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各学科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  学科学习方法  脑力开发  演讲与口才  小学学习方法  记忆力  初中学习方法  资讯  英语 

今年高考考试提前60分钟入场

   日期:2021-05-25     来源:www.zhixueshuo.com    作者:智学网    浏览:403    评论:0    
核心提示:  高考考试第二大省广东发布消息:今年广东高考考试入场时间依然为考试前60分钟!除此之外,考生需要注册粤康码、考试前连续14

  高考考试第二大省广东发布消息:今年广东高考考试入场时间依然为考试前60分钟!除此之外,考生需要注册粤康码、考试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除此之外,天津、江西、四川、山西、河南等地也发布了有关公告,对高考考试期间防疫工作作出具体需要。各省市各有重点,比如山西不倡导家长送考等。大全在下方,供大伙参考。
  1、考试入场时间提前至考试前60分钟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一般高校招生工作的公告。
  那样,今年高考考试的各项安排会有什么变化?考生应怎么样应付?
  教育部:完善疫情防控正常的状态下高考考试组织工作机制
  1.认真履行主体责任。省级高校招生委员会是本行政地区内组织高考考试、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做好考试疫情防控、整肃考风考纪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分管负责同志和省级招生考试机构主要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高校是本校考试招生(含特殊种类招生)工作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各地各校要在当地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切实加大组织领导,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主要负责同志要对考试招生重大事情亲自把关、亲自协调、亲自督察,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2.严格落实防疫手段。各地各校要提前研究谋划,合理安排特殊种类招生等有关考试时间。认真落实国家教育考试组考防疫需要,结合疫情防控实质,进一步细化组考防疫工作策略,拟定疫情防控工作标准,强化命题制卷、考试知识点考场、评卷等场合防疫举措,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好考生和考务职员平时体温测量和身体健康情况监测,按需要为每一个考试知识点配备防疫副主考,设置必要的隔离考场、隔离设施,配备充足的防疫物资。认真落实入场体温测试、考场全方位消毒、通风、维持间距等手段。拓展全覆盖式防疫教育和防疫培训,确保全体考生和考务职员熟悉防疫常识和操作步骤。
  3.强化考试安全管理。各地各校要严格落实安全保密规范,加大从命题、制卷、运送、保管、分发到施考全过程管理,严防死守考试题目试题安全。加大标准化考试知识点管理,做好设施维护和升级,确保运行规范有效。加大考试知识点考场管理,严肃考风考纪,加强职员入场测试力度,严格实行考场、视频双监考及巡考规范。强化部门协作机制,集中拓展净化涉考互联网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净化考试知识点周围环境、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综合治理考试环境。进一步健全评卷工作规范,加大评卷职员管理,严格安全保密纪律,确保评卷工作科学规范。
  4.加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各地要成立疫情防控正常的状态下的考试类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健全涉考、涉疫、涉灾等突发事件应对预案,准时妥善处置各类突发事件。重大事件处置决策要向当地省(区、市)党委政府请示汇报,并准时报教育部。
  广东
  划重点:
  高考考试入场时间提前至考试前60分钟
  考生需要注册粤康码
  对所有考生实行考试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
  1.所有考生须注册粤康码信息,未注册粤康码的考生不予准考证打印,不能参加考试。
  2.尚在外地的考生应知道考试知识点所在地疫情防控有关需要,准时返回,并按属地化需要和规定进行管理,以免耽误考试。依据我省卫生防疫有关规定,从境外或中高风险地区(划分到小区)返粤的职员,须按当地需要集中隔离14天及居家健康监测7天,居家监测期间尽可能降低聚集性活动。其它粤康码红码的职员根据相应健康管理手段进行隔离治疗或集中隔离。
  以下考生需提供7天内核酸测试阴性证明:一是考试前健康监测发现身体情况异常的职员;二是14天内从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市(无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进入广东的职员;三是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且已配合完成属地防疫手段的职员;四是21天内有境外(含香港、台湾)旅居史,且已完成14天集中隔离医学察看,但解除隔离未满7天的职员。
  3.5月24日起,对所有考生实行考试前连续14天健康监测。所有考生须通过广东教育考试院公众号每天申报个人健康状况和行动轨迹。省内学校应届毕业生由所在学校负责从考试前14天开始,每天体温测量、记录并进行健康情况监测,监测记录及出现身体异常状况的,由所在学校大全,集中申报;省外学校应届毕业生及社会考生由考生本人(或亲属代替)天天13点前通过省教育考试院公众号申报。未按需要申报的考生须提供考试前7天内核酸测试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4.有住宿条件的中学,建议考生从考试前14天起统一在校内住宿。未在学校住宿的考生应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尽可能防止与外地来粤职员接触,防止去人群聚集的场合。
  (一)考生入场、候考和考试
  1.考试前60分钟起(规模较大考试知识点可再提前),考试知识点组织考生,沿体温测试通道,分散有序入场,维持间隔。考试知识点入口负责体温测量的员工要佩带一次性医用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所有考生需要佩带口罩,逐一测试体温,核查准考证、身份证。临时出现体温异常的考生,可依据医疗卫生专业职员引导,先在临时察看区进行复核评估后作下一步处置。发热考生凭准考证、身份证和核酸测试阴性证明等材料,经卫生专业职员评估后,拥有条件的,由专人引导,前往备用隔离考场。
  2.考生进入考场前宜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或者洗手。
  3.低风险区域的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带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不是继续佩带;非低风险区域、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要全程佩带口罩。
  4.考生进行身份核验时需摘除口罩,不能由于佩带口罩影响身份核验。
  (二)备用隔离考场考务安排
  1.考试当天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须安排在备用隔离考场考试。
  2.考生进入考场前,需要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考试过程考生应全程佩带口罩。
  (三)考试结束
  考生散场时要按监考员的指令有序离场,不能拥挤,维持职员间距。考试知识点可安排各考场错峰离场。
  河南
  划重点:
  继续使用三合一身份验证、无声入场、统一发放文具
  考生和涉考职员要进行考试前14天健康监测
  考试期间全程佩带口罩。
  省教育厅厅长郑邦山介绍,今年我省高考考试各个考场实行现场监考和视频监考双监考,现场巡查与网上巡查双巡查,同时,继续实行考生同意金属探测器检查、无报警声响的无声入场、多证核对、统一文具等手段。加大考生入场指纹比对、人证比对、照片比对,考后对考场视频进行智能筛查。严肃查处替考和抄袭、偷看、传递答案等违法违规行为。
  疫情防控也是高考考试安全工作的重头戏。省卫健委副主任王良启介绍,今年高考考试考生和涉考职员仍要进行考试前14天健康监测,考试期间全程佩带口罩,严把考场防控关、体温测试关。特殊考生、密切接触者和发热病人,在隔离考场考试,严格落实考场通风消毒手段,考务职员和考生全程佩带口罩。做好考试前消毒卫生工作,对考试知识点、考场、通道、地区、桌椅进行清洗消毒。按规定向考试知识点派出医务职员,出动流动医疗救护汽车。王良启说。
  对考试前加急办理居民身份证的考生优先受理、优先制证。对身份证件来不及办理的考生,第一时间为其提供临时身份证明。省公安厅副厅长范玉龙表示,公安机关将通过拓展护航高考考试交警同行活动,为考生做服务、送温暖。譬如,在考试知识点周围设立警务服务站,准时处置考生求助,加大考试知识点周围道路交通管制,不允许货车、危险物品运输车、油罐车、渣土车通行。会同有关部门对制造噪音、黑车运营等行为进行清理整治。
  山西
  划重点:
  建议考生独立赴考。倡导家长不送考、不在考试知识点门口聚集
  1、考生在参加我省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期间,要提升防疫意识,注意人身安全,确保平安应考。
  2、为防止人群聚集,建议考生独立赴考。倡导家长不送考、不在考试知识点门口聚集;考生、家长服从考试知识点周围安全管理。
  3、为确保广大考生和涉考职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考生要在本人考试前14天内进行自我体温监测,如实填写体温监测登记表,考生本人和家长(或监护人)签字后,考生在进入考场时须将此表交给监考老师。登记表在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www.sxkszx.cn)下载打印。
  4、外省返晋参加考试的考生、在考试前14天内有去过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区域或者健康码异常的考生、考试前14天内出现发热(体温37.3℃)咳嗽症状的考生,需持考试前近3天内核酸测试阴性结果证明。核酸测试为阳性的,依据疫情防控需要进行处置。
  5、考生在进入考试知识点前须佩带口罩,配合测温,如当日体温测量结果超越37.3℃,将依据疫情防控有关需要进行处置。
  6、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佩带口罩,进入考场就座后,考生可以自主决定是不是继续佩带。
  7、考生要服从考试知识点现场管理,进入考试知识点时要出示居民身份证,身份验证通过后方可进入考试知识点。期间,考生应尽可能维持1米以上距离,考生之间防止近距离接触交流。考试结束后飞速离场,严禁聚集和逗留。
  8、在参加考试过程中,考生从居住地到考试知识点途中要采取严格的防护手段。如需入住宾馆或者酒店,在考试知识点就近选择卫生防疫条件较好的酒店或宾馆食宿。考试期间全程做到食宿地与考试知识点之间两点一线,不能参加与考试无关的聚集性活动。
  9、对于扰乱现场考试秩序,不服从疫情防控和考试管理的考生,将进行严肃处置。
  天津
  划重点:
  主动同意进入考试知识点和考场内两次体温测试
  1.考生可于5月21日起,在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下载个人健康卡及安全考试承诺书;须自5月24日开始,如实填写个人健康卡,签署安全考试承诺书,于考试当天入场时交给监考员。
  2.考生须于5月24近日申请天津健康码,并每天进行更新,经过市云数据管理中心监测,考试当天为绿码的考生才能进入常规考试知识点和常规考场参加考试。
  3.5月24日至6月十日,考生尽可能不要离津,并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维持居家或家校两点一线,尽可能防止与外地来津职员接触,防止去人群流动性较大的场合聚集。
  4.考生可于5月31日,登录招考资讯网(www.zhaokao.net),查看本人所在考试知识点信息,并于6月4日至6月6日,登录招考资讯网下载并准考证打印,考试期间凭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和条形码进入考场。
  5.考生须听从考试知识点和带队教师指挥,分散进入考试知识点和考场楼,进退考场、如厕时均须与他人维持1米以上距离,考生之间防止近距离接触交流。考生可将消毒纸巾等个人防护用品带入考场。
  6.考生须主动同意进入考试知识点和考场内两次体温测试,若体温达到或超越37.3℃,须服从考试知识点应对处置安排。
  7.进入考场前及离开考场后考生均须佩带符合防护需要的口罩;我市作为低风险区域,考生进入考场就座后,可以自主决定是不是继续佩带口罩;备用隔离考场的考生须全程佩带符合防护需要的口罩。
  8.考生若在5月24日至6月十日期间,出现发热、乏力、咳嗽、呼吸困难、腹泻等病状,须立即报告报名单位,并到考区指定的医院就医。未被确诊为新冠的考生,须携带核酸测试阴性证明,方可参加考试。
  9.依据疫情变化状况,如具备中高风险区域或风险调整为低风险且未满14天区域等重点区域旅居史的考生,须依据本市有关规定持有关核酸测试阴性证明,依据具体状况安排在常规考场或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
  10.5月24日至6月十日,考生须每天配合报名单位进行身体健康监测。对于刻意隐瞒病情或者不如实报告发热史、旅游史和接触史的考生,与在考试疫情防控中拒不配合的职员,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传染病防治法》和《关于依法惩治妨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违法犯罪的建议》等法律法规予以处置。
  江西
  《策略》需要,各考区在高考考试前要做好消毒剂、口罩、手套等防疫物资的储备,指导考试知识点学校打造环境卫生和清洗消毒管理规范,对考试知识点环境进行彻底清洗,对风扇等降温设施、物体表面进行预防性消毒处置,对考场、考务办公室、保管室、视频监控室等场合全方位清洗消毒并开窗通风,并明确张贴完成标识。做好隔离考场的设置和启用筹备。
  考生从5月23日开始,做好自我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确保开考试前身体情况好。
  在省外学习、工作的考生,须于5月23近日回到参加高考考试所在地,并做好健康监测和行踪报告,根据属地化需要和规定进行管理。考生在考试期间自行筹备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考试知识点学校实行闭环管理,所有职员出入须同意体温测试,同意身份辨别和验证。尽可能控制和降低校内职员聚集,进入考试知识点和考场时严格控制入场速度,加强职员间距,预防职员拥挤。增设施用考试场合、应对疏散通道、应对避险地区等,拟定应对疏散方法。考试期间考试知识点内发现身体情况异常的,根据防疫评估需要和应对预案实行。
  6月6近日,如考生或考试员工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立即报告本单位领导和当地考试机构负责人,并按规定准时就医。
  6月6-9日期间,考试员工或考生如出现发热、干咳、乏力、鼻塞、流涕、咽痛、腹泻等症状,应当立即上报属地疫情防控部门、考试知识点办公室,并准时送医护组诊断,考试员工停止考务工作。考生经防疫评估允许参加考试的,应安排到备用隔离考场参加考试。考试知识点做好隔离考场的防护和消杀工作。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协调属地公安、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加大对陪考考生家长的管理,加大场外疏导,劝导陪考、送考家长不在场外聚集,严格落实疫情防控需要。
  2、《最后的武士》里有一句话:竭尽所能,然后听天由命。
  就快要到终点啦!再努力一把,无论结果如何,将来你都会感激这段日子的。
  祝你这个夏季可以喜极而泣,收成那个等待已久的好消息。

  有关推荐:


  高考考试新闻资讯大全


  最新消息!今年高考考试不公布考试题目和答案!

最新高考考试资讯、高考考试政策、考试前筹备、志愿填报、分数线等
高考考试时间线的全部要紧节点
尽在高考考试网公众号

 
打赏
 
更多>大智教育相关文章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大智教育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智学网-大智教育,好的学习方法与技巧指导,我要自学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