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出色的故事,在吸引学生去知道其中发生的事情时,又往往能把一些具备深远意义的道理教给学生,在学生心中树立一个榜样,树立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慢慢的这部分品质会对学生产生影响,影响力足以贯穿一生,所以,老师家长必须要注意在这方面对学生的熏陶。以下是智学网收拾的《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故事》有关资料,期望帮到您。
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故事
没尾巴的鸟儿:小孩按开廊下的壁灯,打算到院子里找寻玩具时,发现了一只鸟儿。
那是一只浑身灰不溜秋的鸟儿,许是旅途实在太累,它站在廊下的晾衣绳上倦缩着身子打着盹,连明亮的灯光也没能逼开它的双眼。小孩呆呆地看了一晌儿,忘记了到院子里探寻玩具的初衷,转身跑回屋里拉着爸爸的手,到了廊下。
爸爸照小孩的手所指的方向,看看那只睡意正酣的鸟儿,笑笑说了声傻鸟,便搬了把椅子,悄悄站上去,伸出了手。
小孩站在地上忍不住咯咯地笑,小孩想等爸爸将鸟捉下来后,让它躺到我们的被窝里,好好地睡上一觉。爸爸的手准确地捏住了鸟儿的尾巴。鸟儿一惊,用力向前一挣,像一只坠着身子飞的蝉样,迷愣的在院子里转了两周后,飞入了漆黑的夜幕。
小孩有的失望地看看爸爸。爸爸说,这鸟儿飞不远了,鸟儿一旦没了尾巴便不可以学会方向了。爸爸不知晓鸟儿学会方向其实不是靠尾巴,爸爸知道鱼是靠尾巴学会方向的,便误以为鸟儿也是靠尾巴。爸爸说完,将手中的那撮鸟尾一松,于是一片片羽毛便像缤纷的落叶般飘到了廊下的地上。
小孩怔然地望向夜幕,漆黑的夜幕里已望不到鸟儿的影踪。
小孩让爸爸给他报了绘画班。在绘画课上小孩在画的一角画上了一只没尾巴的鸟儿,没尾巴的鸟儿灰不溜秋地坠着身子飞行。
老师看了小孩的画,说鸟儿如何会没尾巴呢,你见过没尾巴的鸟儿吗?老师说完,便在小孩画的鸟上添了条漂亮的尾巴,但老师一转身,小孩便将尾巴擦掉了,老师再转过来的时候,看到小孩的画纸上依旧是一只没尾巴的鸟儿。
老师对接送小孩画画的爸爸说,小孩的观察力和审美力有限,建议家长带小孩多观察下外面的景物。爸爸在接小孩回去的路上便讲了一路鸟儿的形状,并在节假日带小孩到野外到公园去看各种各样的鸟儿。
但小孩的画上还是不停地画没尾巴的鸟儿,起初是一只,后来是一群,全是没尾巴的鸟儿。
爸爸听从了老师的建议,让小孩改学了艺术班的另一个系种:书法班。不喜欢书法的小孩跟爸爸回去的路上哭了。
哭了的小孩在梦里又做梦梦见了没尾巴的鸟儿,不过在梦里鸟儿长出了好长好长的尾巴,像一条飘舞在空中的彩练一样。
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故事
哪个去替猫儿挂铃铛:很长时间以前,在美国的一个小镇上,住着一户富豪家。因为这户人家家老鼠太多了,于是主人就买了一只猫来捕捉老鼠。
果然不久,老鼠降低了很多,主人特别高兴,猫儿也非常得意地继续担任守卫的工作。
有一天,在这栋房屋的一个偏僻角落,正有一场热烈的讨论会在举行着!
"各位女性、先生,我今天召开这次讨论会的目的,是为了找出一个方法来应对那只可恶的死猫。它已经杀害了大家很多同胞,假如再不想方法应对它,早晚大家的性命都不保。请各位踊跃发言。"老鼠酋长说。
老鼠们听了,纷纷举手想要发言。老鼠酋长只好让他们一个一个来。第一是勇士甲站起来发言:
"我建议,趁那只死猫在追大家时,故意把他引到老鼠夹旁边,让他被老鼠夹夹到。如此,他将来就再也不可以追大家了。"
勇士乙听了,非常不以为然,就站起来讲:
"这个方法对大家非常危险,万一还没有跑到老鼠夹边,就先被他吃了如何解决?所以我觉得,趁他睡着时,拿火去烧他是的方法。"
"不,这种方法对大家也有危性。我有一个的方法,就是趁他睡着时,在他脖子上挂上一个铃铛。
如此,将来只须听到铃铛的声音,大家就可以赶快逃跑,再也不怕被他抓到,你们觉得怎么样?"勇士丙得意地看着大伙。
老鼠们都很赞同如此方法,纷纷鼓掌起来。
"既然大伙都赞成了,那有哪个自愿去替那只死猫挂上铃铛呢?"老鼠酋长问。
"既然没人想去,这个建议是你提的,我看就由你去好了。"
"我……。我不敢去,你还是找其他人吧!"说完,勇士丙就不再说话了。
结果,都没老鼠敢去,所以到目前,那群老鼠仍然被那只猫追得死去活来呢!
三年级关于动物的故事
大象的本能:一群大象缓缓地走了过来,在象群中间,是几头小象,小象们被大象前后左右地围护着,看上去极为安全。可调皮的小象们总想钻出大象的保护圈,这个时候,大象就会严厉地用长鼻子拍拍它们。
在象群后面,跟着一头企图加入它们集体的小象。这是一头疲惫不堪的小象,脚步蹒跚,然而却一直执拗地追伴随它们,并随时探寻机会钻入大象们的保护圈。可每当它接近象群,就会受到无情的驱赶。显然,这群大象不欢迎它,由于它不是它们的小孩。
天黑了下来,小象的双眼里流露出对黑暗的恐惧,更加期望获得一份安全感。它的追随已让这群大象感到了厌恶,它们一次次用鼻子挑它。疲惫而饥饿的小象已站立不稳,大象们用鼻子轻轻一挑,它就倒下了。
躺在地上的小象委屈地看着大象,爬起来后又继续追了上去。可刚追上象群,又遭到同样的驱赶,结果又一次倒下了。这一次,小象一动不动地躺在地上,像是死去了。不过,它并没死,挣扎了几下,最后还是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可象群已走远,它没办法追上去了。
小象看着远去的象群,无助地往回走。忽然,几只狼蹿了上来。小象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任由一只狼从后面抱住它,而它仍毫无反应地往前走。那只抱住它不放的狼用两条后腿跟着它走,边走边咬它,另外几只则紧紧地围着它,随时都会扑上来结束它的生命。
小象扬起鼻子,发出一声长长的悲鸣。奇迹出现了:听到它的呼救,远处的象群站住了!伴随又一声悲鸣,领头的母象立即调过头,循着呼叫声奔跑起来。其余的大象稍稍犹豫了一下,也跟着母象往回跑。狼群见到象群,立即四散而逃。
小象得救了,并被大象收留,然后伴随象群往前走。可是,不久小象却不慎滑入了一片沼泽。大象们毫不犹豫地伸出长鼻子,开始营救小象,然而此时小象已无力用我们的鼻子勾住大象们的鼻子。它绝望地放弃了努力,身子一点一点往下沉。
大象们并没放弃营救,它们仍试图用我们的长鼻子卷住小象的身体将它拖上来,但因为它们身躯庞大,沼泽岸边的土一大块一大块地被它们踩塌。塌土埋在小象身上,使它的处境愈加凶险。
这个时候,小象们也走向沼泽,加入了营救的队伍。大象们则用我们的身体组成了一道防线,以阻止小象向沼泽深处继续沉陷,同时将鼻子插入沼泽,从下面齐心协力地托起小象……小象又一次得救了,它用感激的眼神,看着这群不久前还在驱赶它的同伴们。
这是人类用摄像机记录下来的真实一幕,故事的发生地,在辽阔的非洲大草原。或许有人会觉得,救助相同种类仅仅只不过大象的本能,并没什么可被人感动的。这种说法可能没错,但大家人类所缺少的,难道不正是如此一种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