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清明节扫墓作文汇编5篇
在平时学习、工作抑或是日常,大伙都写过作文,一定对各类作文都很了解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分析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办法。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我们为大伙采集的清明节扫墓作文5篇,欢迎大伙推荐。
清明节扫墓作文 篇1
清明节是国内的传统节日,也是祭扫祖先和先烈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到祖先的墓上去祭奠已经过世的亲人。
大家家也不例外。每到清明节,我奶奶便会把大家早早地喊起来,再炒上几道妻子婆生前喜欢吃的菜。父母呢,他们都会买上一束鲜花和三四捆万元纸币来表达他们的心意。至于我和心灵手巧的爷爷嘛,当然也不甘落后,每次都要亲手折一些“元宝”送给妻子婆。
所有筹备就绪,父亲携带大家开车出发了。才早上八点多,公路两边的车子就已经排得像条长龙一样。去妻子“家”的路上,更是人山人海,大家有些手捧鲜花,有些提着贡品,还有些拿着香烛。他们三个有群,两个一伙地赶往坟墓。
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堵车,大家终于来到了妻子婆的墓前,奶奶先把香炉放好,再一一摆上贡品,然后点上香和蜡烛,接着让大家每一个人都叩了一下头。这个时候,奶奶捡起路边的一根木头,先在地上画了一个大圆圈,再把“元宝”和万元纸币倒在大圆圈内,嘴里就自言自语地说起来:“妈,小孩们都来看你啦。”
我好奇地问奶奶:“为何要画个大圆圈呀?”
奶奶笑着,说:“画个圈就好比把钱藏起来了,如此大家送给妻子婆的钱就不会被其他人抢走了。”听了奶奶的一番话,我更迷糊了:“妻子婆能收到钱吗?”
母亲搂着我的肩,告诉我说:“这只是表达大家对亲人的祝愿,祝愿妻子婆在天堂不缺钱花,生活得更好。”我似懂非懂地址了点头。哎,没想到家乡的清明节还有这么多的学问啊!
过了一会儿,父亲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鞭炮声捎去了大家对妻子婆的思念和祝福。
走的时候,我又像妻子婆叩了一个头,心想:妻子婆,下一个清明节大家还会来看你的!
清明节扫墓作文 篇2
明天是清明节。我和父亲回到爷爷家,和爷爷一块去扫墓。
一大早,大家三人拿起铁锹、铁锨等工具出动了。大家来到了坟墓旁的一条小路上,爷爷昨天已经在那筹备好了一堆泥土。我不知晓这泥土有哪些用。
父亲和爷爷将泥土放到一个做工粗糙的双人抬举机上,再泥土抬到墓地旁边放下。接着,他们将泥土培在墓地上,用铁锨拍平。父亲告诉我这叫“添坟”。这里有两个墓地,一个墓地埋葬的是我爷爷的爸爸妈妈,另一个埋葬的.是我的奶奶。
下面,父亲又在地上挖了六个圆锥形泥块,和爷爷一块,将它们又抬到坟墓旁。父亲告诉我,这部分泥块叫做“坟头”,大家筹备“上坟”。只见父亲将两个坟头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叠放在一块(朝下的那个在上面)放在了墓地上端。其中一个墓地上面有两个如此的坟头,由于这个墓地里面埋葬了两个人。我还亲手为奶奶的墓地添了坟头。
大家开始祭奠。爷爷将猪肉、馒头、水果等祭品摆好,我和父亲肃立在爷爷身后默默地祈祷。祈祷完毕,爷爷烧起了一堆纸,烧着烧着,又扔进来一大把阴钞。这代表把这部分钱给去世的亲人,让他们在阴间用,也表达了后人对前辈的孝顺。最后,爷爷点燃了鞭炮,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寄托了大家对逝去的亲人的哀思。
这次清明节使我领会到中国民俗的那种庄重的美,更让我感受到扫墓的要紧。我以后也会抱着一颗孝顺和感恩的心来到这片坟墓扫墓,以表达大家对于逝去亲人的思念。
清明节扫墓作文 篇3
清明节前两天,父亲决定带我回乡扫墓祭祖。
祭祖。我听了这个决定后,既开心,又好奇,终于可以知晓扫墓祭祖是咋回事儿了。以前每次回老家,父亲都要去给太奶扫墓祭祖,可每一次我要跟父亲去的时候,父亲、爷爷奶奶都不让我去,他们告诉我说,等我长大了再带我去。今年我已经十岁了,终于可以去扫墓祭祖祭祖了。
扫墓祭祖前,父亲带我去商店买了几捆大黄纸和一些大宝纸,父亲教我叠大宝,大家一共叠了4便捷袋元宝。奶奶告诉父亲说今年好填坟,父亲又筹备了一把铁锹。父亲还给我讲了一些有关扫墓祭祖祭祖的忌讳,比方说到了坟墓要严肃,不要乱说话,能帮他干点就帮他,不可以看着就好。
扫墓祭祖那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春风和煦,父亲领着我,20多分钟就到了坟墓,这是一块公共坟墓,方圆近10公里,附近这十个村子的人老了,都葬在这里。我家的祖坟有四个,坟上都长着非常高的蒿草,每座坟头上还有一块砖头,父亲先到附近挖了些新土,每一个坟上都填了点,然后拿出四张大黄纸,每一个坟头上都用砖头压上一张。接着父亲告诉我每一个坟都要如何称呼,烧纸要按辈份高低顺序烧,辈份最高的先烧。我也拿着一根事先筹备好的棍子帮父亲烧。在太奶奶的坟前,父亲问我:“还记得你太奶吗?”我说:“记得!”父亲听了就说:“那你就给你太奶多烧点吧!”
烧完纸,我和父亲就往回走,路边的杨树正泛着新绿,田地里也热闹了起来,农民开始整地筹备春耕,“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父亲跟我说,“你看,多应节气啊,大伙都忙起来了,到什么时间办什么事儿!”
清明节扫墓祭祖祭祖,我学到了很多常识,并且还知晓了祭祀是中华民族传统礼仪之一。
清明节扫墓作文 篇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什么地方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题记
燕子飞到南方去了,有在飞回来的时候。杨柳枯萎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亲爱的爷爷。您长眠在这冰冷的坟墓里很长时间很长时间了。孙女和您一步之遥,却又阴阳两隔,千呼万唤也没办法和您相见。这如何不让孙女悲伤,痛苦,而又惆怅满怀呢。
记忆中清明节曾有过的快乐早已荡然无存。没爷爷的清明节连天都灰蒙蒙的。无休无止的绵绵细雨让我悲从心起。寒风啊,请你告诉断肠人,那样爱孙女的爷爷如何就在也不回来了。
透过蒙蒙的雨丝,我又看见了那熟知的小山坡。满山的小草还是那样嫩绿,五颜六色的野花寂寞地开放着。还有那无人采摘的碧绿的青蓬。这所有都让我感到亲切极了。景物依然,爷爷却早已不在了。画面第三重现,蓝蓝的天空下,一个小姑娘握着风筝的线轴,欢快地跑着。哪个紧随其后的慈祥老人不正是爷爷吗,他的脸色为什么如此苍白,为何不停下休息,我了解他是舍不能。
画面模糊了又明确了,小姑娘跟着爷爷乖乖地采青蓬。再老人的唠叨中,小姑娘知晓了清明节,清明果,仅此而已。粗心的小姑娘,你如何没看出爷爷眼中的忧伤,爷爷在用最后的力量延长着小姑娘的快乐。
知晓无奈的离开人世。
爷爷走了,再思念和等待中,我一每天长大了。也终于了解,燕子能再飞回来,杨柳有再青之时爷爷却再也回不来了,陪我度过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节。
清明节扫墓作文 篇5
“万物成长此时,皆清洗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时节,气候多变。但无论是细雨纷飞还是春光明媚,大家一直根据传统,与家人一块去扫墓踏青。清明扫墓是古时候中国文化以孝为中心的具体表现,成为相沿积久的社会风尚。如此的时节,大家对先人的怀念愈浓、思念愈切。
过去,坟墓一般就在乡下荒野或城郊山坡。而今,伴随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城市建设的需要,城市周围有了景色秀丽的准则化陵园,为先人提供长眠的场合,也便捷后人适时前往祭奠。
清明,更是在祭祖、踏青过程中感悟生命本身的过程。清明祭祖,追忆已经过世的亲人,是一次生者与死者对话、考虑生命的意义、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在如此的时节,大家走进环境优美的陵园,手捧鲜花祭品献给先人,缅怀他们与大家一块走过的日子,感恩他们对家庭、家族的贡献。同时,脚踏草地,用心呼吸郊外清爽的空气,手插杨柳,植树造绿,在如此的过程中,更能领会生命的珍贵和生活的美好。在祭扫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的净化与升华。
但是,这悠扬的春之序曲里,有时也会出现不和谐的音符:有人违章违规乱停汽车,妨碍交通;有人乱丢垃圾,不讲卫生;有人违规燃放烟花爆竹,我行我素; 有人对劝阻者恶语相加,甚至打架斗殴……相比较“烟雾缭绕”式的祭祀仪式,新时期的祭祀更应倡导绿色、革新,比方说一束鲜花、一杯清酒、一声问候,足以表达大家心底的思念。
为了不负春光,为了尽情表达对先人的感恩和怀念,大家应以一种文明、低碳环保的方法来过清明节,做到遵章守纪,出入有序;互谅互让,与人为善。在祥和的氛围中度过清明节。只有回归“清净”与“文明”,清明节的优良传统才能得以更好地继承与进步,清明节才能真的“清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