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活动也不少,有耍狮子、舞龙、踩高跷等。今天晚上,月亮非常圆,像一个大玉盘,高挂在夜空,又像一个精致的银盘。下文是我们为你精心编辑收拾的元宵的二三件事作文,期望对你有所帮,更多内容,请点击有关栏目查询,谢谢!
元宵的二三件事作文1
在我的家乡,元宵当数整个新年里最热闹不过的日子了。
到了这天,村里就会有一家人办酒席,邀请亲朋好友到家来共聚一堂,热热闹闹过元宵。而今年元宵刚好是轮到我家姑姑办,家可热闹了。
在元宵前夕,姑姑一家也忙活开了,人手不够,就连我也穿上围裙来帮忙了。看那,姑姑都忙晕了,得先把屋子拾掇好接等客人,要请大厨来主厨,还要采购很多食物。事情可多了,家的人来来往往,忙得不可开交。
元宵前一天的早上,大家还要游街呢!我的姥爷是这支队伍的领头人,我,表兄弟姐妹和奶奶每个人各扛一根杆子,上面挂上一盏灯笼,以示大家是本届元宵游街队伍中的一员。大家和不少村干部一块走在游行队伍前头,紧随其后的是乐队,他们着统一的蓝色礼服,边走边奏响鼓乐。队伍中还有一个方阵最迎人注目——那些上了年龄的奶奶们,全部穿粉红的衣服,个个容光焕发,喜笑颜开,她们走在队伍的最后面。还有本家的几个青年在队伍边上不停地放鞭炮的,一路走一路放,鞭炮声给这个节日增添了最喜庆的一笔。
大家游街串巷。家家户户门前都堆着鞭炮,大家一到他们就立即燃放起来。浓烟,呛得大家直咳嗽。所到之处小孩们就会尾随在队伍后面。一路上队伍不断壮大,可热闹了,大家这部分小孩在经过村委会的时候,有一个阿姨就给大家每一个人发饼,上面有印着鲜红的“福”字,还 发 了各式各样的零食。大家瞧着手里的袋子愈加鼓,个个乐得笑哈哈。我呢,口水早已流下三千尺了,可姥姥却说:“目前不可以吃。”叫我把口水生生地咽回去了。
终于,游行结束了,走的可真累呀,脚痛了,手也酸了呢!
刚游完街,大家还要去姑姑家呢!哇,临时搭起的厨房里摆认可了各色美味佳肴,光看品种就被人大长见识。大水缸里的这群威武的螃蟹将军,明天此时就得安安静静地卧在盘子里,嘿嘿,等着大家来品尝了!
所有工作都筹备好了,目前是万事拥有,只欠东风了,就等着明天的大餐了!
整个晚上我都兴奋得睡不着觉,美美的想着明天的美味。
终于到了元宵的晚上,是大家大饱口福的时候啦!鸡禽肉蛋,山珍海味,当然,还必不可少汤圆啦。我坐不住了,索性站起来大吃特吃起来,再也维持不了淑女形象了。而所有大人不论男女老少都举杯祝酒,谈笑风生,大伙都在热闹地讨论着家长里短,而大家孩子当然只有吃啦!
噼里啪啦——元宵,大家在这鞭炮声中度过了。
元宵的二三件事作文2
热闹的元宵节到来了,大家每个人的脸上都携带满满的笑意来迎接美好的元宵节,喜庆的新年给大家先预热了一番,残留的新年对联和灯笼还没有来的及撤换,大家紧接着又换上了新的节目——筹备孔明灯和彩灯。
看着家家户户里的炊烟里飘扬出来的烟,心里不禁暗想道:“他们是否也像大家家一样在全家其乐融融的包着汤圆和饺子呢!脸带笑意的我被表妹拉去讲关于元宵节的故事,一向常识薄弱的我只好硬生生把以前的故事转成元宵节的故事给她听,听的云里雾里的她最后实在受不了离去,松了一口气的我暗下决心订下要多念书的计划。
大家吃过晚饭后,大家这群小将们就齐齐去看花灯,眼前的花灯有着各种颜色和各种形状,双眼都感觉不够用了,表妹吵着要把所有些花灯都搬回家,把房间里装饰的漂漂亮亮,被大家一致鄙视,最后只好放弃我们的想法。眼前的花灯世界给了大家无限的遐想,看那型如兔子的花灯,仿佛在空中跳起了芭蕾,正邀请大家前去跟它一块共舞呢!看那桃灯,粉红的底色,桃尖上涂点红色,桃底有翠绿的大叶子,真是既漂亮又容易。
看那金猪灯,制作好框架后,用闪闪发亮的金纸糊住框架,如此一个金猪就立刻展示在了眼前,再看那已过了时的扇灯,虽说它过了时,可还是那样青春年华那样有风度、有气魄。还有……真是一言难尽啊!呵!还有多姿多彩的爆竹,从天而炸,仿佛使天空炸开一个洞,满天的星星从天空一下撒了下来。
快看啊!五彩的烟花从天而降,一下子照亮了整个上烟村。这个时候,在场的人都惊呆啦,这情景多么壮观,多么漂亮啊!还真有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味道。日渐的火花“飞”走了,天空又一下子变暗了,刚才那一番情景,就好似梦般在我的脑海里回荡。
听,一阵阵锣鼓声持续的吸引着我,使我不能不来转一转这“迷魂阵九曲黄河”,我来到阵口一瞧,一边引人耳目的写着入口,一边大大的写着出口,我便从入口走进了阵中,阵阵锣鼓声敲打着我幼小的心灵,我抵不住魅惑,不由自主的双脚生风超越了前面的人,蹦跳着走完了这“迷魂阵九曲黄河”。
我在这浓浓的喜庆之中,度过了一个欢欢喜喜的元宵节。我看到的元宵节真美啊!不过我相信在这个发达的祖国里,今后的元宵节肯定会更好、更灿烂、更辉煌!
元宵的二三件事作文3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习惯,各个民族有各个民族的风俗,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大家的汉族。
汉族——中国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是原称为“华夏”的中原居民,后同其他民族渐渐同化、融合,汉代的开始,称为汉族。汉语属汉藏语系汉语族,有七大方言。现代汉语以北方方言为基础,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6000年左右的历史,由甲骨文、金文渐渐演变成这天的方块字,共有四万个字以上,通用的有七千字左右,现为国际通用语文之一。
汉族的传统节日特别让我萦绕于心。元宵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的大节,有着两千余年的历史,它在当今中国仍然相当风靡。元宵节的得名,因其节俗活动在一年的1、个月的15日夜举行而来。不管南方北方,到了正月十五这一天都要合家团聚吃元宵,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在端上几碗热腾腾的汤圆,大伙快乐的笑着,多温馨的场面,被人难以忘怀。元宵节也叫“灯节”、“灯夕”,由于在每届元宵前后,无论乡村还是市镇,大家都要张灯结彩,观灯游赏,烟火当然是是必不可少的,夜晚放灯,那时可谓是万家灯火连成一片,壮观而漂亮。当代元宵节除灯火以外,更为突出的活动是各种社火,譬如舞狮子、耍龙灯、跑旱船、踩高跷、打腰鼓、扭秧歌等等。元宵节,正可以算是中国的狂欢节。
但完美的时光一直被人感觉流逝得那样快,眨眼间,正月十五就如此过去了。一如既往,时间没停留在这一刻。小孩们该去上学了,大大家该去工作了。大伙都在企盼着下一个元宵节,下一个更热闹的元宵节。
元宵的二三件事作文4
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过元宵节。元宵节那天可以吃到各种馅做的元宵,还可以在晚上看到各种各样的民间花灯。
记得去年的元宵夜,大家全家吃过元宵后,就看花灯。来到江边的公园里,只见处处挂满了色彩缤纷、图案各异的花灯,真是看得眼花缭乱。
去看花灯的人真的太多了,我数不清到底是人多,还是花灯朵。我特别奇怪,为何元宵夜必须要闹花灯呢?母亲告诉我,在很长时间以前,元宵夜大家是不吃元宵,也不闹花灯的,但后来有一个妖怪在那一天迫害人间的生灵。一个神仙告诉大家这个妖怪特别怕亮的东西,于是聪明的大家想起了花灯,在那一天晚上挂起来,从此,再也看不见妖怪了。将来,大家在花灯上画上图案,制成各种造型,于是它的外形更美观了,而且从此元宵夜闹花灯也成为了一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啊,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呀,中国的风俗真是有趣。
花灯太多了,有传统的八角形花灯,有灯笼一样圆形的花灯,总之形状各异,被人数不胜数,花灯上的图案更是五花八门。有八仙过海的,有嫦娥奔月的,有昭君出塞的,有郑和下西洋的,总之,有神话,有传闻,有历史故事,也有历史人物。
看着那五彩纷呈的花灯,嘴里吃着有甜又酸的冰糖葫芦,感觉生活真的太有意思了。尽管天非常冷,但前来看花灯的人却愈加多。或许,大家看的不止是花灯吧,或许大家是用花灯的光明来祈祷自己明年的好运吧。
各地的特点不一样,花灯也肯定有所不一样。但我相信大伙元宵夜闹花灯的传统风俗是相同的,大伙一块看花灯的心情也应该是一样的。
元宵的二三件事作文5
在爆竹声中,迎来了国内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元宵节,早晨起床当然应该吃一碗热气腾腾的汤圆。汤圆用黏黏的面团搓成,有大有小,有粉有白,放在锅里蒸上一会儿。煮好的汤圆,像一个个讨人喜欢的胖娃娃。咬一口,烫烫的黑芝麻像流水般滚入心脾,嘴巴里充满了浓浓的芝麻味,舌尖上留着那种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着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晚上,我到外边去玩,大街小巷都张灯结彩,最好看的的还要数护城河边了。护城河边灯光辉煌,人声鼎沸。我漫游在这灯的世界,细细观赏,栩栩如生的金鱼灯,形象逼真的莲花灯,古朴优雅的宫灯——各式各样的彩灯造型优美,装饰考究,做工精细,真被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在平静的河面上,映照出了灯的影子,仿佛河的底下也点着一盏似的。一阵微风拂过,河面上微波荡漾,灯的影子也跟着摇摇晃晃了。
“好!”一阵喝彩声吸引住了我,原来是不远处有人在猜灯谜。我也想过去猜猜,可无奈人太多,形成了一堵‘人’墙,把猜灯谜的舞台围得水泄不通。我站在‘人’墙外,听着里面传来的阵阵欢笑声。主持人开始说灯谜了:“一人一张嘴。”我心想:那是什么呢?我正想着,一位老爷爷举起了手,回答道:“是个‘合’字。”主持人笑眯眯地说:“恭喜您,答对了。”话音刚落,周围就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元宵节,这个热闹非凡的节日,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结束。
元宵的二三件事作文有关文章:
★ 元宵节作文5篇
★ 有关元宵风俗的作文5篇
★ 寒假元宵节中的一件事作文
★ 庆元宵作文5篇
★ 记元宵节一件趣事作文2021
★ 元宵节包汤圆作文5篇
★ 初中元宵节的作文3篇
★ 元宵节风俗作文5篇
★ 小学六年级元宵节的作文5篇
★ 元宵的暖意作文2021