魏年代,是当初为了供奉佛教创建的,前后一共用了64年,其中最早的是由昙曜开凿的五个窟,后来逐步开凿了200多个窟,包括了官方和民间的,目前可以开放的只有45个,大家要重点参观的是前20个石窟。
导游阿姨带领大家从石窟群的东边入口开始,详细地介绍了每个洞窟的特征。这部分洞窟有些风化已经十分紧急,有些佛像已经面目全非,但第5、6窟的保存却十分完好。据导游阿姨介绍,这是由于在清朝顺治年间由政府在这两个窟的外面修建了木质结构的楼阁,所以对石窟及佛像的保存完好起到了尤为重要用途。走进第5窟,发现有一个“禁止拍照”的标语,我抬起头,正要转身和我老爸说话时,我被眼前的所有惊呆了:在我面前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我估计这尊佛像至少有6层楼那样高,他的面部圆润、鼻尖高挺、双目有神、两耳垂肩。窟的四壁雕满了精美的佛龛、佛像,制作工艺真的是天衣无缝,大概连现代机器也比不上呢!
后来大家来到了昙曜五窟,在云冈石窟中的编号是第16至20窟,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窟。昙曜开凿的五个石窟是云冈石窟最老、最经典、最为宏伟的洞窟了。我一边走,一边听见父亲说:“‘昙曜五窟’始凿于公元460年,结束于公元465年,其间历时5年,你想想吧,那得多苦呀!”父亲接着又说:“北魏建国初期,频繁进行大规模的徙民活动,这部分人之中有不少的佛教信徒,如侍奉道武帝和明元帝的道人统法果出生于河北赵郡,文成帝时期的道人统师贤、沙门统昙曜等来自凉州。在这部分高僧的引导下,北魏皇帝崇信佛教,法果提出“皇帝即当今如来”的思想。在北魏统治阶级和佛教集团互相依赖的关系之下,佛教得到北魏皇室的保护。其间虽经受过太武帝的灭佛,但文成帝即位之后立刻复佛,其发展势头立刻超越了灭佛前的程度。在此背景下,沙门统昙曜主持开凿了云冈石窟……”我本想夸老爸历史常识很好,但却发现了他手上拿着的小抄。我无语了,而他却还津津有味的讲着。我指了指小抄,老爸吐了吐舌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立刻将小抄收了起。昙曜五窟的第16窟是一个很有名的洞窟,中间巨佛立于莲柱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被西方游客誉为“美男子”。四壁有千佛、佛龛。这部分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有些像在吹竹笛,有些像在弹琵琶,让人叹为观止。而第20窟的露天大佛被叫做云冈石刻的象征。佛像是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阔厚实,身上披着袈裟,面形慈祥和蔼。后面的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愈加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云冈石窟的门票上就印着这个石窟的大佛呢。
在云冈石窟一天的旅程非常快就结束了。这一纯真无邪的非常精,我看到了有各种各样精美的佛像,听到了各种各样的有趣的故事;这一天我过得非常充实,我知道了很多历史常识,同时也知道了国内北魏时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游览云冈石窟的个人观后感甄选5
6月13日是中国文化遗产日,作为大同日报社小记者,我骄傲自豪地来到了中国文化遗产山西主会场——大同云冈石窟。云冈石窟坐落于山西大同城西16公里的武州南麓,石窟始建于公元460年,历经70年开凿完成,到今天已有1500年的历史了,此地现存大小254个,主要洞窟457座,造像59000余尊。再离石窟不远前。可以看到一个由青砖绿瓦盖建而成的寺庙,四周由水围绕,解说员告诉大家,这座寺庙叫做灵岩寺,又被叫做山塘水殿,该寺使用了古时候的“龟前戏水,山水朝阳”的建筑风格,正体现了古朴疑重,庄严大方,更是彰显出了当年皇家园林的高大方势。解说员阿姨带领大家从石窟群的东边入口“入佛之见”开始,详细地介绍了每个洞窟的特征。这部分洞窟有些风化已经十分紧急,有些佛像已经面目全非,但第5、6窟的保存却十分完好。据解说员介绍,这是由于在清朝顺治年间由政府在这两个窟的外面修建了木质结构的楼阁,所以对石窟及佛像的保存完好起到了尤为重要用途。走进第5窟,我抬起头,就被眼前的所有惊呆了:在我面前的是一尊巨大的佛像,我估计这尊佛像至少有6层楼那样高,抬头望不到佛头,解说员告诉大家:“这座佛像耳朵长3。4米,光手指就长达2。7米,盘坐两腿之间距离长14。1米,双眼由夜明珠制成,他的面部圆润、鼻尖高挺、双目有神、两耳垂肩。窟的四壁雕满了精美的佛龛,真不愧被誉为“云冈1、佛观”啊!
后来大家来到了昙曜五窟,在云冈石窟中的编号是第16至20窟,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石窟。昙曜开凿的五个石窟是云冈石窟最老、最经典、最为宏伟的洞窟了。据文献报道:‘昙曜五窟’始凿于公元460年,结束于公元465年,其间历时5年。”5年啊!建这座多么的困难啊!昙曜五窟的第16窟是一个很有名的洞窟,中间巨佛立于莲柱上,昂首挺胸,气概非凡,被西方游客誉为“美男子”。四壁有千佛、佛龛。这部分造像,神情生动,姿态美妙,有些像在吹竹笛,有些像在弹琵琶,让人叹为观止。而第20窟的露天大佛被叫做云冈石刻的象征。佛像是释迦牟尼坐像,高13。7米,胸以上因石质坚硬,保存完好。造型古朴硕大,两肩宽阔厚实,身上披着袈裟,面形慈祥和蔼。后面的坐佛、飞天等浮雕十分华美,把主佛衬托得愈加刚健雄浑,是云冈石窟中的代表作品。
看着那远方一座座高大雄伟的佛像,大家不禁对云冈雄伟壮观和构思精巧所称赞。
游览云冈石窟的个人观后感甄选有关文章:
★ 游云冈石窟有感甄选五篇
★ 游览龙门石窟的观后感范本800字5篇
★ 个人观后感的范本800字5篇
★ 走进博物馆参观的个人观后感甄选心得5篇
★ 参观作业展览的个人甄选观后感作文5篇
★ 参观科技馆的甄选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
★ 参观博物馆的个人观后感甄选心得5篇
★ 游孔庙的个人观后感600字甄选5篇
★ 北京旅游的个人观后感300字甄选7篇
★ 游览圆明园的甄选个人观后感作文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