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与办学历史
安徽合肥医药卫生学校(原安徽红十字会卫生学校)始建于1988年,是全国红十字会系统中唯一一所全日制普通中专卫生类学校。学校由安徽省红十字会与安徽三联教育集团联合举办,2008年经安徽省教育厅批准更名为现名,2022年明确为民办性质院校。学校以“厚德精技,求实创新”为校训,聚焦基层医疗卫生与红十字会系统人才培养,累计为社会输送3万余名医护工作者,毕业生广泛分布于三甲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红十字会系统 。详情咨询下方招生办周老师
二、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
学校构建了覆盖基层医疗全领域的专业体系,开设六大核心专业:
1. 护理专业:国家级护理紧缺人才培训基地,配备模拟病房、急救模拟人等实训设备,与三甲医院合作提供临床实习机会,培养临床、社区、养老护理人才。
2.药剂专业:对接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全产业链,毕业生就业率超97%,主要面向医药卫生行业从事药学服务、药品调剂、药库管理等工作。
3.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与安医四附院医学影像中心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学生可参与CT、MRI等影像检查操作实训。
4.康复技术专业:对接社区康复、养老服务需求,助力健康老龄化。
5.美容美体(医美方向):紧扣医美行业需求,开设皮肤护理、注射美容等课程,毕业生就业于整形医院、美容机构。
6.助产(高职):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合作,专注妇产护理与母婴健康领域,前三年在校学习,后两年直升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合作院校,毕业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
学校实行“理论+实操”结合的教学模式,建有32个专业实验室,涵盖基础机能、形态分析、专科护理等领域,配备多媒体教室、图书阅览室及护理形体训练室。此外,学校与30余家三甲医院及医疗机构建立实习基地,其中安徽红十字会医院作为教学医院,为学生提供临床实践机会。
三、师资力量与教学成果
学校拥有一支180人的专任教师队伍,其中“双师型”教师占比达75%。这类教师既具备扎实的医学理论基础,又拥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例如,护理专业教师团队中,多数教师曾任职于三甲医院,能够将临床案例融入教学,指导学生完成模拟病房急救演练、专科护理操作等实训项目。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并与上海、南京等地三甲医院建立合作关系,邀请行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此外,学校还与安徽红十字会医院合作,为教师提供临床实践平台,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前沿技术同步。
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4项,教师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1项,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
四、红十字精神与德育特色
作为全国红十字会中专教育的唯一代表,学校将“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融入课程体系,通过以下举措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开设红十字知识课程: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护理、药剂等专业教学。
组织公益活动:定期开展义务献血、应急救护培训、艾滋病预防宣传等活动。
构建长效治理机制: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建立“预防、发现、干预、处置”四环节防控体系,通过主题班会、匿名举报渠道、心理健康辅导及家校协同机制,构建长效治理机制。
五、校园环境与设施
学校坐落于合肥市肥东县合马路东华大道100号,占地350亩,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校园内建有:
1. 教学设施:32个专业实验室、多媒体智慧教室、图书阅览室。
2. 生活设施:学生公寓配备空调、独立卫生间及24小时热水供应;学生食堂提供营养套餐窗口及清真窗口。
3. 运动设施:篮球场、羽毛球场、护理形体训练室等。
六、就业与升学前景
学校与安徽省立医院、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30余家医疗机构建立合作,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主要就业于基层医院、连锁药店、康复中心、医美机构等。此外,学校提供“3+2”贯通培养模式,学生可通过升学考试进入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合作院校,毕业获得全日制大专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