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作文
【例文1:家乡的年味】
忙活了一整天,我躺在床上,随手打开收音机,耳边传来一阵轻柔的歌声:归来吧,归来哟,浪迹天涯的游子这是费翔唱的《故乡的云》,也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此刻,它又勾起了我的思乡之情。
一阵微风吹过,略携带一些寒冷,但我不怕冷,我要乘着它,飘过海,飘过江,飘到江西,飘回家乡,踏在生我养我的土地上。
家乡的明月知晓我回来了,她愈加卖力地散发着皎洁的光芒;家乡的风知晓我回来了,她变得更温顺了,轻轻地爱抚着我的'脸,绕着我欢快地旋转,仿佛在咿咿呀呀地说些什么。我侧耳倾听,哦,原来是村子里的老人略带嘶哑的祝福声,青年真诚的祷告声,还有儿童欢乐的嬉笑声
此时,家家户户门前已张灯结彩,一幅幅春联,一对对大红灯笼,预示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财源广进。看着这部分,我的鼻子一酸,眼泪涌了出来。
只见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在这皎洁的月光下,我看得更了解了炊烟如牛乳般,倾泻在村庄旁的那几棵杨柳上,之后,又聚集在一块。有时像一只只小猪,在柳树下安静地打盹;有时又像一只只小鸡,欢快地在村子里嬉笑打闹。我刚想挨近它,它却像一个害臊的女孩躲开了。此时,触景伤情,我的眼泪竟叛逆地流了下来。
伴随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家家户户都开始吃团圆饭了。我知晓,在今晚的菜中,有一道菜是绝对不会少的,由于我已经闻到了那浓浓的鱼香,其中还夹杂着些许辣味,那就是香辣鱼。家乡的人喜欢吃鱼,不止是由于大家伴着盱江而生,还由于鱼与余谐音,它寄寓着家乡人的期望,它象征着年年有余。
是啊,年年有余呀!看,这块土地上的变化多大呀!那一排排小楼房已替代了低矮的茅草房,那一条条宽阔的水泥大道已替代了那又窄又凹凸不平的泥巴路,不少人家的楼房下还停放着大大小小的轿车呢
我猛然睁开眼,发现自己仍躺在床上,但脸上却早已泪水迷蒙。泪水流进口中,竟是酸酸的、涩涩的、苦苦的。我知晓,这就是我思念已久的家乡的年味。我该满足了,由于在梦里,我已深深地感受到了家乡的特殊年味。
【例文2:家乡的年味】
今年新年,大家一家回乡下老家春节,那是一个漂亮的小村庄,村里春节的风俗,让我感觉是那样新鲜,那样难忘。
阴历大年三十的下午,我回到了想念已久的家乡。车子刚停稳,我就飞快地跑进家门。这个时候,奶奶正在宰鸡宰鸭,爷爷也在写春联。我开心地向他们问好,爷爷奶奶看到大家回来,十分欣喜。
随后,爷爷教我和哥哥贴对联。爷爷告诉大家,写春联、贴春联,是上千年来流传下来的象征吉祥、表达大家向往美生活的民族风俗。贴对联的传统是先右侧再左侧。我便好奇地问爷爷:上、下联和横批都是自右往左读吗?爷爷点点头说:是的。大家第一贴堂屋大门的春联,上联:一帆风顺年年好,下联:万事如意步步高,横批:吉星高照。接着贴庭院门口的春联,上联:燕莺新气象,下联:龙马壮精神;横联:马年大吉。爷爷让大家将福字写在红纸上倒贴于门上,他说民间有倒贴福字的风俗,意为新年福到。原来,贴春联也是非常有讲就的。
贴好对联,便开始祭祖。奶奶在堂屋的供桌先摆上鸡和猪肉,然后分别整齐地摆好五套碗筷和酒杯,并盛上饭、斟满酒杯。接着,让我点上香和蜡烛,真诚地插在香火堂前,并摆上糖果。做完这部分程序,大约20分钟后,让我烧纸钱,放了一挂鞭炮。
吃过丰盛的年夜饭,我换上新衣服,欢快地跑进巷子里,和小伙伴们放起了鞭炮。
天黑了,大家便回家一边围失火炉守夜,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终于到子夜零时,伯伯携带大家放鞭炮,意为迎神。这个时候,整个山村都在燃放烟花爆竹,村子上空变成了烟花的海洋让我想起了《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夜深了,山村又安静下来了,大家也入睡了。
大年初中一年级清晨,按家乡的风俗,我和哥哥向长辈拜年,说着新年好、恭喜发财、马到成功等吉祥的祝福,长辈们便乐呵呵发给大家一个红包,里面装着压岁钱。这一天,父母还带我去亲戚家串门拜年。
大年初中二年级,大家便依依不舍地告别亲友,离开了还笼罩着浓浓年味的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