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座》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坛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年代知识,享受智慧生活。选择观众最有兴趣、最前沿、最吸引人的选题。这里给大伙推荐一些关于观看《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期望能帮到各位。
观看《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1
寒假,老师布置作业需要大家看《百家讲座》关于苏轼的内容,并且还要大家写一篇观后感。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刚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意深。全篇看下来,让我感觉这位古人为世界创造了很多历史。
年少的苏轼,有着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爸爸苏洵是唐宋八大伙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非常严格。苏轼之名的起源,便是爸爸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苏洵期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一点一点地展示我们的才华。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等于目前全国高考考试的2、,实质是1、,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徇私舞弊,把这份考卷点了2、,实质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伙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1、。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按期,录取的职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1、。
那个年代的苏轼擅长以文字表达我们的感情,抒情、论国策,所以大家今天才有机会读到他的很多作品,并在文字的带领下回到那个年代领会他的心静与喜怒哀乐。反观现在,大家真的没太多机会写作了。其实写作,一在记录,二在考虑。更何况苏轼可以一直维持以一颗赤子之心去生活并抒发自我情感,只这个境界就是足以贯穿千古。无外乎欧阳修曾说,千年之前没出现过苏轼如此的才华超群的人,我不知晓千年之后,还能否出现2、个苏轼。
苏轼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文豪,他的词自成一派,被人望之感叹。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虽然郁郁不能志,但他有豪迈的胸襟,能包容天下,虽寄情与山水之间,却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解析,他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于朝野,却通达于后人。正所谓“诚意、正心、塑身、云筑网、治国、平天下”,他都做到了。
观看《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2
寒假,我艰难的看完了苏轼的十集刚开始不以为然的,可到后来听《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热血沸腾,再到《江城子—记梦》时,感于苏东坡先生“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言简意深。全篇看下来,让我感觉这位古人为世界创造了很多历史。
年少的苏轼,有着非常不错的家庭教育,爸爸苏洵是唐宋八大伙之一,写得一手好文章,对苏轼非常严格。苏轼之名的起源,便是爸爸对儿子的一片苦心期待。苏洵期望儿子不要太过于锋芒毕露,而是一点一点地展示我们的才华。苏轼少年成名,22岁考了等于目前全国高考考试的2、,实质是1、,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以为是自己学生曾巩的考卷,写的太好了,但怕人说他作弊,把这份考卷点了2、,实质考卷是苏轼的。后来欧阳修对老友说:“捧读苏轼的信,我全身喜极汗流,快活快活!此人是当今奇才,我应当回避,放他出人头地。请大伙记住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会再说起我来的!”当时欧阳修名满天下,天下士子进退之权全操在欧阳修一人之手,欧阳修这一句话,苏轼之名顷刻传遍全国,“出人头地”这一成语就是从这里来的。苏轼25岁时在制科考试中被皇帝点为1、。制科考试在宋朝只举行过22次而且不按期,录取的职员只有41人,苏轼是所有人中成绩最好的,百年1、。
那个年代的苏轼擅长以文字表达我们的感情,抒情、论国策,所以大家今天才有机会读到他的很多作品,并在文字的带领下回到那个年代领会他的心静与喜怒哀乐。反观现在,大家真的没太多机会写作了。其实写作,一在记录,二在考虑。更何况苏轼可以一直维持以一颗赤子之心去生活并抒发自我情感,只这个境界就是足以贯穿千古。无外乎欧阳修曾说,千年之前没出现过苏轼如此的才华超群的人,我不知晓千年之后,还能否出现2、个苏轼。
苏轼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文豪,他的词自成一派,被人望之感叹。他的一生充满了神奇的色彩,虽然郁郁不能志,但他有豪迈的胸襟,能包容天下,虽寄情与山水之间,却有自己独特的政治解析,他的政治抱负未能施展于朝野,却通达于后人。正所谓“诚意、正心、塑身、云筑网、治国、平天下”,他都做到了。
观看《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3
我对宋史非常不知道,一次,我在电脑上搜关于历史的百家讲座视频,看到了老师做客百家讲座讲述专题《两宋风云》之《康王赵构》,听着袁老师精彩的讲述,这段历史一下子就迷住了我,也使我从中受益匪浅。
《两宋风云》这个专题给大家展示了从北宋靖康之变到南宋皇帝宋高宗禅位这40多年来的风风雨雨。在此之中,一个又一个精彩之幕不断上演。若将中华5000年的历史比作深蓝色的天空,那样这40多年的历史就是这广阔天空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看完了30集的讲述,不只让我对宋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了更多的认知,而且使我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40多年来,宋金两国虽有几次议和,但仍处于战争状况。一场场著名的战事让人拍案叫绝,一次次错误的决定被人嗟叹不已,一位位英雄人物在深入知道他们后,更使人顿生敬佩之情。老师说,事物应该一分为二地去看待。虽然诸位人物身上有很多的缺点,但大家更应了解汲取其中的精华之处。正如《论语》所讲:“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宋高宗的朴素节俭,秦桧的富有心机,岳飞的忠心、勇敢,韦贤妃的冰雪聪明,都是很值得大家去认真领会和学习的。
两宋风云只不过历史长河中的短短一瞬,仿佛划破夜空的一颗明亮的彗星,被人感受到之中的悲壮,被人惋惜它的匆促。它虽然是历史中最精彩的一幕,但“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大家更应认真学习,达成生活的价值,并为社会作出应有些贡献。
观看《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4
我是《百家讲座》一名忠实的小“坛友”,收看这个节目已经两三年了。古人云:“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个节目增长了我的常识,发展了我的视野,使我知道了不少的道理。
近期一期节目是河南大学的王立群教授讲的“王立群读史记之秦始皇”。有人说秦始皇是一个暴君,暴虐无道,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名垂青史。听了王教授精辟的解说和独到的见解,我对秦始皇有了新的认识,也知道了很多这位“始皇帝”不为人知的故事。
世人对秦始皇的功过评说不一。他有很多伟大的功绩,像大家都知道的灭六国、统一度量衡、文字和货币、统一车轨、修建驰道和水路等等。并且秦始皇身上也有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一次,秦始皇派兵攻打楚国,因为没听取老将军王翦的建议,而是派遣了没经验的李信,李信大败而归,秦始皇事后很后悔,便亲自去王翦家认错,请王翦亲征伐楚。这件事反映出秦始皇知错就改的品质和他宽厚的胸襟气度。
当然秦始皇犯的错误也不少,他增加税赋,刑法严苛,加重了老百姓的负担,甚至听信术士的邪说歪道,大兴土木建造宫殿,使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他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虽然保卫了领土,并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遗迹,却也埋葬了无数的生命,家喻户晓的故事“孟姜女哭长城”就是百姓们对秦始皇暴政的控诉。
王立群教授还告诉大家,“焚书坑儒”这个典故也是有争议的。“焚书”应该是指焚烧经书,“儒”并非指儒家的念书人,而是算命的人,也就是“焚经书,坑术士”,这是后人对秦始皇的误解。此外,我还知晓了与秦朝有关的“奇货可居”、“指鹿为马”、“图穷匕见”等成语的起源,真是令我受益匪浅。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否也喜欢上了这个节目呢?那样天天中午12点45分,大家就相约《百家讲座》吧!
观看《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5
今天看了百家讲座,这次王立群教授主要讲的是“合纵连横”,说实话,刚刚听到这个词的确有点陌生,下面,我就向大伙来讲怎么说叫合纵连横吧!
合纵连横简称纵横,战国时期纵横家所宣扬并推行的外交和军事政策。苏秦过去联合“天下之士合纵相聚于赵而欲攻秦”,他游说六国诸侯,要六国联合起来西向抗秦。秦在西方,六国土地南北相连,故称合纵。与合纵政策针锋相对的是连横。张仪过去游说六国,让六国一同事奉秦国。秦在西方,六国在东方,东西相连,故称连横。
讲一个关于合纵连横的典故吧。公元前313年的一天,秦国的使臣张仪来到楚国,对楚怀王说:“秦王想和大王结成兄弟之国。大王假如能同齐国断交,秦国愿献地六百里,两国永远和好。”楚怀王听了特别高兴,便一口答应下来,并派使者同张仪一块儿到秦国,打算接收土地。可是刚入秦国境内,张仪就假装从车上摔下来,称病不出,拒绝会见楚国的使者。楚怀王见秦王迟迟不愿献地,以为秦王担忧楚与齐的断交不够彻底,于是又派人北上大骂齐王。
齐王被惹怒了,坚决和楚国绝交,并且与秦国打造了网盟关系。当楚使第三向张仪索讨献地时,张仪却说:“哪有六百里地献给你们,肯定是听错了,只有六里宽嘛。”楚怀王发觉上了当,决定发兵攻秦,结果受到秦、齐两国夹攻,楚国大败而归。接着,在蓝田交战中,楚国又被秦国打败,割给秦国两个城市。从此,楚国就一蹶不振。这就是张仪使用连横政策,帮秦王离间敌国网盟,扩张秦国势力的典型例子。
合纵连横就是一种外交的国策选择,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将来,其历史用途受到大家的看重,也是智慧的一种表现。
观看《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有关文章:
★ 《百家讲座》节目的个人观后感600字5篇
★ 观看百家讲座讲坛个人观后感作文5篇
★ 观看百家讲座讲坛的个人观后感心得5篇
★ 《百家讲座》栏目观后感范本5篇
★ 节目《百家讲座》观后感500字范本6篇
★ 观看百家讲座的甄选观后感范本5篇
★ 关于百家讲座讲坛的出色观后感5篇
★ 观看百家讲座观后感300字甄选范本7篇
★ 节目百家讲座观后感600字范本甄选5篇
★ 《百家讲座》观后感1000字五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