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壮族3月初三风俗作文
我的家乡就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少数民族聚集的地方。这里保留了不少风俗习惯,我想介绍的是3月初三歌圩节。 在国内3月初三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相传3月初三是皇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2月二,龙抬头;3月初三,生轩辕的说法。魏晋将来,上巳节改为3月初三,后代沿袭,遂成汉族水边饮宴、郊外游春的节日。但目前,每一个民族的3月初三都是不一样的形式。壮族的3月初三相传为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而形成的节日,故又称歌仙节。
大伙都了解山歌是壮族的特点,壮族每年有数次按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5、3月初三、4月8、中秋节等,其中以3月初三最为隆重。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址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年轻人为主体,但老人孩子都有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1、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搭歌棚,举办歌会,年轻人男女们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壮族多于3月初三来扫墓,一般在3月初三时蒸五色糯米饭。
壮族山歌简称为壮歌,又称壮族民歌,一般指壮族人民用壮话演唱的民间歌谣。壮歌最早可以追溯到壮族原始社会年代狩猎时的呐喊。虽然呐喊不可以算是歌, 但它无疑孕育出了壮族山歌的种子。真的义意上的壮歌应该是从壮族原始社会中的生产劳动和祭祀活动开始,这从目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可见一斑。广西壮族古老的'歌圩集会和绣球一直流传到今天。壮族素以善歌著称,壮乡素有歌海盛誉。壮民善以山歌来表现生活,抒发我们的思想感情。壮族山歌历史悠久,壮民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唱到现在,几乎每人能歌善唱,已近以歌代言的地步。
歌圩节上抛绣球主如果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女孩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不过壮族人玩绣球,以抛绣球为乐,更不是近一两百年的事物了。南宋人朱辅所著的《溪蛮丛笑》,对歌墟的抛绣球活动描述道:土俗节数日,野外男女分两朋,各以五彩新囊豆粟,往来抛接,名为飞纶。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也说:土已日,男女聚会,各为行列,以五色结为球,歌而抛之,谓之飞纶。男女目成,则女受纶而男婚已定。所谓飞纶,就是今天的绣球。
南宋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载,壮人迭相歌和,含情凄婉皆临机自撰,不愿蹈袭,其间乃有绝佳者。宋《太平寰宇记》中也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经相当兴盛。1934年编的《广西各县概况》记载,当时广西有歌墟活动的地方就有多达26个县,几乎遍布广西各地。
现在在大家家,虽然不会以唱山歌的形式节日,但仍然会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等等欢度节日。如此具备民族特点的活动,将是永恒的经典。
更多有关作文推荐:
关于壮族3月初三风俗的作文
壮族3月初三风俗作文选登
广西壮族3月初三作文选登
广西壮族3月初三作文
小学生壮族3月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